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国著名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她的《手艺集》谈道:“我知道维纳斯心灵手巧,作为手艺人我懂得手艺。”我也认为,教师这个职业首先是门手艺活儿。把手里的专业活儿做漂亮,是称职的教师之必需。中小学生的写作,包括自我经验的叙事写作、虚构写作,还有说理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基于个人经验的叙事写作,是写作的基点,也是重点。叙事写作有哪些手艺活儿可以带学生来进行专门的练习呢?
一、图像:写出来的东西让人看得见
台湾作家郝广才认为,语言文字来源于图像,图像思考是一个人叙事写作的核心能力,就像武术中的扎马步、瑜伽中的呼吸一样。我认同他的这个观点,要让写出来的东西“看得见”,要学白描的功夫,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温源宁先生写吴宓:“他脸上七褶八皱,颧骨高高突起,双腮深深陷入,两眼盯着你,跟烧红了的小煤块一样。这一切,都高踞在比常人长半倍的脖颈之上。那清瘦的身躯,硬邦邦,直挺挺,恰似一条钢棍。”读这样的文字,即使从没见过吴宓教授,也能想象出如丁聪漫画般的人物形象来。
描摹形象要会形容,秘诀在于会用比喻。上面这段描摹吴宓先生的语言,“烧红了的小煤块一样”“恰似一条钢棍”,写出了人物干瘦中的劲道。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要写一个人胖,“他很胖”是抽象的,也是看不见的。“他的身体像个浑圆的地球,我可以在他身上找出世界各国来”,这是莎士比亚笔下的胖;“他的手指每一节的小骨和另一节的结合处都会箍成一个圈,好像一串短短的香肠”,这是莫泊桑笔下的胖。两位大作家都是“形容”高手,他们善用比喻,给人以画面感,又引人想象。
写一写老师今天的衣着,写一写自己毛头小孩的模样,特写一张熬夜憔悴的脸,或者某同学的满头大汗……描摹形象,关注细节,构建画面,这些手艺活儿都可以让学生练习。
二、 动作:连续的动作带来流转的画面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张雨生的这句歌词一响起我们不免会心动:是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要是把这句歌词改成“你是不是像我辛苦地工作”,就毫无味道了。比较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第一句描写了连续动作,给人带来流转的画面感。
讲到写连续动作,练习捕捉稍纵即逝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届学生我都会让他们阅读《灌篮高手》里写流川枫灌篮的镜头:
呀!只有1秒了,流川枫还有机会吗!我们瞧,流川枫一个假动作晃过了后卫,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全场的目光全都盯住了比分77:78,(还差一分)流川枫忽然一个急停跳投,球出手啦!只见球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向篮筐飞去,啊!这球太关键了,能进吗?所有的人都张大了嘴巴,胆小的观众甚至闭上了自己的眼睛,“刷——嘟——”进球声和终场哨声几乎同时响起……
这段话,既写了观众的动作“屏住”“盯”“张大”“闭上”,也写了流川枫的动作“晃”“急停跳投”“出手”,还有球的动作“飞”……秘诀在于作者会切分镜头,放慢镜头,有时甚至是按暂停键,把一秒的时间拉长、变慢,甚至暂停,这个方法值得细细体会。
带学生练写连续动作,操作起来很方便。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表演抛硬币看正反来决定一件事。教师从口袋里摸出硬币,捏在手里,再抛向空中,合手接住,摊开看正反。学生观察、捕捉、回忆、记录这一连串的动作,再放慢动作,让学生补充、校验自己的选词,最后写成一段话。写话时,如果像《灌篮高手》那样,配合写出观众的心情和想法,那就真的上路了,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人的情感和念头,是文章有意思的精髓所在。检验自己的话写得是否出色,可以读给他人听,看听的人眼前是否出现了流动的画面。
三、 对话:一样人物还他一样语言
英国数学家、童话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在他的经典童书《爱丽丝漫游奇境》里,有一个经典的开头——
爱丽丝挨着姐姐坐在河岸上,她无事可做,开始感到非常腻烦。她朝姐姐看的书瞥了一眼,但是书里既没有插图,也沒有对话。“没有插图或对话的书,有什么用?”爱丽丝想道。
儿童喜欢读什么样的文字,这个开头告诉了你秘密:有插图,有对话。 其实大人也一样,故事里的人物一开口,我们便会聚精会神地看,好像站在门外的偷听者那样专注。
叙事的文章,人物不开口,对话不过关,很难出彩。对话写作的最高原则是让人物自己开口,“一样人物还他一样语言”。不少作者会犯一个毛病,就是自己替角色说话。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关羽对大哥刘备表忠心,“但凭驱使,绝无二心”“患难与共,终生相伴,生死相随”“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而一旁的张飞,瞪大了眼睛,想说什么却又说不上来,只能一次一次跟着说“俺也一样”。此处的精彩就在于关羽和张飞都找到了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心迹。
沈从文写《腊八粥》,最为出色的地方在于写等喝腊八粥的八儿的语言,写出了八儿的馋样;张爱玲的《姑姑语录》,全篇都是姑姑的话,表现姑姑清平的机智。“言为心声”,语言最见性格,描写人物的语言,便是展现人物的性格,这比描写长相更为重要。我曾让学生作过一次练习: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写人物的口头禅,写出人物讲口头禅的细节。以下是刘易同学写的表姐:
和我的表姐一起玩是最麻烦的。问她你想吃什么,她总回一句“随便”。可是到头来还是不随便:“吃这个?看着就不好吃。走走走,换一家。”我又追问,去哪一家,得到的回答还是“随便”。
这个表姐我们并不相识,然而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口头禅认识了这个嘴上说着“随便”内心却很不随便的女孩。
要练写对话的本领,也可以这么做:第一步:离开你的书桌,去听别人聊天,然后慢慢地学习把别人五分钟的谈话,浓缩成几句话,同时依然保持原汁原味;第二步:把写下来的对话念出来——对话,需要听觉去鉴定;第三步:隐去角色,让相熟的人通过你的对话,辨认出他或她是谁。
四、 布景:烘托氛围和心境
“布景”就是给叙写的故事一个时空环境,衬托角色和情节。“布景”的构思,可以参考海明威的三点式布景方式:远景(静态)、流动的中景、近景。“布景”的诀窍在于用细节烘托氛围和心境,沈从文的《鸭窠围的夜》一文中描写入夜之后的光、声以及“我”的念想的段落,是写作的典范。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发现,并尝试让自己的感官完全沉浸在某个夜里,用思维导图记录并整理自己的零星感受,写成一段话。五年级的祭嘉骊同学是这样写的: 没有星星,没有月亮,然而黑夜已经很难占据城市了。马路上,还是亮白如昼。远处有猫叫声,一声又一声,一会儿近了,一会儿又远了。那固执的叫声,像婴儿的啼哭。或许,在那更远处,也有一只猫在和它一样地叫?
黄未同学写的也很出色:
忽然,远处响起了鞭炮声,不是特别响亮,却足以在寂静的夜晚回荡了。炮声不久便消停了,夜似乎比先前更加静了。风开始猛了点,树叶沙沙作响。隔壁人家的婴儿哭了起来,像小猪那样地哼哼,年轻的母亲连忙哄着他。我似乎能闻到那种婴儿特有的奶香味,想起了无数个夜里,母亲也曾这样哄着我,心里不由得软和起来。
阅读学生的练笔,我们不免要感叹:向优秀作品致敬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的文字来“占领”我们的“仓库”。前人赤着脚走路找到了甘泉,要努力让学生喝到。他们品尝到了甘甜,还会有兴趣挖出新的泉眼。
五、 音韻:读一遍就让人忘不了
好的句子,读一遍就忘不了。要写让人忘不了的句子,其中有一个办法是押韵。押韵是增强句子音乐感的重要手段。《左传》中的“立德”“立功”“立言”,孙中山先生翻译林肯先生著名演说里的“民有”“民治”“民享”,押的都是头韵。押尾韵我们就更熟悉了,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不同的韵带来不同的味道。“黄玫瑰,别落泪,所有的花儿你最美。受了伤,别伤悲,别让泪珠湿花蕊。”这首《黄玫瑰》的歌词,即便轻轻读一遍也能感受到那种低徊的独白,因为“ui”韵就是在双唇间的流连、胶着、纠结。再看苏轼的《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因为是洞箫的声音,作者押的是“u”韵;倘若换成“ɑng”韵,就成锣鼓的声音了。中国汉字的发音真的很有意思,当你说“瓜”的时候,嘴巴张大,“瓜”就大了;当你说“果”的时候,嘴巴拢圆,“果”就圆了。
注意到这一点,神来之句慢慢就有了。“我瘦故我在,越瘦跑越快”来自刘浩同学的《瘦子宣言》,“我是吃货我骄傲,吃货的人生更美好”来自滕讯的《吃货宣言》,“下课铃声依旧那么清脆,拖延的课堂让学生心碎”来自鲁奕辉同学的《反拖堂宣言》……这样的点睛之笔,让人过目不忘。
对于小学生来说,句子要有节奏感,很管用的一招是多用短句。法国作家儒勒·列那尔说:“绝对不要写长句子。碰上长句子,人们与其说在读,还不如说是在猜。”客观地讲,长句子有长句子的优点,那种马拉松似的句子,句意绵密、纷乱、复杂、饱和,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句子一长,很容易犯语法上的毛病,节奏也出不来,因此可建议学生把过长的句子切分成短句来表达,以求干净、清晰。
六、 结构:故事是藤蔓,爬高要支架
结构是有力量的。同样是碳元素的组合,石墨和金刚石,就是完全不同的质地,区别就在于碳原子的结构模型。写作同样如此,一个故事就像一架藤蔓,有了支架,藤蔓才能爬高,才能葱茏,才能开花结果。
小学生的习作,往往妙语不少,但通篇的架构能力比较弱,因而需要练习。架构文章的能力,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迁移到做事情上,也是大有裨益的。讲到文章的结构,我们往往会讲“起”“承”“转”“合”,然而跟学生空洞地讲这四个字是毫无意义的,必须结合阅读的文章和例子。
文章需要怎样的“起”?最好有问题,有悬念,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阅读期待。经典童话《彼得·潘》是这么开头的:“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只有一个孩子例外。”这样的“起”,会在读者心里留下问号:这个孩子是谁?他为什么不会长大?所谓的“承”,就是“接”。一篇文章,一个个段落就像手拉手向上攀行的一支队伍。这支队伍要相互扶携,站在队伍中,要向前伸手请拉一把,同时不忘记向后伸手拉一把,这就是好的“承”的样子。问题要解决,往往需要“转”,“转”的时候,要有意外,有惊喜。最后的“合”要有余味,也就是文章已经写完了,但留给读者的思考开始了,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果要用标点来表达文章的起承转合的话,“起”里要有问号,“承”相当于逗号,“转”则是高潮部分的惊叹号,而“合”则是让人回味和想象的省略号。
七、结语
前段时间网传湖南省某县教育系统招聘中小学教师,其面试名单中赫然显示,高中数学教师岗位,某应聘者笔试成绩仅9分……吃瓜群众手中的小瓜落了一地:让9分的老师来教学生,这些学生的前途在哪里?
我理解网友们的愕然和愤然,说到底,一个教师能教的,惟有他自己。如果教师不热爱阅读,他永远无法带动班上的学生走进阅读的世界,向他们“传染”阅读的美好。也很难想象,一个一年都不写一篇文章的语文教师,能教好学生写作。
做小而巧的艺人。以教师的读写带动学生的读写,这是条康庄大道。关于写作,美国著名的小说家道科特诺写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写东西就像夜间开车。你的视线只达车头灯照得到的范围,但你还是能这样走完整段路。你无须看见自己将去何方,也不用看见目的地或途经的一切,你只要能观看清前方两三英尺的范围即可。
这是目前为止我所听过的关于写作或人生的最好建议。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杨
一、图像:写出来的东西让人看得见
台湾作家郝广才认为,语言文字来源于图像,图像思考是一个人叙事写作的核心能力,就像武术中的扎马步、瑜伽中的呼吸一样。我认同他的这个观点,要让写出来的东西“看得见”,要学白描的功夫,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温源宁先生写吴宓:“他脸上七褶八皱,颧骨高高突起,双腮深深陷入,两眼盯着你,跟烧红了的小煤块一样。这一切,都高踞在比常人长半倍的脖颈之上。那清瘦的身躯,硬邦邦,直挺挺,恰似一条钢棍。”读这样的文字,即使从没见过吴宓教授,也能想象出如丁聪漫画般的人物形象来。
描摹形象要会形容,秘诀在于会用比喻。上面这段描摹吴宓先生的语言,“烧红了的小煤块一样”“恰似一条钢棍”,写出了人物干瘦中的劲道。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要写一个人胖,“他很胖”是抽象的,也是看不见的。“他的身体像个浑圆的地球,我可以在他身上找出世界各国来”,这是莎士比亚笔下的胖;“他的手指每一节的小骨和另一节的结合处都会箍成一个圈,好像一串短短的香肠”,这是莫泊桑笔下的胖。两位大作家都是“形容”高手,他们善用比喻,给人以画面感,又引人想象。
写一写老师今天的衣着,写一写自己毛头小孩的模样,特写一张熬夜憔悴的脸,或者某同学的满头大汗……描摹形象,关注细节,构建画面,这些手艺活儿都可以让学生练习。
二、 动作:连续的动作带来流转的画面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张雨生的这句歌词一响起我们不免会心动:是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要是把这句歌词改成“你是不是像我辛苦地工作”,就毫无味道了。比较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第一句描写了连续动作,给人带来流转的画面感。
讲到写连续动作,练习捕捉稍纵即逝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届学生我都会让他们阅读《灌篮高手》里写流川枫灌篮的镜头:
呀!只有1秒了,流川枫还有机会吗!我们瞧,流川枫一个假动作晃过了后卫,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全场的目光全都盯住了比分77:78,(还差一分)流川枫忽然一个急停跳投,球出手啦!只见球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向篮筐飞去,啊!这球太关键了,能进吗?所有的人都张大了嘴巴,胆小的观众甚至闭上了自己的眼睛,“刷——嘟——”进球声和终场哨声几乎同时响起……
这段话,既写了观众的动作“屏住”“盯”“张大”“闭上”,也写了流川枫的动作“晃”“急停跳投”“出手”,还有球的动作“飞”……秘诀在于作者会切分镜头,放慢镜头,有时甚至是按暂停键,把一秒的时间拉长、变慢,甚至暂停,这个方法值得细细体会。
带学生练写连续动作,操作起来很方便。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表演抛硬币看正反来决定一件事。教师从口袋里摸出硬币,捏在手里,再抛向空中,合手接住,摊开看正反。学生观察、捕捉、回忆、记录这一连串的动作,再放慢动作,让学生补充、校验自己的选词,最后写成一段话。写话时,如果像《灌篮高手》那样,配合写出观众的心情和想法,那就真的上路了,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人的情感和念头,是文章有意思的精髓所在。检验自己的话写得是否出色,可以读给他人听,看听的人眼前是否出现了流动的画面。
三、 对话:一样人物还他一样语言
英国数学家、童话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在他的经典童书《爱丽丝漫游奇境》里,有一个经典的开头——
爱丽丝挨着姐姐坐在河岸上,她无事可做,开始感到非常腻烦。她朝姐姐看的书瞥了一眼,但是书里既没有插图,也沒有对话。“没有插图或对话的书,有什么用?”爱丽丝想道。
儿童喜欢读什么样的文字,这个开头告诉了你秘密:有插图,有对话。 其实大人也一样,故事里的人物一开口,我们便会聚精会神地看,好像站在门外的偷听者那样专注。
叙事的文章,人物不开口,对话不过关,很难出彩。对话写作的最高原则是让人物自己开口,“一样人物还他一样语言”。不少作者会犯一个毛病,就是自己替角色说话。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关羽对大哥刘备表忠心,“但凭驱使,绝无二心”“患难与共,终生相伴,生死相随”“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而一旁的张飞,瞪大了眼睛,想说什么却又说不上来,只能一次一次跟着说“俺也一样”。此处的精彩就在于关羽和张飞都找到了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心迹。
沈从文写《腊八粥》,最为出色的地方在于写等喝腊八粥的八儿的语言,写出了八儿的馋样;张爱玲的《姑姑语录》,全篇都是姑姑的话,表现姑姑清平的机智。“言为心声”,语言最见性格,描写人物的语言,便是展现人物的性格,这比描写长相更为重要。我曾让学生作过一次练习: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写人物的口头禅,写出人物讲口头禅的细节。以下是刘易同学写的表姐:
和我的表姐一起玩是最麻烦的。问她你想吃什么,她总回一句“随便”。可是到头来还是不随便:“吃这个?看着就不好吃。走走走,换一家。”我又追问,去哪一家,得到的回答还是“随便”。
这个表姐我们并不相识,然而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口头禅认识了这个嘴上说着“随便”内心却很不随便的女孩。
要练写对话的本领,也可以这么做:第一步:离开你的书桌,去听别人聊天,然后慢慢地学习把别人五分钟的谈话,浓缩成几句话,同时依然保持原汁原味;第二步:把写下来的对话念出来——对话,需要听觉去鉴定;第三步:隐去角色,让相熟的人通过你的对话,辨认出他或她是谁。
四、 布景:烘托氛围和心境
“布景”就是给叙写的故事一个时空环境,衬托角色和情节。“布景”的构思,可以参考海明威的三点式布景方式:远景(静态)、流动的中景、近景。“布景”的诀窍在于用细节烘托氛围和心境,沈从文的《鸭窠围的夜》一文中描写入夜之后的光、声以及“我”的念想的段落,是写作的典范。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发现,并尝试让自己的感官完全沉浸在某个夜里,用思维导图记录并整理自己的零星感受,写成一段话。五年级的祭嘉骊同学是这样写的: 没有星星,没有月亮,然而黑夜已经很难占据城市了。马路上,还是亮白如昼。远处有猫叫声,一声又一声,一会儿近了,一会儿又远了。那固执的叫声,像婴儿的啼哭。或许,在那更远处,也有一只猫在和它一样地叫?
黄未同学写的也很出色:
忽然,远处响起了鞭炮声,不是特别响亮,却足以在寂静的夜晚回荡了。炮声不久便消停了,夜似乎比先前更加静了。风开始猛了点,树叶沙沙作响。隔壁人家的婴儿哭了起来,像小猪那样地哼哼,年轻的母亲连忙哄着他。我似乎能闻到那种婴儿特有的奶香味,想起了无数个夜里,母亲也曾这样哄着我,心里不由得软和起来。
阅读学生的练笔,我们不免要感叹:向优秀作品致敬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的文字来“占领”我们的“仓库”。前人赤着脚走路找到了甘泉,要努力让学生喝到。他们品尝到了甘甜,还会有兴趣挖出新的泉眼。
五、 音韻:读一遍就让人忘不了
好的句子,读一遍就忘不了。要写让人忘不了的句子,其中有一个办法是押韵。押韵是增强句子音乐感的重要手段。《左传》中的“立德”“立功”“立言”,孙中山先生翻译林肯先生著名演说里的“民有”“民治”“民享”,押的都是头韵。押尾韵我们就更熟悉了,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不同的韵带来不同的味道。“黄玫瑰,别落泪,所有的花儿你最美。受了伤,别伤悲,别让泪珠湿花蕊。”这首《黄玫瑰》的歌词,即便轻轻读一遍也能感受到那种低徊的独白,因为“ui”韵就是在双唇间的流连、胶着、纠结。再看苏轼的《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因为是洞箫的声音,作者押的是“u”韵;倘若换成“ɑng”韵,就成锣鼓的声音了。中国汉字的发音真的很有意思,当你说“瓜”的时候,嘴巴张大,“瓜”就大了;当你说“果”的时候,嘴巴拢圆,“果”就圆了。
注意到这一点,神来之句慢慢就有了。“我瘦故我在,越瘦跑越快”来自刘浩同学的《瘦子宣言》,“我是吃货我骄傲,吃货的人生更美好”来自滕讯的《吃货宣言》,“下课铃声依旧那么清脆,拖延的课堂让学生心碎”来自鲁奕辉同学的《反拖堂宣言》……这样的点睛之笔,让人过目不忘。
对于小学生来说,句子要有节奏感,很管用的一招是多用短句。法国作家儒勒·列那尔说:“绝对不要写长句子。碰上长句子,人们与其说在读,还不如说是在猜。”客观地讲,长句子有长句子的优点,那种马拉松似的句子,句意绵密、纷乱、复杂、饱和,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句子一长,很容易犯语法上的毛病,节奏也出不来,因此可建议学生把过长的句子切分成短句来表达,以求干净、清晰。
六、 结构:故事是藤蔓,爬高要支架
结构是有力量的。同样是碳元素的组合,石墨和金刚石,就是完全不同的质地,区别就在于碳原子的结构模型。写作同样如此,一个故事就像一架藤蔓,有了支架,藤蔓才能爬高,才能葱茏,才能开花结果。
小学生的习作,往往妙语不少,但通篇的架构能力比较弱,因而需要练习。架构文章的能力,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迁移到做事情上,也是大有裨益的。讲到文章的结构,我们往往会讲“起”“承”“转”“合”,然而跟学生空洞地讲这四个字是毫无意义的,必须结合阅读的文章和例子。
文章需要怎样的“起”?最好有问题,有悬念,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阅读期待。经典童话《彼得·潘》是这么开头的:“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只有一个孩子例外。”这样的“起”,会在读者心里留下问号:这个孩子是谁?他为什么不会长大?所谓的“承”,就是“接”。一篇文章,一个个段落就像手拉手向上攀行的一支队伍。这支队伍要相互扶携,站在队伍中,要向前伸手请拉一把,同时不忘记向后伸手拉一把,这就是好的“承”的样子。问题要解决,往往需要“转”,“转”的时候,要有意外,有惊喜。最后的“合”要有余味,也就是文章已经写完了,但留给读者的思考开始了,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果要用标点来表达文章的起承转合的话,“起”里要有问号,“承”相当于逗号,“转”则是高潮部分的惊叹号,而“合”则是让人回味和想象的省略号。
七、结语
前段时间网传湖南省某县教育系统招聘中小学教师,其面试名单中赫然显示,高中数学教师岗位,某应聘者笔试成绩仅9分……吃瓜群众手中的小瓜落了一地:让9分的老师来教学生,这些学生的前途在哪里?
我理解网友们的愕然和愤然,说到底,一个教师能教的,惟有他自己。如果教师不热爱阅读,他永远无法带动班上的学生走进阅读的世界,向他们“传染”阅读的美好。也很难想象,一个一年都不写一篇文章的语文教师,能教好学生写作。
做小而巧的艺人。以教师的读写带动学生的读写,这是条康庄大道。关于写作,美国著名的小说家道科特诺写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写东西就像夜间开车。你的视线只达车头灯照得到的范围,但你还是能这样走完整段路。你无须看见自己将去何方,也不用看见目的地或途经的一切,你只要能观看清前方两三英尺的范围即可。
这是目前为止我所听过的关于写作或人生的最好建议。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