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有效的课堂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然而往往有很多时候教师在有意或无意间创设了无效课堂,使教学留住了形式,留不住“根”。笔者在此结合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剖析课堂教学中的无效现象,以和同行共勉。
一、课前无效现象
1.案例
笔者曾经在执教剑桥少儿英语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那是新授“What do you like doing”和“What does … like doing”两个句型的时候,由于是第一个句型先学,学生早已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所以对“I like doing…”的回答比较熟练,对“He/She likes doing…”的回答不太熟练。教师为了激励学生,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拉,就拿出了事先准备的一大袋桔子作为奖品,给一次性答对的学生以奖励,却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学生对突然出现的桔子过于兴奋,没得到的学生为了得到桔子在前后左右同学的帮助下支离破碎、磕磕绊绊地回答了问题;得到了桔子的同学因为一时没接住桔子,不小心摔破了,就在座位上慢慢地研究桔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寥寥无几……
2.诊断结论:教师课前的无效备课
曾经以为,只要有各种精美的玩具、华丽的图片、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就能显示备课的认真、周到,也能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却不曾重视备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对象。本案例中,正是没有对教学对象进行认真备课,对他们所具有的特性没有分析透彻,才导致课堂的一时失控。于是教师再完美的设想,也都成了无效的海市蜃楼。
3.改进措施
其实真实有效的课堂不一定需要多么华丽的教具,多么奢华的教案。不论什么方式,只要是适合教学对象、能服务于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教案都是好教案。对于本案例中的句型教学,可以采用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取代实物激励性教学。
例如:可以给学生提供“信息沟”,丰富学生语言,增强句型间的对比性。所谓信息沟,就是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的差距。信息沟能促使拥有不同信息的双方通过交际,传递和交流信息,缩短或填补信息差距,达到一定的信息平衡,从而提升语言交际的意义。本例中,教师可以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为代表制作几张简单的名片,让学生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来完成问题之间的转变,学生之间隔着名片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很自然地展开了交际活动,远比原有的方式更有凝聚力。
二、课堂无效现象
1.案例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授课教师教学了6个代表职业的单词和句型:“What is your job? I’m…”将全班分为6个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内每位学生穿上一种职业装(如teacher,farmer,policeman,driver,worker,doctor),然后进行小组活动。活动前教师没有对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做出明确要求。教师一宣布活动开始,学生们立即组合成组,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但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就会发现,有的学生在观望,有的学生忙着穿戴服装,多数学生则在说笑。老师要求各小组汇报时,学生也只是用“What is your job ? I’m…”进行一问一答,如此简单的对话,有必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吗?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究竟学到了什么语言知识呢?
2.诊断结论:无效性合作学习
要使合作学习活动取得应有的效果,首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内容。好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果不明确学习活动的内容,那课堂就成了纯粹的游戏场所。
3.改进措施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服装道具,布置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打破组与组之间的界限,互相采访各种职业的人,同时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拓展问句“What is your job? ”看哪个小组拓展得多,到展示时往往会出现“What’s your cat’sjob”等富有童趣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也可以使新句子得以拓展与应用。
三、课后无效现象
1.案例
在学习六年级下册一般过去时以后,老师为了让学生对所学几个时态能有清晰的认识,给学生布置作业,抄写5遍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和一般过去时的概念,结果学生一片哗然,有的埋头苦抄,有的甚至动起了“歪脑筋”——用两根笔芯同时抄……
2.诊断结论:无效的课后作业
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力求学生做到自主思考,巩固所学内容,而不是机械反复地抄写。
3.改进措施
为了巩固这几个时态,老师可以用几个综合性的时态填空题来解决学习难点:
(1)She usually _________(go)to school on foot.
(2)Tomorrow I _________ (go)to the zoo with Amy.
(3)Listen! They _________ (sing)Now.
(4)Where _________ you _________(go)last Sunday ?
综上所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表面上的气氛活跃,更不能让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而应分析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积极为他们营造生动、有趣、有序、有效的课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育无痕,有效课堂是我们追求的永恒主题。
(责任编辑:符洁)
一、课前无效现象
1.案例
笔者曾经在执教剑桥少儿英语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那是新授“What do you like doing”和“What does … like doing”两个句型的时候,由于是第一个句型先学,学生早已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所以对“I like doing…”的回答比较熟练,对“He/She likes doing…”的回答不太熟练。教师为了激励学生,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拉,就拿出了事先准备的一大袋桔子作为奖品,给一次性答对的学生以奖励,却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学生对突然出现的桔子过于兴奋,没得到的学生为了得到桔子在前后左右同学的帮助下支离破碎、磕磕绊绊地回答了问题;得到了桔子的同学因为一时没接住桔子,不小心摔破了,就在座位上慢慢地研究桔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寥寥无几……
2.诊断结论:教师课前的无效备课
曾经以为,只要有各种精美的玩具、华丽的图片、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就能显示备课的认真、周到,也能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却不曾重视备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对象。本案例中,正是没有对教学对象进行认真备课,对他们所具有的特性没有分析透彻,才导致课堂的一时失控。于是教师再完美的设想,也都成了无效的海市蜃楼。
3.改进措施
其实真实有效的课堂不一定需要多么华丽的教具,多么奢华的教案。不论什么方式,只要是适合教学对象、能服务于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教案都是好教案。对于本案例中的句型教学,可以采用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取代实物激励性教学。
例如:可以给学生提供“信息沟”,丰富学生语言,增强句型间的对比性。所谓信息沟,就是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的差距。信息沟能促使拥有不同信息的双方通过交际,传递和交流信息,缩短或填补信息差距,达到一定的信息平衡,从而提升语言交际的意义。本例中,教师可以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为代表制作几张简单的名片,让学生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来完成问题之间的转变,学生之间隔着名片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很自然地展开了交际活动,远比原有的方式更有凝聚力。
二、课堂无效现象
1.案例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授课教师教学了6个代表职业的单词和句型:“What is your job? I’m…”将全班分为6个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内每位学生穿上一种职业装(如teacher,farmer,policeman,driver,worker,doctor),然后进行小组活动。活动前教师没有对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做出明确要求。教师一宣布活动开始,学生们立即组合成组,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但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就会发现,有的学生在观望,有的学生忙着穿戴服装,多数学生则在说笑。老师要求各小组汇报时,学生也只是用“What is your job ? I’m…”进行一问一答,如此简单的对话,有必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吗?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究竟学到了什么语言知识呢?
2.诊断结论:无效性合作学习
要使合作学习活动取得应有的效果,首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内容。好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果不明确学习活动的内容,那课堂就成了纯粹的游戏场所。
3.改进措施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服装道具,布置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打破组与组之间的界限,互相采访各种职业的人,同时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拓展问句“What is your job? ”看哪个小组拓展得多,到展示时往往会出现“What’s your cat’sjob”等富有童趣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也可以使新句子得以拓展与应用。
三、课后无效现象
1.案例
在学习六年级下册一般过去时以后,老师为了让学生对所学几个时态能有清晰的认识,给学生布置作业,抄写5遍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和一般过去时的概念,结果学生一片哗然,有的埋头苦抄,有的甚至动起了“歪脑筋”——用两根笔芯同时抄……
2.诊断结论:无效的课后作业
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力求学生做到自主思考,巩固所学内容,而不是机械反复地抄写。
3.改进措施
为了巩固这几个时态,老师可以用几个综合性的时态填空题来解决学习难点:
(1)She usually _________(go)to school on foot.
(2)Tomorrow I _________ (go)to the zoo with Amy.
(3)Listen! They _________ (sing)Now.
(4)Where _________ you _________(go)last Sunday ?
综上所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表面上的气氛活跃,更不能让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而应分析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积极为他们营造生动、有趣、有序、有效的课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育无痕,有效课堂是我们追求的永恒主题。
(责任编辑: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