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理解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充分对话、互动,从而达到感悟升情,实现阅读成功。情境悟情,品读悟情都是熏陶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通过悟情,学生找到学习语言的乐趣,体验课文中蕴藏的真善美意境的情趣,以及他们运用语言进行想象、表达、交往、创作的愿望和冲动。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境悟情;品读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學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应得到有效的尊重。情感体验是伴随着阅读全过程的,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是促进文本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凭借,情境渲染,品读悟情,是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手段。
1情境悟情
阅读教学要达到“入境始于亲”的境界,必须先“入境悟其情”。李吉林老师强调:教育要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以情感人。在教学初中课文《小巷深处》时,我运用了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齐声朗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接着通过多媒体播放《妈妈的吻》,并伴有画面:一位盲眼妇女,抱着一个婴儿,手拄竹棍,走在小巷中烈日炎炎下,黝黑的盲眼妇女正在卖冰棍;拄着竹棍的盲眼妇女颤巍巍在下车,在一个小巷子里,花白头发的盲眼妇女无助地斜靠在墙上;小巷中,盲眼妇女和一女孩紧紧拥抱(音乐停)。画外音:妈妈,我回来了,我己经回来了。接着出示课题:《小巷深处》——母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通过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阅读情感。使学生语文的课堂教学有情感的涌动。以便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处于非常亢奋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与沟通,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由此,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是形成情景交融,体味课文和感知生活的过程。
总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真实而预设的教学情境中,动脑动手去主动探求知识,亲自去解决阅读过程存在的问题。
2品读悟情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可以促进学生对文中主人公的情感的体验。新课标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使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一种基本方法,“吟哦讽诵”就是要放声读,读得准确、流畅,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品味出作品的妙处。要求能读中悟,悟后读,把感悟理解和欣赏统一起来。我在教学《小巷深处》这篇课文时,注意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小巷深处》一文,应引导学生体会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使学生懂得怎样对待父母。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熏陶感染。
养母双目失明,为了收养“我”,她改变以往泼辣性格;拿出所有积蓄换住处;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并为“我”读书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骄傲;而“我”厌恶这个家时,她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得很平静;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个月进城给“我”送生活费和营养品;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进城不与“我”见面,又孤零零地回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诵读课文,对这篇感人至深的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通过这些生活中琐细的事表现了深沉无私的母爱!母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我们的妈妈含辛茹苦养育着我们,我们应该牢记他们恩情,从小学会感恩。因为:感恩,足可以让阴雨连绵变成艳阳天。
美文需多读,我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更是通过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来领悟文章的主旨。如果说“安塞腰鼓”的表演片段只能给学生一个初步印象的话,那么渗透于文中字里行间的所有内涵都必须在读中去体会。其实,从某些角度来说,文章比真实的表演还要精彩,而一次精彩的朗读也不亚于一场“安塞腰鼓”的演奏。因此,在指导朗读的进程中领悟主旨、在领悟主旨的契机间反复朗读应该是贯穿本文教学始终的手段。先以精彩的配乐范读奠定本课的“基调”,然后指导学生在激情中读出技巧,读出层次,读出重点,读出高潮,读出神韵,通过随师学读、自由诵读、指名范读、精段齐读、朗读对抗等形式,让奇伟磅礴的力量在读中迸发,让饱满的生命激情在读中激荡,让昂扬向上的民族魂魄在读中升华。
最后,品读《安塞腰鼓》一文的高潮:“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字里行间,迸射着生命的激情,奔涌着磅礴的力量,更分明让人感受到这早已不是单纯的民族舞蹈,而是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从远古走到现在,又从现在走向未来的曲折历程,而其中昂扬奋进、百折不回的民族之魂长在!
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语文阅读教学始终是语文阅读教学,悟情是语文阅读教学求真求实的途径之一。要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用文中主人公的爱,用作者之爱,去启迪学生的爱,扣开学生爱的心扉,点燃学生爱的光芒,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地、和谐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庆元著.语文教学设计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192-242.
[2]王世堪编.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70-339.
[3]刘墨等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99-121.
[4]李怀源.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M].漓江出版社,2006.
[5]陆志平,李亮.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境悟情;品读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學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应得到有效的尊重。情感体验是伴随着阅读全过程的,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是促进文本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凭借,情境渲染,品读悟情,是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手段。
1情境悟情
阅读教学要达到“入境始于亲”的境界,必须先“入境悟其情”。李吉林老师强调:教育要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以情感人。在教学初中课文《小巷深处》时,我运用了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齐声朗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接着通过多媒体播放《妈妈的吻》,并伴有画面:一位盲眼妇女,抱着一个婴儿,手拄竹棍,走在小巷中烈日炎炎下,黝黑的盲眼妇女正在卖冰棍;拄着竹棍的盲眼妇女颤巍巍在下车,在一个小巷子里,花白头发的盲眼妇女无助地斜靠在墙上;小巷中,盲眼妇女和一女孩紧紧拥抱(音乐停)。画外音:妈妈,我回来了,我己经回来了。接着出示课题:《小巷深处》——母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通过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阅读情感。使学生语文的课堂教学有情感的涌动。以便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处于非常亢奋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与沟通,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由此,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是形成情景交融,体味课文和感知生活的过程。
总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真实而预设的教学情境中,动脑动手去主动探求知识,亲自去解决阅读过程存在的问题。
2品读悟情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可以促进学生对文中主人公的情感的体验。新课标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使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一种基本方法,“吟哦讽诵”就是要放声读,读得准确、流畅,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品味出作品的妙处。要求能读中悟,悟后读,把感悟理解和欣赏统一起来。我在教学《小巷深处》这篇课文时,注意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小巷深处》一文,应引导学生体会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使学生懂得怎样对待父母。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熏陶感染。
养母双目失明,为了收养“我”,她改变以往泼辣性格;拿出所有积蓄换住处;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并为“我”读书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骄傲;而“我”厌恶这个家时,她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得很平静;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个月进城给“我”送生活费和营养品;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进城不与“我”见面,又孤零零地回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诵读课文,对这篇感人至深的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通过这些生活中琐细的事表现了深沉无私的母爱!母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我们的妈妈含辛茹苦养育着我们,我们应该牢记他们恩情,从小学会感恩。因为:感恩,足可以让阴雨连绵变成艳阳天。
美文需多读,我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更是通过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来领悟文章的主旨。如果说“安塞腰鼓”的表演片段只能给学生一个初步印象的话,那么渗透于文中字里行间的所有内涵都必须在读中去体会。其实,从某些角度来说,文章比真实的表演还要精彩,而一次精彩的朗读也不亚于一场“安塞腰鼓”的演奏。因此,在指导朗读的进程中领悟主旨、在领悟主旨的契机间反复朗读应该是贯穿本文教学始终的手段。先以精彩的配乐范读奠定本课的“基调”,然后指导学生在激情中读出技巧,读出层次,读出重点,读出高潮,读出神韵,通过随师学读、自由诵读、指名范读、精段齐读、朗读对抗等形式,让奇伟磅礴的力量在读中迸发,让饱满的生命激情在读中激荡,让昂扬向上的民族魂魄在读中升华。
最后,品读《安塞腰鼓》一文的高潮:“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字里行间,迸射着生命的激情,奔涌着磅礴的力量,更分明让人感受到这早已不是单纯的民族舞蹈,而是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从远古走到现在,又从现在走向未来的曲折历程,而其中昂扬奋进、百折不回的民族之魂长在!
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语文阅读教学始终是语文阅读教学,悟情是语文阅读教学求真求实的途径之一。要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用文中主人公的爱,用作者之爱,去启迪学生的爱,扣开学生爱的心扉,点燃学生爱的光芒,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地、和谐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庆元著.语文教学设计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192-242.
[2]王世堪编.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70-339.
[3]刘墨等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99-121.
[4]李怀源.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M].漓江出版社,2006.
[5]陆志平,李亮.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