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数学教学逐渐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优化了多媒体教学,强化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重视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呈现出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可喜变化。
但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些过于热衷于多媒体设计的精彩,热衷于课堂形式的新奇与热闹,热衷于数学概念、公式的精致推理,热衷于精讲多练,而常常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
其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现象提炼加工而成的,舍弃生活的数学教学,无异于舍本求末。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本身是儿童变好的教科书,他强调通过生活本身教育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具体情境,学生最有体验的一定是亲历的实际生活。如果小学数学教学,能够结合小学生实际生活,让它洗去铅华,返璞归真,就一定会受学生欢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导入,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更浓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强大动力。由于数学学科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概念化、数字化的特点,与小学生喜欢具体、形象、有趣的心理及思维特点相悖,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花大精力设计了大量教学课件,但学生常常被课件的精彩吸引,学习的兴趣并未真正调动起来。如果教学中呈现源于学生生活的材料,这些材料学生更熟悉,对学生更具亲和力,学生往往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认同感和浓厚的兴趣。
如教学“倒过来想”的导入环节,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家到学校的行走路线,再说说放学按原路回家的行走路线,学生边说老师边用简洁的方法画出线路图,让学生感受“倒过来想”的意思。由于学生对自己上学所走的路线再熟悉不过,这样设计导入,学生会兴趣高涨,能为成功学习“倒过来想”的策略作最好的铺垫。
二、让小学数学教学走进学生生活,学生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实施新课程以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每个学习领域的内容安排都非常注意与学生生活联系,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值得坚持与提倡的取向。
但现实的教学状况令人担忧,很多教师根本不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透彻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就教材讲教材,就情境讲情境。教材是为一定区域内教学提供的有一定价值的教学资源材料,一个教学蓝本。教材虽然注意与实际生活联系,但由于区域范围大,城乡差别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很大不同,如果教师仅局限于教材提供的资源及生活情境,学生很难有兴趣。教师要走出盲目尊重教材的误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次生活化处理,让教学走进生活,效果一定会更好。
1.学生体验会更加深刻
教学走进生活,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原型去体验数学知识模型的生成过程,便于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这样学生会感觉数学离自己很近,数学简单易懂,同时还能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后,我设计了一道题:8名学生进行扳手腕比赛,以单场淘汰制进行,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才能产生冠军?多数学生提议现场比一比,少数服从多数,一场热闹的比赛结束了,冠军产生了,答案也出来了——7场。教学并没有到此结束,我话锋一转:是不是一定要在比赛之后才能知道要比赛多少场呢?学生先是陷入了沉思,继而叽叽喳喳讨论起来,接着恍然大悟,争先恐后地举手:“8-1=7。”“因为比赛一场淘汰一个人,产生冠军时只剩下一个人,说明要淘汰7个人,所以要比赛7场。”“如果16人比赛呢?如果是32人、64人、128人呢?”学生由于体验深刻,回答这些问题可谓轻而易举,在我的肯定、同学的掌声中,运用转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模型建立了起来。
再如在教学《球能滚多远》时,先让学生想象,结果有的认为斜坡角度越大球滚得越远,有的认为球越轻滚得越远,有的认为斜坡与地面越光滑球滚得越远。我肯定了学生的想象,接着提出课上重点研究斜坡的角度与球滚动距离的关系,学生在试验—比较—再试验—再比较中发现了规律,球能滚多远确实与斜坡的角度有关,但并不是斜坡的角度越大球就滚动越远,而是当斜坡大约呈45度角时,球滚得最远。像这样由学生亲身经历获取知识,学生体验不可谓不深刻,掌握也不可能不好。
2.学生理解会更加透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使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如归纳、类比、猜想与论证等,使学生根据已有事实进行数学推测和解释,养成推理有据的习惯。”小学生思维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属于一种有事实的思维。学生的生活经历常常成为学生思维的事实,是学生思维之源,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如教学《大树有多高》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知道在阳光下物体会产生影子的经验,让学生透彻理解了物高与影长的关系,建立了不上树却能间接测算树高的数学模型。上课时课堂搬到了操场,我宣布了研究内容和要求后,就让学生分组操作、探究,学生测杆高、测影长、探讨交流影长与物高的关系,学生很快发现了影长与物高的比值是相等的,他们对这一发现十分欣喜。我又让他们推测并验证了1米、2米、4米长的标杆的影长,最后抛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能不能不用上树就知道大树的高度?”学生由于理解了,问题也就变得简单了,最终准确地测算出了大树的高度。
3.学生的数感会更准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的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的概念和有效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建立一定的数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这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有价值的。学生要建立良好的数感,走进生活亲身体验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
如在教学《建立距离感》时,我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十米距离有多远。有的学生用步测的方法,10米是16至17步的距离;有的学生用卷尺先量出10米的距离,再目测;有的学生用看房子间数的方法,10米大约3间房子的宽度。接着我利用100米跑道让学生用目测和自己的方法感知20米、50米、100米的距离有多远,学生对这些距离都能用自己的方法说出,距离感都比较准确。最后我把学生带到田野,让学生目测200米、500米……的距离,学生通过观察不同距离处人的大小变化,对比较大的距离也有了比较准确的感知。
三、让学生自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更强
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在课堂上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因为课堂上出现的数学问题是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一般水平设计的,即使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一些问题也基本在老师预设的范围之中。遇到突发问题时,老师考虑到上课时间有限,往往会对问题降格处理,或架设桥梁点拨引导,或组织全体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学习往往畅通无阻。即使是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与测试,基本也都是经过老师加工的,是非常标准规范的,学生只要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基本就能解决。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才能真正发现知识的价值,才会发现所学知识的欠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真正增强。
我经常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实践性作业:用所学数学知识帮助家长或学校解决1至2个问题,作业自己选题,独立完成,或几个人合作完成,作业一个月交流一次,对表现优秀的给予表扬,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学生解决的问题还真不少,收获也不小。有的帮助学校算出了绿化面积、绿化率、师生人均占有绿化面积等,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有的在帮助家长缴纳个税时,发现税务部门在计税时,每段有对应扣税数,计税时只要计算最高一段应缴税款,再与前几段扣税数相加即可,计算方便又简单。有的在帮家长买菜时有了新收获,原来市民们喜欢用斤和两作质量单位,1斤就是500克、1两就是50克、10两是1斤;还发现小商贩们能灵活使用乘法分配律口算价钱,比如草鸡14元1斤,一只草鸡1斤6两,如小商贩说:“1斤14元,半斤7元,还有1两1元4角,合起来就是22元4角。”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才是有价值的,才是深刻的,才会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也应是我们不懈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但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些过于热衷于多媒体设计的精彩,热衷于课堂形式的新奇与热闹,热衷于数学概念、公式的精致推理,热衷于精讲多练,而常常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
其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现象提炼加工而成的,舍弃生活的数学教学,无异于舍本求末。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本身是儿童变好的教科书,他强调通过生活本身教育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具体情境,学生最有体验的一定是亲历的实际生活。如果小学数学教学,能够结合小学生实际生活,让它洗去铅华,返璞归真,就一定会受学生欢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导入,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更浓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强大动力。由于数学学科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概念化、数字化的特点,与小学生喜欢具体、形象、有趣的心理及思维特点相悖,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花大精力设计了大量教学课件,但学生常常被课件的精彩吸引,学习的兴趣并未真正调动起来。如果教学中呈现源于学生生活的材料,这些材料学生更熟悉,对学生更具亲和力,学生往往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认同感和浓厚的兴趣。
如教学“倒过来想”的导入环节,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家到学校的行走路线,再说说放学按原路回家的行走路线,学生边说老师边用简洁的方法画出线路图,让学生感受“倒过来想”的意思。由于学生对自己上学所走的路线再熟悉不过,这样设计导入,学生会兴趣高涨,能为成功学习“倒过来想”的策略作最好的铺垫。
二、让小学数学教学走进学生生活,学生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实施新课程以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每个学习领域的内容安排都非常注意与学生生活联系,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值得坚持与提倡的取向。
但现实的教学状况令人担忧,很多教师根本不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透彻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就教材讲教材,就情境讲情境。教材是为一定区域内教学提供的有一定价值的教学资源材料,一个教学蓝本。教材虽然注意与实际生活联系,但由于区域范围大,城乡差别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很大不同,如果教师仅局限于教材提供的资源及生活情境,学生很难有兴趣。教师要走出盲目尊重教材的误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次生活化处理,让教学走进生活,效果一定会更好。
1.学生体验会更加深刻
教学走进生活,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原型去体验数学知识模型的生成过程,便于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这样学生会感觉数学离自己很近,数学简单易懂,同时还能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后,我设计了一道题:8名学生进行扳手腕比赛,以单场淘汰制进行,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才能产生冠军?多数学生提议现场比一比,少数服从多数,一场热闹的比赛结束了,冠军产生了,答案也出来了——7场。教学并没有到此结束,我话锋一转:是不是一定要在比赛之后才能知道要比赛多少场呢?学生先是陷入了沉思,继而叽叽喳喳讨论起来,接着恍然大悟,争先恐后地举手:“8-1=7。”“因为比赛一场淘汰一个人,产生冠军时只剩下一个人,说明要淘汰7个人,所以要比赛7场。”“如果16人比赛呢?如果是32人、64人、128人呢?”学生由于体验深刻,回答这些问题可谓轻而易举,在我的肯定、同学的掌声中,运用转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模型建立了起来。
再如在教学《球能滚多远》时,先让学生想象,结果有的认为斜坡角度越大球滚得越远,有的认为球越轻滚得越远,有的认为斜坡与地面越光滑球滚得越远。我肯定了学生的想象,接着提出课上重点研究斜坡的角度与球滚动距离的关系,学生在试验—比较—再试验—再比较中发现了规律,球能滚多远确实与斜坡的角度有关,但并不是斜坡的角度越大球就滚动越远,而是当斜坡大约呈45度角时,球滚得最远。像这样由学生亲身经历获取知识,学生体验不可谓不深刻,掌握也不可能不好。
2.学生理解会更加透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使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如归纳、类比、猜想与论证等,使学生根据已有事实进行数学推测和解释,养成推理有据的习惯。”小学生思维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属于一种有事实的思维。学生的生活经历常常成为学生思维的事实,是学生思维之源,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如教学《大树有多高》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知道在阳光下物体会产生影子的经验,让学生透彻理解了物高与影长的关系,建立了不上树却能间接测算树高的数学模型。上课时课堂搬到了操场,我宣布了研究内容和要求后,就让学生分组操作、探究,学生测杆高、测影长、探讨交流影长与物高的关系,学生很快发现了影长与物高的比值是相等的,他们对这一发现十分欣喜。我又让他们推测并验证了1米、2米、4米长的标杆的影长,最后抛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能不能不用上树就知道大树的高度?”学生由于理解了,问题也就变得简单了,最终准确地测算出了大树的高度。
3.学生的数感会更准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的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的概念和有效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建立一定的数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这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有价值的。学生要建立良好的数感,走进生活亲身体验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
如在教学《建立距离感》时,我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十米距离有多远。有的学生用步测的方法,10米是16至17步的距离;有的学生用卷尺先量出10米的距离,再目测;有的学生用看房子间数的方法,10米大约3间房子的宽度。接着我利用100米跑道让学生用目测和自己的方法感知20米、50米、100米的距离有多远,学生对这些距离都能用自己的方法说出,距离感都比较准确。最后我把学生带到田野,让学生目测200米、500米……的距离,学生通过观察不同距离处人的大小变化,对比较大的距离也有了比较准确的感知。
三、让学生自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更强
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在课堂上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因为课堂上出现的数学问题是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一般水平设计的,即使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一些问题也基本在老师预设的范围之中。遇到突发问题时,老师考虑到上课时间有限,往往会对问题降格处理,或架设桥梁点拨引导,或组织全体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学习往往畅通无阻。即使是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与测试,基本也都是经过老师加工的,是非常标准规范的,学生只要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基本就能解决。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才能真正发现知识的价值,才会发现所学知识的欠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真正增强。
我经常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实践性作业:用所学数学知识帮助家长或学校解决1至2个问题,作业自己选题,独立完成,或几个人合作完成,作业一个月交流一次,对表现优秀的给予表扬,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学生解决的问题还真不少,收获也不小。有的帮助学校算出了绿化面积、绿化率、师生人均占有绿化面积等,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有的在帮助家长缴纳个税时,发现税务部门在计税时,每段有对应扣税数,计税时只要计算最高一段应缴税款,再与前几段扣税数相加即可,计算方便又简单。有的在帮家长买菜时有了新收获,原来市民们喜欢用斤和两作质量单位,1斤就是500克、1两就是50克、10两是1斤;还发现小商贩们能灵活使用乘法分配律口算价钱,比如草鸡14元1斤,一只草鸡1斤6两,如小商贩说:“1斤14元,半斤7元,还有1两1元4角,合起来就是22元4角。”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才是有价值的,才是深刻的,才会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也应是我们不懈追求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