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深度变革,在这个背景之下,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主体性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将学生放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来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欲望,从而有效带动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本文主要探讨高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主体性 教学策略
将学生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从而以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为基础,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因此,教师应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采用科学的策略进行主体性教学。
一、高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中,以讲解法为主的教师主导模式使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通过进行主体性教学,能够将主动体验和感知的学习过程带入语文课堂中,凸显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发展的培养。另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主体性教学,也能够体现群体优势,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思路。
二、高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的策略
1.设问导学,激发探究欲望
设问导学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能够凸显教学的价值。因此,教师应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设问导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解《蜀道难》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解的这篇课文与四川有关,蜀即四川,那么,李白为什么将题目命名为‘蜀道难’呢?蜀道难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接下来就请大家结合注释阅读这篇文言文,在课文当中找出相应的例子。”教师通过设问导学,将学生快速引入对《蜀道难》这篇文章的学习中,通过设置任务,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言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传统的教师呈现和讲解的教学模式由此得到改变。接着,教师可以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蜀道难的原因在于四川地区的山势险峻、重岩叠嶂。”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主体性教学的带动下通过阅读积极地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再对学生回答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从而做到知识强化。
2.启发教学,突出主体性
启发教学意在让学生改变被动的接受模式。以学生的实践来带动语文知识的获取是主体性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进行启发,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在讲解《物种起源》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索,通过学生的主动实践,进行启发式教学,使主体性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关于人类的起源一直有着不断的讨论,接下来就请大家在课后搜集关于人类起源的不同说法,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分享。”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互联网资源对《物种起源》这篇文章的背景知识进行了了解,应该说,多媒体信息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资源,也是展现主体性教学优势的重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后探究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关于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之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整合资料以及语言表达,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便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有学生说:“关于人类起源的学说主要有神创论、大海起源论等,而达尔文关于人类起源于猿的观点为人们普遍接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之上,教师再引出物种起源的普遍观点,突出了主体性教学的意义。
3.丰富教学活动,发展自学能力
丰富的课堂活动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教学观念也在主体性教学法的带动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因此,教师应当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讲解《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大家肯定都知道文章是关于北京城墙拆除和保存的讨论。我们知道,对传统建筑的保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作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又是如何对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进行讨论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展开一个辩论赛,大家既可以支持拆除北京城墙,也可以支持保存北京城墙,由此分为两个大组。各组需要陈述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就请大家自由分组,进行辩论赛前的准备。”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了解文章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究,针对北京城墙的废存问题展开辩论赛,能够拓展学生的思路,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融入到语文知识的探究中。在陈述观点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收集论据,这就促使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跳脱出来,将自己的理解通过口头表达呈现在语文课堂中,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深化,如支持拆除北京城墙的学生说:“拆除已经不实用的城墻,能够扩大城市发展的面积,盲目地保存所有废弃的建筑是不可取的。”而不支持拆除城墙的学生则说:“对北京城墙的保存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保存城墙能够丰富城市景观。”在对知识进行掌握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在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带动之下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进行主体性教学,能够将主动体验和感知的学习过程带入到语文课堂中,凸显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发展的培养,也能够发展群体优势,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思路。因此,教师应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设问导学、启发教学和丰富教学活动等方式,更好地发挥主体性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俊玲《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2期。
[2] 徐刚《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亚太教育》2016年第17期。
[3] 叶婷《关于高中语文写作主体性回归的思考》,《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年第5期。
[4] 林生禄《弘扬主体性发挥主导性提升有效性—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第10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主体性 教学策略
将学生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从而以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为基础,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因此,教师应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采用科学的策略进行主体性教学。
一、高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中,以讲解法为主的教师主导模式使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通过进行主体性教学,能够将主动体验和感知的学习过程带入语文课堂中,凸显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发展的培养。另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主体性教学,也能够体现群体优势,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思路。
二、高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的策略
1.设问导学,激发探究欲望
设问导学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能够凸显教学的价值。因此,教师应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设问导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解《蜀道难》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解的这篇课文与四川有关,蜀即四川,那么,李白为什么将题目命名为‘蜀道难’呢?蜀道难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接下来就请大家结合注释阅读这篇文言文,在课文当中找出相应的例子。”教师通过设问导学,将学生快速引入对《蜀道难》这篇文章的学习中,通过设置任务,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言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传统的教师呈现和讲解的教学模式由此得到改变。接着,教师可以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蜀道难的原因在于四川地区的山势险峻、重岩叠嶂。”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主体性教学的带动下通过阅读积极地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再对学生回答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从而做到知识强化。
2.启发教学,突出主体性
启发教学意在让学生改变被动的接受模式。以学生的实践来带动语文知识的获取是主体性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进行启发,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在讲解《物种起源》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索,通过学生的主动实践,进行启发式教学,使主体性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关于人类的起源一直有着不断的讨论,接下来就请大家在课后搜集关于人类起源的不同说法,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分享。”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互联网资源对《物种起源》这篇文章的背景知识进行了了解,应该说,多媒体信息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资源,也是展现主体性教学优势的重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后探究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关于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之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整合资料以及语言表达,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便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有学生说:“关于人类起源的学说主要有神创论、大海起源论等,而达尔文关于人类起源于猿的观点为人们普遍接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之上,教师再引出物种起源的普遍观点,突出了主体性教学的意义。
3.丰富教学活动,发展自学能力
丰富的课堂活动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教学观念也在主体性教学法的带动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因此,教师应当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讲解《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大家肯定都知道文章是关于北京城墙拆除和保存的讨论。我们知道,对传统建筑的保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作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又是如何对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进行讨论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展开一个辩论赛,大家既可以支持拆除北京城墙,也可以支持保存北京城墙,由此分为两个大组。各组需要陈述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就请大家自由分组,进行辩论赛前的准备。”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了解文章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究,针对北京城墙的废存问题展开辩论赛,能够拓展学生的思路,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融入到语文知识的探究中。在陈述观点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收集论据,这就促使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跳脱出来,将自己的理解通过口头表达呈现在语文课堂中,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深化,如支持拆除北京城墙的学生说:“拆除已经不实用的城墻,能够扩大城市发展的面积,盲目地保存所有废弃的建筑是不可取的。”而不支持拆除城墙的学生则说:“对北京城墙的保存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保存城墙能够丰富城市景观。”在对知识进行掌握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在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带动之下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进行主体性教学,能够将主动体验和感知的学习过程带入到语文课堂中,凸显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发展的培养,也能够发展群体优势,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思路。因此,教师应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设问导学、启发教学和丰富教学活动等方式,更好地发挥主体性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俊玲《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2期。
[2] 徐刚《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亚太教育》2016年第17期。
[3] 叶婷《关于高中语文写作主体性回归的思考》,《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年第5期。
[4] 林生禄《弘扬主体性发挥主导性提升有效性—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