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背景
随着儿童读物、动画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孩子们对漫(动)画的选择面越来越宽。但一些儿童读物、漫画既没有积极的思想意义,也没有科学的知识内容,更没有符合逻辑的科学方法,有些语言根本不幽默,十分庸俗,极易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于是,我们经常能在网络、新闻中看到:两孩子模仿某动画情节,被烧成重伤;某孩子拿平底锅敲人……
活动目标
1.理性思考,学会辨别书中的糟粕。
2.建立安全意识,远离危险动作;珍爱生命,远离动(漫)画危险情节。
活动过程
第一版块:同气连枝,和学生共读故事
【教师的话】低年级的小朋友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象力丰富,对具体的、能感知到的东西感兴趣,漫(动)画所呈现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正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而广受欢迎,其中校园系列漫画《阿衰》因其精彩的画图、刺激的语言、暴力的情节而风靡校园,因此当我拿出《阿衰》时全班沸腾……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看一本书《阿衰》好不好?
生:好!(全班大声回答)
师:今天不仅你们看,老师还带着你们一起看,好不好?
生:好!(全班报以热烈掌声)
选取其中一个情节,学生自由朗读。
图一:一个空瓶!
图二:放入一块燃着的酒精棉(瓶口比鸡蛋略小)。
图三:放一个剥壳的鸡蛋。
图四:吸进去了!
图五:试验成功!
图六:啵!吸上脑门啦!
图七:哇!紧!
小冲:我,我拿不下来!
小冲:我,不信我拔不下来……不行!
庄库:我用刀把脑门子那块肉切下来!
小冲:我一板砖把瓶子砸烂!
大脸妹:走开,让我来!旧金山无影脚!嘭!
师:我看很多孩子边读边笑,现在咱们就合作读一读!(现在气氛更加愉悦热烈)
生:阿衰太倒霉啦!哈哈!
生:怎么能这么搞笑?(另一生边说边笑得前仰后合)
师:觉得这一情节很搞笑的同学请鼓掌!(全班再次发出雷鸣般掌声)
【设计意图】此书写校园生活较多,孩子们倍感兴趣。可书中很多情节却涉及校园暴力,低年级孩子辨别能力低下,很容易有样学样造成严重事故。但如果教师采取高压政策,孩子们并不服气,偷看也不是不可能。所以第一版块我先抓住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点进行阅读,与他们同气连枝。让教育在最热烈的氛围中进行下去。
第二版块:文字游戏,认清背后的危险
【教师的话】当同学们认为书中“砍同学、砸同学、踹同学”这些危险行为很好笑的时候,我意识到这对在喜欢模仿的年龄段的孩子们是多么危险的事情,我必须让孩子们静一静,去掉花哨的图片,用严肃的态度追究每段文字背后的危险。
同样的意思,不一样的表达。揭示漫画行为背后危险的本质,搞笑的点少了,危险的真清晰了。
师:现在老师不要图片,把第一个情节的实验的文字给大家读一遍,大家请听!(严肃认真的语气朗读文字)
一个空瓶放入一块烧着的酒精棉,放一个剥壳的鸡蛋,吸进去了,试验成功。哇!啵!呀!
师:现在还觉得这个实验有趣的,请举手!(三生举手)
(同样的文字,没有图片的衬托,没有了诙谐的语调,搞笑的点少了,学生也渐渐没有了笑意)
师:老师把第二个情节继续给大家朗读看看!
拿不下来,拔掉它!
没用,拿刀尖从阿衰额头一路往下砍!
不行,用厚砖头死死地往阿衰头上砸!
用尽全身力气,踹向阿衰!
(四生朗读)
师:现在依旧觉得它搞笑的请举手。
生:老师,我觉得好残忍。
生:我觉得好血腥。
(另有两个学生一边倒吸冷气,一边用手捂住了脸)
【设计意图】中国的文字很奇妙,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前提下换种表达方式,往往会改变人的情绪。我让情节“冷”下来,不带情感色彩的表达让孩子们冷静下来,初步意识到搞笑背后隐藏的残忍事实。
第三版块:感同身受,点醒流血的本质
【教师的话】气氛虽然冷下来了,但终究是书中的描述,是虚拟的,是别人的,这帮小家伙们真的能够理解文字背后的危险吗?我决定先用“我”替代法来让他们形式上感受一下来自漫画文字的危险。
师:现在老师再把这段话做一个变化,将主角“阿衰”换成“我”,大家再自由朗读。
拿不下来,拔掉它!
没用,拿刀尖从“我”额头一路往下砍!
不行,用厚砖头死死地往“我”头上砸!
用尽全身力气,踹向“我”!
师:读了这段话,还觉可笑的请举手!(无一人举手)
生:老师,我不敢这样做。
生:老师,搞不好我会死的。
师:当别人拿着锋利的刀尖刺向你,当一个成人用他最大的力量踢向你,你会怎么样?
生:会流血!
生:会痛!晕过去!
师:同学们说的有道理!流血、疼痛的感觉并不搞笑。
【设计意图】站在“我”的角度看情节,强烈的代入感使他们认识到书中那些搞笑的行为的可怕。发自内心地把此类情节归为危险的糟粕。二、三版块的“冷”与第一版块的“热”氛围决然对立,反差之下培养孩子们的理性辨别力。
第四版块:还原实验,用科学事实说话 【教师的话】同学们渐渐感受到了漫画中弥漫的暴力血腥气息,现场也越来越沉静严肃,有的同学已经开始思考漫画中的安全问题,班会的初步效果已经显现,为了使全班学生感受更强烈,我决定从事实的角度,给漫画伪科学情节以致命一击,让学生自觉地从行动上远离危险行为。
师:来,我们再来看看漫画中的实验。
现场演示:出示两个玻璃杯——一只实验烧杯,一只普通玻璃杯。
师:(举起实验烧杯)我们做实验会用实验烧杯,因为它是耐热玻璃制成,酒精的内焰可高达300℃也不会爆破。(举起普通玻璃杯)这是普通的玻璃杯,一般只能承受100℃的高温,如果按照阿衰那样,我们把燃着的300℃的酒精棉放在普通玻璃杯里,会怎样?
生:里面的温度会变高!
师:是啊,平常我们把水烧开沸腾了只用100℃,想象一下,当开水溅到手臂上,你什么感觉?
生:那一块会被烫红。
生:会把那一块皮烫掉。
师:如果一个小孩拿普通玻璃杯像阿衰那样做实验,实验的结果会怎样?
生齐答:玻璃杯会破的。
师:是的,普通玻璃杯承受不了那么高的温度,杯内壁热胀外壁冷缩,玻璃杯会爆裂。细碎的玻璃渣四处飞溅,又会发生什么事?
生:玻璃会划破皮肤!
生:带着热度的玻璃渣如果飞到胸前,说不定会直接扎进心脏。
师:是啊,带着爆裂速度和热量的碎玻璃飞行速度特别快!造成的伤害无法想象!
【设计意图】文学作品常采用夸张的手法渲染气氛,夸大事实或弱化后果,不明事理的儿童往往意识不到盲目模仿的严重后果。我们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由此才可能防患于未然。如果说第二、三版块让他们感到“冷”,第四版块应该是让他们更觉“冰”了吧。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对自身的爱惜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第五版块:举一反三,发觉身边的危险
【教师的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不能跟随他们一辈子,但思辨的能力可以。
师:现在我们回忆下动(漫)画中,哪些行为不能模仿?
生:《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灰太狼把懒羊羊放在锅里煮!
师:熊熊烈火上沸腾的水会把人烫死。
生:我听妈妈说,去年宁波有个孩子模仿《熊出没》中熊二烤木取暖的情节引发了一场火灾……
师:我们不能学他们,把动(漫)画中的危险行为带到生活中来,那是对自己、对他人的生命不负责!这节课最后,老师有两段话送给大家:
动(漫)画人物每天受伤,他们不怕,因为他们始终生活在故事里。
我们每天受伤,会痛会伤心,因为我们生活在现实中。
(教室里再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光谷第一小学)
随着儿童读物、动画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孩子们对漫(动)画的选择面越来越宽。但一些儿童读物、漫画既没有积极的思想意义,也没有科学的知识内容,更没有符合逻辑的科学方法,有些语言根本不幽默,十分庸俗,极易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于是,我们经常能在网络、新闻中看到:两孩子模仿某动画情节,被烧成重伤;某孩子拿平底锅敲人……
活动目标
1.理性思考,学会辨别书中的糟粕。
2.建立安全意识,远离危险动作;珍爱生命,远离动(漫)画危险情节。
活动过程
第一版块:同气连枝,和学生共读故事
【教师的话】低年级的小朋友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象力丰富,对具体的、能感知到的东西感兴趣,漫(动)画所呈现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正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而广受欢迎,其中校园系列漫画《阿衰》因其精彩的画图、刺激的语言、暴力的情节而风靡校园,因此当我拿出《阿衰》时全班沸腾……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看一本书《阿衰》好不好?
生:好!(全班大声回答)
师:今天不仅你们看,老师还带着你们一起看,好不好?
生:好!(全班报以热烈掌声)
选取其中一个情节,学生自由朗读。
图一:一个空瓶!
图二:放入一块燃着的酒精棉(瓶口比鸡蛋略小)。
图三:放一个剥壳的鸡蛋。
图四:吸进去了!
图五:试验成功!
图六:啵!吸上脑门啦!
图七:哇!紧!
小冲:我,我拿不下来!
小冲:我,不信我拔不下来……不行!
庄库:我用刀把脑门子那块肉切下来!
小冲:我一板砖把瓶子砸烂!
大脸妹:走开,让我来!旧金山无影脚!嘭!
师:我看很多孩子边读边笑,现在咱们就合作读一读!(现在气氛更加愉悦热烈)
生:阿衰太倒霉啦!哈哈!
生:怎么能这么搞笑?(另一生边说边笑得前仰后合)
师:觉得这一情节很搞笑的同学请鼓掌!(全班再次发出雷鸣般掌声)
【设计意图】此书写校园生活较多,孩子们倍感兴趣。可书中很多情节却涉及校园暴力,低年级孩子辨别能力低下,很容易有样学样造成严重事故。但如果教师采取高压政策,孩子们并不服气,偷看也不是不可能。所以第一版块我先抓住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点进行阅读,与他们同气连枝。让教育在最热烈的氛围中进行下去。
第二版块:文字游戏,认清背后的危险
【教师的话】当同学们认为书中“砍同学、砸同学、踹同学”这些危险行为很好笑的时候,我意识到这对在喜欢模仿的年龄段的孩子们是多么危险的事情,我必须让孩子们静一静,去掉花哨的图片,用严肃的态度追究每段文字背后的危险。
同样的意思,不一样的表达。揭示漫画行为背后危险的本质,搞笑的点少了,危险的真清晰了。
师:现在老师不要图片,把第一个情节的实验的文字给大家读一遍,大家请听!(严肃认真的语气朗读文字)
一个空瓶放入一块烧着的酒精棉,放一个剥壳的鸡蛋,吸进去了,试验成功。哇!啵!呀!
师:现在还觉得这个实验有趣的,请举手!(三生举手)
(同样的文字,没有图片的衬托,没有了诙谐的语调,搞笑的点少了,学生也渐渐没有了笑意)
师:老师把第二个情节继续给大家朗读看看!
拿不下来,拔掉它!
没用,拿刀尖从阿衰额头一路往下砍!
不行,用厚砖头死死地往阿衰头上砸!
用尽全身力气,踹向阿衰!
(四生朗读)
师:现在依旧觉得它搞笑的请举手。
生:老师,我觉得好残忍。
生:我觉得好血腥。
(另有两个学生一边倒吸冷气,一边用手捂住了脸)
【设计意图】中国的文字很奇妙,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前提下换种表达方式,往往会改变人的情绪。我让情节“冷”下来,不带情感色彩的表达让孩子们冷静下来,初步意识到搞笑背后隐藏的残忍事实。
第三版块:感同身受,点醒流血的本质
【教师的话】气氛虽然冷下来了,但终究是书中的描述,是虚拟的,是别人的,这帮小家伙们真的能够理解文字背后的危险吗?我决定先用“我”替代法来让他们形式上感受一下来自漫画文字的危险。
师:现在老师再把这段话做一个变化,将主角“阿衰”换成“我”,大家再自由朗读。
拿不下来,拔掉它!
没用,拿刀尖从“我”额头一路往下砍!
不行,用厚砖头死死地往“我”头上砸!
用尽全身力气,踹向“我”!
师:读了这段话,还觉可笑的请举手!(无一人举手)
生:老师,我不敢这样做。
生:老师,搞不好我会死的。
师:当别人拿着锋利的刀尖刺向你,当一个成人用他最大的力量踢向你,你会怎么样?
生:会流血!
生:会痛!晕过去!
师:同学们说的有道理!流血、疼痛的感觉并不搞笑。
【设计意图】站在“我”的角度看情节,强烈的代入感使他们认识到书中那些搞笑的行为的可怕。发自内心地把此类情节归为危险的糟粕。二、三版块的“冷”与第一版块的“热”氛围决然对立,反差之下培养孩子们的理性辨别力。
第四版块:还原实验,用科学事实说话 【教师的话】同学们渐渐感受到了漫画中弥漫的暴力血腥气息,现场也越来越沉静严肃,有的同学已经开始思考漫画中的安全问题,班会的初步效果已经显现,为了使全班学生感受更强烈,我决定从事实的角度,给漫画伪科学情节以致命一击,让学生自觉地从行动上远离危险行为。
师:来,我们再来看看漫画中的实验。
现场演示:出示两个玻璃杯——一只实验烧杯,一只普通玻璃杯。
师:(举起实验烧杯)我们做实验会用实验烧杯,因为它是耐热玻璃制成,酒精的内焰可高达300℃也不会爆破。(举起普通玻璃杯)这是普通的玻璃杯,一般只能承受100℃的高温,如果按照阿衰那样,我们把燃着的300℃的酒精棉放在普通玻璃杯里,会怎样?
生:里面的温度会变高!
师:是啊,平常我们把水烧开沸腾了只用100℃,想象一下,当开水溅到手臂上,你什么感觉?
生:那一块会被烫红。
生:会把那一块皮烫掉。
师:如果一个小孩拿普通玻璃杯像阿衰那样做实验,实验的结果会怎样?
生齐答:玻璃杯会破的。
师:是的,普通玻璃杯承受不了那么高的温度,杯内壁热胀外壁冷缩,玻璃杯会爆裂。细碎的玻璃渣四处飞溅,又会发生什么事?
生:玻璃会划破皮肤!
生:带着热度的玻璃渣如果飞到胸前,说不定会直接扎进心脏。
师:是啊,带着爆裂速度和热量的碎玻璃飞行速度特别快!造成的伤害无法想象!
【设计意图】文学作品常采用夸张的手法渲染气氛,夸大事实或弱化后果,不明事理的儿童往往意识不到盲目模仿的严重后果。我们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由此才可能防患于未然。如果说第二、三版块让他们感到“冷”,第四版块应该是让他们更觉“冰”了吧。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对自身的爱惜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第五版块:举一反三,发觉身边的危险
【教师的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不能跟随他们一辈子,但思辨的能力可以。
师:现在我们回忆下动(漫)画中,哪些行为不能模仿?
生:《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灰太狼把懒羊羊放在锅里煮!
师:熊熊烈火上沸腾的水会把人烫死。
生:我听妈妈说,去年宁波有个孩子模仿《熊出没》中熊二烤木取暖的情节引发了一场火灾……
师:我们不能学他们,把动(漫)画中的危险行为带到生活中来,那是对自己、对他人的生命不负责!这节课最后,老师有两段话送给大家:
动(漫)画人物每天受伤,他们不怕,因为他们始终生活在故事里。
我们每天受伤,会痛会伤心,因为我们生活在现实中。
(教室里再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光谷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