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育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本文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甜甜的泥土》为例,探讨如何在小说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
追求美,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当我们专注于某一事物时,我们能透过其表象,领悟其超越现实的内涵和精神。这种内涵和精神能使人心情愉快,使内心有所触动,这就是审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在进行审美鉴赏时,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简言之,审美鉴赏与创造就是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其教学内容也应符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甜甜的泥土》是一篇小小说,它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世间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如何在这篇小说的教学中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笔者认为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形神兼备,突显小说人物形象
小说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它通过具体描写“形”,即人物的音容笑貌、对话行动及活动环境,体现人物的“神”,即人物的情感、心理和性格。所以,在小说审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形”入手去鉴赏,体会人物形象,进而为理解作品主题作铺垫。
在《甜甜的泥土》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中对母亲的刻画细腻而传神,你能从中揣摩出母亲的内心情感吗?要求:从“一段描写”或“一个词”当中体会,找出依据。
文本中,当小亮的母亲没有等到小亮时,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扑”这个字表明速度非常快,这就与前面的“跌跌撞撞”形成对比,说明母亲急切地想见到孩子,为此她可以不顾一切。“抓”“摇”这两个词可以看出母亲的举动异常剧烈,似乎已失去了理智。可以想象,如果在母亲面前没有铁栏,她很可能就会冲进去,这种近乎疯狂的举动,完全出于母亲想见到孩子的强烈愿望。当这位母亲确认自己无法见到孩子时,“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目光呆滞”“低声”“无力”这几个词表现出当母亲确定无法见到孩子时,她立刻从开始的疯狂变成迷茫,瞬间失去了自我。内心巨大的落差使得她的神情变得呆滞,说话做事变得有气无力。这些传神的修饰词,将母亲没有见到儿子的失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慢慢”说明母亲虽然知道见到孩子已几乎不可能了,但她的心中还存着最后一点希望,不舍离去,她奢望奇迹能出现,让她见上孩子一面。母亲对孩子的这种深深的爱与牵挂可见一斑。“裹得很紧的”“带着体温的”,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生活也许非常艰难,生活条件并不宽裕,也许这奶糖是她省吃俭用,攒了很久才好不容易买到的,而这奶糖又是送给最心爱的儿子的,所以母亲非常珍惜这奶糖,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教学时,将这些连续而富于变化的动作,传神的修饰语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这位母亲的言行举止中体会她的内心情感,读懂母爱。
二、有无互补,深化小说主旨内涵
“有”指小说对人物的直接描写;“无”指小说没有直接描写,而要借助于直接描写的内容,通过想象,来展现的隐含内容。小说的审美过程也需要想象,审美想象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通过小说直接叙写的内容,想象其隐含在其中的内容,能够深化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在《甜甜的泥土》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终于”和“背”这两个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小说除了主人公形象的刻画之外,其他人物亦不可忽视,每个人都可以从文本中读出不一样的人物和细微之处。文本的解读“犹如大海上的航行,看到每一个岛岬一定不是最后那一个”,而每一个“岛岬”都在为主旨的深化作铺垫。文中有两个人物着墨很少,但却拓宽了小说的宽度,他们就是传达室老头和小亮的老师。文中提到:“下午,这包糖终于傳到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从“终于”一词可见这奶糖传得并不顺利。小亮的母亲并不知道小亮在几年级几班,只是向传达室老头介绍了儿子小亮的年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老头跑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等了多长时间,历经了多少周折,“终于”在小亮生日那天下午,将那包饱含着母爱的奶糖送到了小亮手中,完成了一位至爱母亲的嘱托。另一方面,小说对老师的描写也是惜墨如金,只有一句话:“老师悄悄背过了身……”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老师背过身会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很显然,老师会因为小亮的艰难处境而同情落泪,会因为小亮依然拥有母爱而感动落泪,会因为小亮的懂事和坚强而欣慰落泪……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读者不仅在理解文本中的作者写的那个人物形象,同时也在创造着自己心中的那个人物形象。”小说中提到,传送室老头一开始“显然有些不耐烦”,即使看到小亮母亲流泪,也仅是“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从直接描写的部分来看,传达室老头算不上热心、更谈不上爱心。但通过揣摩“终于”这个词的作用,想象这个词背后所隐含的内容,学生就能体会到老人内心深沉的爱。同样,在小说中,老师没有对小亮说任何同情的话语,没有对小亮做任何爱的举动,但只要想象老师“背”过身去所做的一切,学生就能体会到简单动作背后不简单的同情和爱。总之,学生通过审美创造,使传达室老头和老师的形象逐步丰满,小说中爱的氛围愈加浓重。爱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母爱,她被潜移默化地赋予了更丰富、更立体的内涵。
三、虚实结合,品味小说生命之美
小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虚也有实。小说中的“虚”是指艺术虚构,“实”是指生活真实。虚实结合,形成了小说的生命之美。
就《甜甜的泥土》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揣摩令人惊奇的结尾:奶糖化了,泥土变甜了,这个惊奇的结局有什么用意呢?
小说安排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喜剧化的结局:“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奶糖的融化和泥土的变甜显然是作者源于生活的虚构,我们不必去苛责奶糖在冬天的夜晚融化是否符合自然规律,这个结局显然融入了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一颗温柔善良、向往美好的心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阅读小说的应有态度,去体会和创造其中的美。那甜甜的泥土寄托着亲生母亲对儿子王小亮的至爱至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那甜甜的泥土,也包含着学校老师、同学、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这些人类的爱,让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获得了应有的爱和幸福,从而产生生活的渴望和动力。[1]古今中外都将大地比作母亲,地生万物,没有偏袒。小说的主旨就是要告诉读者,爱无处不在,她包容万物、无限宽广,值得每个人珍惜。
小说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仅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朵美丽的浪花,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在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中,牢固树立语文核心素养观念,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反思——再实践,使语文核心素养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外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最终培养出具备“真实性学力”和优秀人格品质的新时代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参考书》 八年级(上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3:199
谢立君,教师,现居江苏无锡。
追求美,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当我们专注于某一事物时,我们能透过其表象,领悟其超越现实的内涵和精神。这种内涵和精神能使人心情愉快,使内心有所触动,这就是审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在进行审美鉴赏时,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简言之,审美鉴赏与创造就是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其教学内容也应符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甜甜的泥土》是一篇小小说,它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世间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如何在这篇小说的教学中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笔者认为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形神兼备,突显小说人物形象
小说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它通过具体描写“形”,即人物的音容笑貌、对话行动及活动环境,体现人物的“神”,即人物的情感、心理和性格。所以,在小说审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形”入手去鉴赏,体会人物形象,进而为理解作品主题作铺垫。
在《甜甜的泥土》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中对母亲的刻画细腻而传神,你能从中揣摩出母亲的内心情感吗?要求:从“一段描写”或“一个词”当中体会,找出依据。
文本中,当小亮的母亲没有等到小亮时,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扑”这个字表明速度非常快,这就与前面的“跌跌撞撞”形成对比,说明母亲急切地想见到孩子,为此她可以不顾一切。“抓”“摇”这两个词可以看出母亲的举动异常剧烈,似乎已失去了理智。可以想象,如果在母亲面前没有铁栏,她很可能就会冲进去,这种近乎疯狂的举动,完全出于母亲想见到孩子的强烈愿望。当这位母亲确认自己无法见到孩子时,“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目光呆滞”“低声”“无力”这几个词表现出当母亲确定无法见到孩子时,她立刻从开始的疯狂变成迷茫,瞬间失去了自我。内心巨大的落差使得她的神情变得呆滞,说话做事变得有气无力。这些传神的修饰词,将母亲没有见到儿子的失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慢慢”说明母亲虽然知道见到孩子已几乎不可能了,但她的心中还存着最后一点希望,不舍离去,她奢望奇迹能出现,让她见上孩子一面。母亲对孩子的这种深深的爱与牵挂可见一斑。“裹得很紧的”“带着体温的”,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生活也许非常艰难,生活条件并不宽裕,也许这奶糖是她省吃俭用,攒了很久才好不容易买到的,而这奶糖又是送给最心爱的儿子的,所以母亲非常珍惜这奶糖,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教学时,将这些连续而富于变化的动作,传神的修饰语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这位母亲的言行举止中体会她的内心情感,读懂母爱。
二、有无互补,深化小说主旨内涵
“有”指小说对人物的直接描写;“无”指小说没有直接描写,而要借助于直接描写的内容,通过想象,来展现的隐含内容。小说的审美过程也需要想象,审美想象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通过小说直接叙写的内容,想象其隐含在其中的内容,能够深化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在《甜甜的泥土》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终于”和“背”这两个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小说除了主人公形象的刻画之外,其他人物亦不可忽视,每个人都可以从文本中读出不一样的人物和细微之处。文本的解读“犹如大海上的航行,看到每一个岛岬一定不是最后那一个”,而每一个“岛岬”都在为主旨的深化作铺垫。文中有两个人物着墨很少,但却拓宽了小说的宽度,他们就是传达室老头和小亮的老师。文中提到:“下午,这包糖终于傳到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从“终于”一词可见这奶糖传得并不顺利。小亮的母亲并不知道小亮在几年级几班,只是向传达室老头介绍了儿子小亮的年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老头跑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等了多长时间,历经了多少周折,“终于”在小亮生日那天下午,将那包饱含着母爱的奶糖送到了小亮手中,完成了一位至爱母亲的嘱托。另一方面,小说对老师的描写也是惜墨如金,只有一句话:“老师悄悄背过了身……”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老师背过身会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很显然,老师会因为小亮的艰难处境而同情落泪,会因为小亮依然拥有母爱而感动落泪,会因为小亮的懂事和坚强而欣慰落泪……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读者不仅在理解文本中的作者写的那个人物形象,同时也在创造着自己心中的那个人物形象。”小说中提到,传送室老头一开始“显然有些不耐烦”,即使看到小亮母亲流泪,也仅是“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从直接描写的部分来看,传达室老头算不上热心、更谈不上爱心。但通过揣摩“终于”这个词的作用,想象这个词背后所隐含的内容,学生就能体会到老人内心深沉的爱。同样,在小说中,老师没有对小亮说任何同情的话语,没有对小亮做任何爱的举动,但只要想象老师“背”过身去所做的一切,学生就能体会到简单动作背后不简单的同情和爱。总之,学生通过审美创造,使传达室老头和老师的形象逐步丰满,小说中爱的氛围愈加浓重。爱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母爱,她被潜移默化地赋予了更丰富、更立体的内涵。
三、虚实结合,品味小说生命之美
小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虚也有实。小说中的“虚”是指艺术虚构,“实”是指生活真实。虚实结合,形成了小说的生命之美。
就《甜甜的泥土》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揣摩令人惊奇的结尾:奶糖化了,泥土变甜了,这个惊奇的结局有什么用意呢?
小说安排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喜剧化的结局:“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奶糖的融化和泥土的变甜显然是作者源于生活的虚构,我们不必去苛责奶糖在冬天的夜晚融化是否符合自然规律,这个结局显然融入了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一颗温柔善良、向往美好的心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阅读小说的应有态度,去体会和创造其中的美。那甜甜的泥土寄托着亲生母亲对儿子王小亮的至爱至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那甜甜的泥土,也包含着学校老师、同学、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这些人类的爱,让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获得了应有的爱和幸福,从而产生生活的渴望和动力。[1]古今中外都将大地比作母亲,地生万物,没有偏袒。小说的主旨就是要告诉读者,爱无处不在,她包容万物、无限宽广,值得每个人珍惜。
小说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仅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朵美丽的浪花,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在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中,牢固树立语文核心素养观念,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反思——再实践,使语文核心素养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外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最终培养出具备“真实性学力”和优秀人格品质的新时代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参考书》 八年级(上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3:199
谢立君,教师,现居江苏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