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短短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有效教学,可从不断刺激学生兴奋点开始。设置符合课堂内容的兴奋点,有效提问,小组合作,多方向多角度使用音视频资源,让学生打起精神,高效投入课堂学习。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效课堂;教材兴奋点;小组合作
大量的实验和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学习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注意力是否集中,可以说,注意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条件。一次调研的青少年中,有58.5%的青少年表示一节课最多能持续集中精力15——30分钟,一般上课时经常会走神。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有效性和高效性,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年龄水平和心理特点,对自己的课堂进行预设,一节45分钟的完整课堂,按照教学环节,应该在导入——讲评——小结——作业等课堂传统环节中,不断的创设多个兴奋点内容,做好适当的课堂设计,才能让自己的上课效率提高。
大部分被访问的学生表示,课堂内容是否精彩是影响其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内容缺乏趣味性而导致他们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所以教师想让自己的课不沉闷,就要找准课堂兴奋点,让学生能够围绕着课堂主题精神振奋,激发他们的讨论或者求知热情,带领他们进入课堂,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以高中地理《必修2》的《传统工业区》为例,谈谈如何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如何寻找兴奋点来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可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体信息等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兴趣,充实课堂,引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兴趣。如《传统工业区》的内容很枯燥,其教材内容就是对德国鲁尔区的煤炭资源的兴起,从1850年开始分析为何经济突飞猛进,到1950年后如何走向衰落,最后经过几十年的经济低迷,不断整改过程,现在德国鲁尔工业区成为世界级的重工业的成功改造的典范。线索很明了,但是学生从没去过工厂,更没看过采矿选矿生产等,分析那些要素也是为了考试而读书,兴趣不浓,加上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脱节,就更提不起兴趣。所以这堂课组织下来,要达到高效,老师就要挖空心思,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兴奋点。在导入课堂时,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常识,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与国,并设问:当时的德国怎么有那个胆量敢发动战争,和全世界其他国家公然为敌呢?抛出这个问题后,学生一下子就炸开了锅,也会反问,为什么呢?开始引发他们的讨论和思考的热情。接下来我们可补充一些战场上当时德国使用的武器图片,指出其主要材质都是钢铁,分析当时鲁尔工业区是世界主要重工业区之一,是德国最发达的制造业区域,然后按照教材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分析资源和产业,得出1850年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导因素。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讲究提问方式,有必要设置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能够让他们能回答出来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改变学生课堂听课方式。传统的课堂是学生要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听从老师的安排和分析。而小组合作,可以解放座位表,学生还可自由组合分组,搬个凳子过去和自己喜欢的同学讨论问题也行,偶尔改变下课堂上课方式,表面上看学生好像不乖了,很活跃了,其实他们真的觉得老师信任他们,不怕他们耽误课堂时间,有种被别人认可的感觉。所以分析完鲁尔区的工业区位优势条件后,我们可以峰回路转,马上反问,为什么现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我们都很少以德国鲁尔区来做例子呢,说明现如今鲁尔区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辉煌时代了,一个世纪的重工业生产后,鲁尔区发展成什么样子了呢?当时社会政局稳定,为什么鲁尔区会衰落呢?我们可提供1960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数据(可引导学生如何读取表中数据,数字大小,斜率变化等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培养学生地理统计图表的读取和分析能力),并提供德国当时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十年的材料做出说明,让学生分析为何世界格局出现这样的两极分化,结合教材,不难得出当时的鲁尔区产能过剩,固守老资本,没积极发展新产业,从而出现国内国际共同的危机。这个引导过程后,6分钟过去了,学生又弄明白了为什么会衰落,开始又没什么兴趣,想要换新的刺激问题,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了。此时可结合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针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合作学习然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环节可以实施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讨论,并让各小组阐述观点,分类别把大家提出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列举出来,最后把剪辑好的现如今鲁尔区旧钢铁厂区的已经实施的改造方式(高新产业区,学生课外实践基地,攀岩场地,电影场景区设置等)视频录像播放给学生看,边看视频的同时,学生也就讨论起来了,有的说这个方法我也想到了,那个方法是和我的不谋而合等等。以直观的素材视频,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肯定了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并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课堂要引人入胜,让师生都意犹未尽,我们需要在一堂课中不断的创设新的刺激和兴奋点,这个刺激可以通过老师事先备课时准备的素材(音、视、读、图)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也可通过课堂中变化不同的教学方式而达到效果。比如朗读,老师讲解,学生小组探究,课堂即兴表演等等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只要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断在学生可能因缺乏新的兴奋点要“跑神”的时候就注入新的血液,把学生拉回来,留在课堂上,这就是一堂成功的好课,是一堂高效有效的课堂生成。所以多方面多角度的寻找教材兴奋点,课堂上采用多种兴奋点有机衔接,是向45分钟要高效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月梅,于保堂.《现代教育新理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学)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效课堂;教材兴奋点;小组合作
大量的实验和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学习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注意力是否集中,可以说,注意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条件。一次调研的青少年中,有58.5%的青少年表示一节课最多能持续集中精力15——30分钟,一般上课时经常会走神。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有效性和高效性,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年龄水平和心理特点,对自己的课堂进行预设,一节45分钟的完整课堂,按照教学环节,应该在导入——讲评——小结——作业等课堂传统环节中,不断的创设多个兴奋点内容,做好适当的课堂设计,才能让自己的上课效率提高。
大部分被访问的学生表示,课堂内容是否精彩是影响其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内容缺乏趣味性而导致他们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所以教师想让自己的课不沉闷,就要找准课堂兴奋点,让学生能够围绕着课堂主题精神振奋,激发他们的讨论或者求知热情,带领他们进入课堂,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以高中地理《必修2》的《传统工业区》为例,谈谈如何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如何寻找兴奋点来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可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体信息等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兴趣,充实课堂,引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兴趣。如《传统工业区》的内容很枯燥,其教材内容就是对德国鲁尔区的煤炭资源的兴起,从1850年开始分析为何经济突飞猛进,到1950年后如何走向衰落,最后经过几十年的经济低迷,不断整改过程,现在德国鲁尔工业区成为世界级的重工业的成功改造的典范。线索很明了,但是学生从没去过工厂,更没看过采矿选矿生产等,分析那些要素也是为了考试而读书,兴趣不浓,加上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脱节,就更提不起兴趣。所以这堂课组织下来,要达到高效,老师就要挖空心思,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兴奋点。在导入课堂时,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常识,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与国,并设问:当时的德国怎么有那个胆量敢发动战争,和全世界其他国家公然为敌呢?抛出这个问题后,学生一下子就炸开了锅,也会反问,为什么呢?开始引发他们的讨论和思考的热情。接下来我们可补充一些战场上当时德国使用的武器图片,指出其主要材质都是钢铁,分析当时鲁尔工业区是世界主要重工业区之一,是德国最发达的制造业区域,然后按照教材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分析资源和产业,得出1850年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导因素。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讲究提问方式,有必要设置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能够让他们能回答出来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改变学生课堂听课方式。传统的课堂是学生要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听从老师的安排和分析。而小组合作,可以解放座位表,学生还可自由组合分组,搬个凳子过去和自己喜欢的同学讨论问题也行,偶尔改变下课堂上课方式,表面上看学生好像不乖了,很活跃了,其实他们真的觉得老师信任他们,不怕他们耽误课堂时间,有种被别人认可的感觉。所以分析完鲁尔区的工业区位优势条件后,我们可以峰回路转,马上反问,为什么现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我们都很少以德国鲁尔区来做例子呢,说明现如今鲁尔区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辉煌时代了,一个世纪的重工业生产后,鲁尔区发展成什么样子了呢?当时社会政局稳定,为什么鲁尔区会衰落呢?我们可提供1960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数据(可引导学生如何读取表中数据,数字大小,斜率变化等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培养学生地理统计图表的读取和分析能力),并提供德国当时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十年的材料做出说明,让学生分析为何世界格局出现这样的两极分化,结合教材,不难得出当时的鲁尔区产能过剩,固守老资本,没积极发展新产业,从而出现国内国际共同的危机。这个引导过程后,6分钟过去了,学生又弄明白了为什么会衰落,开始又没什么兴趣,想要换新的刺激问题,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了。此时可结合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针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合作学习然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环节可以实施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讨论,并让各小组阐述观点,分类别把大家提出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列举出来,最后把剪辑好的现如今鲁尔区旧钢铁厂区的已经实施的改造方式(高新产业区,学生课外实践基地,攀岩场地,电影场景区设置等)视频录像播放给学生看,边看视频的同时,学生也就讨论起来了,有的说这个方法我也想到了,那个方法是和我的不谋而合等等。以直观的素材视频,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肯定了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并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课堂要引人入胜,让师生都意犹未尽,我们需要在一堂课中不断的创设新的刺激和兴奋点,这个刺激可以通过老师事先备课时准备的素材(音、视、读、图)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也可通过课堂中变化不同的教学方式而达到效果。比如朗读,老师讲解,学生小组探究,课堂即兴表演等等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只要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断在学生可能因缺乏新的兴奋点要“跑神”的时候就注入新的血液,把学生拉回来,留在课堂上,这就是一堂成功的好课,是一堂高效有效的课堂生成。所以多方面多角度的寻找教材兴奋点,课堂上采用多种兴奋点有机衔接,是向45分钟要高效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月梅,于保堂.《现代教育新理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