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身颜色的选择绝不止步于审美,而是与安全性、保值率、使用寿命、文化地域等息息相关。
近日,在对2019年全球汽车生产和轻型汽车涂料应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后,巴斯夫正式发布了《2019年汽车原厂漆色彩报告》。报告显示,无论是行驶在美国的州际公路、欧洲的或是亚洲的高速公路系统,人们目所能及的范围内行驶最多的依旧是白色汽车。
报告还披露了一组有趣的数字:虽然有39%的汽车购买者对白色情有独钟,但黑色、灰色、银色等中性色同样受人喜爱,这三种颜色的汽车约占2019年全球汽车产量的39%。其余22%均采用彩色喷漆,其中约9%为蓝色,7%为红色,棕色、米色崭露头角,金色、橙色、绿色等非主流色接受度不高。“因地制宜”的流行趋势
虽然白色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但《2019年汽车原厂漆色彩报告》也提到,细分到各大地区,不同车身颜色的受欢迎程度同样存在显著差异。
白色在亚太地区最受欢迎,占比高达49%,珍珠白尤为热销。黑色在亚太地区的占比较其他地区更低,为11%。个性化色彩的市场占比较往年有所上升,蓝色、红色分别达到7%和6%。
在南美汽车市场,白色占据了39%的市场份额,而这一趋势已经持续了数年。银色、灰色、黑色次之,占比分别为23%、14%、16%。值得注意的是,诸多彩色系中南美人最心仪红色,占比高达8%。巴斯夫涂料部南美地区汽车涂料总监Marcos Fernandes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红色代表着活力、运动、热情,与南美人民的风俗个性密切吻合。
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彩色系仍然是马路上的主色调,占比约为77%,仅有29%的汽车为白色。灰色的市场份额高达20%,银色的受欢迎程度则下降至9%。彩色系较往年更受欢迎,市场份额达到25%,其中,蓝色凭借11%的占比一枝独秀。
白、黑、银、灰等非彩色汽车在北美地区广受欢迎,占比约为77%。特立独行的一点是,其他地区都来者不拒的白色只占北美地区29%的市场份额。而在这29%的市场份额中,北美人还玩出了各种花样,例如,在豪华汽车和电动汽车市场,北美地区正引领审美趋势从暖白色(黄色底色)到冷白色(蓝色底色和白色珍珠效果)转变。在决定消费者购买选择的诸多因素中,首要考虑的是品牌,
其次是色彩,最后才是车型和价格,呈现一种“品牌、色彩、车型、价位”的重要程度递减排序。
色彩影响购车决策
相较品牌、车型、价位等众人熟知的选车要素,车身色彩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购车决策呢?目前整车厂商对车身色彩的重视程度又如何呢?
巴斯夫涂料亚太区首席色彩设计师松原千春介绍,早在2016年,巴斯夫就曾与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联合开展了一项关于“95后色彩偏好”的研究。结果显示,外观(指包括色彩在内的汽车设计)是年轻人购车时的首要决策因素。
“按人们以往的惯性思维,认为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首要考虑价位,其次为型号,再次为品牌,最后才是色彩。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判断是错误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工业设计高级工程师宋慰祖则认为,“色彩对消费决策的影响是先人为主、根深蒂固的,就好比在服装店买衣服,素来喜欢红色的人,目光会首先停留在红色衣服上。这便是消费者潜在意识的表現,在汽车选购过程中也是一样。”
宋慰祖强调,在决定消费者购买选择的诸多因素中,首要考虑的是品牌,其次是色彩,最后才是车型和价格,呈现一种“品牌、色彩、车型、价位”的重要程度递减排序。也就是说,在消费者购买过程中,车身色彩早已超越车型和价位,成为继品牌之后第二重要的选择因素。
随着消费者对感官体验的要求逐渐走高,近年来,整车厂商对车身色彩的重视程度也逐年加深,越来越多的合资车型针对中国消费者推出专有颜色。
此外,受不同用户群体对色彩认可度的影响,汽车品牌设计师也越来越倾向于根据品牌调性来策划旗下新车的色彩体系。比如凯迪拉克、林肯等,用户群体多为事业有成的中青年人士,车身颜色往往以内敛、稳重的黑白色为主,而宝马mini、大众甲壳虫等车型的消费者主要为追求个性的80后、90后,车身色彩便亮丽许多。不止步于审美
可能在大部分人眼中,对于车身色彩的选择仅决定于个人审美。但事实上,车身颜色的选择决没有想象中简单。安全性、保值率、使用寿命、文化地域……无不与车身颜色息息相关。
澳大利亚最大的汽车保险公司(NRMA)曾对汽车颜色与交通事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研究,结果显示:在凌晨和傍晚行驶的黑色汽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最高,灰色和银色汽车,然后是红色、蓝色和绿色汽车,再其次是黄色,白色汽车最为安全。这是因为,颜色的穿透性决定了传播距离,白色等浅色系波长长,视觉上比深色显大、显近,更容易被肉眼发现。
对于车身色彩与保值率,美国一家网站曾以2000万辆汽车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地市场保有量最高的黄色汽车最为保值,5年平均折旧率仅为26.2%。而在中国,黑、白、灰三色保有量最大、接受度最高,相应的保值率也最高。
至于车身色彩与汽车寿命之间的关系,也有团队做过专业的测试:将几辆不同颜色的同一车型放在阳光下暴晒一个小时后,用温度计测量这几辆车车头盖位置的温度。测试结果显示,绿色车身为60.2℃,纯白色车身温度为61.7℃,银色车身为66.7℃,红色车身为75.6℃,黑色则高达88.8℃。高温环境对汽车外观内饰的伤害程度众所周知,可以推断的是,绿色、白色汽车的使用寿命会更长。
最后,车身色彩的选择还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宋慰祖打了个比方:在自然环境相对单调的黄土高原地区,以及民风淳朴、热情奔放的非洲地区,黄色、红色等饱和度高的颜色比较受欢迎;而在环境相对多样化的发达国家或城市,白、黑、灰等稳重色彩的汽车销售量最为可观,几乎占到总销量的70%~80%。
近日,在对2019年全球汽车生产和轻型汽车涂料应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后,巴斯夫正式发布了《2019年汽车原厂漆色彩报告》。报告显示,无论是行驶在美国的州际公路、欧洲的或是亚洲的高速公路系统,人们目所能及的范围内行驶最多的依旧是白色汽车。
报告还披露了一组有趣的数字:虽然有39%的汽车购买者对白色情有独钟,但黑色、灰色、银色等中性色同样受人喜爱,这三种颜色的汽车约占2019年全球汽车产量的39%。其余22%均采用彩色喷漆,其中约9%为蓝色,7%为红色,棕色、米色崭露头角,金色、橙色、绿色等非主流色接受度不高。“因地制宜”的流行趋势
虽然白色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但《2019年汽车原厂漆色彩报告》也提到,细分到各大地区,不同车身颜色的受欢迎程度同样存在显著差异。
白色在亚太地区最受欢迎,占比高达49%,珍珠白尤为热销。黑色在亚太地区的占比较其他地区更低,为11%。个性化色彩的市场占比较往年有所上升,蓝色、红色分别达到7%和6%。
在南美汽车市场,白色占据了39%的市场份额,而这一趋势已经持续了数年。银色、灰色、黑色次之,占比分别为23%、14%、16%。值得注意的是,诸多彩色系中南美人最心仪红色,占比高达8%。巴斯夫涂料部南美地区汽车涂料总监Marcos Fernandes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红色代表着活力、运动、热情,与南美人民的风俗个性密切吻合。
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彩色系仍然是马路上的主色调,占比约为77%,仅有29%的汽车为白色。灰色的市场份额高达20%,银色的受欢迎程度则下降至9%。彩色系较往年更受欢迎,市场份额达到25%,其中,蓝色凭借11%的占比一枝独秀。
白、黑、银、灰等非彩色汽车在北美地区广受欢迎,占比约为77%。特立独行的一点是,其他地区都来者不拒的白色只占北美地区29%的市场份额。而在这29%的市场份额中,北美人还玩出了各种花样,例如,在豪华汽车和电动汽车市场,北美地区正引领审美趋势从暖白色(黄色底色)到冷白色(蓝色底色和白色珍珠效果)转变。在决定消费者购买选择的诸多因素中,首要考虑的是品牌,
其次是色彩,最后才是车型和价格,呈现一种“品牌、色彩、车型、价位”的重要程度递减排序。
色彩影响购车决策
相较品牌、车型、价位等众人熟知的选车要素,车身色彩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购车决策呢?目前整车厂商对车身色彩的重视程度又如何呢?
巴斯夫涂料亚太区首席色彩设计师松原千春介绍,早在2016年,巴斯夫就曾与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联合开展了一项关于“95后色彩偏好”的研究。结果显示,外观(指包括色彩在内的汽车设计)是年轻人购车时的首要决策因素。
“按人们以往的惯性思维,认为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首要考虑价位,其次为型号,再次为品牌,最后才是色彩。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判断是错误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工业设计高级工程师宋慰祖则认为,“色彩对消费决策的影响是先人为主、根深蒂固的,就好比在服装店买衣服,素来喜欢红色的人,目光会首先停留在红色衣服上。这便是消费者潜在意识的表現,在汽车选购过程中也是一样。”
宋慰祖强调,在决定消费者购买选择的诸多因素中,首要考虑的是品牌,其次是色彩,最后才是车型和价格,呈现一种“品牌、色彩、车型、价位”的重要程度递减排序。也就是说,在消费者购买过程中,车身色彩早已超越车型和价位,成为继品牌之后第二重要的选择因素。
随着消费者对感官体验的要求逐渐走高,近年来,整车厂商对车身色彩的重视程度也逐年加深,越来越多的合资车型针对中国消费者推出专有颜色。
此外,受不同用户群体对色彩认可度的影响,汽车品牌设计师也越来越倾向于根据品牌调性来策划旗下新车的色彩体系。比如凯迪拉克、林肯等,用户群体多为事业有成的中青年人士,车身颜色往往以内敛、稳重的黑白色为主,而宝马mini、大众甲壳虫等车型的消费者主要为追求个性的80后、90后,车身色彩便亮丽许多。不止步于审美
可能在大部分人眼中,对于车身色彩的选择仅决定于个人审美。但事实上,车身颜色的选择决没有想象中简单。安全性、保值率、使用寿命、文化地域……无不与车身颜色息息相关。
澳大利亚最大的汽车保险公司(NRMA)曾对汽车颜色与交通事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研究,结果显示:在凌晨和傍晚行驶的黑色汽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最高,灰色和银色汽车,然后是红色、蓝色和绿色汽车,再其次是黄色,白色汽车最为安全。这是因为,颜色的穿透性决定了传播距离,白色等浅色系波长长,视觉上比深色显大、显近,更容易被肉眼发现。
对于车身色彩与保值率,美国一家网站曾以2000万辆汽车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地市场保有量最高的黄色汽车最为保值,5年平均折旧率仅为26.2%。而在中国,黑、白、灰三色保有量最大、接受度最高,相应的保值率也最高。
至于车身色彩与汽车寿命之间的关系,也有团队做过专业的测试:将几辆不同颜色的同一车型放在阳光下暴晒一个小时后,用温度计测量这几辆车车头盖位置的温度。测试结果显示,绿色车身为60.2℃,纯白色车身温度为61.7℃,银色车身为66.7℃,红色车身为75.6℃,黑色则高达88.8℃。高温环境对汽车外观内饰的伤害程度众所周知,可以推断的是,绿色、白色汽车的使用寿命会更长。
最后,车身色彩的选择还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宋慰祖打了个比方:在自然环境相对单调的黄土高原地区,以及民风淳朴、热情奔放的非洲地区,黄色、红色等饱和度高的颜色比较受欢迎;而在环境相对多样化的发达国家或城市,白、黑、灰等稳重色彩的汽车销售量最为可观,几乎占到总销量的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