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一个班级而言,不同的学生,其行为起点也势必有所差异,有优等生,自然也就有后进生。班级管理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建立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关键,做好了后进生的转化,也就推动了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转变后进生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了解后进生的生活背景、心理表现及成因,更重要的是如何开展疏导工作,有效地为后进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一、正确认识后进生
后进生在智力上往往并无缺陷,只是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他们在学习上缺少竞争意识,纪律方面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常常给班级管理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后进生有着不同程度的或明或暗的亮点。某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平日沉默寡言,对集体和同学漠不关心,但篮球打得很好。一次,学校组织篮球赛,他担任后卫,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班集体争了光,全班同学都向他表示应有的尊重和祝贺。从此,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成绩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有了明显的提高。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正确认识后进生,自觉建立“后进生只是暂时的后进,后进生可以转化”的认识,要善于发现其长处,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从而增强他们上进的信心。
二、尊重后进生
后进生的自尊心很强,极其敏感。我们班的杨某,教過他的老师都知道他非常调皮,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惹是生非。因为他时常不遵守纪律,所以在学校春季田径运动会上,笔者虽然知道他擅长短跑,却故意没有选他。后来在一次作文中,他表达出了对老师的不满,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经过这件事情,笔者意识到:后进生同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不能冷落他们,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去批评他们。关注后进生,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然后进行相应的教育,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很有警策性地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讽刺里有爱迪生。”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特别是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过程中,更值得我们警惕。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对后进生要做到不嫌弃、不厌烦、不冷淡,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帮助;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去,真正做他们最可信赖的知心朋友。
三、对后进生要有耐心和爱心
对后进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不要指望一次批评、一次关心、一次涕泪交加的谈话就能奏效,而要冷静寻找对策,耐心进行教育,用耐心和爱心去感化他们,不能翻旧账或用刺激性语言刺伤他们的自尊心,避免学生认为自己没出息,无可救药而自暴自弃。我们常看到某位后进生上课时爱做小动作或者老师讲课时总在下面说话,有时甚至高声喧哗,其实这是一种潜在的渴望被关注的行为表现。后进生因为得不到肯定,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一句赞扬的话,一声问候,都会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感动。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学生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社会是两个重要原因。教师在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不仅要做好学生本身的工作,还要花时间和精力研究、分析、了解学生的家庭及其周围环境,努力做好家长的工作。应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的表现和情况,同时也要和学生交流,询问家庭情况。教师要本着平等、尊重的原则,和家长一道共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步调一致地做好转化工作。众所周知,环境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客观条件,环境不同对人的影响也就不一样。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学生的发展便呈现不平衡的特点。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受否定环境的影响,学习和思想品德方面表现很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重视、研究、分析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帮助、指点学生找出影响自身成长的肯定环境和否定环境,指导、扶助学生养成正确地分析社会现实,独立地判断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排遣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增强对消极影响的免疫力和更适应外环境的能力。同样的道理,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促使其转化。如隔壁邻居、社区、街道、村中比较好的风气或好人好事等,这些都是教师进行后进生转化时可利用的宝贵资源。
每一位学生都想成才,后进生也有自己的美好理想,这就需要老师的不断鼓励。也许你的一句鼓励会使后进生在学校里过得更有价值,会让他们终身受用。
(责任编辑 黄 晓)
一、正确认识后进生
后进生在智力上往往并无缺陷,只是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他们在学习上缺少竞争意识,纪律方面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常常给班级管理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后进生有着不同程度的或明或暗的亮点。某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平日沉默寡言,对集体和同学漠不关心,但篮球打得很好。一次,学校组织篮球赛,他担任后卫,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班集体争了光,全班同学都向他表示应有的尊重和祝贺。从此,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成绩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有了明显的提高。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正确认识后进生,自觉建立“后进生只是暂时的后进,后进生可以转化”的认识,要善于发现其长处,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从而增强他们上进的信心。
二、尊重后进生
后进生的自尊心很强,极其敏感。我们班的杨某,教過他的老师都知道他非常调皮,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惹是生非。因为他时常不遵守纪律,所以在学校春季田径运动会上,笔者虽然知道他擅长短跑,却故意没有选他。后来在一次作文中,他表达出了对老师的不满,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经过这件事情,笔者意识到:后进生同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不能冷落他们,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去批评他们。关注后进生,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然后进行相应的教育,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很有警策性地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讽刺里有爱迪生。”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特别是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过程中,更值得我们警惕。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对后进生要做到不嫌弃、不厌烦、不冷淡,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帮助;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去,真正做他们最可信赖的知心朋友。
三、对后进生要有耐心和爱心
对后进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不要指望一次批评、一次关心、一次涕泪交加的谈话就能奏效,而要冷静寻找对策,耐心进行教育,用耐心和爱心去感化他们,不能翻旧账或用刺激性语言刺伤他们的自尊心,避免学生认为自己没出息,无可救药而自暴自弃。我们常看到某位后进生上课时爱做小动作或者老师讲课时总在下面说话,有时甚至高声喧哗,其实这是一种潜在的渴望被关注的行为表现。后进生因为得不到肯定,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一句赞扬的话,一声问候,都会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感动。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学生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社会是两个重要原因。教师在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不仅要做好学生本身的工作,还要花时间和精力研究、分析、了解学生的家庭及其周围环境,努力做好家长的工作。应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的表现和情况,同时也要和学生交流,询问家庭情况。教师要本着平等、尊重的原则,和家长一道共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步调一致地做好转化工作。众所周知,环境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客观条件,环境不同对人的影响也就不一样。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学生的发展便呈现不平衡的特点。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受否定环境的影响,学习和思想品德方面表现很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重视、研究、分析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帮助、指点学生找出影响自身成长的肯定环境和否定环境,指导、扶助学生养成正确地分析社会现实,独立地判断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排遣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增强对消极影响的免疫力和更适应外环境的能力。同样的道理,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促使其转化。如隔壁邻居、社区、街道、村中比较好的风气或好人好事等,这些都是教师进行后进生转化时可利用的宝贵资源。
每一位学生都想成才,后进生也有自己的美好理想,这就需要老师的不断鼓励。也许你的一句鼓励会使后进生在学校里过得更有价值,会让他们终身受用。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