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科学而合理的设置课程门类,组织资源,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一直是我们教育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关系着我们教育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按照新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要求,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出发,进一步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一些学校在千方百计地开发最基本、学生最需求、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
那么,什么是学校课程呢?
学校课程的概念大致可以表述为:“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能够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体现学校和地方特色的,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起补充作用的一种课程类型。”这个表述从四个不同层面揭示了学校课程的内涵。一是“学校自主开发”,指出了学校在这个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二是“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确定了学校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三是“体现学校和地方特色”,揭示了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同之处;四是“补充作用”,揭示了学校课程的地位以及它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相互关系。
学校课程的开发对于已经习惯了“教教材”的最基层的教育者来说,往往会感到一时无所适从。其实,学校课程的开发并不困难,只要我们找准切入点,所有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下面从四个方面试说学校课程开发。
一、挖掘教师自身潜能,开发体现教师自身优势的学校课程
概念中“学校自主开发”一词语告诉我们,学校在这一活动中拥有极大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而发挥这一作用的主体就是教师。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优势。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或团体的优势,开发具有与教师本人特长或优势相符的学校课程。许多学校开发的兴趣班、特长班就属这一范畴。
在这个层面上,首先,学校在这一活动中拥有极大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克服自卑和自谦,相信自身能力,灵活充分地发挥自身特长,大胆去实施,并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因为只有教者本人具有一技之长或某一方面较高修养,才能游刃有余的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课程开发。这也是学校课程开发的长远意义之所在;其次,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才有学校高质量的特色教育。因此,教师个性化发展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为了培养具有特色魅力的教师,使教师潇洒教坛,享受教学,品味精彩人生,学校要努力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高质量的人员保障。一是开发教师校本培训课程,扎实抓好校本教师培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如班级管理艺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系统知识、书法、才艺、礼仪等;二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如集体备课、网络教研、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比赛、同课异构、教学开放周、外出观摩、专家讲座、师徒帮教、送教下乡、教学评价等。
二、明确学生各种需求,开发出适合学生口味的学校课程
概念中“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一词,揭示了学校课程开发的主攻方向。什么是满足学生不同需求?我认为简单的说就是学生喜欢的、对学生有用的。国家课程在这一方面的做法是“求同”,即国家印发统一的教材,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教相同的内容。而学校课程在这一方面的做法,我认为是“求异”,即有多少学生,学生有多少不同地、健康地、积极地需求,我们就有可能开发出多少种具有不同特色、不同内容的课程来。这方面的开发,可以不考虑大纲、课标的要求,升学的指标的困扰,只要学生需要,学校能拿出来,对学生长远发展有利,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去开发。因此,它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极强的生命力、极广泛的内容。这方面是学校课程开发的主渠道。如开发经典诵读、速算、跳绳、跆拳道、合唱、竹竿舞、美术、书法、七巧板、机器人、围棋、国际象棋、动漫设计、网页制作等函盖了全部学科的、丰富多彩的、学生乐于选修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展爱心助残、社区劳动、环境调查、研究性学习、蓝丝带海洋保护等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挖掘学校和地方自身优势资源,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课程
概念中“体现学校和地方特色”一词,实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学校课程体现学校特色。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管理理念,不同的建筑风格等,而这些都可成为我们开发学校课程的珍贵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校情感,更有利于推动学校课程的开发。另一方面是学校课程体现地方特色。每个学校所在的地域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历史沿革;更有当地的特产、名人、民间技艺、支柱产业,甚至还有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现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等,我们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更有利于争取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在深层次上推动学校课程的开发。这一方面资源易得,内容丰富,开发空间广阔,可以成为课程开发又一主攻方向。
四、适当延伸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出具有补充作用的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由于面对的对象是庞大而复杂的,在内容上很难照顾到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这一方面的缺憾学校课程可以弥补,这就是概念中的“补充作用”之所在。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至少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根据学生需求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做适当的延伸。如有的学校从美术课延伸开发出的“家乡书画”课程;从音乐课延伸开发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器乐课、民歌课等,都属这一类型;另一条是根据学生需求补充国家和地方课程所没有的内容。这就要求教者一定要对国家和地方课程有足够的、充分的了解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合理有度。
当然,学校课程开发的资源无比丰富,这只是冰山之一角,只要我们勇于探索,不断总结,找准学校课程开发的切入点,就能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真正主人,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课程。
按照新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要求,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出发,进一步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一些学校在千方百计地开发最基本、学生最需求、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
那么,什么是学校课程呢?
学校课程的概念大致可以表述为:“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能够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体现学校和地方特色的,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起补充作用的一种课程类型。”这个表述从四个不同层面揭示了学校课程的内涵。一是“学校自主开发”,指出了学校在这个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二是“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确定了学校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三是“体现学校和地方特色”,揭示了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同之处;四是“补充作用”,揭示了学校课程的地位以及它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相互关系。
学校课程的开发对于已经习惯了“教教材”的最基层的教育者来说,往往会感到一时无所适从。其实,学校课程的开发并不困难,只要我们找准切入点,所有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下面从四个方面试说学校课程开发。
一、挖掘教师自身潜能,开发体现教师自身优势的学校课程
概念中“学校自主开发”一词语告诉我们,学校在这一活动中拥有极大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而发挥这一作用的主体就是教师。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优势。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或团体的优势,开发具有与教师本人特长或优势相符的学校课程。许多学校开发的兴趣班、特长班就属这一范畴。
在这个层面上,首先,学校在这一活动中拥有极大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克服自卑和自谦,相信自身能力,灵活充分地发挥自身特长,大胆去实施,并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因为只有教者本人具有一技之长或某一方面较高修养,才能游刃有余的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课程开发。这也是学校课程开发的长远意义之所在;其次,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才有学校高质量的特色教育。因此,教师个性化发展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为了培养具有特色魅力的教师,使教师潇洒教坛,享受教学,品味精彩人生,学校要努力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高质量的人员保障。一是开发教师校本培训课程,扎实抓好校本教师培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如班级管理艺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系统知识、书法、才艺、礼仪等;二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如集体备课、网络教研、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比赛、同课异构、教学开放周、外出观摩、专家讲座、师徒帮教、送教下乡、教学评价等。
二、明确学生各种需求,开发出适合学生口味的学校课程
概念中“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一词,揭示了学校课程开发的主攻方向。什么是满足学生不同需求?我认为简单的说就是学生喜欢的、对学生有用的。国家课程在这一方面的做法是“求同”,即国家印发统一的教材,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教相同的内容。而学校课程在这一方面的做法,我认为是“求异”,即有多少学生,学生有多少不同地、健康地、积极地需求,我们就有可能开发出多少种具有不同特色、不同内容的课程来。这方面的开发,可以不考虑大纲、课标的要求,升学的指标的困扰,只要学生需要,学校能拿出来,对学生长远发展有利,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去开发。因此,它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极强的生命力、极广泛的内容。这方面是学校课程开发的主渠道。如开发经典诵读、速算、跳绳、跆拳道、合唱、竹竿舞、美术、书法、七巧板、机器人、围棋、国际象棋、动漫设计、网页制作等函盖了全部学科的、丰富多彩的、学生乐于选修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展爱心助残、社区劳动、环境调查、研究性学习、蓝丝带海洋保护等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挖掘学校和地方自身优势资源,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课程
概念中“体现学校和地方特色”一词,实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学校课程体现学校特色。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管理理念,不同的建筑风格等,而这些都可成为我们开发学校课程的珍贵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校情感,更有利于推动学校课程的开发。另一方面是学校课程体现地方特色。每个学校所在的地域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历史沿革;更有当地的特产、名人、民间技艺、支柱产业,甚至还有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现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等,我们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更有利于争取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在深层次上推动学校课程的开发。这一方面资源易得,内容丰富,开发空间广阔,可以成为课程开发又一主攻方向。
四、适当延伸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出具有补充作用的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由于面对的对象是庞大而复杂的,在内容上很难照顾到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这一方面的缺憾学校课程可以弥补,这就是概念中的“补充作用”之所在。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至少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根据学生需求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做适当的延伸。如有的学校从美术课延伸开发出的“家乡书画”课程;从音乐课延伸开发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器乐课、民歌课等,都属这一类型;另一条是根据学生需求补充国家和地方课程所没有的内容。这就要求教者一定要对国家和地方课程有足够的、充分的了解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合理有度。
当然,学校课程开发的资源无比丰富,这只是冰山之一角,只要我们勇于探索,不断总结,找准学校课程开发的切入点,就能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真正主人,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