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中“内”与“外”的文化现象探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b5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伊豆的舞女》于1926年发表,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描述一名高中生独自在伊豆旅行时邂逅舞女的故事。本稿参考敬语的功能理论和日本文化的内外意识,以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为中心,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内”与“外”的关系,并探究了“内”与“外”的关系转化。结果表明,日本人与人交往时存在内外关系,其形式体现在敬语使用方面。同时随着条件的变化内外关系也会发生转化的。
  关键词:“内”与“外”;《伊豆的舞女》;人物对话;敬语功能
  作者简介:陈永岐(1964-),男,汉族,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2
  引言: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1899-1972)根据自己20岁(1918年)时的实际经历写成的小说。选自1922年写的《汤岛的回忆》的开头部分,1926年发表于《文艺时代》杂志,1927年收入金星堂出版的单行本小说集中。198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侍桁翻译的《雪国》,其中收入了《伊豆的舞女》,当时的译名是《伊豆的歌女》,后来有了多个译本。
  小说发表至今,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例如:何乃英(1996)在《伊豆的舞女》探析一文中分析了写作的由来、执笔的过程、思想内容、创作方法。虞雅芬(2000)在“以情纬文 情文并茂—《伊豆的舞女》艺术论”一文中,从结构、人物、语言、文风等四个方面,解读了川端文学的特点。李翠霞(2004)在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一文中分析了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中的“我”、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的执笔动机、选材、预期效果、社会影响。但是,据笔者管窥,前期的研究未曾涉及“内”与“外”的文化现象。
  本稿参考敬语的功能理论和日本文化的内外意识,以《伊豆的舞女》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为中心,分析其中蕴含的“内”与“外”的关系,并探究“内”与“外”的关系转化。
  笔者首先分析人物对话所体现的“内”与“外”关系。其次探讨“内”与“外”关系的转化。
  1、人物对话所体现的“内”与“外”关系
  首先我们通过小说《伊豆的舞女》的人物对话来看一看人物之间的关系。高中生是一人独自去旅行。艺人是五人同行,艺人之间使用的语言都是简体表达。汉译版本似乎不明显,当我们去阅读原文时,就会发现,艺人对高中生讲话时使用了尊敬语,自谦语,礼貌表达方式。在小说的第一部分,茶婆看到高中生被雨淋湿衣服,热情地领他到屋里烤火时,介绍自己的老伴时说“让您瞧见这副有失体面的模样……不过,他是我的老伴,你别担心,他相貌丑陋,已经动弹不了,请将就点吧。” [1]这句话就表明了,茶店老夫妇与高中生是商人与顾客的关系,实际上即是“内”与“外”的关系。小说的第二部分,艺人们到了汤野的旅馆,得知“我(高中生)”将与他们结伴而行时,妈妈说“连我们这号微不足道的人,也能给您消愁解闷呢,请进来歇歇吧。” 这句话体现了,艺人一行与高中生是“内”与“外”的关系。与人交往时,使用敬语首先是表示尊敬,同时也有敬而远之,即是在心理方面远离对方。因此艺人之间是“内”,高中生是“外”,艺人和高中生之间形成了“内”与“外”的关系。
  在小说的第五部分的最后写到:“途中,每个村庄的入口处都竖立着一块牌子:‘乞丐,巡回演出艺人禁止进村?’”村民之间是“内”的关系,与外来人形成“内”与“外”的关系。中根千枝在谈到日本人的“自家人”和“外人”的差别意识时,曾指出:日本人“‘自家人’、‘外人’的意识强烈,(中略)经常对外人毫无顾忌地采取不礼貌的行为。这个态度成了习惯,表现得极端的例子就是对孤岛上的人们,对住在穷山僻壤的人们往往表现出一种冷漠和疏远的态度,对自己的圈子以外的人,甚至抱有一种类似于敌视的冷淡。”[2]。禁止艺人进村,正是敌视外人的表现。译者所翻译的“自家人”与“外人”,即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内”与“外”的关系。
  小说的第七部分,有建筑工人请求高中生帮忙的情景。建筑工人之间与其家属之间是“内”的关系,请求高中生帮助在灵岸岛将老太太和孩子送上开往上野的电车,使用了敬语、请求表达方式,建筑工人与高中生形成了“内”与“外”的关系。
  由此可见,“内”的关系是由于亲缘、地缘、集团所属等原因形成的,一旦与外人接触,很快就会形成内外关系,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方面使用敬语,一方面尊敬他人,同时也与其保持心理距离。
  2、“内”与“外”关系的转化
  在第1部分中所探讨的人物之间的“内”与“外”的关系是一成不变的吗?
  茶婆与艺人、茶婆与高中生都是商人与顾客的关系,即是内外关系,说话时使用敬语。在小说的第一部分,雨过天晴,艺人们整装出发。当高中生问茶婆艺人们今晚会住在何处时,茶婆回答说“那种人谁知道会住在哪儿呢,少爷,什么今天晚上,哪有固定的住处的哟,哪儿有客人,就住在哪呗。”茶婆的话语间充满了轻蔑的语气,此时,茶婆与高中生由“外”的关系转变成“内”的关系。在电影中,茶婆还加上了一句话“我劝你别跟他们在一起,这样对你不好,知道吗?”[3]日本人在生活中,存在着个人小圈子,这不必客套。而在与此相反的社会,为人处事处处需要小心谨慎。
  小说的第四部分,荣吉从早到晚一直在高中生的房间里玩,老板娘说“请这种人吃饭,白花钱。”。本来老板娘与高中生是商人与顾客的关系,即是内外的关系。但是在这里转化为“内”的关系。而与荣吉依然是内外关系。
  村民与外人是“内”与“外”的关系。乞丐和艺人不可以通过村中道路。只能选择走山间小道。艺人与高中生是内外关系,经过村庄时,因为是借了高中生的光,不用去走陡峭的山间小道了,艺人与高中生形成了“内”的关系,与村民形成了互为内外的关系。[4]
  建筑工人与死去的工友及家属是“内”的关系,与高中生是“外”的关系。使用敬语、请求高中生帮助买票,在灵岸岛将老太太和孩子送上开往上野的电车。高中生欣然答应帮助,上船以后,因担心祖孙状况,去船舱内看到祖孙得到众人安慰,便放下心来。此时高中生与工友的家属祖孙四人由“外”的关系转变成了“内”的关系。   高中生与准备去东京考试的河津工厂老板的儿子,本来是陌生的关系,但是将来可能成为学兄学弟,因此彼此由“外”的关系转变成“内”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人物之间的“内”与“外”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内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结语:
  本稿在第1部分参考敬语的功能和中根千枝的理论,以《伊豆的舞女》中人物对话为例,分析了“内”与“外”的关系。在第2部分探讨了“内”与“外”的关系的转化。
  结果表明,日本人在与人交往时,明显存在“内”与“外”的关系,这种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表现形式是使用敬语。使用敬语,一方面尊敬别人,另一方面保持心理距离。然而“内”与“外”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的“内”与“外”的关系,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并非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作品之中。
  人与人交往时表现出的“内”与“外”的文化现象,并非仅属于日本。汉语中的“家丑不可外扬”、“敬而远之”、“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等词语,表现出中国文化在处理内外关系时的智慧。
  本稿仅以小说《伊豆的舞女》的人物对话为例,探讨了日本人与人交往时体现的内外关系及内外关系转化的文化现象。作品本身尚存在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民俗、社会背景等问题,这将是以后的研究课题。
  注释:
  [1]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精品集[M]. 叶渭渠 唐月梅,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19.
  [2]中根千枝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M]. 陈成,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3-27.
  [3]电影《伊豆的舞女》(东宝)1974年12月上映,导演:西河克己、演员:山口百恵等.
  [4]同上.
  参考文献:
  [1]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精品集[M]. 叶渭渠 唐月梅,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19.
  [2]李翠霞. 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增刊001号):77-80.
  [3]吉田精一. 日本文学鉴赏事典(近代篇)[M]. 日本:东京堂出版、昭和三五年发行.
  [4]何乃英.《伊豆的舞女》探析[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96年01期.
  [5]李德纯 读川端康成《伊豆舞女》[J]. 1998年02期.
  [6]中根千枝.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M]. 陈成,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3-27.
  [7]翟东娜. 日本语言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1.
  [8]川端康成. 『伊豆の踊子』[M]. 日本:新潮文庫、昭和二十五年発行.
  [9]虞雅芬. 以情纬文 情文并茂—《伊豆的舞女》艺术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12月第2卷第四期.
  [10]电影《伊豆的舞女》(东宝)1974年12月上映.导演:西河克己.演员:山口百恵等.
  [11]潜苗金.《礼记译注》[M].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6年.
  [12]乌恩溥.《四书译注>[M].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7年.
  [13]金田一春彦. 日语概说[M]. 潘钧,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86-18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下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生产分工和职业多样化,每个人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每个人站在各自的立场,出现的西方式悲剧,因此社会道德问题日益严重。马克思把哲学的目光“转向”了人的生存方式—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生存论为视角,对当下道德问题进行路径探析。德性的理性路径是把人看做一个理性的存在者,其获得主要靠理性对于感性偏好的克服而产生的;德性的精神路径则
摘 要:19世纪末以来,后现代思潮逐渐成为了思想界的主流。与此同时否定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有了复辟的倾向。为了纠正后现代思潮的发展方向,有人提出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建设性”这一理念就此成为后现代主义前进的新方向。有机马克思主义作为新兴的一种后现代思潮,具有鲜明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特征,具备发展成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代表思想的潜力。  关键词:有机马克思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思
小时候我看过一本小说,忘了什么名字,大概就是讲一个传说,如果死掉的人,没有被发现死掉,自己也不会知道,还能被爱人看到,还会在人类的空间生活下去。其他情节我都忘了,只有这个传说我记得清清楚楚,甚至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是这个故事造成了我性格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一件会难过的事,我会自动屏蔽,假装没有发生过,它们是不被我拆开的快递,不被我点开的信息,不被见到的人,扔在某个角落里,我想着说不定哪天它自然就消失
摘 要:我们知道“材料决定工艺,工艺决定设计”的道理,所以我们从考察乒乓球的包装市场为开端,做简单的市场调研,了解这种物品的特性,为乒乓球量身定做包装。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这种球类制作的本身就是实惠的,所以相匹配的包装也是廉价的,大部分是缺少设计感的简易包装。  关键词:包装;材料;结构  作者简介:李昕馨(1989-),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80几岁的老汉已经登顶珠峰创造了世界纪录,“零基础”也可以在20 几小时内完成一次“One Touch”式的5000 米登顶,很多爱好者都登上勃朗峰——这几个故事并不是在鼓吹登山很简单。在一个个真实的攀登故事里,相信你会找到自己的答案……“为什么去登山?因为山在哪里……”这是再熟悉不过的一句台词,但说出此话的英国大咖马洛里在几十年前是怎样的心境却不是几句话可以解读,或者任何门外汉都可以听懂的。如果
摘 要:阐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与翻译有许多共通之处,伽达默尔提出的“偏见”和“视阈融合”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两大概念,也是译者主体性的有利佐证,即译者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自身的视阈与原作者视阈达到融合。本文尝试以阐释学视角分析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并以许渊冲唐诗英译为例,探讨不同历史维度下的译者与原作者的视阈融合过程。  关键词:阐释学;视阈融合;译者主体性;唐诗英译 
这里有阳光,有衣着朴素的种田老人  有在老人眼眸里一寸寸长高的蔬菜,和  蔬菜上闪烁的  露珠  这里有被汗水打湿的黎明  晨曦的白和两鬓的白,交汇相映  这里有收获,块儿八角里的零碎里  喜悦比一溪流水欢快  有黄昏里的守候,路灯下  一聲声问候,质朴里透着  亲切  慈祥,和蔼,坚韧,执着  是的,这里什么都有  唯独没有对生活的抱怨,和忧郁的  眼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我生活十五载的老屋  今天迎来它新的主人  過了知天命的年龄  心里总是难舍难分  依然是那样宽敞明亮  依然是那样宜居舒适  我曾经的安乐窝我的天堂  喜怒哀乐再也没有你分享  别了,我的老屋  这些年你为我遮风挡雨  我却未能和你相伴终生  生活中有些分离  总是出乎你的预计
那年  泪 像秋天的叶  飘落在脚下  一片一片  记录忧郁的时光  那年  静好的风景  盼望你回头的一眸  或许 你我未曾相识  悄悄地隐藏  那一份  我難言的忧伤  暮色苍茫  凄楚的背影  练习一个人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