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主要针对有感于得到的帮助与关怀,随后给予相应回馈的倾向。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加之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等千古流传的佳话,因此感恩对于所有人来讲都是重要的道德品质。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大多数小学生深受父母与亲人的宠爱,促使小学生自身的感恩意识薄弱,错误地以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应当,长此以往,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故此,本文将围绕小学德育中感恩教育的实践展开分析,以期促进小学生综合发展。
一、依托于课堂教学,丰富感恩教育路径
感恩教育是小学德育中的主要内容,在小学德育中展开感恩教育,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发挥感恩教育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让学生学会感恩。基于此,班主任老师可以依托于课堂教学,深入挖掘与感恩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把握各种教学机会,将感恩教育渗透于无形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下,逐渐养成良好的感恩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可利用英语教材里有关展现家人之爱的语段或对话内容,依托课堂教学,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入手,让学生通过对英语对话内容的理解,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如四年级下册有一堂课中提到刘涛无精打采地回家,妈妈马上询问:“What’s the matter?”当刘涛说自己渴了,妈妈马上拿来了水。虽然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事,但教师可以将此话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关心与爱护自己的?可以从哪些事情中感受到?通过向学生提出这一问题,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父母之恩。德育教师可依托于课堂,让学生在此种情境与感受中,说一说自己应该如何回报父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纷纷陷入沉思,有的学生想到自己要好好读书,还有的学生想到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减轻父母的压力。通过感恩教育,学生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意识到父母的关怀,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
二、加强学科联系,促进感恩教育渗透
在小学德育中,要将感恩教育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教材内容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感恩教育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学生展开感恩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在小学德育中,教师要围绕教学主题,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原则,促进感恩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
例如,在小学德育活动中,教师会着手于家与爱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当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启迪学生运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回报社会。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联系,通过引用《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等小故事或者英语阅读中的寓言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向学生提出相应的趣味问题,如“我们常听说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然而涌泉与滴水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加深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小学德育教师将感恩故事向学生进行讲解,在学生心中播撒感恩的种子,通过不断浇水、施肥,使感恩之树在学生心中不断壮大。
三、融入日常生活,培养公民自觉意识
结合小学德育现状,大多数学校有关于感恩教育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根本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文化课,加之教师缺乏多元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得到激发,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小学德育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学生难以意识到感恩学习的重要性。为此,为了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小学教师要将德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确保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互融合,通过理论知识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使学生不断内化感恩意识。
例如,在小学德育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界定,将学生领出教室,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中感受大自然,并让学生思考“大自然对人类发展带來的好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纷纷陷入沉思,意识到“大自然给了我们丰富的资源,然而我们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却出现了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此时,教师要教育学生节约用水、节约用纸、爱护树木等方法,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社会公民中的一员,应该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植树节到来之际,组织学生参与植树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并规范自身的行为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中,教师应意识到感恩教育的必要性,从而通过展开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发挥感恩教育的作用,教师可依托于课堂教学,将教学内容与各个学科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学会识恩、感恩与施恩,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依托于课堂教学,丰富感恩教育路径
感恩教育是小学德育中的主要内容,在小学德育中展开感恩教育,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发挥感恩教育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让学生学会感恩。基于此,班主任老师可以依托于课堂教学,深入挖掘与感恩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把握各种教学机会,将感恩教育渗透于无形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下,逐渐养成良好的感恩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可利用英语教材里有关展现家人之爱的语段或对话内容,依托课堂教学,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入手,让学生通过对英语对话内容的理解,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如四年级下册有一堂课中提到刘涛无精打采地回家,妈妈马上询问:“What’s the matter?”当刘涛说自己渴了,妈妈马上拿来了水。虽然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事,但教师可以将此话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关心与爱护自己的?可以从哪些事情中感受到?通过向学生提出这一问题,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父母之恩。德育教师可依托于课堂,让学生在此种情境与感受中,说一说自己应该如何回报父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纷纷陷入沉思,有的学生想到自己要好好读书,还有的学生想到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减轻父母的压力。通过感恩教育,学生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意识到父母的关怀,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
二、加强学科联系,促进感恩教育渗透
在小学德育中,要将感恩教育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教材内容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感恩教育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学生展开感恩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在小学德育中,教师要围绕教学主题,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原则,促进感恩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
例如,在小学德育活动中,教师会着手于家与爱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当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启迪学生运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回报社会。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联系,通过引用《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等小故事或者英语阅读中的寓言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向学生提出相应的趣味问题,如“我们常听说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然而涌泉与滴水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加深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小学德育教师将感恩故事向学生进行讲解,在学生心中播撒感恩的种子,通过不断浇水、施肥,使感恩之树在学生心中不断壮大。
三、融入日常生活,培养公民自觉意识
结合小学德育现状,大多数学校有关于感恩教育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根本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文化课,加之教师缺乏多元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得到激发,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小学德育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学生难以意识到感恩学习的重要性。为此,为了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小学教师要将德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确保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互融合,通过理论知识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使学生不断内化感恩意识。
例如,在小学德育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界定,将学生领出教室,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中感受大自然,并让学生思考“大自然对人类发展带來的好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纷纷陷入沉思,意识到“大自然给了我们丰富的资源,然而我们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却出现了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此时,教师要教育学生节约用水、节约用纸、爱护树木等方法,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社会公民中的一员,应该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植树节到来之际,组织学生参与植树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并规范自身的行为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中,教师应意识到感恩教育的必要性,从而通过展开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发挥感恩教育的作用,教师可依托于课堂教学,将教学内容与各个学科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学会识恩、感恩与施恩,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