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新课堂,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邯郸开发区爆台寺小学非常注重这方面的改革,按照“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要求,落实教学规范,成立教学研究小组,优化教学过程,创新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全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我所任教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以“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达标”为特色,大力开展新课堂教学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我们要解决好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问题。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处于启蒙教育阶段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大部分是在学校度过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
1、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充分展示自我。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而以素质教育为内容的新课改,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这是新课堂改革的一个要求。
课堂上,我们要学会让孩子尽情地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充分地展示自我。因为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电视网络及家长言谈身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这样会极大地丰富知识储备。
(2)引领孩子去阅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地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教育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正如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说,“我愿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学语文。其实,语文离我们很近很近。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识字,懂得各种道理。比如,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校园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久而久之,便积淀、丰厚了学生的精神底蕴,孩子们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进行合作交流。在学生已有的识字方法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和自己对词语的理解,有益于学生自信的培养;采用游戏方法读字词,有趣乐学,提高效果。
2、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
一堂课40分钟,孩子们是无味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教师来导演的。在实际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营造一个情感的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1)让学生展现“充满激情的我”。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性化”,其基点就在于“情感”,即教师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每节课上,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和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对课文内容、对生活、对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眼神、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从而产生亲和力、感染力,让学生成为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2)尊重孩子的“需要”。学生有什么的需要呢?老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比如《珍妮的帽子》,让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珍妮的不幸;朗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讨论海伦老师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宣布,从中体会海伦老师对珍妮的理解与爱护;接着,向学生提问:你喜欢海伦老师吗?为什么?随之又提出:“你们想问珍妮的有什么感受呢?你们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注重给孩子融情。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互动的“催化劑”,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一路鲜花》体现了关爱与理解,勇于奉献的人文情怀。该文讲述的是一位老司机在自己曾经工作过的颠簸的公路上种上一簇簇鲜花,一年后,他作为一位普通乘客重新坐汽车走上这条路时,却发现公路平坦了,鲜花更多了。原来是他的行为浸润了更多的人,便有了这一路的鲜花铺就的“鲜花公路”。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那平实的语言全部是真情的渗透,让孩子们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这种珍贵的爱。通过反复阅读,以读代讲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朗读体会老司机与更多人对我们的无私关爱,表达对他们的敬爱之情;懂得关爱是相互的,要学会关爱他人。
3、给孩子一个感悟的课堂
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作者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水乡歌》一课时,我觉得这篇课文描写的是“江南水乡”。如何让我们北方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录像展示美丽的水乡;而后,让学生画水乡。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水乡之美时,我便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家乡……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自己也被深深地感动着。
(2)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一路鲜花》课件展示前后不同的公路,预设“阿光爷爷”、许多的人,以读代讲讨论阿光爷爷在什么情况下种花的?怎样种的?重点指导读好:开呀开;种啊种。开心地笑了,让学生表演阿光爷爷种花的动作神情,体会阿光爷爷的心情:平凡而伟大,美化环境给别人快乐。
接着,想象两种路坐车的感受,体会到更多人奉献了爱心。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不经意的关爱,准备怎样回报?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从而拓宽了思路,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总之,构建新课堂,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交流,勇于展示自我,成为自信的我。
我所任教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以“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达标”为特色,大力开展新课堂教学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我们要解决好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问题。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处于启蒙教育阶段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大部分是在学校度过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
1、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充分展示自我。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而以素质教育为内容的新课改,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这是新课堂改革的一个要求。
课堂上,我们要学会让孩子尽情地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充分地展示自我。因为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电视网络及家长言谈身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这样会极大地丰富知识储备。
(2)引领孩子去阅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地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教育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正如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说,“我愿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学语文。其实,语文离我们很近很近。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识字,懂得各种道理。比如,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校园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久而久之,便积淀、丰厚了学生的精神底蕴,孩子们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进行合作交流。在学生已有的识字方法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和自己对词语的理解,有益于学生自信的培养;采用游戏方法读字词,有趣乐学,提高效果。
2、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
一堂课40分钟,孩子们是无味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教师来导演的。在实际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营造一个情感的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1)让学生展现“充满激情的我”。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性化”,其基点就在于“情感”,即教师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每节课上,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和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对课文内容、对生活、对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眼神、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从而产生亲和力、感染力,让学生成为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2)尊重孩子的“需要”。学生有什么的需要呢?老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比如《珍妮的帽子》,让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珍妮的不幸;朗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讨论海伦老师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宣布,从中体会海伦老师对珍妮的理解与爱护;接着,向学生提问:你喜欢海伦老师吗?为什么?随之又提出:“你们想问珍妮的有什么感受呢?你们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注重给孩子融情。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互动的“催化劑”,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一路鲜花》体现了关爱与理解,勇于奉献的人文情怀。该文讲述的是一位老司机在自己曾经工作过的颠簸的公路上种上一簇簇鲜花,一年后,他作为一位普通乘客重新坐汽车走上这条路时,却发现公路平坦了,鲜花更多了。原来是他的行为浸润了更多的人,便有了这一路的鲜花铺就的“鲜花公路”。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那平实的语言全部是真情的渗透,让孩子们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这种珍贵的爱。通过反复阅读,以读代讲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朗读体会老司机与更多人对我们的无私关爱,表达对他们的敬爱之情;懂得关爱是相互的,要学会关爱他人。
3、给孩子一个感悟的课堂
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作者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水乡歌》一课时,我觉得这篇课文描写的是“江南水乡”。如何让我们北方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录像展示美丽的水乡;而后,让学生画水乡。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水乡之美时,我便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家乡……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自己也被深深地感动着。
(2)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一路鲜花》课件展示前后不同的公路,预设“阿光爷爷”、许多的人,以读代讲讨论阿光爷爷在什么情况下种花的?怎样种的?重点指导读好:开呀开;种啊种。开心地笑了,让学生表演阿光爷爷种花的动作神情,体会阿光爷爷的心情:平凡而伟大,美化环境给别人快乐。
接着,想象两种路坐车的感受,体会到更多人奉献了爱心。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不经意的关爱,准备怎样回报?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从而拓宽了思路,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总之,构建新课堂,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交流,勇于展示自我,成为自信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