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小学思政课堂而言,因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常常将认知停留在汲取信息、形成判断上,而严重忽视了学生实践的参与性。本文提出要遴选体验素材,确定实践主题;设置多维情境,触发深入感知;创设生活情境,彰显实践效果。
[关键词]凸显效能;思政课堂;道德法治;实践缺位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智体等课程相辅相成。劳动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知识获取和内容理解的层面上,就会有纸上谈兵之嫌。为此,教师要能够紧扣小学思政教材的内容,积极联系、选择课外的实践基地,并设置课外实践指导员,与思政教师形成联系与对应,为强化小学思政课堂的实践而奠基。
一、教前预学:遴选体验素材,确定实践主题
(一)开掘适切素材,为劳动实践奠基
思政教材在编排上已经充分关注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探寻,每课内容都设置了“探究与分享”的板块,其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教师不妨在课堂教学之前,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板块设置的要求,确定校外实践任务,帮助学生在课前实践中获取第一手资源。
如,教育学生要尊敬教师,我们可以专门设置“走近老师”的项目化学习,在与学生一起探究与分享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体悟教师职业特点的基础上,将体验升华为“尊重教师”的层面。为了落实这一探究性内容,教师从我国古代教师称谓的转变为切入口,了解教师的职责,从而达成“走近教师”的目标。为此,教师可以将本校中的老师作为课外实践的联系人,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历史上我国教师称谓的演变:汉朝的“西席”——晋代的“祭酒”——唐代的“学博”——宋代的“教谕”。
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所获取的资料并非来自于对文字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而是在确定了校外联系人之后,通过自身积极的劳动实践而形成的,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和深入探究的积极性。而在这一过程中,思政教师就与历史教师构成了“1+1”合作模式,起到了较好教学效果。
(二)广泛多维联系,为劳动实践铺垫
生活资源丰富多彩,更是包罗万象。思政课堂一旦脱离生活,自然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前,就需要广泛收集与了解社会维度上的资源,从不同的视角与思政课堂进行联系,不断扩展课堂教学内容的外延,为思政课堂落实劳动实践奠定基础。
例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每个单位、每个部门都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了多样化的活动。这种单位众志成城,共同组织活动的过程,就体现了鲜明的集体合作特色。为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了解自己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时,就专门开设了“我和集体共成长”的话题,教师就与地方电视台联系,了解电视台是如何制作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宣传片,并将负责这一宣传片制作的负责人作为德育基地联系人。在正式教学之前,组织小组走进电视台,了解制作一部宣传片,一共需要经过怎样的程序,有着怎样的具体分工,所有成员是怎样进行集体合作的。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尝试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制作一个视频,并依照电视台的分工,将班级全体学生分为素材组、绘制组、脚本组、朗诵组、视频制作组,让班级中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视频制作的工作环节中去,做到人人有劳动实践的岗位,每个岗位都有人负责。此时,教师还可以联系电视台的德育基地工作人员,在学生课前准备阶段进行辅导,用自身专业的知识,联系学生的课堂内外,以劳动实践行为来促进学生内在知识的运用,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点拨助学:设置多维情境,触发深入感知
(一)实地走访,在参与实践中强化体验
生活中拥有教育教学活动丰富的资源,很多教师名家都指出,只有将教育教学活动浸润在生活体验下,才能迸发出全新的力量。劳动实践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动起来,而需要在真实化的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扎扎实实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唤醒动力,服务生活。
比如,与生活相关的法律事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德育基地:到了上学年龄,父母要送孩子入学;年满十六周岁,才能就业;年满十八周岁,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样,年满十八周岁,就有服兵役的义务……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仅邀请基地联系人,为孩子进行专业知识的分享和解读,同时还需要让孩子动起来,翻阅基地中的相关卷宗,了解相关典型案件的庭审记录和宣判结果。这样的课堂不仅素材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课堂也从传统的教室搬到了法律基地,学生也不再纯粹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随后翻阅、摘录,更是以劳动参与的方式,了解到相应的法律知识,从而真正认识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提升了内在的法律意识。
在这一案例中,校外德育联系人,就延伸和承接了思政教师的效能,通过“1+1”的组织形式,实现了思政教学从课内向课外的完美对接。
(二)现场说法,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动力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趋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标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主要包括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的秩序。如果我们只是在教室里学习所谓的“社会秩序”,学生根本就无法真正从感性体验上认识到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我们还设置了思政课的主题“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的教学,学校上学和放学期间,校门口总是混乱不堪,众多接送孩子的家长,他们为了自己方便,随便停放交通工具,将学校大门围得水泄不通。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校门口道路的交通秩序,尤其遇到下雨下雪的天氣,这种情况更是惨不忍睹。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教师会直接展开两步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导致校门口混乱情况的原因;其次,你认为改变这种混乱状况可以采用哪些策略?但事实上,凭空臆测,学生将无从谈起。为此,教师就需要将课堂教学转移到实地,并邀请在现场指挥的交警叔叔作为德育基地的联系人,让学生参与到现场指挥工作中,用真实化的劳动实践,切身体会门口的混乱。在劳动的过程中,洞察造成拥堵的原因,为探寻解决之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案例中,交警作为校外德育基地联系人,俨然已经成为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示范者、点拨者和引领者,与教师的角色、效能,形成了相得益彰之效,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后续延学:创设生活情境,彰显实践效果
(一)延伸家庭,保障实踐后续
家长的言行对于孩子道德品质形成、良好习惯养成都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道德思政课堂就可以将每个孩子的家庭作为特殊的德育实施基地,将每位家长确定为特殊的德育基地联系人,从而引领学生将在课堂中学习的策略和认知,运用在课堂教学环节之中。
如,根据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三上“父母多爱我”这一部分课的内容时,教师不仅借助于教材资源,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起搜寻、捕捉父母在生活中对我们的关爱,从父母看似轻描淡写的一言一行之中,感受他们蕴藏在心底的爱。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师还可以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突破教材,引导学生关注面对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又可以做出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予父母回报呢?在交流中,有的学生提出可以为父母洗一次脚、可以为父母做一道菜、可以给父母捏一次肩,可以制作一张贺卡送给父母……有了想法和认知,就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当中,为此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家庭作为“特殊德育基地”的效能,要求学生带着课堂中所形成的情感体验,将交流中所论及的要求,在家庭中加以落实。在落实这一环节时,教师要充分激活家长作为“德育基地特殊联系人”的作用,利用家校联系群,将这一活动的要求、意义以及相关注意点,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要求家长不仅做好孩子实践的接受者,更需要做好孩子的陪伴者和引领者。
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就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劳动,以实践的方式参与到对父母之爱的活动中,不再是嘴上说说的纸上谈兵,而是用劳动知识、参与过程,实现了实践过程。而此时的父母作为学校德育基地的特殊联系人,更与教师站立在相同的点拨立场下,从而形成“1+1”的教育合力。
(二)延伸社区,扩展实践范畴
道德如果仅仅是一种知识和信息,其必然是僵硬的,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下,推动学生的劳动实践,以真实的方式去体验,才能转化成为学生最真实的财富资源。
如,四年级教学“我们的衣食之源”时,也可以与当地的农民伯伯进行联系,组织孩子在农忙时走进农田,一起参与农耕活动,真正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
在这样的过程中,无论是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农民伯伯,都充分发挥了自身作为德育联系人的作用,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给予了知识上渗透和能力上的帮扶,形成了较好的认知体验。
教育教学是一项综合性活动,不能完全单一地从教师层面入手,而需要充分发挥校外基地的育人效能,强化教师与校外德育基地联系人的效能,更好地推动学生道德品质的高效发展。
(责任编辑:朱福昌)
[关键词]凸显效能;思政课堂;道德法治;实践缺位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智体等课程相辅相成。劳动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知识获取和内容理解的层面上,就会有纸上谈兵之嫌。为此,教师要能够紧扣小学思政教材的内容,积极联系、选择课外的实践基地,并设置课外实践指导员,与思政教师形成联系与对应,为强化小学思政课堂的实践而奠基。
一、教前预学:遴选体验素材,确定实践主题
(一)开掘适切素材,为劳动实践奠基
思政教材在编排上已经充分关注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探寻,每课内容都设置了“探究与分享”的板块,其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教师不妨在课堂教学之前,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板块设置的要求,确定校外实践任务,帮助学生在课前实践中获取第一手资源。
如,教育学生要尊敬教师,我们可以专门设置“走近老师”的项目化学习,在与学生一起探究与分享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体悟教师职业特点的基础上,将体验升华为“尊重教师”的层面。为了落实这一探究性内容,教师从我国古代教师称谓的转变为切入口,了解教师的职责,从而达成“走近教师”的目标。为此,教师可以将本校中的老师作为课外实践的联系人,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历史上我国教师称谓的演变:汉朝的“西席”——晋代的“祭酒”——唐代的“学博”——宋代的“教谕”。
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所获取的资料并非来自于对文字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而是在确定了校外联系人之后,通过自身积极的劳动实践而形成的,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和深入探究的积极性。而在这一过程中,思政教师就与历史教师构成了“1+1”合作模式,起到了较好教学效果。
(二)广泛多维联系,为劳动实践铺垫
生活资源丰富多彩,更是包罗万象。思政课堂一旦脱离生活,自然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前,就需要广泛收集与了解社会维度上的资源,从不同的视角与思政课堂进行联系,不断扩展课堂教学内容的外延,为思政课堂落实劳动实践奠定基础。
例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每个单位、每个部门都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了多样化的活动。这种单位众志成城,共同组织活动的过程,就体现了鲜明的集体合作特色。为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了解自己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时,就专门开设了“我和集体共成长”的话题,教师就与地方电视台联系,了解电视台是如何制作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宣传片,并将负责这一宣传片制作的负责人作为德育基地联系人。在正式教学之前,组织小组走进电视台,了解制作一部宣传片,一共需要经过怎样的程序,有着怎样的具体分工,所有成员是怎样进行集体合作的。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尝试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制作一个视频,并依照电视台的分工,将班级全体学生分为素材组、绘制组、脚本组、朗诵组、视频制作组,让班级中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视频制作的工作环节中去,做到人人有劳动实践的岗位,每个岗位都有人负责。此时,教师还可以联系电视台的德育基地工作人员,在学生课前准备阶段进行辅导,用自身专业的知识,联系学生的课堂内外,以劳动实践行为来促进学生内在知识的运用,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点拨助学:设置多维情境,触发深入感知
(一)实地走访,在参与实践中强化体验
生活中拥有教育教学活动丰富的资源,很多教师名家都指出,只有将教育教学活动浸润在生活体验下,才能迸发出全新的力量。劳动实践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动起来,而需要在真实化的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扎扎实实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唤醒动力,服务生活。
比如,与生活相关的法律事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德育基地:到了上学年龄,父母要送孩子入学;年满十六周岁,才能就业;年满十八周岁,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样,年满十八周岁,就有服兵役的义务……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仅邀请基地联系人,为孩子进行专业知识的分享和解读,同时还需要让孩子动起来,翻阅基地中的相关卷宗,了解相关典型案件的庭审记录和宣判结果。这样的课堂不仅素材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课堂也从传统的教室搬到了法律基地,学生也不再纯粹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随后翻阅、摘录,更是以劳动参与的方式,了解到相应的法律知识,从而真正认识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提升了内在的法律意识。
在这一案例中,校外德育联系人,就延伸和承接了思政教师的效能,通过“1+1”的组织形式,实现了思政教学从课内向课外的完美对接。
(二)现场说法,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动力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趋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标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主要包括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的秩序。如果我们只是在教室里学习所谓的“社会秩序”,学生根本就无法真正从感性体验上认识到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我们还设置了思政课的主题“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的教学,学校上学和放学期间,校门口总是混乱不堪,众多接送孩子的家长,他们为了自己方便,随便停放交通工具,将学校大门围得水泄不通。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校门口道路的交通秩序,尤其遇到下雨下雪的天氣,这种情况更是惨不忍睹。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教师会直接展开两步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导致校门口混乱情况的原因;其次,你认为改变这种混乱状况可以采用哪些策略?但事实上,凭空臆测,学生将无从谈起。为此,教师就需要将课堂教学转移到实地,并邀请在现场指挥的交警叔叔作为德育基地的联系人,让学生参与到现场指挥工作中,用真实化的劳动实践,切身体会门口的混乱。在劳动的过程中,洞察造成拥堵的原因,为探寻解决之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案例中,交警作为校外德育基地联系人,俨然已经成为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示范者、点拨者和引领者,与教师的角色、效能,形成了相得益彰之效,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后续延学:创设生活情境,彰显实践效果
(一)延伸家庭,保障实踐后续
家长的言行对于孩子道德品质形成、良好习惯养成都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道德思政课堂就可以将每个孩子的家庭作为特殊的德育实施基地,将每位家长确定为特殊的德育基地联系人,从而引领学生将在课堂中学习的策略和认知,运用在课堂教学环节之中。
如,根据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三上“父母多爱我”这一部分课的内容时,教师不仅借助于教材资源,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起搜寻、捕捉父母在生活中对我们的关爱,从父母看似轻描淡写的一言一行之中,感受他们蕴藏在心底的爱。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师还可以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突破教材,引导学生关注面对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又可以做出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予父母回报呢?在交流中,有的学生提出可以为父母洗一次脚、可以为父母做一道菜、可以给父母捏一次肩,可以制作一张贺卡送给父母……有了想法和认知,就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当中,为此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家庭作为“特殊德育基地”的效能,要求学生带着课堂中所形成的情感体验,将交流中所论及的要求,在家庭中加以落实。在落实这一环节时,教师要充分激活家长作为“德育基地特殊联系人”的作用,利用家校联系群,将这一活动的要求、意义以及相关注意点,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要求家长不仅做好孩子实践的接受者,更需要做好孩子的陪伴者和引领者。
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就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劳动,以实践的方式参与到对父母之爱的活动中,不再是嘴上说说的纸上谈兵,而是用劳动知识、参与过程,实现了实践过程。而此时的父母作为学校德育基地的特殊联系人,更与教师站立在相同的点拨立场下,从而形成“1+1”的教育合力。
(二)延伸社区,扩展实践范畴
道德如果仅仅是一种知识和信息,其必然是僵硬的,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下,推动学生的劳动实践,以真实的方式去体验,才能转化成为学生最真实的财富资源。
如,四年级教学“我们的衣食之源”时,也可以与当地的农民伯伯进行联系,组织孩子在农忙时走进农田,一起参与农耕活动,真正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
在这样的过程中,无论是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农民伯伯,都充分发挥了自身作为德育联系人的作用,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给予了知识上渗透和能力上的帮扶,形成了较好的认知体验。
教育教学是一项综合性活动,不能完全单一地从教师层面入手,而需要充分发挥校外基地的育人效能,强化教师与校外德育基地联系人的效能,更好地推动学生道德品质的高效发展。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