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美的素材,美化语文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课中,有许多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形象和意境,以及许多美丽的词语等。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 社会美 自然美 艺术美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语文课更是如此。语文课不仅要练习学生听、诎读、写的能力,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意味着语文课不仅要担负起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发展学生智力的任务,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的教学,与美育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育内容,二者始终辩证地统一在一起。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诸多方面。在语文课中,有许多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形象和意境,以及许多美丽的词语等。教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实际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对作品的优劣,美丑进行思考并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作为涉世不深而又缺少生活经验的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可能是处在一种初级阶段,获得美感仅是一种直觉,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依据作品创建意境,在激起学生情感涟漪的同时,引导他们将道德情感和理智参与进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鉴赏作品深层次的美,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品味。
  审美能力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感知美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具有审美意识,能敏锐的捕捉作品中的美学因素;(2)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深入的体验和领悟作品的形象和语言,初步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3)创造美的能力。在实践中以已有的审美能力为基础,发挥想象、思维、表达、鉴赏、等审美创造力。
  力求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把知识的传授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据不同文体,设计不同的切入点与鉴赏点,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审美意趣与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完善个性品质。这就需要作为审美主导者角度的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美学修养,进而外化为具有审美性质的教育行为。也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审美主体(学生)与审美客体(教材)的关系。要求教师不断开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美学滋养,寻找语文教学中知识传授与美育熏陶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学生知、情、意协调发展。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显得十分重要。初中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加强“四美"教育。“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自然美的教育
  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而言的。自然美包括两种:一种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湖南的张家界、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九寨沟;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山川绿化、江河治理、园林景观。“五讲四美”中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美,尤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环境美的材料。如初中语文第三册的《国宝——大熊猫》,内容是通过对大熊猫这一国宝的说明,提出了对于动物的保护这一主题。在教学中,就可以渗透这一主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环境,美化环境。再如初中语文第六册中的《写在第11亿位国民出生前夕》一文,这篇短论宣传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意义;另外通过本文的教学,不但有利于全社会增强控制人口增长的意识,而且也有利于增强环保意识。
  三、初中语文教学与艺术美的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可以用来进行艺术教育的资源。教师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l、自制语文教学挂图。可能有人会认为教学挂图仅限于英语等学科,其实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像化的事物和场景,其中一些已在教材中的插图的方式反映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插图放大、加工成彩色挂图,也可以不拘于教材中的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图画的方式将课文内容描绘出来。
  2、根据课文内容排演短剧。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册中都有由多个角色可组成的文章,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改编成短剧,自己演出,比如说《<白毛女>选场》、《<龙须沟>选场》等。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复述课文,将课文内容加工、改编成故事,讲述出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述活动都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竞赛活动。
  四、美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相长”
  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美育可以通过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这就与智育的抽象概括和德育的理性论证区别开来。情感性是美育的特殊功能,美育将理性蕴含在感性之中,以情感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不像智育和德育那样的理性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美育不靠灌输,更不靠强迫,它是自由而轻松愉快的,正如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对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这也使得它较之于某些抽象的说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挖掘美育素材,加强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语言作为一种特定的物质,在人类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废弃“物”,这就是垃圾语。教育教学活动也会产生一些习惯的、无意为之的或者为了缓解紧张而说出的无助于学生接受新知、获得道理的教学垃圾语。教学垃圾语占用了大量课堂教学时间,也无益于教学活动,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效。  关键字: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垃圾语 摈弃 课堂质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难免产生垃圾语。所谓“垃圾”,《现代汉
政府投资工程,通常是生产公共产品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政府投资工程的管理,包括资金安排、组织建设以及运营管理,都有所不同.
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转型期,推动政府实现相应发展的关键一环就是要实现政府职能体系的整体性优化。地方政府的职能优化和职能转变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的联系即都是政府为适应
期刊
摘 要: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语言能力的提高的同时,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才能得以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另一个就是在应用文的写作中得以培养。应用文的写用贵在坚持。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语文应用能力 语言能力培养写作能力培养  中学语文的“文道”之争历来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目前教育变革的主要内容和主流话语,也是当今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导向。就目前而言,中国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
[摘要] 发散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起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例,分析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发散性思维  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由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互结合而成,其中发散性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性思维,亦称求异思维等,它要求学生开拓思路,
摘要:当今社会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主要的知识经济社会,学生创新素质早已成为21世纪现代化社会的需求。而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应该注重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有效创新教学。因此,本文就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而论证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字: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分析  一、重视教学实践。拓宽教学思维,丰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析:一、打破思维定势,激励创新意识;二、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联想;三、培养想象能力,拓宽学生思维领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创新 联想 想象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开拓认识新领域的思维能力,即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追求独创性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中学阶段
川西重镇雅安市地处四川盆地西缘,是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地形、生态、气候的自然过渡地带和汉民族向藏、羌、彝民族的人文过渡地带,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独具特色,地缘优势明显,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