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中强调正面教育的重要性,需要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采用“游戏式”教学、利用多媒体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运用回归生活和情感融入等教学措施。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策略
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支点,国民素质的好坏决定国家发展的优劣,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指路人的作用。教师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如春夜喜雨般将人生的哲理渗透到学生纯净的心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时应该知道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作为教学任务来抓,要在学习生活中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爱国、法治、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一、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所包含的内容,从中获得更为真实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层面的重要内容着重分析,通过构建教学情境的方式,强化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例如,在进行游戏“大家排好队”时,该游戏的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排队购票的情境,将讲台作为火车站的售票窗口,并将学生随机分组,使其根据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情景演示。要求学生按照顺序排队,并安排其他学生插队,使得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随意插队给带来的影响,意识到这一做法的错误。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约束自身的行为举止,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采用“游戏式”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习的一门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关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的要求和目标,对该价值观的学习,国家非常重视,因此将该价值观融入教学中刻不容缓。好的教学绝不是填鸭式的教育,特别是在这种需要学生自己理解和领悟的学科中,固有的教学方式是落伍的,不仅学生不喜欢,而且教学效果也不高。教师需要放下姿态与班级中的每位学生交流,询问学生的意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这一题我会”的游戏,让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游戏中。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学生需要课下了解的知识点,并准备一些关于该价值观的问题。《建设美好祖国》这一课,可以准备关于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内容,教师将学生分组进行知识抢答,运用游戏使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调和配合,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娱乐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魅力,并能将该价值观有关国家层面的内容牢记在心。一个课堂娱乐游戏便可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在这种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下,学生更轻松地接受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三)利用多媒体,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信息化时代下,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学。为了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分析、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生动的影视动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又可以以此为依据,不断完善自身,最终不断进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教材内容来选择适合的课件向学生播放,通过向学生逐渐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例如可以观看七十周年献礼《我和我的祖国》,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措施
(一)融入社会,回归生活
当代小学生的生活成长环境更加纷繁复杂,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思想多元化,特别是信息网络化,让广大青小学生接触外部知识和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多。由于人生经验不足、思想不够成熟、缺乏社会实践,一些小学生对错误思潮和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出现思想困惑和价值迷失。小学时期,不仅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始萌芽并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不强化价值观引导,小学生就难以明事理、辨是非,将来也难担大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不接地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容易变成空洞的说教和灌输,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小学生的生活日益扩展,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他们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当然也包括负面的信息。在教学中虽然我们强调正面教育的重要性,却不能完全回避社会负面现象。正因为社会仍然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才需要我们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在社会中形成正能量。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直面真实的社会现实,设计学生成长中的真问题,但设计的问题必须经过巧妙的构思。如:在学习“友善”“和谐”的相关内容时,一般教师会设问“遇见老人倒地了,你扶不扶”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让学生讨论。课堂上可能会出现大部分学生选择不敢扶的结果,这与教学的初衷是不相符合的。通过这种假设与现实交融的情景,以情设问,以问激发学生思考,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和谐精神传递给学生,这种经过学生自身价值判断并最终做出价值选择的设问与学习,比硬生生的说教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情感融入
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埋头学习,这不仅无法开阔学生的眼界,还会造成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情动人、以身示范,用情感化的教育帮助学生。真正的教书育人需要将生活实际与课程教材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在课堂中插入自我对话的教学环节,不仅是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认知的过程,更是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过程,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日后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做准备。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让学生在思想中存在自我发展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并不是文化知识的传授,更是开放式的精神交流过程,在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只有从实际出发,进一步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渗透核心价值观?延伸课外,引发行动。渗透核心价值观不能死记硬背,而是紧贴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身体力行。比如:讲解《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结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信义兄弟孙东林,从古至今,人们用一言一行传承这一美德,更能彰显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更能有效引导学生践行诚信。读写结合,深化认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贴道德与法治教材,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尊重道德与法治教学规律,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教育、矫正功能,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唐晓霞.《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生命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运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2]石红霞.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01).
[3]黄新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广西教育,2018(25).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北城小学,广州510000)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策略
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支点,国民素质的好坏决定国家发展的优劣,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指路人的作用。教师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如春夜喜雨般将人生的哲理渗透到学生纯净的心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时应该知道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作为教学任务来抓,要在学习生活中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爱国、法治、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一、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所包含的内容,从中获得更为真实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层面的重要内容着重分析,通过构建教学情境的方式,强化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例如,在进行游戏“大家排好队”时,该游戏的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排队购票的情境,将讲台作为火车站的售票窗口,并将学生随机分组,使其根据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情景演示。要求学生按照顺序排队,并安排其他学生插队,使得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随意插队给带来的影响,意识到这一做法的错误。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约束自身的行为举止,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采用“游戏式”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习的一门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关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的要求和目标,对该价值观的学习,国家非常重视,因此将该价值观融入教学中刻不容缓。好的教学绝不是填鸭式的教育,特别是在这种需要学生自己理解和领悟的学科中,固有的教学方式是落伍的,不仅学生不喜欢,而且教学效果也不高。教师需要放下姿态与班级中的每位学生交流,询问学生的意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这一题我会”的游戏,让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游戏中。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学生需要课下了解的知识点,并准备一些关于该价值观的问题。《建设美好祖国》这一课,可以准备关于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内容,教师将学生分组进行知识抢答,运用游戏使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调和配合,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娱乐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魅力,并能将该价值观有关国家层面的内容牢记在心。一个课堂娱乐游戏便可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在这种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下,学生更轻松地接受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三)利用多媒体,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信息化时代下,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学。为了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分析、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生动的影视动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又可以以此为依据,不断完善自身,最终不断进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教材内容来选择适合的课件向学生播放,通过向学生逐渐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例如可以观看七十周年献礼《我和我的祖国》,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措施
(一)融入社会,回归生活
当代小学生的生活成长环境更加纷繁复杂,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思想多元化,特别是信息网络化,让广大青小学生接触外部知识和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多。由于人生经验不足、思想不够成熟、缺乏社会实践,一些小学生对错误思潮和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出现思想困惑和价值迷失。小学时期,不仅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始萌芽并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不强化价值观引导,小学生就难以明事理、辨是非,将来也难担大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不接地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容易变成空洞的说教和灌输,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小学生的生活日益扩展,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他们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当然也包括负面的信息。在教学中虽然我们强调正面教育的重要性,却不能完全回避社会负面现象。正因为社会仍然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才需要我们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在社会中形成正能量。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直面真实的社会现实,设计学生成长中的真问题,但设计的问题必须经过巧妙的构思。如:在学习“友善”“和谐”的相关内容时,一般教师会设问“遇见老人倒地了,你扶不扶”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让学生讨论。课堂上可能会出现大部分学生选择不敢扶的结果,这与教学的初衷是不相符合的。通过这种假设与现实交融的情景,以情设问,以问激发学生思考,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和谐精神传递给学生,这种经过学生自身价值判断并最终做出价值选择的设问与学习,比硬生生的说教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情感融入
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埋头学习,这不仅无法开阔学生的眼界,还会造成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情动人、以身示范,用情感化的教育帮助学生。真正的教书育人需要将生活实际与课程教材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在课堂中插入自我对话的教学环节,不仅是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认知的过程,更是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过程,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日后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做准备。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让学生在思想中存在自我发展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并不是文化知识的传授,更是开放式的精神交流过程,在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只有从实际出发,进一步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渗透核心价值观?延伸课外,引发行动。渗透核心价值观不能死记硬背,而是紧贴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身体力行。比如:讲解《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结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信义兄弟孙东林,从古至今,人们用一言一行传承这一美德,更能彰显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更能有效引导学生践行诚信。读写结合,深化认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贴道德与法治教材,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尊重道德与法治教学规律,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教育、矫正功能,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唐晓霞.《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生命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运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2]石红霞.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01).
[3]黄新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广西教育,2018(25).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北城小学,广州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