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的人们,多将风筝视为文化娱乐用品。然而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转换,其最初的功能,据说是用于军事的。
相传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时期,汉将韩信率军四十万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进行决战。韩信命人用牛皮制作了一只大风筝,于夜间腾空而起,飞到楚营上空唱起楚地之歌。悲怨委婉的曲调,唤起了楚军士兵的思乡之情,楚军不战而溃。
还有一则故事说,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高洋为了取乐,下令让囚犯乘坐风筝。从六十丈(200米)高的金凤台上向下飞行,能够飞出城便可免其死罪。結果,有一个叫黄头的死囚乘坐风筝,安然飘到城外一个叫紫陌的地方,得以生还。
通过一些传说与记载,我们可以推测出唐代以前的风筝形制很大,可以载人,放飞技术也已相当成熟。
《新唐书·田悦传》又记,公元781年,唐代将领张侄被田悦军队困在临沼,弹尽粮绝,情况危急。张侄“急以纸为风鸢高百余丈,过悦营上”,田悦命射手射之,竟不能及。求救书终于由风筝送达援军,取得胜利。这段记载,说明唐代初年的风筝采用了纸做材料,减轻了风筝自重,可以飞得更高,操纵技术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唐代中期,社会稳定繁荣,风筝的功能开始转向娱乐方面,形制也开始缩小。事实上,纸风筝的出现在风筝功能的转换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唐代造纸技术普及,纸物美价廉,在生活里的应用范围迅速拓展,取代了其他薄型材料。也因为纸的使用,风筝的制作工艺简略了许多,但这一时期出现了象形风筝和带响的风筝。
早期的带响风筝非常简单,将一弓形装置安在风筝背上。放飞时,张紧了的弓弦迎风振动,便会发出如同筝鸣的声音。
五代汉隐帝时,大臣李邺将一种类似竹笛的发音装置安在风筝头上,“风人竹笛而鸣”,能够产生比背弓更为悠扬的声音。
到了宋代,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宋徽宗赵佶不仅自己在宫中放风筝,更是一位热心的风筝文化倡导者,据说他还曾主持编撰了一本《宣和风筝谱》。因为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使象形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每到春日,小儿竞放风筝已成为一景。放风筝对于儿童来说,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医疗活动,放飞时“令小儿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小儿放之空中,最能清目”。
社会对风筝的需要,使风筝制作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甚至还出现了专门放风筝的“赶趁人”。一些有钱的公子哥,花了银子买只风筝,但自己又不会放,只好叫别人代放,自己看着,也算是玩了风筝了。
到了元代,放风筝在民间已形成习俗,中国的风筝也在这时传向欧洲。
明清时期,是风筝发展的鼎盛阶段。每到春日晴天,天空中便飞起五彩缤纷的风筝。入夜,还在风筝线上挂一长溜鹞灯,远远看去,好似满天繁星。有的还在风筝上装“梨花雪爆”焰火,夜晚在高空点燃,非常壮观。
明清的风筝,无论在形制、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及放飞的技巧上,均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顾禄《清嘉录》引张元长《笔谈》载:“梁伯龙戏以彩缯作凤凰,飞入云端,有异鸟百十拱之,观者大骇。近作女人形,粉面黑鬓,红衣白裙,入于云霄,袅娜莫状。悬丝鞭于上,辄作悦耳之音。”
除了过去已有的品种被扎制得更为精致外,明清时期主要发展了写实的造型风筝,扎人物,动态传神;扎动物,惟妙惟肖。还出现了不少扎成吉祥纹样的风筝。
造型风筝对扎制技术的要求非常高,除要求符合平衡原理外,还要求运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使造型风筝不但能够飞上天,还能按设计要求在空中做出优美的动作来。如蜈蚣风筝,要求放上天后头能够昂起来;双蝶风筝放飞后,要能左、右、上、下扑腾;龙型风筝,上天后要能左右来回游动;老鹰风筝,能在天上盘旋;而大板鹞风筝,放上天后要稳如泰山。这些风筝,在当时均能制作出来。
那时许多文人也亲手扎、绘风筝,在用料上相当讲究。风筝的骨架用楠竹削制,再蒙上绢纱进行绘制,这样存放时间也长。在苏州博物馆,至今还藏有清代文人制作的风筝和线轴。一些文人在扎制时,认真总结经验,并整理成文字记录,以传后人。其中以文学家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的著述最为系统、完整。书中详细介绍了43种风筝的扎制技法,每种风筝均配有一画一诗。直到解放前,北京扎风筝的名手用的图式基本都是他的。
近代以来,我国的风筝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还出现了采用新构思、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风筝,如软体风筝、遥控风筝等。风筝的功能,也由原来的军用和娱乐,扩展到了科学研究、政治宣传、交通运输和装饰艺术等方面。
相传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时期,汉将韩信率军四十万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进行决战。韩信命人用牛皮制作了一只大风筝,于夜间腾空而起,飞到楚营上空唱起楚地之歌。悲怨委婉的曲调,唤起了楚军士兵的思乡之情,楚军不战而溃。
还有一则故事说,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高洋为了取乐,下令让囚犯乘坐风筝。从六十丈(200米)高的金凤台上向下飞行,能够飞出城便可免其死罪。結果,有一个叫黄头的死囚乘坐风筝,安然飘到城外一个叫紫陌的地方,得以生还。
通过一些传说与记载,我们可以推测出唐代以前的风筝形制很大,可以载人,放飞技术也已相当成熟。
《新唐书·田悦传》又记,公元781年,唐代将领张侄被田悦军队困在临沼,弹尽粮绝,情况危急。张侄“急以纸为风鸢高百余丈,过悦营上”,田悦命射手射之,竟不能及。求救书终于由风筝送达援军,取得胜利。这段记载,说明唐代初年的风筝采用了纸做材料,减轻了风筝自重,可以飞得更高,操纵技术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唐代中期,社会稳定繁荣,风筝的功能开始转向娱乐方面,形制也开始缩小。事实上,纸风筝的出现在风筝功能的转换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唐代造纸技术普及,纸物美价廉,在生活里的应用范围迅速拓展,取代了其他薄型材料。也因为纸的使用,风筝的制作工艺简略了许多,但这一时期出现了象形风筝和带响的风筝。
早期的带响风筝非常简单,将一弓形装置安在风筝背上。放飞时,张紧了的弓弦迎风振动,便会发出如同筝鸣的声音。
五代汉隐帝时,大臣李邺将一种类似竹笛的发音装置安在风筝头上,“风人竹笛而鸣”,能够产生比背弓更为悠扬的声音。
到了宋代,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宋徽宗赵佶不仅自己在宫中放风筝,更是一位热心的风筝文化倡导者,据说他还曾主持编撰了一本《宣和风筝谱》。因为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使象形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每到春日,小儿竞放风筝已成为一景。放风筝对于儿童来说,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医疗活动,放飞时“令小儿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小儿放之空中,最能清目”。
社会对风筝的需要,使风筝制作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甚至还出现了专门放风筝的“赶趁人”。一些有钱的公子哥,花了银子买只风筝,但自己又不会放,只好叫别人代放,自己看着,也算是玩了风筝了。
到了元代,放风筝在民间已形成习俗,中国的风筝也在这时传向欧洲。
明清时期,是风筝发展的鼎盛阶段。每到春日晴天,天空中便飞起五彩缤纷的风筝。入夜,还在风筝线上挂一长溜鹞灯,远远看去,好似满天繁星。有的还在风筝上装“梨花雪爆”焰火,夜晚在高空点燃,非常壮观。
明清的风筝,无论在形制、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及放飞的技巧上,均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顾禄《清嘉录》引张元长《笔谈》载:“梁伯龙戏以彩缯作凤凰,飞入云端,有异鸟百十拱之,观者大骇。近作女人形,粉面黑鬓,红衣白裙,入于云霄,袅娜莫状。悬丝鞭于上,辄作悦耳之音。”
除了过去已有的品种被扎制得更为精致外,明清时期主要发展了写实的造型风筝,扎人物,动态传神;扎动物,惟妙惟肖。还出现了不少扎成吉祥纹样的风筝。
造型风筝对扎制技术的要求非常高,除要求符合平衡原理外,还要求运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使造型风筝不但能够飞上天,还能按设计要求在空中做出优美的动作来。如蜈蚣风筝,要求放上天后头能够昂起来;双蝶风筝放飞后,要能左、右、上、下扑腾;龙型风筝,上天后要能左右来回游动;老鹰风筝,能在天上盘旋;而大板鹞风筝,放上天后要稳如泰山。这些风筝,在当时均能制作出来。
那时许多文人也亲手扎、绘风筝,在用料上相当讲究。风筝的骨架用楠竹削制,再蒙上绢纱进行绘制,这样存放时间也长。在苏州博物馆,至今还藏有清代文人制作的风筝和线轴。一些文人在扎制时,认真总结经验,并整理成文字记录,以传后人。其中以文学家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的著述最为系统、完整。书中详细介绍了43种风筝的扎制技法,每种风筝均配有一画一诗。直到解放前,北京扎风筝的名手用的图式基本都是他的。
近代以来,我国的风筝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还出现了采用新构思、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风筝,如软体风筝、遥控风筝等。风筝的功能,也由原来的军用和娱乐,扩展到了科学研究、政治宣传、交通运输和装饰艺术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