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67-02
语文是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各门课程的奠基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文课的作用,显得尤其的重要。《语文课程新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就告诉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学得主动、学得有兴趣、学得快乐,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想学生乐于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推动学生探求新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养成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坚韧的意志力。 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今天有人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能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疲地勤奋学习。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除了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不断更新完善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还想方设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老师,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营造学习气氛
教学双方友好和谐的关系、轻松温馨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亲其师方信其道。”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授课也容易被学生喜欢;反之,沉闷死板甚至紧张的课堂气氛,敌对隔膜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产生对知识难以接受甚至有意拒绝的逆反心理。即使教师口若悬河、声嘶力竭,也难达到希望的效果。因此必须重视师生情感培养。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学情境,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关系,双方的信息、感情的交流,以致整个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气氛应当是严肃认真、宽松和谐、生动活泼、乐教乐学。气氛创造关键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师生情感的培养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的时间积极与学生交往。课堂交往可通过教师的面部表情、声调、手势甚至目光接触等手段,调动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呼应配合;课外交往则自由灵活。有良好的感情基础便会在教学中愉快地协调合作,共同创造最佳效果。
教师要用美好的形象和满腔的热情,诚恳的态度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自己不顺心的事,不应在学生面前表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诚则灵”。学生见到教师神采飞扬、笑容满面,感受到教师的热诚,心里愉快,就会出现和谐的课堂气氛。
2 创设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学情景,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教师要发扬民主,做到心中有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和新颖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唤起学生们求知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学生学习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者,把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挖掘出来,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让所有的孩子展开成功的翅膀,在色彩斑斓、广阔无垠的语文知识海洋中翱翔。我坚信,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渴望学习语文知识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盛的果实。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为此,备课时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不同程度,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不同的問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3 比试竞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比试竞争,所以我在任课班级坚持实行“语文学习小组竞赛”活动,将学生划分成四个“语文学习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一人,依据学习成绩不定期地轮换。把学生的读书、写字、作业质量、单元考试成绩等都纳入学习小组的竞赛内容,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此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成绩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引导。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这两种兴趣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间接兴趣的力量,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教育,尽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长久性、稳定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正落实好素质教育。
4 设置疑问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不想方设法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依旧是无动于衷。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有意识的设置疑问,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探索问题的热情。如:教《月亮湾》这一课时,可以针对课题让学生质疑:(1)月亮湾在哪里?(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3)为什么叫它月亮湾?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尝试来解决这些疑难问题,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学习、探讨的兴趣。
5 利用语文教学与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如果我们能举办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这些活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举办些游园活动,演讲、歌咏比赛,讲故事等。这样可促使学生重温课文内容,巩固了所学课文的内容。对于《狐假虎威》的学习,我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学生感到好玩,因而非常乐于参加。学完《春雨》、《春晓》这两首古诗,就让学生根据对古诗的理解做诗配画,学生兴趣盎然,在学生的活动中,我也很好地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因此,提供给学生一些显示才能的机会和场地,这样就会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想小学生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必须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成功所产生的喜悦感是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对优等生固然需要不断表扬,促使他们进一步努力;而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学困生也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更为重要。
让学困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最要紧的是不对他们另眼相看。许多老师习惯在课后把学困生留下来补课,这无异于不断提醒他们:“你是学困生”。使他们心理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再加上游戏娱乐时间会因补课而相应减少,久而久之,他们中的一些人便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乃至丧失学习的信心。可见课外补课不是辅导差生的好办法。辅导学困生要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悄悄”地进行,把辅导列入课内教学环节之中。比如课堂上多找闪光点鼓励,课下多与其谈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稍有成绩即及时表扬,使学困生感到自己和别人同样聪明。尝到成功的喜悦后,自信心就会大增,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提高了,成绩也就提高了。对于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也要经常对他们进行表扬,因为小孩子还是愿意听好话的。
7 追求教学语言的生动幽默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每节课堂教学的40分钟内,教学的思维、情绪呈纷繁态势,是一个较杂的动态过程。教师应善于观察,通过语言始终控制课堂气氛,创造积极、活跃的教学情景。
教学语言应准确规范、抑扬顿挫、有节奏生动形象、幽默自然。其中幽默的语言风格尤为重要,它可以化解师生之间的隔膜,刺激学生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调动其积极思考,能动求知的自觉行为,达到寓教于乐的境界。
总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激发和拓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语文课堂是否活跃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更是素质教育成功实施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改革,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知识取得能力发展与兴趣提高和谐统一地结合起来,体验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好语文的热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是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各门课程的奠基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文课的作用,显得尤其的重要。《语文课程新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就告诉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学得主动、学得有兴趣、学得快乐,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想学生乐于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推动学生探求新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养成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坚韧的意志力。 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今天有人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能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疲地勤奋学习。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除了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不断更新完善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还想方设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老师,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营造学习气氛
教学双方友好和谐的关系、轻松温馨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亲其师方信其道。”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授课也容易被学生喜欢;反之,沉闷死板甚至紧张的课堂气氛,敌对隔膜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产生对知识难以接受甚至有意拒绝的逆反心理。即使教师口若悬河、声嘶力竭,也难达到希望的效果。因此必须重视师生情感培养。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学情境,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关系,双方的信息、感情的交流,以致整个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气氛应当是严肃认真、宽松和谐、生动活泼、乐教乐学。气氛创造关键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师生情感的培养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的时间积极与学生交往。课堂交往可通过教师的面部表情、声调、手势甚至目光接触等手段,调动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呼应配合;课外交往则自由灵活。有良好的感情基础便会在教学中愉快地协调合作,共同创造最佳效果。
教师要用美好的形象和满腔的热情,诚恳的态度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自己不顺心的事,不应在学生面前表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诚则灵”。学生见到教师神采飞扬、笑容满面,感受到教师的热诚,心里愉快,就会出现和谐的课堂气氛。
2 创设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学情景,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教师要发扬民主,做到心中有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和新颖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唤起学生们求知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学生学习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者,把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挖掘出来,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让所有的孩子展开成功的翅膀,在色彩斑斓、广阔无垠的语文知识海洋中翱翔。我坚信,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渴望学习语文知识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盛的果实。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为此,备课时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不同程度,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不同的問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3 比试竞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比试竞争,所以我在任课班级坚持实行“语文学习小组竞赛”活动,将学生划分成四个“语文学习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一人,依据学习成绩不定期地轮换。把学生的读书、写字、作业质量、单元考试成绩等都纳入学习小组的竞赛内容,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此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成绩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引导。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这两种兴趣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间接兴趣的力量,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教育,尽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长久性、稳定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正落实好素质教育。
4 设置疑问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不想方设法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依旧是无动于衷。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有意识的设置疑问,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探索问题的热情。如:教《月亮湾》这一课时,可以针对课题让学生质疑:(1)月亮湾在哪里?(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3)为什么叫它月亮湾?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尝试来解决这些疑难问题,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学习、探讨的兴趣。
5 利用语文教学与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如果我们能举办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这些活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举办些游园活动,演讲、歌咏比赛,讲故事等。这样可促使学生重温课文内容,巩固了所学课文的内容。对于《狐假虎威》的学习,我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学生感到好玩,因而非常乐于参加。学完《春雨》、《春晓》这两首古诗,就让学生根据对古诗的理解做诗配画,学生兴趣盎然,在学生的活动中,我也很好地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因此,提供给学生一些显示才能的机会和场地,这样就会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想小学生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必须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成功所产生的喜悦感是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对优等生固然需要不断表扬,促使他们进一步努力;而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学困生也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更为重要。
让学困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最要紧的是不对他们另眼相看。许多老师习惯在课后把学困生留下来补课,这无异于不断提醒他们:“你是学困生”。使他们心理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再加上游戏娱乐时间会因补课而相应减少,久而久之,他们中的一些人便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乃至丧失学习的信心。可见课外补课不是辅导差生的好办法。辅导学困生要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悄悄”地进行,把辅导列入课内教学环节之中。比如课堂上多找闪光点鼓励,课下多与其谈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稍有成绩即及时表扬,使学困生感到自己和别人同样聪明。尝到成功的喜悦后,自信心就会大增,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提高了,成绩也就提高了。对于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也要经常对他们进行表扬,因为小孩子还是愿意听好话的。
7 追求教学语言的生动幽默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每节课堂教学的40分钟内,教学的思维、情绪呈纷繁态势,是一个较杂的动态过程。教师应善于观察,通过语言始终控制课堂气氛,创造积极、活跃的教学情景。
教学语言应准确规范、抑扬顿挫、有节奏生动形象、幽默自然。其中幽默的语言风格尤为重要,它可以化解师生之间的隔膜,刺激学生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调动其积极思考,能动求知的自觉行为,达到寓教于乐的境界。
总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激发和拓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语文课堂是否活跃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更是素质教育成功实施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改革,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知识取得能力发展与兴趣提高和谐统一地结合起来,体验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好语文的热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