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学习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已经进入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视野,成为当前数学课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呢?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受。
一、探究情境,化繁为简
创设有趣乐学的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动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对于探究情境的创设,有的教师仅关注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有趣,场面上的热闹,而忽略了“情境创设是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的内在本质,偏离了数学教学目标,有时情境进行了十分钟,还没进入主题,影响了后面的学习,那探究就会变成形式主义。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情境形式更应趋向理性、简约、抽象,通过对情境呈现形式的精简、弱化,突出其中的数学因素,增强探究情境的数学味。
二、探究空间,化小为大
尽管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是已知的,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已知不断向未知转变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参与的、充满丰富的思考活动、经历实践与探究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传统教法:
出示:3∶6 6∶9 9∶12而后直接讲解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三个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比的前、后项不同,比值相同。
3∶6=6∶9=9∶12
师: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
小结:“比的前项和后项……”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完毕后齐读并背诵。整个过程就是教师通过简单的问答形式告知学生结论,让学生死记硬背,然后再模仿训练。
对这一节的教学,我们可以简单地让学生回忆一下“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再让学生猜一猜:“比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你猜的依据是什么?能验证吗?”将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先让每一个学生思考,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后再组际交流,最后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比的基本性质”,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引导、点拨,最后达到完善,这样教学使学生真正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探究内容,化多为少
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是曲折、艰辛的,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如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片面追求面面俱到,凡事都让学生去探究一番,势必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产生“探究课,难上完”的感叹。其实并非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有探究的价值,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什么样的内容值得探究?就一节课的内容而言,有没有可以让学生探究的知识?哪些知识值得探究?有几个探究点?哪个点作为探究的重点?这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反复琢磨学生的基础才能把握好。我认为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只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我们在探究内容上还应做出相应的选择。
一般来说,一节课时间有限,探究点应集中、精简,以1—2个为宜。而对于其他相关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教师的适时指导及有意义的讲解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把探究点置于“如何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这个问题上,而对于梯形公式的产生、揭示、应用,则通过耗时少的师生互动完成。这样把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互结合,有利于开展深层次的探究活动,实现“点上突破”。
四、探究方式,化“听”为“做”
美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总是以特定的方式探究数学世界。对他们而言,“做”数学远比“听”数学有效得多,因为前者更能获取直接的探究体验。因此,在探究活动的指导中,我们要跳出教材、专家的框框,蹲下身子,以儿童的眼光审视数学,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接触数学,获取丰富、直接、鲜明的探究体验,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后,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这节课的内容,并在练习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引入新课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三组小棒,分别是两根合起来比第三根长的,两根合起来和第三根一样长的,两根合起来比第三根短的。让学生试着摆一摆,看哪一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哪一组不行。为什么有的可以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行呢?带着问题,我让学生继续探究。学生可能没有研究的方向。这时我给出提示:可以分别比一比它们长度啊?同桌合作比一比,说一说,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就到位置上给予提示指导。最后由学生自己初步总结出规律: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接下来学生置疑。这时一个学生提问(指着黄色这组):这两条边和起来也比第三条边长啊,为什么它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学生的生成顺利地再次强调了“任意”。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应当要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充满艺术。
一、探究情境,化繁为简
创设有趣乐学的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动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对于探究情境的创设,有的教师仅关注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有趣,场面上的热闹,而忽略了“情境创设是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的内在本质,偏离了数学教学目标,有时情境进行了十分钟,还没进入主题,影响了后面的学习,那探究就会变成形式主义。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情境形式更应趋向理性、简约、抽象,通过对情境呈现形式的精简、弱化,突出其中的数学因素,增强探究情境的数学味。
二、探究空间,化小为大
尽管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是已知的,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已知不断向未知转变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参与的、充满丰富的思考活动、经历实践与探究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传统教法:
出示:3∶6 6∶9 9∶12而后直接讲解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三个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比的前、后项不同,比值相同。
3∶6=6∶9=9∶12
师: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
小结:“比的前项和后项……”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完毕后齐读并背诵。整个过程就是教师通过简单的问答形式告知学生结论,让学生死记硬背,然后再模仿训练。
对这一节的教学,我们可以简单地让学生回忆一下“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再让学生猜一猜:“比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你猜的依据是什么?能验证吗?”将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先让每一个学生思考,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后再组际交流,最后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比的基本性质”,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引导、点拨,最后达到完善,这样教学使学生真正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探究内容,化多为少
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是曲折、艰辛的,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如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片面追求面面俱到,凡事都让学生去探究一番,势必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产生“探究课,难上完”的感叹。其实并非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有探究的价值,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什么样的内容值得探究?就一节课的内容而言,有没有可以让学生探究的知识?哪些知识值得探究?有几个探究点?哪个点作为探究的重点?这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反复琢磨学生的基础才能把握好。我认为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只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我们在探究内容上还应做出相应的选择。
一般来说,一节课时间有限,探究点应集中、精简,以1—2个为宜。而对于其他相关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教师的适时指导及有意义的讲解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把探究点置于“如何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这个问题上,而对于梯形公式的产生、揭示、应用,则通过耗时少的师生互动完成。这样把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互结合,有利于开展深层次的探究活动,实现“点上突破”。
四、探究方式,化“听”为“做”
美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总是以特定的方式探究数学世界。对他们而言,“做”数学远比“听”数学有效得多,因为前者更能获取直接的探究体验。因此,在探究活动的指导中,我们要跳出教材、专家的框框,蹲下身子,以儿童的眼光审视数学,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接触数学,获取丰富、直接、鲜明的探究体验,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后,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这节课的内容,并在练习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引入新课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三组小棒,分别是两根合起来比第三根长的,两根合起来和第三根一样长的,两根合起来比第三根短的。让学生试着摆一摆,看哪一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哪一组不行。为什么有的可以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行呢?带着问题,我让学生继续探究。学生可能没有研究的方向。这时我给出提示:可以分别比一比它们长度啊?同桌合作比一比,说一说,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就到位置上给予提示指导。最后由学生自己初步总结出规律: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接下来学生置疑。这时一个学生提问(指着黄色这组):这两条边和起来也比第三条边长啊,为什么它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学生的生成顺利地再次强调了“任意”。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应当要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充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