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它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而实践中常常会因为种种的困惑感到束手无策,以至于区域活动流于形式,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应。
一、根据幼儿兴趣点设置区角
区角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的指导、支持为辅的活动,在区角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兴趣及性格方面都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点。如有的区角男孩喜欢,有的区角则是女孩的天地,有的喜欢科学角,有的则喜欢美工角,不同年龄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点也在不断的转移。因此,我们在设置区角时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点设置不同的区角。
如: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弱,我们开辟的生活区、数学区,以模仿成人劳动为题材的内容:串木珠、插花篮等。在成人看似机械的劳作,幼儿玩的却是有滋有味,有的把珠子串成了项链,有的把同颜色的珠子按规律串起。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的模仿能力、辨别能力得到了发展。进入中班,幼儿的兴趣点会增多,所以区角活动的设置将有所变化如生活区增设“辫小辫”的活动。小朋友是辫了拆,拆了辫,其乐无穷,这是女孩的天地。男孩则喜欢聚集于数学区中的数字与动物的匹配摆放。不同的动物形象与抽象的数字在幼儿的手中传递,幼儿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大班,随着幼儿普遍能力的提高,能力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的兴趣点趋于精华的、抽象的事物,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针对幼儿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在大班的科学角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感兴趣的科学小实验,如:关于沉浮的实验,幼儿通过操作,知道了什么东西是沉的,什么东西是浮的,在活动中引发兴趣,产生了为什么这样东西会沉而那样东西会浮的问题。有时候幼儿不能一下子明白什么原理,但他们的辨别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的区角活动常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凡人生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孩子六岁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要继续增高,培养上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 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是在有条不紊的生活活动中受熏陶而自然形成的,常规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孩子发展本身的一种需求。在活动中,孩子的活动不仅不受到约束,而且能在一定范围内更加愉快,更加自由,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明显增强。
区角活动的时间原来安排在下午,在实际幼儿活动中,我们调整在上午来园时间,这样使早上来园活动和区角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每天孩子来园的时候也就成了他参加区角活动的时候。这样的时间安排使得幼儿一开始就能自主的选择活动内容,减少了集体听老师交代和要求的时间,让幼儿每天都能很自然的进入区角活动。当幼儿多次经历了这样的活动安排,并知道活动的内涵后,便不再依赖于教师,变被动等待教师的安排为主动投入区角活动。每天早上我们都能看到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自己独立的走进活动区,自主的进行活动。就如我们工作中常常碰到,有的孩子早上来园时还要哭上几声,但一走到教室门口,看见伙伴们都在玩时,也就自主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三、教师要提供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活动区材料
教师在创设合理的活动区后,在考虑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要理解活动的目标后在活动区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材料,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每个幼儿的家庭背景,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区角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兴趣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我们在活动区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難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比如:在“科学角”,教师就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科学知识形象的玩具或者具体事物,最重要的是要给幼儿提供有趣的能激发他们探索欲望的材料,像:多棱镜、木瓶堆放、沙漏、天平、奇妙的转盘等。在“数学区”教师就可以多投放一些多变几何体、可操作性强的,矿泉水瓶盖、蚕豆、彩色小石子、冰糕棍、珠子等等。
四、区角活动结束以后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
当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进行了探索后,教师适时组织幼儿交流体验与收获,分享快乐和成功;总结评价幼儿活动,引发幼儿感受、提升幼儿的经验。
1.教师的评价可以是激发兴趣的或者是鼓励性的
如:“你的珠子穿得真长”鼓励幼儿专心练习,有始有终的完成一件任务;“你配瓶盖使用的时间最少”表扬幼儿学习的速度快、动作灵活等。或者是对那些具有发展价值而一时尚未引起幼儿兴趣的受冷落的区角,可以通过老师启发,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对那些能力、兴趣有偏颇的幼儿进行引导,使幼儿的兴趣指向更广泛些。
2.教师的评价可以是讨论性的
如:围绕一个幼儿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有什么办法使这枚回形针又快又准地取出来呢?”这样有意义的讨论可以使幼儿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中得到升华,操作经验得以提升。
评价方式更多的时候是结合起来使用的,在讨论中渗透鼓励,在鼓励中体现激发兴趣,使每一次区角活动在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的兴趣和自信的感受中结束,并激发幼儿下一次继续活动愿望。
一、根据幼儿兴趣点设置区角
区角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的指导、支持为辅的活动,在区角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兴趣及性格方面都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点。如有的区角男孩喜欢,有的区角则是女孩的天地,有的喜欢科学角,有的则喜欢美工角,不同年龄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点也在不断的转移。因此,我们在设置区角时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点设置不同的区角。
如: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弱,我们开辟的生活区、数学区,以模仿成人劳动为题材的内容:串木珠、插花篮等。在成人看似机械的劳作,幼儿玩的却是有滋有味,有的把珠子串成了项链,有的把同颜色的珠子按规律串起。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的模仿能力、辨别能力得到了发展。进入中班,幼儿的兴趣点会增多,所以区角活动的设置将有所变化如生活区增设“辫小辫”的活动。小朋友是辫了拆,拆了辫,其乐无穷,这是女孩的天地。男孩则喜欢聚集于数学区中的数字与动物的匹配摆放。不同的动物形象与抽象的数字在幼儿的手中传递,幼儿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大班,随着幼儿普遍能力的提高,能力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的兴趣点趋于精华的、抽象的事物,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针对幼儿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在大班的科学角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感兴趣的科学小实验,如:关于沉浮的实验,幼儿通过操作,知道了什么东西是沉的,什么东西是浮的,在活动中引发兴趣,产生了为什么这样东西会沉而那样东西会浮的问题。有时候幼儿不能一下子明白什么原理,但他们的辨别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的区角活动常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凡人生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孩子六岁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要继续增高,培养上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 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是在有条不紊的生活活动中受熏陶而自然形成的,常规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孩子发展本身的一种需求。在活动中,孩子的活动不仅不受到约束,而且能在一定范围内更加愉快,更加自由,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明显增强。
区角活动的时间原来安排在下午,在实际幼儿活动中,我们调整在上午来园时间,这样使早上来园活动和区角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每天孩子来园的时候也就成了他参加区角活动的时候。这样的时间安排使得幼儿一开始就能自主的选择活动内容,减少了集体听老师交代和要求的时间,让幼儿每天都能很自然的进入区角活动。当幼儿多次经历了这样的活动安排,并知道活动的内涵后,便不再依赖于教师,变被动等待教师的安排为主动投入区角活动。每天早上我们都能看到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自己独立的走进活动区,自主的进行活动。就如我们工作中常常碰到,有的孩子早上来园时还要哭上几声,但一走到教室门口,看见伙伴们都在玩时,也就自主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三、教师要提供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活动区材料
教师在创设合理的活动区后,在考虑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要理解活动的目标后在活动区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材料,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每个幼儿的家庭背景,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区角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兴趣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我们在活动区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難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比如:在“科学角”,教师就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科学知识形象的玩具或者具体事物,最重要的是要给幼儿提供有趣的能激发他们探索欲望的材料,像:多棱镜、木瓶堆放、沙漏、天平、奇妙的转盘等。在“数学区”教师就可以多投放一些多变几何体、可操作性强的,矿泉水瓶盖、蚕豆、彩色小石子、冰糕棍、珠子等等。
四、区角活动结束以后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
当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进行了探索后,教师适时组织幼儿交流体验与收获,分享快乐和成功;总结评价幼儿活动,引发幼儿感受、提升幼儿的经验。
1.教师的评价可以是激发兴趣的或者是鼓励性的
如:“你的珠子穿得真长”鼓励幼儿专心练习,有始有终的完成一件任务;“你配瓶盖使用的时间最少”表扬幼儿学习的速度快、动作灵活等。或者是对那些具有发展价值而一时尚未引起幼儿兴趣的受冷落的区角,可以通过老师启发,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对那些能力、兴趣有偏颇的幼儿进行引导,使幼儿的兴趣指向更广泛些。
2.教师的评价可以是讨论性的
如:围绕一个幼儿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有什么办法使这枚回形针又快又准地取出来呢?”这样有意义的讨论可以使幼儿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中得到升华,操作经验得以提升。
评价方式更多的时候是结合起来使用的,在讨论中渗透鼓励,在鼓励中体现激发兴趣,使每一次区角活动在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的兴趣和自信的感受中结束,并激发幼儿下一次继续活动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