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权与严禁刑讯逼供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沉默权的概念和内容
  (一) 沉默权的概念
  何为沉默权, 学界有这样几种观点: 1.“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享有对司法人员, 包括警察、检察人员、法官的讯问保持沉默, 不证明自己有罪的权利。”[1]2.“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 对司法官员的提问保持沉默或拒绝回答且不因此而推定为有罪的权利。”[2]3. “沉默权, 即拒绝陈述权。”[3]4.“沉默权, 即拒绝供述的权利。”[4]5. “被告人的沉默权是指被告人在受到审判、检察和侦查人员讯问时有权拒绝予以回答的权利。”[5]6.“刑事沉默权, 是指在刑事诉讼中,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不自证其罪, 可以对司法人员的讯问保持沉默的权利。”[6]7.“沉默权是与反对自我归罪证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 沉默权又被称为反对自我归罪的特权。”[7]
  综上所述, 诸学者为沉默权所下定义均有可取之处, 也尚有可商榷之处, 但吸收其合理因素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沉默权似乎应当包括如下构成要件:1. 权利主体, 即享有沉默权的主体, 应当是被追诉者, 包括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因为, 在为沉默权下定义的时候, 首先应当考虑到权利主体, 即谁享有这一权利, 否则它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其次要考虑到主体范围, 即哪些人享有这一权利, 当然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这样表述, 不仅反映了权利主体的完整性, 而且反映了权利主体所跨越的诉讼阶段, 即犯罪嫌疑人是权利主体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称谓, 被告人是在审判阶段( 含一审、二审、死刑复核程序) 的称谓, 即自法院受理以后到判决生效以前之称谓。因此, 在为沉默权界定概念时, 应当包括完整意义上的权利主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2. 与权利主体相对应的是权利保障主体, 是追诉者, 包括公安司法人员( 在我国) , 即警察、检察官和法官。因为, 这些机关和人员是否严格执法, 是否能切实保障被追诉者享有沉默权, 关系到该项权利能否落到实处, 能否实现立法宗旨和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的实现, 因此, 在为沉默权下定义时, 必须包括该项内容。3. 行为方式应当是针对讯问有权缄口不语。该项是沉默权的关键内容, 有的学者认为, “沉默权, 即拒绝陈述的权利”(上述第三种观点) , 有的认为“沉默权即拒绝供述的权利” (上述第四种观点) 。笔者认为, 拒绝陈述和拒绝供述, 虽然仅一字( “陈”与“供”)之差, 其表达的方式均有用沉默不语或作特殊的口头回答(如有的被追诉者说:“无可奉告”或者说“我什么也不会说的”等等) 方式, 但是, 二者所包含的内容的多少即外延大小却不相同。前者包含的内容广泛, 既有对供认犯罪的沉默, 也有对辩解无罪的沉默; 后者包含的内容较狭窄, 即只包括对供认犯罪的沉默, 不包括对辩解的沉默。笔者认为, 上述两种表述无论范围广泛狭窄, 均不是沉默本身的含义, 沉默本身的含义应当是缄口不语, 即口不作声和其他形式的表示。
  (二) 沉默权的内容
  在国内, 有的学者认为, 沉默权的内容包括两项含义。也有的认为, 包括三项内容。还有的认为: “沉默权应包含以下内容: (1)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对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有权自己决定是否作出供述, 他们有不作陈述的权利, 没有必须陈述的义务。(2) 司法机关在追究刑事犯罪时, 必须履行‘告知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权沉默’之义务。保障受刑事追诉的人有自由的意志可以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3) 司法机关不得强迫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作出不利于自己的证言或强迫自证其罪。(4) 法院不能因为被告人行使了沉默权, 而作出对其不利的判决。(5) 如果司法工作人员采取野蛮及其他不人道方式强迫受刑事追究人供认有罪, 并以此等方法获得相关证据, 则证据无效, 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笔者认为, 上述内容中只有第一点才是沉默权, 其他均属于使它得到落实的保障内容。
  因此, 笔者认为, 沉默权的含义及其内容应当是本文前述沉默权概念中所含的诸构成要素, 即: ( 1) 沉默的主体是被追诉者( 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 权利保障主体是追诉者(包括警察、检察官、法官) ;(3) 讯问的实体内容是有罪无罪及罪轻罪重等;(4) 表述的方式是缄口不语。
  三、刑讯逼供的概念
  何为刑讯逼供?刑讯逼供, 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追诉者对被追诉者进行讯问时采用肉刑、变相肉刑或精神折磨等方法逼迫其供认犯罪的行为。其中, 追诉者是在侦查中承办案件的人员: 在古代是指承办刑事案件的司法官吏; 在国外, 是指警官、检察官和法官; 在我国现代, 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监狱中狱侦科的侦查人员和军队保卫部门办案的侦查员。“被追诉者”,是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肉刑”,是指对被追诉者的身体进行摧残和伤害, 如殴打、夹指、捆绑、吊起、用警棍电击等。“变相肉刑”,是指罚站、罚跑、罚冻、罚晒、罚饿等。“精神折磨”,是指用药剂催眠、不让睡眠、搞车轮战等。“逼取”是指逼迫和获取。“供认”,是指供述和承认其犯罪的行为。“刑讯行为”,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法律中有的被规定为法定的取供行为, 属于合法行为, 国外法律规定是非法取供行为。
  四、法律规定沉默权是严禁刑讯逼供的客观要求
  沉默权与严禁刑讯逼供虽然适用的行为主体不同, 前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后者是公安司法人员, 但是, 二者的立法宗旨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保障人权、保障司法文明和公正。因此, 二者之间是保障与被保障关系, 制约与被制约关系。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 可以防止和制约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对他们搞刑讯逼供, 保障其人身和其他诉讼权利不受侵犯。因此, 沉默权是对刑讯逼供的制约, 而严禁刑讯逼供又是对沉默权的保障。沉默权与严禁刑讯逼供这种辩证统一关系, 就决定了在一部完整的刑事诉讼法中, 应当同时规定该两项内容, 以保证法律的科学性和切实可行性。因此, 我国刑事诉讼法应当确立沉默权原则。   五、排除非法证据效力是遏制刑讯逼供和落实沉默权原则的重要措施之一
  严禁刑讯逼供和排除非法证据的效力, 是相辅相成的两项法律规定。因为大多数非法收集证据的表现形式是言词证据, 而言词证据中又绝大多数来源于口供, 因此, 严禁刑讯逼供就可以减少或排除非法证据。而法律规定排除非法证据效力, 又可以促使司法人员依法收集证据, 特别是依法收集言词证据, 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证人、被害人陈述等, 这就在客观上制约了办案人员搞刑讯逼供等非法行为。因此, 法律既规定严禁刑讯逼供, 又规定排除非法证据效力, 是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得以实现的可靠保障。
  排除非法证据, 即以法律形式禁止使用由刑讯逼供取得的口供( 非任意自白) 的证据效力, 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措施。对此, 有的国家法律和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或者文件都有这方面的规定。
  在我国诉讼法学界, 在如何对待“毒树”与“毒果”的问题上, 有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是“砍树弃果论”;另一种是“砍树食果论”。对这两种观点理由, 限于篇幅, 在此不述。依笔者看来, 二者皆有可取之处, “毒树”当然要砍, 但是对于毒果, 本人认为则要具体分析, 既不可一律弃之, 也不得一律食之, 对于以刑讯获得证据线索而取得的物证、书证、鉴定结论、视听资料等证据, 不必一律弃之, 可经过审查并依法定程序予以弥补,即对这些证据再进行依法收集和经查证属实, 可以承认其法律效力, 并作为定案的根据。
  但是,对于搞刑讯逼供者,可依法查处,以防止类似行为发生,之所以这样主张, 是因为: (1)“毒树”一定要砍, 才能严禁刑讯逼供、逼证, 这是大家的共识;(2) 以刑讯为线索依法收集并经查证属实的物证等证据, 已具备了收集的合法性和证明过程的合法合理性, 因此不得弃之。再者,对这些证据如果一律弃之, 可能会使证据灭失、案件无法查明, 造成放纵犯罪, 于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安危不利;(3) 鉴于我国目前的司法环境和主、客观因素尚不具备“砍树弃果”的条件。当然“砍树弃果”公正、理想, 但是还不能一次到位;(4) 本人之所以如此主张, 是因为目前立法已有一定的基础, 这主要是指: 首先, 1994 年3月21日,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第45 条规定: “严禁非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属实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等非法取得的被告人供述,不得作为证据使用。”其次, 1998年6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又重申了上述内容, 规定: “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 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再次, 1999 年1 月18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并实施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5 条规定: “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 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有鉴于此, 笔者建议在现刑诉法第43 条第2 句“严禁刑讯逼供——收集证据”之后, 增加上述《解释》和《规则》规定的内容。
  注释:
  [1] 曾耀林. 简论沉默权对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意义〔J〕.人民司法, 1999( 6) : 38。
  [2] 张债. 闵行审判研究, 1999 (4) : 13。
  [3] 陈光中, 张建伟. 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J〕. 中国法学,1998 (6) 。
  [4] 周国均. 拒绝强迫自证其罪与沉默权〔N〕. 法制日报, 1999—1—2 (7) 。
  [5] 姚彬. 口供刍议〔J〕. 法学天地, 1997 (3) : 19。
  [6] 梅芳、尚进. 论刑事沉默权的诉讼价值及缺陷〔J〕. 当代法学, 1999 (5) : 21。
  [7] 易延友. 沉默权与无罪推定原则的关系〔J〕. 检察时空, 1999 (2) : 15。
  (作者通讯地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检察院,浙江 台州 318020)
其他文献
摘要:反腐倡廉,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建设措施,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又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贿赂罪的本质在于利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按照法益侵害说,受贿罪侵害的法益不仅表现为公私财产所有权,而且还有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近年来,随着腐败现象的蔓延,受贿行为表现出了许多新的形式,如何对这些新的形式进行认定成了困惑当今司法实践的难题。要有效地防治腐败,惩罚受贿,就必须对新的受贿形式作出合乎刑法基本
期刊
摘要:很多法律在形成之前就是司法习惯,是经过长期实践后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成法典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亦是如此,在我国,它最初是基层检察机关的工作制度或者工作机制层面的一种尝试,经过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订,被立法机关正式纳入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别程序中,所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笔者从未成年犯罪人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来源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要注重不起诉案件所
期刊
摘要:民事案件的判决能否执行到位,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正义。而司法实践中存在执行难、执行乱问题,为了更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司法公正,建立切实有效的检察监督制度是改变民事执行现状的迫切要求和必然出路。新民事诉讼法第23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检察机关如何使用法律赋予的权力,具体地将执行监督落到实处。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执行监督  一、民
期刊
摘要:检察机关只能决定适用技术侦查,却没有执行权。理论界和实务界往往单纯论证检察机关是否应拥有执行权,少有人反思困境产生的原因。赋予检察机关执行权最主要的障碍有两个,一是价值上私权被侵权的忧虑,二是理论上尚有较大争议。应厘清理论争议,着重规避价值冲突,构建完善的监督和保障机制。  关键词:技术侦查;执行权;反思;监督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技术侦查措施是一种刑事侦查措施,是指侦查机关在办理刑事案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对慈善、公益、捐赠三个词语在中英文中的词义进行了考察,并对它们在经济学、法学领域中的涵义进行了比较,接着进一步考察了公益性捐赠与慈善性捐赠涵义的差异性,最后提出了区分公益性捐赠与慈善性捐赠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益性捐赠;慈善性捐赠;涵义;辨析;意义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公益性捐赠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有关公益性捐赠的研究也是不胜枚举,然而人们在对公益性捐赠活动进行研究时,
期刊
《刑事诉讼法》规定由检察院对附条件不起诉对象进行考察与管理,由于对附条件不起诉对象的考察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与参与。在当前基层检察院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派出机构较少、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仅靠检察院一家难以承担对附条件不起诉对象考察管理的重要职责。应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立法解释,对不起诉对象的管理和考察作出具体规定。在检察院负责的前提下,调动相关方面的力量,对不起诉对象依
期刊
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检察机关来说,保密工作涉及检察业务的方方面面,直接关系到检察工作的发展全局。严肃认真地做好保密工作,是检察机关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保证。  当前,全国检察机关正按照高检院的统一部署,深入推进分级保护建设,为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软件的运行搭建基础平台。如何积极改进和加强保密工作,是当前检察机关面临的一道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检察机关保
期刊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构建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体系框架,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纵观我国现有的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法律法规,未成人犯罪刑事司法体系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成年人检察制度和司法制度,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的立法体系和
期刊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该《修正案》已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修正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证据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是这次修正案的一个亮点,除确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强化证人出庭和保护制度等以外,还对证据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标志着证据观念的根本转变,即由过去的实质证据观转向形式证据观,这对于
期刊
法条竞合是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异质罪名概念犯罪构成要件各种成分的竞合,即罪名竞合,现实社会中千姿百态,错综复杂的犯罪现象,反映在刑事立法上便是错综复杂的规定,在刑法上,此一法条规定的犯罪可能是另一法条规定的犯罪的一部分,或者此一法条规定的犯罪的一部分可能是另一法条规定的犯罪的一部分。这就导致一个犯罪行为可能同时符合数个法条规定的犯罪构成。而分则条文之间的重合,有的表现为部分与整体或者逻辑上的从属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