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80、90年代,我国美术教育界有“四大中专”之说,分别是北京工艺美校、上海工艺美校、苏州工艺美校、厦门工艺美校。这四大工艺美校虽不如八大美院培养了众多声名赫赫的艺术家,但也为当时社会培养了大量实用美术人才,对于社会审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苏州工艺美校历史可上溯至民国颜文在苏州沧浪亭所创的苏州美专,1958年苏州市又在拙政园建立苏州工艺美校专科学校。1978年学校恢复招生,后学校移至虎丘路办学,更名为苏州工艺美术学校。苏州工艺美校设有工艺雕塑专业(后增加环境雕塑),教研室主任为鲍南荪,教师有陆士忠、顾人德、万振球、张建霖、王汉卿等。工艺雕塑专业的教学宗旨是秉承苏州优秀的传统雕刻文化与技艺,结合现代设计,将工艺雕塑艺术发扬光大。从教学目的上讲,与各美院有着明显不同,相对而言,与中央工艺美院装饰雕塑专业比较接近。
苏州工艺美校的老师们与本土传统雕刻有种种因缘,特别是教研室主任鲍南荪老师,精通红木、玉石、彩塑等各类传统雕刻技艺,又不止于传统,同时也结合了现代审美,弥补了传统艺人的审美不足。鲍南荪老师也创作了不少当时较为“前卫”的抽象雕塑,比如《组合体》雕塑就是一尊从各个角度观察都能给人不同联想的现代雕塑作品。陆士忠老师主要承担泥塑基础教学,他西式雕塑基本功扎实,参与过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雕塑创作,是当时难得的具有大型雕塑实战经验的雕塑家。
鲍南荪老师异常严格,每每见到他时大家总有些发怵。他的声音洪亮,往往能震慑到每个角落。正因为这样,鲍老师在专业上异常追求写实。当然有时会表现的非常老顽固,他对于人物作品的结构、肢体语言、表情的传神等细节要求甚是苛刻,我们度以为他是“不可理喻”的老师。当然,也与我们自己个人的秉性有关联。在他手上,学生都不敢超越传统的东西,在他面前无法展现过分抽象的雕塑作品,那定是被他批判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毕业创作,在鲍老师的“威逼”下,一切幻象的作品都被——“枪毙”了。俗语“严师出高徒”,当时觉得似乎是有争议的,无法面对鲍老师的偏见。然而,时光荏苒,在不惑之年我们回首再看,蓦然理解了他的苦衷与片热诚。
很多学生在入学时,对于雕塑知之甚少,是最初接触了陆士忠老师之后,在他循循善诱的带领下,才逐步加深了对雕塑的理解。因此可以说,他是我们学生代从事雕塑创作的启蒙者、引领者。由于陆老师性格温和,为人和善,与同学们相处融洽,“慈眉善目”在学生心目中,也成了陆老师的代名词。正如苏州有句老话叫“温腾水”,以此来形容陆老师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特点,当不为过。不管艺术还是生活都要以“人”为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似乎并不怎么盛行,但作为当时学生代的我们,早已感同身受。
苏州工艺美校历史可上溯至民国颜文在苏州沧浪亭所创的苏州美专,1958年苏州市又在拙政园建立苏州工艺美校专科学校。1978年学校恢复招生,后学校移至虎丘路办学,更名为苏州工艺美术学校。苏州工艺美校设有工艺雕塑专业(后增加环境雕塑),教研室主任为鲍南荪,教师有陆士忠、顾人德、万振球、张建霖、王汉卿等。工艺雕塑专业的教学宗旨是秉承苏州优秀的传统雕刻文化与技艺,结合现代设计,将工艺雕塑艺术发扬光大。从教学目的上讲,与各美院有着明显不同,相对而言,与中央工艺美院装饰雕塑专业比较接近。
苏州工艺美校的老师们与本土传统雕刻有种种因缘,特别是教研室主任鲍南荪老师,精通红木、玉石、彩塑等各类传统雕刻技艺,又不止于传统,同时也结合了现代审美,弥补了传统艺人的审美不足。鲍南荪老师也创作了不少当时较为“前卫”的抽象雕塑,比如《组合体》雕塑就是一尊从各个角度观察都能给人不同联想的现代雕塑作品。陆士忠老师主要承担泥塑基础教学,他西式雕塑基本功扎实,参与过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雕塑创作,是当时难得的具有大型雕塑实战经验的雕塑家。
鲍南荪老师异常严格,每每见到他时大家总有些发怵。他的声音洪亮,往往能震慑到每个角落。正因为这样,鲍老师在专业上异常追求写实。当然有时会表现的非常老顽固,他对于人物作品的结构、肢体语言、表情的传神等细节要求甚是苛刻,我们度以为他是“不可理喻”的老师。当然,也与我们自己个人的秉性有关联。在他手上,学生都不敢超越传统的东西,在他面前无法展现过分抽象的雕塑作品,那定是被他批判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毕业创作,在鲍老师的“威逼”下,一切幻象的作品都被——“枪毙”了。俗语“严师出高徒”,当时觉得似乎是有争议的,无法面对鲍老师的偏见。然而,时光荏苒,在不惑之年我们回首再看,蓦然理解了他的苦衷与片热诚。
很多学生在入学时,对于雕塑知之甚少,是最初接触了陆士忠老师之后,在他循循善诱的带领下,才逐步加深了对雕塑的理解。因此可以说,他是我们学生代从事雕塑创作的启蒙者、引领者。由于陆老师性格温和,为人和善,与同学们相处融洽,“慈眉善目”在学生心目中,也成了陆老师的代名词。正如苏州有句老话叫“温腾水”,以此来形容陆老师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特点,当不为过。不管艺术还是生活都要以“人”为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似乎并不怎么盛行,但作为当时学生代的我们,早已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