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顺应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学生会觉得数学是一种生动有趣、有实用价值并且会有成功体验的游戏。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兴趣盎然,充满挑战性。学生就会变得乐学、会学、巧学、活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联系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从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兴趣
在数学课上,教师如果照本宣科,会让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激发不起学习的欲望。如果教师能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入新知,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激起学习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同学们,你们都爱玩扑克牌吗?扑克牌上有数字有字母,在玩牌的时候怎么确定字母牌的大小?”学生回答:“根据玩牌的规定,每张字母牌都代表一定的数,比如J、Q、K分别表示11、12、13,根据数的大小确定字母牌的大小。”这样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入手,让学生明白在有些情况下,字母可以代表一定的数。接着我又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字母表示数的现象?”学生纷纷说出测试卷上的A、B、C、D四个等级分别表示一定的数……。通过利用“用字母表示数”的生活现象,引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在数学课上,如果教师能巧妙地以学生经历过的现实生活为知识的切入点,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探究新知
数学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引导他们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解决问题,掌握数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两端都栽、只有一端栽、两端都不栽。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种情况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分不同情况进行表演:教室的宽是8米,做为一条路的长度,2米是株距,一个学生代表一棵树,将植树问题中的三种情况分组演示,然后全班交流演示结果。台上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台下的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地探究、发现、总结规律。
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比较抽象的知识,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把课上应该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课下调查积累。比如教学小数之前,我让学生在家把自己学习用品的价格、衣服的价格、食物的价格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等统计下来,记录在本上。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小数时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交流物品的价格时会主动思考“某某同学的钢笔真贵呀,比我的钢笔贵了多少钱?”或者是“他一支钢笔能买我几支钢笔”之类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小数的意义,自然而然地也掌握了小数的计算方法,真是一举多得,效果良好。在学习常用的长度单位时,我重点带领学生动手用尺子测量橡皮、课本、练习本等学习用品的长、宽、厚,以及课桌凳的长、宽、高,门窗的高度,自己和周围同学的身高等。这样学生在亲自动手测量的过程中,不但记住了常用的长度单位,也明白了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还能感受到测量比较短的东西是用比较小的长度单位,测量长的东西时要用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有时要想得到准确的结果还要同时用到两个或三个长度单位。
因此,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不同角度探究新知,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又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思维,真是一举多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以生活素材为依托,拓展新知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根据已有的知识发现数学问题,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最后深化总结得出规律,再应用规律解决类似的问题,实现知识的二次飞跃,这是我进行数学教学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课下作业:回家测量计算一下,要做一个12盒伊利纯牛奶的包装盒,需要多大面积的纸板(接头处忽略不计)。学生回家把12盒牛奶摆成不同的长方体,通过动手测量计算得出了多种不同的答案。课上汇报交流时,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但巩固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得出一个结论——把多个小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时,尽量把面积大的面重叠在一起,也就是长宽高的差距越小,越接近正方体,它的表面积越小。有的学生还建议为了环保,节约材料,包装盒的表面积越小越好;有的学生建议包装盒不能只为了节约,还得考虑到它的实用价值以及运输方便、美观等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外实践的过程中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了,并能学以致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思维,还学会关注一些社会问题,有利于培养主人翁精神。
一、从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兴趣
在数学课上,教师如果照本宣科,会让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激发不起学习的欲望。如果教师能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入新知,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激起学习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同学们,你们都爱玩扑克牌吗?扑克牌上有数字有字母,在玩牌的时候怎么确定字母牌的大小?”学生回答:“根据玩牌的规定,每张字母牌都代表一定的数,比如J、Q、K分别表示11、12、13,根据数的大小确定字母牌的大小。”这样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入手,让学生明白在有些情况下,字母可以代表一定的数。接着我又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字母表示数的现象?”学生纷纷说出测试卷上的A、B、C、D四个等级分别表示一定的数……。通过利用“用字母表示数”的生活现象,引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在数学课上,如果教师能巧妙地以学生经历过的现实生活为知识的切入点,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探究新知
数学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引导他们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解决问题,掌握数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两端都栽、只有一端栽、两端都不栽。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种情况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分不同情况进行表演:教室的宽是8米,做为一条路的长度,2米是株距,一个学生代表一棵树,将植树问题中的三种情况分组演示,然后全班交流演示结果。台上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台下的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地探究、发现、总结规律。
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比较抽象的知识,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把课上应该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课下调查积累。比如教学小数之前,我让学生在家把自己学习用品的价格、衣服的价格、食物的价格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等统计下来,记录在本上。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小数时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交流物品的价格时会主动思考“某某同学的钢笔真贵呀,比我的钢笔贵了多少钱?”或者是“他一支钢笔能买我几支钢笔”之类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小数的意义,自然而然地也掌握了小数的计算方法,真是一举多得,效果良好。在学习常用的长度单位时,我重点带领学生动手用尺子测量橡皮、课本、练习本等学习用品的长、宽、厚,以及课桌凳的长、宽、高,门窗的高度,自己和周围同学的身高等。这样学生在亲自动手测量的过程中,不但记住了常用的长度单位,也明白了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还能感受到测量比较短的东西是用比较小的长度单位,测量长的东西时要用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有时要想得到准确的结果还要同时用到两个或三个长度单位。
因此,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不同角度探究新知,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又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思维,真是一举多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以生活素材为依托,拓展新知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根据已有的知识发现数学问题,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最后深化总结得出规律,再应用规律解决类似的问题,实现知识的二次飞跃,这是我进行数学教学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课下作业:回家测量计算一下,要做一个12盒伊利纯牛奶的包装盒,需要多大面积的纸板(接头处忽略不计)。学生回家把12盒牛奶摆成不同的长方体,通过动手测量计算得出了多种不同的答案。课上汇报交流时,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但巩固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得出一个结论——把多个小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时,尽量把面积大的面重叠在一起,也就是长宽高的差距越小,越接近正方体,它的表面积越小。有的学生还建议为了环保,节约材料,包装盒的表面积越小越好;有的学生建议包装盒不能只为了节约,还得考虑到它的实用价值以及运输方便、美观等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外实践的过程中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了,并能学以致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思维,还学会关注一些社会问题,有利于培养主人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