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著名科学家、哲学家波普曾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验,去观察。”可见,问题在人的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问题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始至终地沉浸在对知识的探究中。因此,在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对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学科更是彰显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学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锁定注意,积极思维,在问题情境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探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习的价值
物理学科,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实用性强,物理知识也渗透于日常生活的点滴角落。高中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对那些生活中有价值、很实用的知识充满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将其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列举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热门科技话题,将其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适量的感性知识,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超重与失重”的知识,为了让学生对超重与失重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我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观察:当站在磅秤上猛地往下蹲,再迅速站起来这一过程中,磅秤的示数是如何变化的?在此过程中,自己的重力改变了吗?在学习“光的色散”时,让学生思考:雨后的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在晴朗的天空中能不能人工创造条件形成彩虹?从力与运动的角度去分析:为什么人不弯腿就不可能跳得很高?“神舟九号”飞船的成功发射运用到哪些物理知识?这一系列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得以拓展,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也在这些直观真实的现实问题中得到强化,从而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物理的意义。
二、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让学生感知物理课堂的乐趣
新课改后的物理教材,内容生动活泼,知识点呈现直观灵活,可谓图文并茂,庄谐并重。教师应充分把握教材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引入一些趣味性元素,如给学生讲解趣味现象、有趣故事,或者呈现漫画插图,或者讲解科学家的趣闻轶事,从而让物理课堂一改过去单调枯燥的形象,让学生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强烈欲望。如在教学“电磁感应”的内容时,新课之始,我给学生讲述了一则故事以导入新课: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在奥斯特实验的结论之后,他敏锐地感觉到既然电和磁不是彼此孤立的现象,电能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一定能够产生电。于是,他在自己日记的扉页上写下了“Yes,磁一定能生电。”但是在接下来十年的时间里,他的日记本却自始至终重复着一个“NO”。直至十年后的某一天,他的日记本上才最终出现了一个真正的“Yes”。通过这样的故事,学生都惊叹于物理学家执著探究,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感叹于物理学发展的艰辛,体会了只有经过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三、创设直观性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验中激活思维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直观形象是物理实验的魅力所在。大量严谨深奥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如果借助物理实验来演绎,结果就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展开。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时,我首先演示:将两个形状大小一样的纸片和金属片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让其自由下落,让学生观察,看哪个物体先落到桌面上。学生观察的结果是金属片先落到桌面。对此,很多学生会认为:由于金属片质量比纸片大。针对这种观点,我将纸片揉成很小的纸团,然后重复上述实验,却是纸团先落至桌面上。这种前后差异给学生的认知造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也使他们在思维深处产生了疑问:究竟是质量大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快?学生在这样一种直观具体的情境中自然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物体下落的快慢到底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吗?假如没有空气阻力,物体下落的结果又会如何?在学生有了初步结果之后,教师再拿出一个几乎被抽成真空的玻璃管让一个学生来动手实验,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形成了正确的认识,收到了相应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超越自己的快乐
初中物理知识点简单,课堂容量也不大,对于教材中某些重难点,教师经过反复强调,不断训练,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但到了高中,知识本身相对比较抽象,教学的内容又较为庞杂,题目难度加大,加之课时相对比较紧张,对很多重难点知识不可能像初中物理中那样反复强调来强化,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实际,给他们创设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让他们在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中不断克服疑难,超越自己,从而体会成功的快乐。
五、创设多姿多彩的多媒体情境,让物理课堂灵动多彩
物理学科向来给人以刻板、枯燥的印象,物理课堂也因此缺乏生机与活力。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正越来越深入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手段,借助多媒体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不仅能创设出逼真的教学情境,呈现动静结合的图像,而且能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气氛,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变得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如波、透镜成像实验等知识,在教学中通过计算机将其放大、定格。这些画面清晰、直观,可以重复播放,既让学生一目了然,又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考余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吸引学生在观察中自主探究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可以有效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同步,情感和认知的共同发展,既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获取知识,又让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习的价值
物理学科,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实用性强,物理知识也渗透于日常生活的点滴角落。高中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对那些生活中有价值、很实用的知识充满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将其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列举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热门科技话题,将其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适量的感性知识,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超重与失重”的知识,为了让学生对超重与失重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我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观察:当站在磅秤上猛地往下蹲,再迅速站起来这一过程中,磅秤的示数是如何变化的?在此过程中,自己的重力改变了吗?在学习“光的色散”时,让学生思考:雨后的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在晴朗的天空中能不能人工创造条件形成彩虹?从力与运动的角度去分析:为什么人不弯腿就不可能跳得很高?“神舟九号”飞船的成功发射运用到哪些物理知识?这一系列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得以拓展,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也在这些直观真实的现实问题中得到强化,从而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物理的意义。
二、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让学生感知物理课堂的乐趣
新课改后的物理教材,内容生动活泼,知识点呈现直观灵活,可谓图文并茂,庄谐并重。教师应充分把握教材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引入一些趣味性元素,如给学生讲解趣味现象、有趣故事,或者呈现漫画插图,或者讲解科学家的趣闻轶事,从而让物理课堂一改过去单调枯燥的形象,让学生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强烈欲望。如在教学“电磁感应”的内容时,新课之始,我给学生讲述了一则故事以导入新课: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在奥斯特实验的结论之后,他敏锐地感觉到既然电和磁不是彼此孤立的现象,电能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一定能够产生电。于是,他在自己日记的扉页上写下了“Yes,磁一定能生电。”但是在接下来十年的时间里,他的日记本却自始至终重复着一个“NO”。直至十年后的某一天,他的日记本上才最终出现了一个真正的“Yes”。通过这样的故事,学生都惊叹于物理学家执著探究,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感叹于物理学发展的艰辛,体会了只有经过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三、创设直观性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验中激活思维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直观形象是物理实验的魅力所在。大量严谨深奥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如果借助物理实验来演绎,结果就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展开。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时,我首先演示:将两个形状大小一样的纸片和金属片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让其自由下落,让学生观察,看哪个物体先落到桌面上。学生观察的结果是金属片先落到桌面。对此,很多学生会认为:由于金属片质量比纸片大。针对这种观点,我将纸片揉成很小的纸团,然后重复上述实验,却是纸团先落至桌面上。这种前后差异给学生的认知造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也使他们在思维深处产生了疑问:究竟是质量大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快?学生在这样一种直观具体的情境中自然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物体下落的快慢到底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吗?假如没有空气阻力,物体下落的结果又会如何?在学生有了初步结果之后,教师再拿出一个几乎被抽成真空的玻璃管让一个学生来动手实验,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形成了正确的认识,收到了相应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超越自己的快乐
初中物理知识点简单,课堂容量也不大,对于教材中某些重难点,教师经过反复强调,不断训练,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但到了高中,知识本身相对比较抽象,教学的内容又较为庞杂,题目难度加大,加之课时相对比较紧张,对很多重难点知识不可能像初中物理中那样反复强调来强化,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实际,给他们创设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让他们在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中不断克服疑难,超越自己,从而体会成功的快乐。
五、创设多姿多彩的多媒体情境,让物理课堂灵动多彩
物理学科向来给人以刻板、枯燥的印象,物理课堂也因此缺乏生机与活力。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正越来越深入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手段,借助多媒体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不仅能创设出逼真的教学情境,呈现动静结合的图像,而且能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气氛,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变得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如波、透镜成像实验等知识,在教学中通过计算机将其放大、定格。这些画面清晰、直观,可以重复播放,既让学生一目了然,又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考余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吸引学生在观察中自主探究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可以有效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同步,情感和认知的共同发展,既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获取知识,又让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