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区的数学教学在根据学生的实际,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实现课堂中教学、学习、发展同步和协调进行为宗旨,力求各层次学生在适度的紧张气氛中得到最佳发展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起点式教育;多层次教学;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的数学教学受到一定的冲击,“一刀切”的统一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起点提供合适的教学方法,实施多层次教学,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在根据学生的实际,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实现课堂中教学、学习、发展同步和协调进行为宗旨,力求各层次学生在适度的紧张气氛中以求最佳发展做了一些尝试。
一、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教学要求
首先,根据学生的不同起点,备课从教学法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实验准备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以兼顾“培优”“补差”,对差生利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教材中的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
二、不同层次,不同的指导
“起点式教育”关注 “大众”,考虑学生的起点式基础,在提高受教育者“质”的问题上,追求“一个都不能丢下!”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都不能丢下”贯穿教学始终,但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单靠集体指导是不够的,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①对于优等生,注意引导他们做一些思维难度大的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如课本上的选作题、思考题、联系拓广题,给予他们较多地独立思考、教师点拨,并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活动课,成立兴趣小组,满足求学欲,内容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不受大纲约束,另一方面侧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秀品德和创造才能。②对于中等生,注意指导他们做一些稍有难度的巩固练习题,如课本上的“想一想”、“问题解决”等,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的兴趣,逐步提高学数学的能力。③对于差生,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一类学生,他们缺乏自信心,能力较差,知识欠帐多,又没有良好的习惯,对他们的指导注意做到全面,并有耐心,如指导他们回答问题,这样既补授了知识,并通过引导准确地、有条理地进行表述,又训练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又如:通过解题指导,在给他们补授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养成他们认真思考的习惯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评价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如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进一步培养其信心,给予恰当地评价,让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传统的奖励办法通常是:受表扬的常常是少数的优生,站在颁奖台上的也往往是少数的优生,而对大部分的中等生、差生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及。有时甚至会使得一部分的中等生、差生对受奖励的同学产生既嫉妒又不服的心理,这种心理障碍严重地制约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期待的心理--希望得到好评,因此“起点式教育”关注“大众”,考虑学生的起点或基础,实施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不是用划一的绝对标准来衡量一个学生,而是用与不同层次目标相对应的标准来衡量不同起点的学生。对优生的评价:采用竞争性评价,高标准、严要求;对中等生的评价:采用激励性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对差生的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要捕捉每一点进步,找到其成功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教师的信任,同伴们的鼓励,从心理上获得,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四、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贯穿于起点式教育”的始终,在同一班级学生中,尽管每一受教育者的接受水平(起点)各不相同,但要保证让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人是社会的,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社会上,同样,社会是人的社会,相当多的问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真诚合作。在数学教学中,把结对活动、小组活动等有机地融入学生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自主探究,进一步保证了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总之,“起点式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既做到了因材施教,又贯彻了“面向了全体”的方针,既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更是让不同起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上提高竞争意识,学会学习方法,循序渐进,以达到对奋斗目标的实现,让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关于教育起点观的哲学阐释》.银河出版社.2005.
关键词起点式教育;多层次教学;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的数学教学受到一定的冲击,“一刀切”的统一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起点提供合适的教学方法,实施多层次教学,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在根据学生的实际,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实现课堂中教学、学习、发展同步和协调进行为宗旨,力求各层次学生在适度的紧张气氛中以求最佳发展做了一些尝试。
一、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教学要求
首先,根据学生的不同起点,备课从教学法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实验准备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以兼顾“培优”“补差”,对差生利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教材中的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
二、不同层次,不同的指导
“起点式教育”关注 “大众”,考虑学生的起点式基础,在提高受教育者“质”的问题上,追求“一个都不能丢下!”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都不能丢下”贯穿教学始终,但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单靠集体指导是不够的,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①对于优等生,注意引导他们做一些思维难度大的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如课本上的选作题、思考题、联系拓广题,给予他们较多地独立思考、教师点拨,并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活动课,成立兴趣小组,满足求学欲,内容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不受大纲约束,另一方面侧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秀品德和创造才能。②对于中等生,注意指导他们做一些稍有难度的巩固练习题,如课本上的“想一想”、“问题解决”等,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的兴趣,逐步提高学数学的能力。③对于差生,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一类学生,他们缺乏自信心,能力较差,知识欠帐多,又没有良好的习惯,对他们的指导注意做到全面,并有耐心,如指导他们回答问题,这样既补授了知识,并通过引导准确地、有条理地进行表述,又训练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又如:通过解题指导,在给他们补授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养成他们认真思考的习惯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评价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如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进一步培养其信心,给予恰当地评价,让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传统的奖励办法通常是:受表扬的常常是少数的优生,站在颁奖台上的也往往是少数的优生,而对大部分的中等生、差生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及。有时甚至会使得一部分的中等生、差生对受奖励的同学产生既嫉妒又不服的心理,这种心理障碍严重地制约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期待的心理--希望得到好评,因此“起点式教育”关注“大众”,考虑学生的起点或基础,实施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不是用划一的绝对标准来衡量一个学生,而是用与不同层次目标相对应的标准来衡量不同起点的学生。对优生的评价:采用竞争性评价,高标准、严要求;对中等生的评价:采用激励性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对差生的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要捕捉每一点进步,找到其成功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教师的信任,同伴们的鼓励,从心理上获得,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四、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贯穿于起点式教育”的始终,在同一班级学生中,尽管每一受教育者的接受水平(起点)各不相同,但要保证让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人是社会的,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社会上,同样,社会是人的社会,相当多的问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真诚合作。在数学教学中,把结对活动、小组活动等有机地融入学生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自主探究,进一步保证了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总之,“起点式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既做到了因材施教,又贯彻了“面向了全体”的方针,既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更是让不同起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上提高竞争意识,学会学习方法,循序渐进,以达到对奋斗目标的实现,让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关于教育起点观的哲学阐释》.银河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