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课堂学生不仅厌倦看似枯燥的数学也厌恶教数学的人,新课改下的合作学习和放手教学时学生兴趣盎然,从而使学生爱数学和教数学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相信学生会更加喜爱学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兴趣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115
一、引言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是使学生能够获得所必需的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自然的和谐,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形成初步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对此,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反思
1.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从“得”的方面,重点反思这堂课的特色是什么。例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学习方式是否真正转变;教师是否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探究欲望;是否营造了一个师生平等对话、人人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的氛围等等。从“失”的方面,也要从上述的几个方面去审视,去查找问题,查找哪一个环节设计不合理,哪一个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个活动组织、指导不得力,合作不到位,等等;还要思考如何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如何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上好每一節课,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等等。
2.比较反思作为教师,要善于向别人学习,经常听同行们的课,特别是听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并以此为镜子来对照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和失败之处,探究优化教学的方法。
3.对学生“学”的反思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情况有整体的了解,并从教师的评价、指点中得到启发。
三、尝试
1.严格规定练习质量。
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练习不能以量取胜,而应以质取胜,所以调控学生的练习时,应注意:
(1)质的控制:练习须有针对性、启迪性,使每一道习题都能练有所得。这就要注意习题的难度,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练习的布置,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的设计一定要目的性强,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助于巩固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开始时可以做一些低难度的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中间应以基本题为主,最后可以在练习中渗透后面将要出现的知识内容,以降低后续学习的坡度,使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循序渐进,层层加深,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2)量的控制:应以少胜多,切忌搞题海战术。课外、作业应严格控制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要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过程课业负担。否则会造成学生怕学、厌学,影响完成作业的质量效果。
2.严密关注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吸收信息并输出信息,通过反馈(评价)知道正确与否,并进行自我调控的过程。当教学过程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时,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理解知识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如果学习过程违反认知规律,教学效果肯定不好。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观察、体验、感知;思考、归纳、抽象;应用与开拓。教师应根据教学经验,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思想或可能发生的学习障碍,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错误思想的形成,扫除学习障碍,例如:学生认识圆周率,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些线和大小不等的圆纸片,上课时让学生用线在纸片圆周绕一圈,再将所得的线拉扯,去度量该圆的直径,学生就会现不论圆的大小如何,周长总是直径的三位多一点,从而得到了近似值。教师再说明历代数学家的研究测定的近似值约是3.14。学生理解了圆周率的知识后,让他们去计算圆的周长,并解决具体问题,这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严格遵守教学时间。
一节课的内容,应在40分钟内完成。教师要根据课的类型,学生心理、心理特点,适时调整教学过程,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因此,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在教学单位时间内,学生能够学习的知识量,各个年级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年级在不同时期或不同班级也不尽相同、例如,一年级新生,认识“10以内的数”时,二般一节课控制在l一2个数为好。第二学期认识“百以内的数”时,能在一、二节课中完成。而到了二年级认识“万以内的数”,学生可利用已有知识来学习,只须揭示读、写数的规律即可。显然,知识量是逐步增加的。教学时间的控制,主要是防止时间过紧或过松。控制的方法是在安排教学时准确估计所有时间,略微留有余地。
四、结束语
总之,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要立足课堂,不断探索,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每位学生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2]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数学教学 兴趣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115
一、引言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是使学生能够获得所必需的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自然的和谐,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形成初步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对此,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反思
1.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从“得”的方面,重点反思这堂课的特色是什么。例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学习方式是否真正转变;教师是否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探究欲望;是否营造了一个师生平等对话、人人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的氛围等等。从“失”的方面,也要从上述的几个方面去审视,去查找问题,查找哪一个环节设计不合理,哪一个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个活动组织、指导不得力,合作不到位,等等;还要思考如何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如何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上好每一節课,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等等。
2.比较反思作为教师,要善于向别人学习,经常听同行们的课,特别是听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并以此为镜子来对照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和失败之处,探究优化教学的方法。
3.对学生“学”的反思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情况有整体的了解,并从教师的评价、指点中得到启发。
三、尝试
1.严格规定练习质量。
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练习不能以量取胜,而应以质取胜,所以调控学生的练习时,应注意:
(1)质的控制:练习须有针对性、启迪性,使每一道习题都能练有所得。这就要注意习题的难度,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练习的布置,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的设计一定要目的性强,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助于巩固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开始时可以做一些低难度的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中间应以基本题为主,最后可以在练习中渗透后面将要出现的知识内容,以降低后续学习的坡度,使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循序渐进,层层加深,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2)量的控制:应以少胜多,切忌搞题海战术。课外、作业应严格控制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要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过程课业负担。否则会造成学生怕学、厌学,影响完成作业的质量效果。
2.严密关注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吸收信息并输出信息,通过反馈(评价)知道正确与否,并进行自我调控的过程。当教学过程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时,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理解知识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如果学习过程违反认知规律,教学效果肯定不好。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观察、体验、感知;思考、归纳、抽象;应用与开拓。教师应根据教学经验,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思想或可能发生的学习障碍,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错误思想的形成,扫除学习障碍,例如:学生认识圆周率,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些线和大小不等的圆纸片,上课时让学生用线在纸片圆周绕一圈,再将所得的线拉扯,去度量该圆的直径,学生就会现不论圆的大小如何,周长总是直径的三位多一点,从而得到了近似值。教师再说明历代数学家的研究测定的近似值约是3.14。学生理解了圆周率的知识后,让他们去计算圆的周长,并解决具体问题,这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严格遵守教学时间。
一节课的内容,应在40分钟内完成。教师要根据课的类型,学生心理、心理特点,适时调整教学过程,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因此,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在教学单位时间内,学生能够学习的知识量,各个年级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年级在不同时期或不同班级也不尽相同、例如,一年级新生,认识“10以内的数”时,二般一节课控制在l一2个数为好。第二学期认识“百以内的数”时,能在一、二节课中完成。而到了二年级认识“万以内的数”,学生可利用已有知识来学习,只须揭示读、写数的规律即可。显然,知识量是逐步增加的。教学时间的控制,主要是防止时间过紧或过松。控制的方法是在安排教学时准确估计所有时间,略微留有余地。
四、结束语
总之,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要立足课堂,不断探索,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每位学生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2]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