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收录了白居易的《琵琶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有这么两个设问:说说琵琶女的身世为什么会引起诗人强烈的共鸣?怎样理解“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我认为虽是两个问题,却是一根主线贯穿,这就是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与社会底层被压迫者之间有区别吗?长久以来,人们提起白居易必然就想起他的《琵琶行》,关键的原因就是这首诗作于白居易人生经历的转折时期,已成为研究白居易的重要资料。
普通高校文学史教科书上认为白居易的思想分为前后两期,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他前后思想的真实写照,前期是“兼善天下”思想为主,后期是“独善其身”思想为主。①不知此结论始于谁,但应与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自我评价的一句话相关:“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善)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凤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它的意思可以从它的前一句话中看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③意思很明了,没有必要再翻译为现代汉语的大白话。
元和十年前的白居易参政议政的热情很高,积极向皇帝进言献策,希望改革时政,为此也让一些权贵心有不满。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追捕凶手,以肃法纪。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支持,反而上书皇帝说白居易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越职言事”行为。于是白居易被贬为江表刺史。中书舍人王涯又上书说白居易的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白居易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白居易被改贬到江州任一小司马之职。
此变故对白居易一生的影响颇大,后人研究他时,都把此次变故作为他一生重要的转折点,此前此后,白居易的心境已大不一样了。
果如前人评价的那样吗?纵观白居易的一生,他任职的时候还是见多的。以他被贬为江州司马为界,之前做的是京官,而且在皇帝、太子身边任职;公元815年6月贬为江州司马,公元818年12月任忠州刺史,公元822年任杭州刺史,公元824年5月以太子左庶子奉召回京,公元825年3月任苏州刺史,公元827年3月回京任秘书监,之后任刑部侍郎、河南尹、太子宾客、太子少傅等职,最后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上退休的。简单点说,他这一生,做官从八品升到了二品,凭这样的仕途经历和结果,说他“穷”,符合实际吗?
白居易的人生经历确以被贬到江州任司马为转折,而这个转折主要是他在江州任职时发生的一件事为标志。这件事就是他与一个长安倡女的偶遇。——这就是白居易著名的《琵琶行》产生的背景。
到江州任职后的某一天,来了一位朋友,在谈足了该谈的、叙完了该叙的之后,客人要告辞上路了。白居易久处穷乡,巴望有人多陪他,但客人始终是客,是要离去的。白居易把他送到了分手之处——浔阳江边的码头旁,此时正是秋风萧萧,夜幕已临的时候,今非昔比的白居易送客时的排场已不够风光——“举杯欲饮无管弦”,真是千般滋味涌上心头。突然,随着清凉的江风,送来了一阵轻细的乐声,白居易如同受到某种强有力的东西撞击一般,啊,久违了,京音!一个意外之喜,白居易又找到了一个留客的理由,不是举杯欲饮无管弦吗?来,来,他对他的朋友说,有如此之音乐为你送行也可以了,过去听听。
于是,“移船相近邀相见”,在千呼万唤之后终于有位女子满脸愁怨出现在他们面前。迫于别人“添酒回灯重开宴”的盛情,也有自己内心孤独凄苦的原因,此女子坐定后举手便弹。不愧为曾为长安红极一时的倡女,乐曲有声有色,深深打动了白居易的心。
如此偏僻的地方,有如此奇女子,这又让白居易产生了深深的好奇心。本来江边送客,无丝竹管弦之奏,听到那远处传来的琵琶声,只是想为客人离去增添点情绪罢了。可白居易是谁!那种自认为不得意之人,总会在寻找诉说不得意和解脱不得意的机会的。是的,就是这样,听完此女自诉身世之后,白居易的心中波涛汹涌。
与一个长安倡女的偶遇,化为白居易心中情感的突破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面对长安倡女昨天“一曲红绡不知数”和今天的“去来江口守空船”,白居易深深叹口气,心中的感叹又何不相同呢!
想当初,意气风发,为了实现自己的仕途理想,不遗余力尽忠于皇上,可这忠心耿耿换来的是贬官江州。这倒也好,这么一个秋夜,出现这么一个女子,一番自诉身世之后,白居易泣下最多,让白居易猛然醒悟:“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④为官为什么?读书人算什么?一个长安倡女为此作了一个绝好的注释:合帝王的口味时,也许能“一曲红绡不知数”,不合帝王的口味,就只能“去来江口守空船”(如果还未被折磨至死的话)。印证了民间的一种说法:要人就要人,不要人就撒尿淋人。江州司马流泪了,流过泪也有收获了。在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指导下,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想要进入体制内,就注定了他们只能是“一撮毛”,而这“一撮毛”又只能找“一张皮”来依附。在封建制度中,除了效忠体制,他们还能依附在哪张“皮”上呢?生活中何愁何处无教材,由此次相识,白居易对官场有了新的认识:诗人气质收起吧,圆滑、识时务才是最重要的。这场相识对他今后的仕途有很大的帮助。不信,结局在那摆着的,后来白居易的官是越做越大,相对于其它许多封建社会文人来说,他的结局是圆满的。
仕途的事也许是我等仕途之外的人说不清、道不明的,但想来也复杂不到哪里去。并不是他“穷”则“独善其身”,而是他“达”也无法“兼善天下”,其中关键的原因可能还是官场的游戏规则没有处理好,吸取了以往的教训迫于无奈抽身避祸的原因造成的。政治上他是一个有着较为强烈的忠君思想的人,就是他提倡的诗歌创作主张,说到底为君服务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所以,我认为,儒家的学说并不是可以解释一切行为的,特别是封建时代的文人,又有谁能保证他不是从“达”的角度来想象他的一生的呢?“居庙堂之高”是理想,“处江湖之远”是无奈。社会现实不允许“达”,或者他的“兼善天下”不符合皇帝或其它高官的口味,矛盾就出来了,就会在一种内心痛苦的伴随下,适当地高唱一些风花雪月,然后不断地又向后人说“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⑤
有此一议,并不是想要否认——也没有能力否认——白居易在文学史上的伟大贡献,只是想借白居易在“穷”、“达”的问题上作一个粗浅的探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留下作品传世的文人,有许多都是仕途中人或努力奔往仕途中,认清他们在为官或想要为官时的地位、表现,有利于理解他们的作品,还原历史事实。“为文”与“为官”,是需要不同的才华的。历史上的屈原、陶渊明、李白等,他们都是太有理想的文人,不知道家天下的环境中文人就是主人的一条狗,要看主人如何差遣。想要在“为文”与“为官”两样中都有非凡的建树的,结局如屈原等;看清时局,选择“为文”之路走的尚且保全了性命,留下了清名,如陶渊明、李白等;像白居易一样功成身退的中国古代文人确实不多。
直面事实吧。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树立什么样的榜样他心中是有数的。失意后的屈原选择的是自杀,李白选择的是游历山川,陶渊明更是去“种豆南山下”。就是白居易,他在政治面前也不是低调多了吗?这种种选择,符合统治者的需要。一句话,“穷”否、“达”否,无所谓,顺从体制,统治者就放心了。顺从了体制,统治者还有可能褒扬他,如陶渊明就被后世封建统治者捧得很高。
参考文献:
①于非 主编《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 P319
章培恒 骆玉明 主编《中国文学史》(中)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P163
袁行霈 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二版 P284
②顾学颉 校点《白居易集·与元九书》(第三册) 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一版 P964
③朱熹 撰《四书集注》 岳麓书社出版社1987年6月第一版 P502
④顾学颉 校点《白居易集·琵琶引并序》(第一册) 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一版 P242
⑤朱东润 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九章·涉江》(上编 第一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新1版P258
杨德柱,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责任编校:晓 苏
普通高校文学史教科书上认为白居易的思想分为前后两期,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他前后思想的真实写照,前期是“兼善天下”思想为主,后期是“独善其身”思想为主。①不知此结论始于谁,但应与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自我评价的一句话相关:“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善)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凤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它的意思可以从它的前一句话中看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③意思很明了,没有必要再翻译为现代汉语的大白话。
元和十年前的白居易参政议政的热情很高,积极向皇帝进言献策,希望改革时政,为此也让一些权贵心有不满。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追捕凶手,以肃法纪。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支持,反而上书皇帝说白居易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越职言事”行为。于是白居易被贬为江表刺史。中书舍人王涯又上书说白居易的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白居易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白居易被改贬到江州任一小司马之职。
此变故对白居易一生的影响颇大,后人研究他时,都把此次变故作为他一生重要的转折点,此前此后,白居易的心境已大不一样了。
果如前人评价的那样吗?纵观白居易的一生,他任职的时候还是见多的。以他被贬为江州司马为界,之前做的是京官,而且在皇帝、太子身边任职;公元815年6月贬为江州司马,公元818年12月任忠州刺史,公元822年任杭州刺史,公元824年5月以太子左庶子奉召回京,公元825年3月任苏州刺史,公元827年3月回京任秘书监,之后任刑部侍郎、河南尹、太子宾客、太子少傅等职,最后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上退休的。简单点说,他这一生,做官从八品升到了二品,凭这样的仕途经历和结果,说他“穷”,符合实际吗?
白居易的人生经历确以被贬到江州任司马为转折,而这个转折主要是他在江州任职时发生的一件事为标志。这件事就是他与一个长安倡女的偶遇。——这就是白居易著名的《琵琶行》产生的背景。
到江州任职后的某一天,来了一位朋友,在谈足了该谈的、叙完了该叙的之后,客人要告辞上路了。白居易久处穷乡,巴望有人多陪他,但客人始终是客,是要离去的。白居易把他送到了分手之处——浔阳江边的码头旁,此时正是秋风萧萧,夜幕已临的时候,今非昔比的白居易送客时的排场已不够风光——“举杯欲饮无管弦”,真是千般滋味涌上心头。突然,随着清凉的江风,送来了一阵轻细的乐声,白居易如同受到某种强有力的东西撞击一般,啊,久违了,京音!一个意外之喜,白居易又找到了一个留客的理由,不是举杯欲饮无管弦吗?来,来,他对他的朋友说,有如此之音乐为你送行也可以了,过去听听。
于是,“移船相近邀相见”,在千呼万唤之后终于有位女子满脸愁怨出现在他们面前。迫于别人“添酒回灯重开宴”的盛情,也有自己内心孤独凄苦的原因,此女子坐定后举手便弹。不愧为曾为长安红极一时的倡女,乐曲有声有色,深深打动了白居易的心。
如此偏僻的地方,有如此奇女子,这又让白居易产生了深深的好奇心。本来江边送客,无丝竹管弦之奏,听到那远处传来的琵琶声,只是想为客人离去增添点情绪罢了。可白居易是谁!那种自认为不得意之人,总会在寻找诉说不得意和解脱不得意的机会的。是的,就是这样,听完此女自诉身世之后,白居易的心中波涛汹涌。
与一个长安倡女的偶遇,化为白居易心中情感的突破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面对长安倡女昨天“一曲红绡不知数”和今天的“去来江口守空船”,白居易深深叹口气,心中的感叹又何不相同呢!
想当初,意气风发,为了实现自己的仕途理想,不遗余力尽忠于皇上,可这忠心耿耿换来的是贬官江州。这倒也好,这么一个秋夜,出现这么一个女子,一番自诉身世之后,白居易泣下最多,让白居易猛然醒悟:“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④为官为什么?读书人算什么?一个长安倡女为此作了一个绝好的注释:合帝王的口味时,也许能“一曲红绡不知数”,不合帝王的口味,就只能“去来江口守空船”(如果还未被折磨至死的话)。印证了民间的一种说法:要人就要人,不要人就撒尿淋人。江州司马流泪了,流过泪也有收获了。在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指导下,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想要进入体制内,就注定了他们只能是“一撮毛”,而这“一撮毛”又只能找“一张皮”来依附。在封建制度中,除了效忠体制,他们还能依附在哪张“皮”上呢?生活中何愁何处无教材,由此次相识,白居易对官场有了新的认识:诗人气质收起吧,圆滑、识时务才是最重要的。这场相识对他今后的仕途有很大的帮助。不信,结局在那摆着的,后来白居易的官是越做越大,相对于其它许多封建社会文人来说,他的结局是圆满的。
仕途的事也许是我等仕途之外的人说不清、道不明的,但想来也复杂不到哪里去。并不是他“穷”则“独善其身”,而是他“达”也无法“兼善天下”,其中关键的原因可能还是官场的游戏规则没有处理好,吸取了以往的教训迫于无奈抽身避祸的原因造成的。政治上他是一个有着较为强烈的忠君思想的人,就是他提倡的诗歌创作主张,说到底为君服务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所以,我认为,儒家的学说并不是可以解释一切行为的,特别是封建时代的文人,又有谁能保证他不是从“达”的角度来想象他的一生的呢?“居庙堂之高”是理想,“处江湖之远”是无奈。社会现实不允许“达”,或者他的“兼善天下”不符合皇帝或其它高官的口味,矛盾就出来了,就会在一种内心痛苦的伴随下,适当地高唱一些风花雪月,然后不断地又向后人说“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⑤
有此一议,并不是想要否认——也没有能力否认——白居易在文学史上的伟大贡献,只是想借白居易在“穷”、“达”的问题上作一个粗浅的探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留下作品传世的文人,有许多都是仕途中人或努力奔往仕途中,认清他们在为官或想要为官时的地位、表现,有利于理解他们的作品,还原历史事实。“为文”与“为官”,是需要不同的才华的。历史上的屈原、陶渊明、李白等,他们都是太有理想的文人,不知道家天下的环境中文人就是主人的一条狗,要看主人如何差遣。想要在“为文”与“为官”两样中都有非凡的建树的,结局如屈原等;看清时局,选择“为文”之路走的尚且保全了性命,留下了清名,如陶渊明、李白等;像白居易一样功成身退的中国古代文人确实不多。
直面事实吧。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树立什么样的榜样他心中是有数的。失意后的屈原选择的是自杀,李白选择的是游历山川,陶渊明更是去“种豆南山下”。就是白居易,他在政治面前也不是低调多了吗?这种种选择,符合统治者的需要。一句话,“穷”否、“达”否,无所谓,顺从体制,统治者就放心了。顺从了体制,统治者还有可能褒扬他,如陶渊明就被后世封建统治者捧得很高。
参考文献:
①于非 主编《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 P319
章培恒 骆玉明 主编《中国文学史》(中)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P163
袁行霈 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二版 P284
②顾学颉 校点《白居易集·与元九书》(第三册) 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一版 P964
③朱熹 撰《四书集注》 岳麓书社出版社1987年6月第一版 P502
④顾学颉 校点《白居易集·琵琶引并序》(第一册) 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一版 P242
⑤朱东润 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九章·涉江》(上编 第一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新1版P258
杨德柱,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责任编校:晓 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