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人民满意和全国一流的教育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h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全社会大力支持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奋力拼搏,全省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较高水平的大众化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教育质量持续提高,教育公平得到较好维护,教育事业主要指标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学有所教”目标基本实现,劳动力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
  当前,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带来的新挑战,优化产业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秩序的新变化,迫切要求江苏加快实现增长动力从投资拉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人的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江苏在物质性资源方面没有特殊优势,最可依赖的资源是人才资源,最重要的竞争优势是教育和科技优势,实现“两个率先”首先要求率先发展教育,以高质量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高素质的人才支撑高水平的经济社会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苏迫切需要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根本性转变,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愈加激烈的人才竞争;迫切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整体水平,营造创新型人才辈出的教育生态,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对劳动力素质的新要求:迫切需要更加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越来越高的新期待和更加多样的新需求: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改革,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城乡和区域教育,统筹教育的发展、改革和稳定,实现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教育作为经济转型的支撑、社会进步的引擎和民生改善的重点,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教育优先、德育为先、素质领先,坚持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推进,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为重点,以健全和完善教育体系为抓手。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着力建设更高质量的国民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体系完善的终身教育、资源共享的优质教育,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时教育事业主要指标率先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成全国一流的教育,为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全面的智力支持。
  第一,全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江苏教育要在全国各省区、全省各行各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和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建立健全覆盖全体公民的现代教育体系,人人平等享有良好的公共教育服务。学前三年幼儿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5%以上,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新增劳动力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5年以上。全省适龄人口都享有上大学或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不会因贫失学。每一个江苏人终身都有接受多样化、多种途径的继续教育机会,教育事业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一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现代教育新体系。建立健全布局更加合理、结构不断完善、质量持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向全体适龄人口提供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创造安全、健康、公平的教育环境,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求。建立健全基本满足所有社会成员学习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为个人终身参与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提供充足、平等的机会,为学习者提供伴随一生、满足其不同人生阶段需求的教育服务,基本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二是要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深化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适应区域、行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打破不同教育类别、机构、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逐步形成多样化的人才成长通道,做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相协调、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促进、因材施教与因需培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统一;进一步扩大教育的选择性,全面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推进研究性教学,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相互贯通、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互促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享受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校教育,让每一个成人都能便捷地补充知识和技能。
  三是要形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各级各类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形成与江苏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体系。各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基本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社会贡献力进一步提升,形成一批处于国际前沿、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研成果,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产业化成效明显,形成江苏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教育改革发展与人口总量结构变化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四是要形成人人平等享受公共教育的资助政策框架。健全广覆盖、大力度、多形式的教育资助政策框架,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公民不分民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合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教育差距明显缩小,教育公平全面实现。
  五是要形成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规范管理新体制。“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巩固,县级政府对本地义务教育事权、财权、人事权等统筹管理的责任得到强化。“市县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部省合作共建在苏部委属重点高校持续推进,省辖市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 用进一步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各级各类学校依法办学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建立。
  第二,全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推进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扩大开放、服务社会”的方针,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要督促和推动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财力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真正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建设优先满足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二是要始终坚持深化教育改革。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的关键是要继续解放思想,破除不适应发展需要的旧体制、旧机制的束缚。要继续高举教育改革的旗帜,大力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统筹推进各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和法制建设一体化推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完善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人体制,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需要与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优质资源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是要始终坚持提高教育质量。质量是人才培养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和中心任务。要确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和掌握人才成长规律,着力推进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从注重硬件建设向注重软件建设转变,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观念转变和方式方法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要科学合理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评价方法改革,形成有利于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新导向;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投身教育事业,促进国民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是要始终坚持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要坚持以高位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发展差距。要坚持以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确保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残疾儿童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要坚持以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依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
  五是要始终坚持扩大教育开放。开放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江苏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教育发展空间,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要跟踪世界教育发展动态,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促进教育观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运用全球最新的教育成果,促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革新;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管理经验,促进教育管理水平提升,加快缩小与教育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实现对国际先进水平的追赶与超越。
  六是要始终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职能,在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要特别注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多样化人才的新要求,全面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专业硕士教育发展,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努力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方面军、引领先进文化发展和创新的策源地以及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智囊团与思想库,将高等学校中蕴藏的巨大知识、人才优势和创新能力不断转化为国家的利益、社会的财富、人民的实惠,为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多作贡献。
  第三,全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省,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立足省情,稳步推进。今后3至5年,要着力在关系教育改革发展全局、涉及面宽、影响长远的若干重大问题上取得重点突破,迈出重要步伐。
  一是要在提高教育普及水平上迈出重要步伐。要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度重视发展幼儿教育、高水平发展高中阶段教育,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左右,2015年基本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教育事业主要指标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二是要在提高教育质量上迈出重要步伐。要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消除中小学大班额和超大班额,高等学校建成占全国总量10%左右的一流大学、示范院校、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一批专业和课程达到国际认证标准。
  三是要在优化教育结构上迈出重要步伐。要建设优质均衡、保障有力的基础教育和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比例相对协调,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学科专业设置更加合理。
  四是要在促进教育公平上迈出重要步伐。要初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城区择校生比例明显下降,城乡、区域和校际差距明显缩小,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五是要在增加教育投入上迈出重要步伐。要全面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中政府承担比例努力提高到55%以上,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到沿海地区平均水平,基本化解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债务。财政性教育投入比例达到同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
其他文献
2018年,娱乐圈的戏码都被地产和金融抢走了,一个个主角粉墨登场,最新的主角,是万科,曾经的中国房地产老大,这次的大戏名叫“活下去”,剧情梗概是万科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喊出“活下去”。不知道多年前就已对房地产业做出“拐点到来”判断的万科如果能继续活得好,这部大戏会不会更名为“王者归来”。城头变幻大王旗  万科不做老大有一阵子了。此后,城头变幻大王旗,就连曾经被王石嘲笑的小弟孙宏斌也已拍马杀来。  最近
摘 要:花卉,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不绝的对象,而在中国婉约词大家、创造别具一格“易安体”的女性词人李清照的笔下,花卉这一意象更是频频出现。与花卉描写有关的词作几乎占李清照全词的五分之四,显然花已经成为词人构建其词的主要意象,也已成为词人情感表达的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对李清照词集中花卉意象及其个人经历的分析,探讨李词中表露出的与众不同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李清照;花卉意象;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
“教育不间断”是我院于2003年北京非典期间提出的一个行动口号。当时,我们利用电话有计划地和幼儿、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居家情况,适宜地渗透教育内容。非典至今已经过去了17年,“教育不间断”也成为了我院摇篮课程的重要内容,实现了寒暑假教师与幼儿“永远在一起”。“永远在一起”是疫情期间我们对办院理念“永远和孩子在一起”的全面拓展。可以说,“教育不间断”是在师幼空间关系发生分离时对“永远在一起”的一种诠
【摘要】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型呼唤“能动学习”,“能动学习”的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第一主体,是“主体性觉悟“的“探究者”。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能动的探究者,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自觉,唤醒主体思维,释放教学时空,盘活主体觉悟,优化探究过程,提升探究效能。  【关键词】能动学习 主体觉悟 探究者  钟启泉教授在《课堂转型,学校改革的核心》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型呼唤“能动学习”,教学应从“知识本位”的“被
【摘 要】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感受不一样的数学,获得不一样的数学理解,从而最终促使其数学素养的稳步提升,应该是学生获得良好数学教育的途径之一。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课本、课外读物和生活,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对数学的独特理解。  【关键词】数学阅读 数学视界 数学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总体要求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
【摘要】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形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思想在每册教材中都有体现,主要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的方式把抽象的数学语言、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  【关键词】数形结合 以形助数 以数解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它却令无数老师蹙眉,让无数学生头疼,它仿佛成了老师和学生们无法逾越的鸿沟。一到作文课,孩子们绞尽脑汁、抓耳挠腮仍没有半句落笔,再遭到老师的训斥、同学的嘲笑,如此恶性循环,把学生内心的那一点仅存的写作热情都消磨殆尽。没有热情,何谈写作;没有兴趣,更何谈写好作文?难怪孩子们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想说爱你不容易——作文!”我认为,作文课需要回到起点:回到学生的兴趣上,
2005年无锡市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创新创优,在多个方面实现了重点突破。“七彩阳光”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青少年网络文明行”的实践活动邀请“网络文明爱心大使”陶宏开来锡,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帮助家长和社会各界掌握挽救网瘾青少年的科学方法,引导青少年戒除网瘾。在加大对社会网吧整治的同时,探索建立了一批社区青少年绿色上网活动
10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第26届“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暨苏派与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淮安市实验小学隆重举行。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洪流、省教科院副院长王国强、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张新洲等出席颁奖活动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来自江苏以及省外的近2000名中小学教师现场观摩了本次活动。  本次征文活动收到应征稿件20000余篇,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和资深编辑等
对于乡村来说,教师就是文明的化身,学校就是乡村文化的引领者。伴随江苏教育的转型,我们不再用“城市目光”解读乡村教育,用“城市教材”置换乡村情感,用“追求升学”作为唯一目标。当教育现代化更新了学校的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时候,村小的一切也在转型中悄悄地嬗变。  一、变“教书人”为“读书人”  阅读应该是学校最美丽的气象,最坚实而丰厚的生长点。学校的图书配备齐全了,怎么用呢?我相信“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