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感,学生成长的动力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y5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只有在经历曲折、磨炼之后取得成就,方能显示伟大的魄力。成就会促成人生不断进步,充分利用成就的价值,正确地给学生创造成就感,这对教育教学工作是有极大帮助的。
  一、发现亮点,建立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亮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典故“周处除三害”中的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打架斗殴,为当地“三害”之一。乡民为其死而后快。但陆机发现他的“讲道义”的亮点,晓之以“朝闻夕死”的教育。周处因此自信心大增,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孝子。陆机的成功在于及时发现周处的亮点,及时培养他的自信。这个典故成为中国历史上成功教育的一大范例。因此教师应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以学生的亮点为学生成长的亮点。建立该生能力的自信,并在表扬中逐渐转移他的自信。让他认为自己没有不行,只是暂时还没有认真施行。
  二、循序渐进,不惜美誉
  对学生进行自信转移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是要体察入微的。不要有“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想法。学生的个性特点各不相同。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对每个学生建立个性档案。学生稍有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我们经常听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无非就是说经常表扬学生是学生学习动力和信心的来源。
  三、多方合作,合力经营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其中包括与家长、学生、其他教师的合作,也包括与家庭、学校、社会的合作。教师应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应捕捉社会、学校、班级及学生家长的环境中的有利因素。诱导学生建设良好的、阳光的成长环境。不给学生造成阴影,不让学生孤立,让他们知道整个社会、学校、班级、家庭都在期待他的进步,都在呵护他。因为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个学生胡某,成绩优异。初一下学期开学,胡同学上课神情萎靡,一周里以身体不适的原因请假了三次。我怕孩子身体有问题,就督促胡同学母亲及时带她去医院。可第二周胡同学又以相同的理由请假。为了了解胡同学的身体状况,我给胡母打了电话询问,而胡母则敷衍地说没什么大事,匆匆挂断电话,似乎不愿意跟我多说话。由于感到事有蹊跷,我立刻找来一位与胡同学关系很好的学生来了解情况。这位学生告诉我,胡同学父母正在打官司闹离婚,而今天就是开庭的日子。了解到情况后,我的心情异常沉重,虽然很不愿意再触及她的心痛,但还是要想办法让她坚强面对,更重要的是,要让她感觉到她一直被关心着。我决定以探望胡同学病情的理由与她家长好好谈谈。胡母对人冷淡,有很强的戒备心,极难沟通。而我力争求同存异,从生活上找到话题,拉近距离,从物价飞涨,到生活艰难……慢慢地终于有了共同语言。我告诉胡母:为了孩子,自己要尽快从离异的事件中走出来,认真安排新的生活,稳定自己的情绪,振作精神。对孩子由于父母离异而产生情绪上的波动要给予理解。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鼓励孩子面对现实,勇敢对待,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安慰。不要因为孩子心灵上受到创伤就百般袒护溺爱,否则将会使孩子骄横任性,使其个性得不到正常发展。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以淡化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创伤。胡母答应认真考虑我的建议。我也加强了与胡同学的交流,指出应面对现实,为其指明发展方向。我和胡同学家长共同努力,慢慢使其消除了心中的顾虑,我又让他的好伙伴加强与她交流,多方关心,又唤起了她的斗志,情况明显改善。她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感谢呵护我的亲人、恩人。我从黑暗中走进了光明。我又是一头雄狮。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对他来讲十分重要。
  故此,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家长、学生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帮助学生。做到要求一致,方法一致,并及时表扬,扩大学生成长中的成就感。
  四、夯实基础,持之以恒
  每个学生的成长,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学生会在一个状态下徘徊不前。教师应有耐心,重复性的工作要做很多。但在不断重复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却在积累知识和经验的量,接受洗礼和磨砺。他们不只是知识在丰富,智慧在增长,更是人格在接受锤炼。因此,教师应当像抱窝的母鸡一样,等待学生的浴火重生,以慈爱的双手扶持一把。这不只是教师的持之以恒,更是教会学生持之以恒。“风雨之后才见彩虹”,历练后的学生才能够品尝成功的喜悦,才能以自豪的成就感迎接人生中永无止境的挑战。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进步和成就,并且得到了老师的认可,那种由衷的喜悦所焕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由此爆发出来的智慧潜力,往往是超出意料的。这种自信心的产生,是一种意识到“我有潜力,我能行”的自我评价,也是一种“自我发现”的心理表现。这种成功快乐的体验不单要使知识来推动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依靠发展能力和自信心来推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形成知识、能力、自信心三者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者单位:江西省吉水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刘启明
其他文献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不仅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越来越贴近,教师也在不断加快步伐跟上时代,积极转变与当下教学要求相悖的传统教学观念,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原先的鞭策者、监督者和权威者。下面笔者将结合初中政治教学实际,就如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
新《课标》中所指的情感态度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学生的情感态度大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要使英语学习深入学生心中,把握学生的情感态势,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重大意义。  一、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外语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的实践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克服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反之,再好的教师,再
1979年恢复高考招生至今,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高考成绩也成为各级各类高等院校招收新生、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和评价标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1999年全国高等院校扩招,普通高校招生人数逐步增加,国家高等教育开始步入普及化阶段。多元化的人力资源结构决定了不同高校的办学形式多样化,选拔方式的多样性。  一、 国外高校自主招生的特点及意义  国外高校招生制度大致可归纳
摘 要:中职生源萎缩,学生基础差,英语难教难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呆板、沉闷、缺乏活力,导致学生厌学。要改变这样的困局,必须实施项目教学法,也只有项目教学法才能激发课堂活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项目教学法是交际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教学法的集成,是适合新教材、新时代的新教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 教学改革 项目教学法  教学改革的春风再次吹遍广西八桂大地,我们中职教育也一改过去传统的课堂授
教师作为一个传授者,一个解惑者,应当像一个商人了解自己的商品一样了解自己的学生,这样才能把学生引上一条健康阳光的道路上去。哪要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教师要具备一颗童心。只有教师也有一颗童心了,才能够推己及人,教师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有一个更透彻的了解,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连几千年前的圣人都说过这样的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的小学生呢?最后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