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中如何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初中生物探究课堂,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探究能力大有帮助,是突破当前教学阻碍,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文章立足于此,对初中生物教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探究性教学价值展开分析,结合如何提高探究性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以目标为指引,以文本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为助力等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探究性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0-00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27
   近些年来,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和新课程标准的提出,面对社会对于人才提出的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活动为培养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学生,不断做出各种内容和形式方面的革新,探究性教学由此走进大众视野,生物课堂也加强了对于这一全新教学手段的运用。即便如此,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不仅制约了这一全新教育理念的落实和有效性发挥,还限制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升和能力成长。这意味着探寻能够促进探究性教学落实并提高其有效性的方法,是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
   一、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问题所在及探究性教学价值
   分析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后不难发现,师生缺乏明确的教学与学习目标、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刻板、不重视实验与实践等问题比较严重,阻碍了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高质量学习,甚至限制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学科素养发展。构建“探究性教学”新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构建“探究型课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教师在无意间表达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这种尊重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与此同时,在几乎完全自主的参与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也能获得较以往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这种良好体验能够进一步点燃其学习和探究生物知识的热情,进而让整个教学活动都更顺利地推进。
   二、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探究性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
   (一)以目标为指引,准确出发
   所谓“目标”,不仅是“教”的目标,也是“学”的目标,既扮演着“为教师指明教学方向”的角色,又承担着“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的责任。尤其是在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学模式中。面对已经具备一定独立学习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学生,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目标并围绕目标选择更加合适的指导方法,往往能够帮助他们更迅速地进入探究学习状态,促进他们对新知的探索,最終提高整体教学有效性。这也意味着,初中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应提前设计科学的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他们在独立探索中实现更好的学习和成长”视为总目标,进而准确出发,引导他们参与到后续的其他环节当中。值得一提的是,“教”和“学”是在不断前进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对于“以目标指引方向”来说,在保证总目标不动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探究学习表现,教师应确定不同的“阶段性小目标”,以提高阶段性探究性教学的针对性,最终借助“高针对性”促进“高有效性”的达成[1]。
   (二)以文本为基础,探究教材
   若说目标为“教”和“学”提供了方向指引,那么教育部门修订的初中生物教材无疑是在为“教”和“学”提供内容参考。这证明了一件事情——即便是已经确定了总的教育目标和阶段性教学目标,如果“教师的探究性教学”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脱离了教材,也必将造成“探究教学与学习实效”的问题出现。对此,为保证“教”与“学”的质量,以“提高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学有效性”为出发点,教师应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围绕教材文本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教材背后最简单和基本的生物知识。就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我们周围的生物》一课来说,教师需要提前分析教材内容,并设计如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1.阅读文本理论介绍,简单了解我们周围的生物。2.结合生活经验,共同分析文本理论介绍,表达自身的理解和观点。这样,以教材为基础探究知识,学生的学习更加“有理有据”,其能力成长自然就会更“有方有向”。
   (三)以情境为支持,促进探究
   初中生物教学之所以会在过往教育环境下呈现出一定的低效特征,与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匮乏,受情境缺失影响严重[2]。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并不是十分重视创设“动态教学情境”和应用“课外学习材料”“新型教育工具”,经常秉承着“以文本为基础”的理念,一味地要求学生探究理论知识。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面对略显枯燥的理论文字,学生不免会产生“乏味”感,进而降低学习兴趣。这也意味着,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将新型教育工具利用起来、全力创设动态学习情境极其重要[2]。同样就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教材来说,在讲解“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细胞分裂、分化”的动态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的目光被视频中细胞动态的分裂过程吸引,相较于“枯燥”地面对课本图画理解细胞分裂、分化过程,学生不仅能更迅速地进入探究学习状态,还能更轻松地理解相关内容。
   (四)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自主
   基础教育应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尊重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这不仅是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初中生物课堂构建“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初中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探究”的状态中学习知识时,想要保障教学有效性的持续提高,应始终尊重学生的中心和主体地位,并不断鼓励他们自主学习知识。就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能量的供给”而言,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要求他们独立阅读教材并了解“人体中的能量是如何进行供给循环的”。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探索知识的过程,随着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探究学习能力相应提高。紧随之后的,必然是探究性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五)以小组为依托,合作探究
   虽然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经历了之前的学习锤炼,并已形成了比较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探究知识的素质素养,但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他们有可能在独立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陷入思维误区中,从而严重阻碍“探究性教学”的落实和有效性提高。而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自学”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上述问题。因此,以“提高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学有效性”为总目标,教师还可以尝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合作探索知识[3]。就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而言,在“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教学结束之后,考虑到学生已经对“我们正在生存的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合作探究能够带给他们更多的学习灵感,教师可以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的相关内容,探究“保护环境”的具体策略。
   (六)以互动为助力,深化思考
   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不应该是完全独立的活动,而是需要借助“互动”实现效果最优化,提问往往是互动的首选方式。想要参与互动,探究与教师所提问题相关的答案,学生必然要对相关知识展开思考和分析。在思考和分析的支持下回答出正確答案,并在答出正确答案之后建立起更加坚定的探究学习自信,学生自然会更积极地参与互动,进而始终处于思考知识的状态。就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进化的历程”来说,教师可以先结合教材提出“同学们,你们了解人类是通过怎样的进化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吗?”的问题,让学生对问题展开思考,再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正确答案、讲授知识。紧接着,在基础内容讲授结束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对“生物进化”感兴趣的内容提出一些拓展性、趣味性的问题,要求他们互相解答,在必要时对其答案进行补充。久而久之,良性循环形成,学生的思考收获越来越多,学习效果越来越好,探究性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七)以实验为拓展,加强培养
   构建“探究学习型课堂”,“做”是重中之重。和学生只有在不断“做”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一样,教师只有在不断“做”的过程中,才能掌握“探究性教学”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平衡点,进而以更巧妙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加强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就是将“做”与“教”“学”结合在一起的重要工具。这也意味着以“提高探究性教学有效性”为目标,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设计实验环节,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探索生物知识、验证教材理论[4]。就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植物的有性生殖”来说,教师可以设计“培育有性生殖类植物”的实验活动,要求学生选择生长周期较短的植物,从播种开始,亲自通过实验感受其授粉、成熟的整个过程。这样一来,通过不断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保障安全为基础探索生物的奥秘,学生不仅会对知识产生更深的理解和把握,还能将实验素质、实践能力提高到新的层次上。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探究思想,以探究手段引导学生学习并不断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在各种活动中探究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更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促进他们对新知的理解、吸收和运用,更对发展其知识探究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大有帮助,是促进其核心素养深化,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对此形成科学的认识,主动走出刻板的思维模式,紧密围绕新课改提出的新教育要求以及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多元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成长,最终借助高质量的生物教学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探究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小娜.“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以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2):212.
  [2]史青芝.论如何提高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19(5):191.
  [3]彭勇.浅谈初中生物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学习[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14.
  [4]吴结莹.探究式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86.
  [责任编辑 张宏丽]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思想、手段和模式等都出现了显著的转变。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必须立足于当前英语教学现状,依据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推进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提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特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作为研究的中心点,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展开简要分析,并在此
摘 要:德育教育与智育相得益彰,教师教书育人需要在“教”的基础上实现育人的目的。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科特点分层次地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基于此,本文以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为基础,本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中职德育以及教育工作的现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德育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
摘 要:针对中高职数学课程内容的断层问题,应当调整教学内容,对缺失的课程内容进行补充;针对教学方法的不同,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逐步适应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高职;数学;课程衔接;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 文
【摘 要】“题组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合理有效地选用一组数学问题组织教学。这种方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解决单个的数学问题,还要连续解决几个前后有联系的问题,以达到对问题本质的深刻理解、掌握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等。本文主要通过改变题目的关键语句、改变题目的叙述方式、增加题目的多余条件等方式设计一系列题组练习,在对比、辨析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
统编版语文教材单元编排的统整性,为项目式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以单元编排的教材为硬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游戏化、模块化的编程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编程教育纳入信息技术课程中。本文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对模块化编程软件Swift Playgrounds和Mind 在小学信息技术编程课堂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课 模块化编程  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编程教育开始在中小学普及推广,呈现低龄化趋势。在小学编程课堂中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计算思维的
摘 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义务教育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水平和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上,期望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来提升物理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初中物理已经具备一定的难度,不仅需要牢记相关的概念,还要加强对原理、实验等方面内容的理解,从物理思维、学习兴趣、系统认知等方面展开深入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摘 要:焊接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为了顺应社会发展与企业对人才需要的要求,以技能竞赛为引领,对中职学校的焊接专业技能实训教学的改革也更加重要,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营造相互竞争与比拼的学习气氛,从而为学生提升自我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技能竞赛;焊接技术;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
教学前的学情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学生,为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指明方向;教学过程中的学情分析可以为教师调整和改进当下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有效生成提供重要依据
摘 要:记叙文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广大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文章立足于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从教师及学生两个方面入手对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分别对突出存在的问题给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旨在于改善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效益及质量,引导学生写出更高质量的记叙文,让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及素养取得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