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感受,在“亲历”中学习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SC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语文课堂中开始重视“感受”,认为这是儿童语文学习的一种“直接”途径和重要形态。直接性,在以往多通过课堂中的直观教学手段来体现,但那仅仅是将课文描写的内容以实物、图画或多媒体等形式客观再现出来,人的主观情意和审美趣味往往被忽视。实践证明:单一的感知与直观形象,一般很难触及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于是我们想到了“情境”与“情境感受”。
  情境中的感受,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神韵相似的典型情境,加上师生跃动于其中的情感,使学生如入其境,真切感受,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加深理解,并由此景此情打开更远、更广阔的认识世界的通道。这是对直观教学的丰富、拓展和超越。
  一、让“感受”在整体情境中不断丰盈
  教学中,我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作者创作的场景之中,让客观场景、主观意向、教学的气氛、师生的情绪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此当中凭借已创设的情境,进行词的教学、句段的训练及朗读的指导,以对“大一”(整篇言语作品)的关照来引导、规范对“小一”(组成作品的各部分)的感受,又以对“小一”的深入感受来丰满、完善对“大一”的领悟。
  《黄鹤楼送别》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文包诗”。这种题材的课文很容易上成“文”和“诗”两部分的教学,抑或是“以文解诗”的教学。尽管这是高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我淡化了理性化的解释,强化了情境中诗句的感受。课上,我力图将情境的创设贯穿始终,使学生始终在整体联动的氛围中感受、理解和表现。
  课上,我借助多媒体和语言描绘,创设了暮春三月李白为孟浩然送行的整体情境。通读课文后,我与学生首先走进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上饮酒畅谈的场景之中,通过分角色朗读,使学生感受到两位诗人亦师亦友,更似亲人般的深情厚谊。学生模拟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进一步感受到两颗至纯诗心的碰撞和交叠。接着,我在黑板上用简笔画和一只小船的剪影,创设了李白伫立长江岸边远望送别的场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依然、凝视、伫立、孤帆”等几个关键字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展开想象:“如果你就是李白,站在长江边,看到好友孟浩然乘坐的小船离开江岸,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但你依然久久地伫立着,凝望着,此时你会说什么?”学生的回答中有祝福,有思念,有叮嘱,有再次相聚的盼望……他们情不白禁地吟诵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至此,教学达到了最佳的状态。
  连续的、整体的情境使学生渐渐沉浸其中,获得真切而完整的感受。有了这样的体验作基础,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自然就更深入,对文章的感悟也就更深切了。
  二、让“感受”通过形象促进认知与情感交织
  小学语文是有情之物,而我们的儿童又是有情之人。课堂上,情境的创设使课文的语言镶嵌在特定的情境中,语言的符号转化为鲜明的形象,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真切的感受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人物、事件的关注,产生细腻的情感体验,对课文语言的感受也随之敏锐起来。
  “风”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自然现象,它无处不在,却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风的不同变化,并带着情感认识风吹过时大自然的变化?我想唯有借助具体生动的形象。
  课前,我让学生观察风,利用美术课将风吹过时的情景画出来。一上课,首先展示大家的美术作品:风中飘扬的红旗;不停转动的风车;被风吹弯的树枝;龙卷风中的汽车、房屋……当他们看到自己和同伴们的作品时,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了。接着我由学生的画,引出了课文:“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叶颤抖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我抓住课文中的“树叶颤抖、林木点头、河水起波纹”等词语,启发学生想象:“诗中把风当作人,读着诗句,你好像看到了风在和树叶、林木、河水做什么呢?”学生用心灵去感受课文的言语,领悟其中的奥妙,课文的言语不再是枯燥的文字符号,不再是躺在书中的一行行的铅字,而是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学生说:“我好像看到风在挠树叶的痒痒,树叶笑得不停地颤抖。”“我看到风在和小树打招呼,林木也点点头说,你好,你好!”……我又让学生模拟不同的风的声音,轻柔的、凉爽的、凛冽的、咆哮的……一边模拟一边想象风吹过时的景象。老师和学生共同渲染了情境氛围,使情境展示的形象更加鲜明,并带着情感的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的情绪。此时,他们的表达也精彩纷呈:“我的头发飘动的时候,我知道是风在帮我梳头发。”“五星红旗飘扬的时候,我知道风正亲吻着国旗呢。”“风车转动的时候,我知道风在开小汽车。”“渔船左倾右斜的时候,我知道风在发威了。”……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
  三、让“感受”在儿童活动中与理智交融
  感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感知“直接”转化为情感的,实质上却仍然是以理解为其基础的,没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感受就只能停留在感受上,只有让感受与理解相伴相行,学习才能真正发生;另一方面,理解也不能脱离感受,只有真切地感受,才能深刻地理解。感受,基于理解,又能加深理解。
  在品读《珍珠鸟》一课的第四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珍珠鸟活动地点的词语,相机用简笔画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接着,通过演示珍珠鸟活动的过程,感受它离“我”的距离越来越近。我深知,感受与体验不仅诉诸肢体、视觉、听觉,更诉诸心灵对语言文字的触摸和拥抱。我启发学生思考:“小家伙在离‘我’越来越近的过程中,它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课文中没有写出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品读词语来体会。”学生从“神气十足”“撞”“挨近”“啄”这些词中读出了珍珠鸟与“我”越来越亲近的心理感受。但我们并没有就此满足,因为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通过思维获得了对理念的理解,而良好的思维和语言的活动,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学生对形象的感受,使其情绪、情感活动持续、稳定或更为强化。于是,我又设计角色表演情境,让学生扮演“作家”与“珍珠鸟”,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再现当时的情景,体会人与小鸟的友爱和谐。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深化了感受,这时的感受已不同于理解前的感受,而是“积淀”了理念和理解的感受了。
  总之,情境的展现,不仅包含着对某一事物的感知、认识,也不仅只是充当由感性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由于情境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它能充分利用形象与情感激活右脑,提高儿童的悟性;由于情境广远的意境、蕴含的理念,它又能促进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进而带动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一、预学初读,注重态度与方法引导预学是学生在老师课堂教学前进行的自主学习。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尤其要重视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和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以及要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是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古代诗歌第四课两首中的第二首.是一首戍边之歌,比较完整地展现了诗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历程.rn全诗共六章分为三大部分,细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阅读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在个体的语文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