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传统文化,构筑魅力课堂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认知和理解,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把握机遇,抓住语文这一重要学科的特点,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挖掘出教材中潜藏的传统文化因素进行适时的渗透,便是对国家精神、民族情怀和优秀文化的最好传承,也是帮助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本文将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谈谈植根传统文化,构筑诗意与理性课堂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魅力课堂;古诗;教学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中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把握机遇,根据语文这一重要学科的特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挖掘出教材中潜藏的传统文化因素进行适时的渗透,便是对国家精神、民族情怀和优秀文化的最好传承,也是帮助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之一。
  古体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认知和理解,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新课程改革以来,古诗词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这为处于起始学习阶段的学生大量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提供了便利。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致力指导学生吟诵欣赏诗文,教会他们结合背景资料自读自悟,深刻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接受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并促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古诗文内容,掌握古诗学习的方法,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以下将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古诗《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在庐山西林壁上题写的一首哲理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不仅蕴藏着作者对洞察事理的哲学思考,还道出了朴素而重要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关于这首诗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而且要重在培养学生感悟真、善、美的能力及看待事理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收到净化心灵,升华人格的效果。为落实这一教学重点,笔者拟定了三级教学目标:一级目标属于知识能力目标,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会默写古诗并了解诗句的意思,能联系生活、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二级目标属于过程方法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习如何解读这首诗歌;三级目标是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即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文,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看待问题。
  一、知情结合,读赏兼并
  讲授《题西林壁》这首诗时,笔者注意先让学生结合参考资料和书上的注解,自己学着去读懂该诗所表述的意思。又因为《题西林壁》是苏轼在庐山游玩時在西林寺墙壁上题写的诗,庐山景色宜人,山中的优美景致,数不胜数。这首诗却不写那些名胜景致,而是从另一角度,对庐山的姿态作了重点描述,还谈了游庐山的感触。前两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危崖险岩;从高处俯视深沟幽壑,从山脚下往上看,只见重峦叠障。所见之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奇秀?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察庐山的画面,并展开合理联想,领会从“横看”“侧看”不同的视角来认识事物的方法,增强看待问题要全面的意识。
  至于诗人在第三、四行诗中这样解释:“我”不了解庐山的真正面貌,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小,只能看到一部分,要是处身庐山外面,从高处往下看,就能看到庐山的全貌了。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的景象的赞美,还蕴含着耐人寻味人生的哲理。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后两句诗时,笔者让学生扮演小导游的角色,带领学生们去欣赏庐山的美景,站在诗人的角度,尝试从远、近、高、低四个不同维度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苏轼昔日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进而明白诗人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原因就在于自己处身在庐山之中。学生通过边演边悟,充分感受到了“诗中有画、诗中有理”的韵味,顺利达成学习一级目标。
  二、学以致用,授之以渔
  本诗的教学,笔者设的二级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怎样解读诗歌。多年来,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古诗的学习经历中熟练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经不断探索,笔者总结出了古诗学习的“三步曲”,并用它贯穿全诗教学。
  1.知诗人,释诗题。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借助参考资料和课本上的注释,了解该诗的作者及其写作的历史背景,再联系关键字的注解弄懂诗题的含义。
  2.抓字眼,明诗意。笔者以第一句的教学为例,先让学生抓住句中觉得最费解或最重要的字眼来帮助读懂诗句,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经互相交流后,学生很快能得出理解诗句的有效方法:一是借助注释;二是联系上下文;三是可以联系课文插图和诗人的处境。接着,笔者鼓励学生继续以同样的方法试着读懂余下诗句的大意,再在组内作进一步交流,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3.想意境,悟诗情。在学生基本理解全诗的内容以后,指导他们深入品味诗中意象,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便是重点。于是,笔者尝试配上古琴曲,创设出美妙幽雅的情境,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好让学生能尽快入情入境,情感体验得以升华。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笔者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古诗学习三步曲”,在本诗的教学中,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受用无穷。
  三、意趣相融,深化主题
  哲理诗中的“哲思”,包含着无穷的意蕴与情感,是可内化成学生人文素养,陶冶其情操的重要内容。古诗《题西林壁》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只要结合注解就能大致读懂诗句表面的意思。故在教学中,笔者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这一“哲思”的感悟上。 在学生初步读通、读懂全诗后,笔者让学生试着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的面貌, 把他们自己对庐山的认识尽兴地通过笔端表露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打破了学科界限,既有了本学科的学习,也有了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积极性、自主性。然后再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他们读出意境,读出感受。最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展开探讨,比如,要看清地球的全貌应站在哪儿去看?对一个同学的表现,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是只看他的缺点还是只看他的优点呢?再如下象棋,围观的人总比下棋的人看得清楚,这是为什么?于是,一场讨论下来,“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不言而喻。
  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如此简短的一首哲理诗,很有见地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既像是作者顺手拈来,又不失总结人生智慧,传达理趣的意旨。通过品读,学生既领悟到诗中所包含的情理,感受到古诗中尤其是哲理诗的魅力;又增进了他们的见识,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且懂得了正确看待人和事的方法。当初预设的三级目标,也就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实现。
  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是很好的载体。我们的教学,不但要关注诗文外在语言所传达的意思,更应关注诗文内在意韵,这需要语文教师有一颗执着的心,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挖掘出教材中潜藏的传统文化因素进行适时的渗透,使之既学得扎实,又能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促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构筑起一个理性与诗意相结合的魅力课堂。相信这也是对国家精神、民族情怀和优秀文化的最好传承,也是帮助我们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新.在古诗教学中加强文化传统教育[J].学周刊,2011(4):143-144.
  [2]惠恩珍.让哲理诗教学意蕴悠远[J].小学教学参考,2019(10):34.
其他文献
东莞市常平镇第一小学以“双美教育”品牌为统领,以“求真·向善·致美”为理念,2000年荣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荣膺“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奠定了学校走大艺术教育特色之路的发展基础。  学校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本科学历53人。高级教师6人,中级教师47人。目前学校有南粤优秀教师2名,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名,市学科带头人6名,市優秀教师9名,市教学能
作家龙应台曾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校园文化是一间学校的灵魂,它就如一根若隐若现的细丝,串连起全校师生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和行为准则,沉淀出独有的气质与内涵,构建成独特的文化品牌。年级是学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是校园文化落地生根的沃土。广州市南沙横沥中学为广州市南沙区首批品牌示范校之一。依托学校的“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技术院校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也暴露出种种问题。作为职业院校美容保健专业的教师,笔者针对所在地区(广州中山市)的人才需求,科学确定美容保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长期以来的教学教育实践,对美容保健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课题研究与大量的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美容保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发展策略。  【关键词】美容保健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在九年义务教育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在初中阶段将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应用到相关教学工作已成为目前的趋势。初中核心素养教学体系得到不断完善,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通过全面引入核心素养理念,能够进一步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综合提升学生各项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道德法治课程重视程度和学习激情,使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因此,本文主要基于
【摘要】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教师重视对丰富互动课堂的构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学习现象仍旧较为常见,导致课堂互动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基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通过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以学生课堂互动實际需求为主,不断丰富互动形式,拓展教学内容,从而为课堂有效互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确保教学实效性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它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有了良好的数学基础,学生学习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同时,小学数学是一门偏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而画图策略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结合相应的图像,化抽象为具体,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文字转换为较为直观的数学图形,对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相应的数学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画图策略
【摘要】科技進步是推动国家富强、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因素和根本动力。只有广泛提升全民族科学素养,夯实基础,才可能支撑起尖端科技这个塔尖。而科学素养要从小抓起,在学生的各项科学素养中,分析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猜扑克推理题正是一类以训练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的问题,学生通过对猜扑克推理题的分析和拓展性思考,通过对表面的分析发现其背后隐
【摘要】本文主要从生态语文回归课堂本质分析角度出发,深入阐述了生态语文回归课堂的意义和作用,阐述了让生态语文回归课堂的措施,分别从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创新语文朗读方式、创新语文课堂互动方式三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生态语文回归课堂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语文;课堂教学;操作能力  “生态语文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充分尊重教育对象,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智开导
本报综合消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書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经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十次全体会议审议,日前,教育部、中组部、中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举措,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背景下,实现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公平而有质
每个孩子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因此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必须根据其不同的个性而采取相应的方式。一些孩子与众不同,我们要用真诚和耐心来开启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包容和尊重,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健康成长创设一种良好的成长氛围,走近孩子。  一、个案基本情况  学生小杨脾气暴躁,上课爱跟同桌讲话,做小动作,写字马虎,学习成绩不够优秀。  二、案例分析  课堂上,我讲完新课,学生们开始做练习,教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