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新课程的实施以来,高中数学新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变。新教材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亲和力”。用“问题与矛盾”来引导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体现“问题性”。本套教材的一个很大特点是随处可以见到“观察”“思考”“探索”以及用“问号性”图标呈现的“边空”等栏目。 使用新教材,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特别是我们教师更是要在如何上好探究课上下功夫。
  首先:为了能够落实好新课标,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主动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的。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是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融合。
  其次:现代的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新型的课堂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线,精心设计各种教案,尽可能多让学生尝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更多的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的学习与探索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同时,探究性学习无疑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手段。那么我们怎样实施呢?
  (一)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必须精心创设情境,让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这样才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创设一些情景悬念,启发学生把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实际和数学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同时也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探究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不仅能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陶冶情操,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单纯的数学问题往往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探究数学问题的乐趣。因此,老师可以从实际中的热点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给出一些生动具体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勇于探究的思维习惯。比如,在学习《数列》这一章的知识时,可联想到银行利率或根据当前的购房热,举分期付款的例子;再比如讲指数函数的概念时,对于函数y=2x的理解也可举出形象生动的实例:细胞分裂,连续折叠一张纸,甚至还可以提及面馆师傅做拉面等等。数学教师若经常开动脑筋,设法寻找恰当的生活例子,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探究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二)组织探究活动,形成良好习惯
  数学学科的任务之一就是探索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讲究策略,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引导他们进行研讨,在学生中形成研究风气。
  (1)利用教材,开展探究活动
  数学课本是供教学用的材料,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凭借课本,而应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组织学生探究,以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如在上“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节课时,有位教师是这样安排学生探究的:首先,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三组小木棒,其中一组可以组成三角形,一组是两根木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的长度。然后让学生分别用这三组木棒摆三角形,并分别量出各组木棒每根的长度。最后,教师把学生量得三组木棒长度分列在黑板上,并就此提出“请你用一个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三条线段能够组成三角形的条件”的问题。这时,学生一般会在能够组成三角形的那组数据里寻找关系式。有的会提出两线段的和大于第三线段的关系式,有的会对两根木棒长度的差与第三根的长度比较,有的甚至会提出用两根木棒长度的平方和与第三根长度的平方进行比较。不管学生用那种方式,教师都写到黑板上,然后引导他们一一筛选,最后只剩下所要得到的结论。这种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2)故意示错,开展探究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故意出错,引导学生去探究、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如教学“平行线”时,教师通过在桌面上摆小棒,得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有的学生看了书后马上反对,教师则“坚持错误”,要求学生拿出事实依据来。学生兴趣很高,通过实际操作(把小棒竖起来摆弄)、小组讨论,跟老师据理力争,教师终于“认输”,并向学生“道谢”。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活动,经过跟老师智力的一番“搏斗”,最后战胜老师,“夺取”知识,增强了立体空间的观念。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3)抛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有应用于生产实际。因此,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一些实践性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如学习“统计初步知识”前,组织学生调查市场的价格信息或了解家庭成员的年龄状况等,上课时,把这些信息、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又如学习“比例”后,我带领学生来到学校旗杆旁,让学生研究学校的旗杆究竟有多高。实际观察后,学生提出了多种测量方法:有学生提出爬上去量,有同学提出量旗杆的绳子,又有同学提出去测量旗杆旁边的楼房的高度,还有同学提出用影长与竿长的比例关系去测量和计算。最后筛选几种较为合理的方法,分组测量、计算、最后汇总、交流讨论。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逐步培养他们把数学作为观察周围事物、分析和研究各种具体现象的工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的问题探究式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学会自行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中,所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均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提问题,提好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索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校园安全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基层教育管理者必须重新实践和思考校园安全管理问题。本文将校园的安全事故分成了自然灾害、无意受伤、有意受伤、教师伤害、食品安全、精神伤害和网络安全七类,并针对不同的伤害类别,针对性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建议和管理措施。  【关键字】学校安全;安全管理;学生安全;安全教育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如教师体罚学生事件、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教学楼踩踏事件、校园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和判断;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实现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基础上的。发展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学
测定杜长大三元杂交体系和斯格配套系各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计算出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率;选用5个与生长性状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对测定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利用混合效应线性模
在猪育种工作中,为评定母猪繁殖能力的优劣,常用繁殖性能指数。本文取最能代表母猪繁殖能力的总产仔数及断奶后至再受孕的间隔时间两个性状,用目标选择指数法,构建了母猪繁殖性能
【摘 要】卡尔曼滤波器是一种线性、递归的估值方法,在多领域,尤其在导航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当前己成功应用于GPS/INS组合导航,提高了一定的精度。本文利用MATLAB实现卡尔曼滤波器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ATLAB设计的卡尔曼滤波器的滤波效果良好,观察噪声越小,系统噪声越大,递推次数越多,卡尔曼滤波器校正作用越好。  【关键词】卡尔曼滤波器 MATLAB 算法流程 噪声  Kalman
在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围棋社团活动室内,50多岁的辅导教师李刚正在耐心地给一个二年级同学讲解围棋的基本知识。像李教师这样有围棋造诣的家委会成员以志愿者身份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