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咏雪》是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古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一书主要记录的是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咏雪》全文仅71个字 ,可谓短小精悍。基于上述特点我做了三点思考:一是如何短文“厚”教, 二是如何短文“趣”教,三是如何短文“新”教。我主要采用了趣味诵读法和想象体验法。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1.出示几幅大雪覆盖大地、房屋的画面,让学生借用古代、现代诗句描述雪景。
——温习咏雪的诗句,感受古诗句形神兼备、情意相融的表现手法。
2.再出示一幅下雪的动感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情景,尽可能做到情意相融、形神兼备。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巧妙地引入新课。
二、感知文意
1.结合注释在文间批注。要求重点掌握下列词义:内集、俄而、差、拟、未若、因、欣然。并了解《世说新语》和编著者刘义庆。
——通过自己动手感受词义,并能突出重点。
2.文章写了好几个人物,你能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增强趣味,同时巧妙地感知文本内容,初步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3. “儿女”一词,现在是“子女”之意,古文中也有此意,如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又如《赠卫处士》中“惜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那么此文中的“儿女”是否也是此意呢?请结合全文的内容,作出准确的解释。
——一词贯全文,既领会了内容,也进一步了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
三、解析人物,体会主旨
1.文章虽短小,但一个大家庭的氛围却已经营造出来,同学们感受到一个怎样的家庭氛围呢?何以见得?
——强化学生的感受力。学生从事情的转换“讲论文义→咏雪”、人物的神情“欣然,大笑乐”,可以体验到一种和睦、其乐融融的氛围。
2.由此我们感受到“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长者形象呢?
——进一步强化感受力。
3.反复读句,想象“胡儿”、“兄女”的神情、心理和行为表现,你觉得哪个词最能显示人物的形象特征。
——通过朗读强化感受力。反复朗读是能够感受到“差”和“未若”最能凸显人物的形象特征的。
4.按要求填空
“胡儿____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_______曰:‘未若柳絮因风起。’”横线上可填写人物的神情、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词语。
——通过填空,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对人物形象的感受。
5.结合自己的理解,有表情地朗读全文。
四、合理拓展,促进积累
1.根据文章的两个咏雪的句子带给你的启发,借助想象,用现代汉语再说几个咏雪的比喻妙句。
——调动学生的积累,训练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
2.从王戎摘李、孔融让梨的故事中认识《世说新语》的特征。
——训练学生的感知力和概括力。
3.课外进一步积累《世说新语》中的有趣故事,并尝试讲给别人听。
——强化积累,并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
教后反思:我觉得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各种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以为主要在以下方面有了一些突破。一是“新”,新在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儿女)来感知全文内容和意旨。二是“厚”,通过把玩两个咏雪的句子,既领会了句义,又感知了人物形象的特征和情感,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是“趣”,趣在新颖的朗读,即通过揣摩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读。
(作者单位:监利县荒湖中学)
一、导入
1.出示几幅大雪覆盖大地、房屋的画面,让学生借用古代、现代诗句描述雪景。
——温习咏雪的诗句,感受古诗句形神兼备、情意相融的表现手法。
2.再出示一幅下雪的动感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情景,尽可能做到情意相融、形神兼备。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巧妙地引入新课。
二、感知文意
1.结合注释在文间批注。要求重点掌握下列词义:内集、俄而、差、拟、未若、因、欣然。并了解《世说新语》和编著者刘义庆。
——通过自己动手感受词义,并能突出重点。
2.文章写了好几个人物,你能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增强趣味,同时巧妙地感知文本内容,初步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3. “儿女”一词,现在是“子女”之意,古文中也有此意,如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又如《赠卫处士》中“惜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那么此文中的“儿女”是否也是此意呢?请结合全文的内容,作出准确的解释。
——一词贯全文,既领会了内容,也进一步了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
三、解析人物,体会主旨
1.文章虽短小,但一个大家庭的氛围却已经营造出来,同学们感受到一个怎样的家庭氛围呢?何以见得?
——强化学生的感受力。学生从事情的转换“讲论文义→咏雪”、人物的神情“欣然,大笑乐”,可以体验到一种和睦、其乐融融的氛围。
2.由此我们感受到“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长者形象呢?
——进一步强化感受力。
3.反复读句,想象“胡儿”、“兄女”的神情、心理和行为表现,你觉得哪个词最能显示人物的形象特征。
——通过朗读强化感受力。反复朗读是能够感受到“差”和“未若”最能凸显人物的形象特征的。
4.按要求填空
“胡儿____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_______曰:‘未若柳絮因风起。’”横线上可填写人物的神情、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词语。
——通过填空,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对人物形象的感受。
5.结合自己的理解,有表情地朗读全文。
四、合理拓展,促进积累
1.根据文章的两个咏雪的句子带给你的启发,借助想象,用现代汉语再说几个咏雪的比喻妙句。
——调动学生的积累,训练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
2.从王戎摘李、孔融让梨的故事中认识《世说新语》的特征。
——训练学生的感知力和概括力。
3.课外进一步积累《世说新语》中的有趣故事,并尝试讲给别人听。
——强化积累,并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
教后反思:我觉得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各种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以为主要在以下方面有了一些突破。一是“新”,新在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儿女)来感知全文内容和意旨。二是“厚”,通过把玩两个咏雪的句子,既领会了句义,又感知了人物形象的特征和情感,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是“趣”,趣在新颖的朗读,即通过揣摩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读。
(作者单位:监利县荒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