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自诞生以来,散文文坛就为之“颇不宁静”。八十多年来,解读者、分析者、质疑者、争辩者热闹非凡,尤其是对《荷》的“不宁静”情愫的探讨,莫衷一是。许多人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荷》的真谛,有社会学的,有心理学的,有伦理学的,甚至涉及到意识和潜意识等问题。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人们大多都认为《荷》一文,抒发了“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尤其是各种版本的语文教学参考书几乎都沿用了这一说法,使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也深信不疑,都这么教给学生。对此,我经过反复研读和分析,无论是联系时代背景,还是从文章本身来说,我都觉得“抒发了‘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这一说法不妥。我认为:第一。《荷》一文作者所抒之情是“愁”情,而非“喜”情;第二,《荷》一文所抒之情不是“淡淡的”而是“浓浓的”。本文主要从文本的层面对以上两个方面作阐述。
一、《荷》一文所抒之情是“愁”,而不是“喜”。
先打个比方:一个人口袋里分文没有,他说我要去用钱,你能相信吗?他又拿什么来用呢?那么说朱先生《荷》一文抒发了“淡淡的喜悦”,那他的“喜”又从何而来呢?他的心中有“喜悦”之情吗?
首先,从时代背景看。《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由于“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见朱自清给S君的《一封信》)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无论从社会环境还是从家庭环境(父子关系紧张)来看,朱自清内心深处只有“颇不宁静”,而非“喜悦”。
其次,从文本的层面分析更是一目了然。且看《荷》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可谓卓然醒目。读者首先触摸到的是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不愉快——烦恼。难道能把“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理解为因喜悦而激动不已吗?而这句恰恰是“文眼”,也为全文定下了“忧愁”的感情基调。既然基调如此,那在“忧愁”的基调上又来抒“喜悦”之情,岂不荒唐!
作者的心中到底有没有“喜悦”之情呢?顺着作者的思绪,跟随其行踪,寻找其心理变化,我们就不难发现:朱先生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朱先生到荷塘去的目的应该是十分清楚的——散心。“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从“受用”二字来看,这好像就是今晚来荷塘边的目的所在——观赏荷塘月色。作者接下来以优雅浓情的笔墨,描绘出了朦胧幽雅而冷静的荷塘月色。许多读者都体会到了作者的“淡淡的喜悦”之情。但细想一想,这种“喜悦”却不是作者内心深处所具有的,而是观荷塘之景所产生的,是作者沉浸在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另一个世界”里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物我无两忘的超出现实世界时的短暂的“喜悦”。它让作者的内心的“不宁静”得到短暂的安宁,是暂时摆脱烦恼时的喜悦,也是“刹那主义”的喜悦,更是其表面的喜悦。这种“喜悦”是作者用来对抗内心深处的“颇不宁静”,平衡“颇不宁静”之心的。“荷塘月色”实为排遣忧愁的道具——如酒一般——借酒消愁。这时,我们就发现朱先生在“受用”前加个“且”字的妙用了——“且受用”是姑且、暂且、暂时抛开其他(烦恼和忧愁)而不顾,全身心投人荷塘,“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以期摆脱愁苦,安宁心灵。“荷塘月色”越美越能令人陶醉,越能令人忘“忧”,使那颗不堪重负的“颇不宁静”之心得到一点点的喘息。荷塘美景与其说是自然美景,毋宁说是作者心灵中幻化出来的美景(荷塘月色完全有电脑合成的美人的特点——太完美了)。描写“荷塘月色”所透视出的“淡淡的喜悦”并非作者所抒之情;排忧解愁才是作者描写“荷塘月色”的真正目的。
同理,我们从文章的后半部分“忆江南”中,仿佛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淡淡的喜悦”,但它们同样是作者用来排忧忘忧的工具。如果我们把作者的情绪再理一理,就再清楚不过了。作者到“荷塘”为了排遣烦恼和苦闷,把“荷塘”写得如诗如画,让自身沉浸其中,可以看作是作者情感对忧愁重围的第一次“突围”,虽然力度很大,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把他从“另一个世界”吵醒的时候,他发出了最无奈的哀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从美景中走了出来,无比的失落和伤感。他却不愿善罢甘休,说得确切一点。他不愿自己马上又回到现实的烦恼和苦闷的重围之中,于是就来了第二次“突围”——“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热闹”“风流”的故事,美好的遐想给作者带来了又一次的“忘我”,但这一次他的“突围”的力度要小得多了,最后又是失败——“我早已无福消受了”,一切美好都已成为过去,眼前只有烦恼和忧愁。但可怜的作者,并不甘心,他还要往外突——“又记起《西洲曲》”。这第三次的“突围”,从时间和力度来看,都远远不如前两次,结果当然是失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是最后的一招了。“江南”是作者的故乡,铭刻着他许多美好的记忆。他本可以幻化出许许多多的美好来,让自己云游江南,但高明的作者在此却十分无情。没有让思绪再往前多挪动半步,也没有给读者留下半点余地。“惦着江南”才开头,就“猛一抬头”到了“自己的门前”,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也让一切美好的希望彻底破灭了。作者到此,再一次高妙地把心中的“愁”绪满满地呈现到了读者面前,抒情达到高潮。但作者并没就此而止步,“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进入到一个无声的寂寞的世界,而且是无人诉说的苦闷世界。到此,我感觉到,朱先生把他的一腔愁绪洒泼得满纸都是,连空气里也弥漫着愁苦,让敏感的读者,每一个感官里都充满了愁的滋味。作者的抒情也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朱自清先生的《荷》一文,所抒发的情感是“愁”而非“喜”。“喜悦”之情是朱先生用来冲淡心中忧愁和苦闷的工具,是用来平静“颇不宁静”之心的“良药”。同时,从表现手法来看,短暂“喜悦”之情的表露,一方面侧面表达了朱先生内心对“宁静”的渴求,从而表达内心的“不宁静”;另一方面,朱先生幻化出来的荷塘月色的美景,自我陶醉而产生的“喜悦”,正好折射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化解不开的“忧愁”。因此,《荷》一文中的“喜悦”之情是作者“找乐子”找来的,而非作者心中固有,是暂且用来冲淡惆怅排遣郁闷的;“荷塘月色”也就成了朱先生精神的“世
一、《荷》一文所抒之情是“愁”,而不是“喜”。
先打个比方:一个人口袋里分文没有,他说我要去用钱,你能相信吗?他又拿什么来用呢?那么说朱先生《荷》一文抒发了“淡淡的喜悦”,那他的“喜”又从何而来呢?他的心中有“喜悦”之情吗?
首先,从时代背景看。《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由于“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见朱自清给S君的《一封信》)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无论从社会环境还是从家庭环境(父子关系紧张)来看,朱自清内心深处只有“颇不宁静”,而非“喜悦”。
其次,从文本的层面分析更是一目了然。且看《荷》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可谓卓然醒目。读者首先触摸到的是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不愉快——烦恼。难道能把“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理解为因喜悦而激动不已吗?而这句恰恰是“文眼”,也为全文定下了“忧愁”的感情基调。既然基调如此,那在“忧愁”的基调上又来抒“喜悦”之情,岂不荒唐!
作者的心中到底有没有“喜悦”之情呢?顺着作者的思绪,跟随其行踪,寻找其心理变化,我们就不难发现:朱先生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朱先生到荷塘去的目的应该是十分清楚的——散心。“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从“受用”二字来看,这好像就是今晚来荷塘边的目的所在——观赏荷塘月色。作者接下来以优雅浓情的笔墨,描绘出了朦胧幽雅而冷静的荷塘月色。许多读者都体会到了作者的“淡淡的喜悦”之情。但细想一想,这种“喜悦”却不是作者内心深处所具有的,而是观荷塘之景所产生的,是作者沉浸在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另一个世界”里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物我无两忘的超出现实世界时的短暂的“喜悦”。它让作者的内心的“不宁静”得到短暂的安宁,是暂时摆脱烦恼时的喜悦,也是“刹那主义”的喜悦,更是其表面的喜悦。这种“喜悦”是作者用来对抗内心深处的“颇不宁静”,平衡“颇不宁静”之心的。“荷塘月色”实为排遣忧愁的道具——如酒一般——借酒消愁。这时,我们就发现朱先生在“受用”前加个“且”字的妙用了——“且受用”是姑且、暂且、暂时抛开其他(烦恼和忧愁)而不顾,全身心投人荷塘,“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以期摆脱愁苦,安宁心灵。“荷塘月色”越美越能令人陶醉,越能令人忘“忧”,使那颗不堪重负的“颇不宁静”之心得到一点点的喘息。荷塘美景与其说是自然美景,毋宁说是作者心灵中幻化出来的美景(荷塘月色完全有电脑合成的美人的特点——太完美了)。描写“荷塘月色”所透视出的“淡淡的喜悦”并非作者所抒之情;排忧解愁才是作者描写“荷塘月色”的真正目的。
同理,我们从文章的后半部分“忆江南”中,仿佛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淡淡的喜悦”,但它们同样是作者用来排忧忘忧的工具。如果我们把作者的情绪再理一理,就再清楚不过了。作者到“荷塘”为了排遣烦恼和苦闷,把“荷塘”写得如诗如画,让自身沉浸其中,可以看作是作者情感对忧愁重围的第一次“突围”,虽然力度很大,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把他从“另一个世界”吵醒的时候,他发出了最无奈的哀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从美景中走了出来,无比的失落和伤感。他却不愿善罢甘休,说得确切一点。他不愿自己马上又回到现实的烦恼和苦闷的重围之中,于是就来了第二次“突围”——“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热闹”“风流”的故事,美好的遐想给作者带来了又一次的“忘我”,但这一次他的“突围”的力度要小得多了,最后又是失败——“我早已无福消受了”,一切美好都已成为过去,眼前只有烦恼和忧愁。但可怜的作者,并不甘心,他还要往外突——“又记起《西洲曲》”。这第三次的“突围”,从时间和力度来看,都远远不如前两次,结果当然是失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是最后的一招了。“江南”是作者的故乡,铭刻着他许多美好的记忆。他本可以幻化出许许多多的美好来,让自己云游江南,但高明的作者在此却十分无情。没有让思绪再往前多挪动半步,也没有给读者留下半点余地。“惦着江南”才开头,就“猛一抬头”到了“自己的门前”,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也让一切美好的希望彻底破灭了。作者到此,再一次高妙地把心中的“愁”绪满满地呈现到了读者面前,抒情达到高潮。但作者并没就此而止步,“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进入到一个无声的寂寞的世界,而且是无人诉说的苦闷世界。到此,我感觉到,朱先生把他的一腔愁绪洒泼得满纸都是,连空气里也弥漫着愁苦,让敏感的读者,每一个感官里都充满了愁的滋味。作者的抒情也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朱自清先生的《荷》一文,所抒发的情感是“愁”而非“喜”。“喜悦”之情是朱先生用来冲淡心中忧愁和苦闷的工具,是用来平静“颇不宁静”之心的“良药”。同时,从表现手法来看,短暂“喜悦”之情的表露,一方面侧面表达了朱先生内心对“宁静”的渴求,从而表达内心的“不宁静”;另一方面,朱先生幻化出来的荷塘月色的美景,自我陶醉而产生的“喜悦”,正好折射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化解不开的“忧愁”。因此,《荷》一文中的“喜悦”之情是作者“找乐子”找来的,而非作者心中固有,是暂且用来冲淡惆怅排遣郁闷的;“荷塘月色”也就成了朱先生精神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