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主题再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自诞生以来,散文文坛就为之“颇不宁静”。八十多年来,解读者、分析者、质疑者、争辩者热闹非凡,尤其是对《荷》的“不宁静”情愫的探讨,莫衷一是。许多人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荷》的真谛,有社会学的,有心理学的,有伦理学的,甚至涉及到意识和潜意识等问题。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人们大多都认为《荷》一文,抒发了“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尤其是各种版本的语文教学参考书几乎都沿用了这一说法,使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也深信不疑,都这么教给学生。对此,我经过反复研读和分析,无论是联系时代背景,还是从文章本身来说,我都觉得“抒发了‘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这一说法不妥。我认为:第一。《荷》一文作者所抒之情是“愁”情,而非“喜”情;第二,《荷》一文所抒之情不是“淡淡的”而是“浓浓的”。本文主要从文本的层面对以上两个方面作阐述。
  
  一、《荷》一文所抒之情是“愁”,而不是“喜”。
  
  先打个比方:一个人口袋里分文没有,他说我要去用钱,你能相信吗?他又拿什么来用呢?那么说朱先生《荷》一文抒发了“淡淡的喜悦”,那他的“喜”又从何而来呢?他的心中有“喜悦”之情吗?
  首先,从时代背景看。《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由于“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见朱自清给S君的《一封信》)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无论从社会环境还是从家庭环境(父子关系紧张)来看,朱自清内心深处只有“颇不宁静”,而非“喜悦”。
  其次,从文本的层面分析更是一目了然。且看《荷》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可谓卓然醒目。读者首先触摸到的是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不愉快——烦恼。难道能把“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理解为因喜悦而激动不已吗?而这句恰恰是“文眼”,也为全文定下了“忧愁”的感情基调。既然基调如此,那在“忧愁”的基调上又来抒“喜悦”之情,岂不荒唐!
  作者的心中到底有没有“喜悦”之情呢?顺着作者的思绪,跟随其行踪,寻找其心理变化,我们就不难发现:朱先生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朱先生到荷塘去的目的应该是十分清楚的——散心。“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从“受用”二字来看,这好像就是今晚来荷塘边的目的所在——观赏荷塘月色。作者接下来以优雅浓情的笔墨,描绘出了朦胧幽雅而冷静的荷塘月色。许多读者都体会到了作者的“淡淡的喜悦”之情。但细想一想,这种“喜悦”却不是作者内心深处所具有的,而是观荷塘之景所产生的,是作者沉浸在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另一个世界”里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物我无两忘的超出现实世界时的短暂的“喜悦”。它让作者的内心的“不宁静”得到短暂的安宁,是暂时摆脱烦恼时的喜悦,也是“刹那主义”的喜悦,更是其表面的喜悦。这种“喜悦”是作者用来对抗内心深处的“颇不宁静”,平衡“颇不宁静”之心的。“荷塘月色”实为排遣忧愁的道具——如酒一般——借酒消愁。这时,我们就发现朱先生在“受用”前加个“且”字的妙用了——“且受用”是姑且、暂且、暂时抛开其他(烦恼和忧愁)而不顾,全身心投人荷塘,“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以期摆脱愁苦,安宁心灵。“荷塘月色”越美越能令人陶醉,越能令人忘“忧”,使那颗不堪重负的“颇不宁静”之心得到一点点的喘息。荷塘美景与其说是自然美景,毋宁说是作者心灵中幻化出来的美景(荷塘月色完全有电脑合成的美人的特点——太完美了)。描写“荷塘月色”所透视出的“淡淡的喜悦”并非作者所抒之情;排忧解愁才是作者描写“荷塘月色”的真正目的。
  同理,我们从文章的后半部分“忆江南”中,仿佛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淡淡的喜悦”,但它们同样是作者用来排忧忘忧的工具。如果我们把作者的情绪再理一理,就再清楚不过了。作者到“荷塘”为了排遣烦恼和苦闷,把“荷塘”写得如诗如画,让自身沉浸其中,可以看作是作者情感对忧愁重围的第一次“突围”,虽然力度很大,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把他从“另一个世界”吵醒的时候,他发出了最无奈的哀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从美景中走了出来,无比的失落和伤感。他却不愿善罢甘休,说得确切一点。他不愿自己马上又回到现实的烦恼和苦闷的重围之中,于是就来了第二次“突围”——“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热闹”“风流”的故事,美好的遐想给作者带来了又一次的“忘我”,但这一次他的“突围”的力度要小得多了,最后又是失败——“我早已无福消受了”,一切美好都已成为过去,眼前只有烦恼和忧愁。但可怜的作者,并不甘心,他还要往外突——“又记起《西洲曲》”。这第三次的“突围”,从时间和力度来看,都远远不如前两次,结果当然是失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是最后的一招了。“江南”是作者的故乡,铭刻着他许多美好的记忆。他本可以幻化出许许多多的美好来,让自己云游江南,但高明的作者在此却十分无情。没有让思绪再往前多挪动半步,也没有给读者留下半点余地。“惦着江南”才开头,就“猛一抬头”到了“自己的门前”,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也让一切美好的希望彻底破灭了。作者到此,再一次高妙地把心中的“愁”绪满满地呈现到了读者面前,抒情达到高潮。但作者并没就此而止步,“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进入到一个无声的寂寞的世界,而且是无人诉说的苦闷世界。到此,我感觉到,朱先生把他的一腔愁绪洒泼得满纸都是,连空气里也弥漫着愁苦,让敏感的读者,每一个感官里都充满了愁的滋味。作者的抒情也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朱自清先生的《荷》一文,所抒发的情感是“愁”而非“喜”。“喜悦”之情是朱先生用来冲淡心中忧愁和苦闷的工具,是用来平静“颇不宁静”之心的“良药”。同时,从表现手法来看,短暂“喜悦”之情的表露,一方面侧面表达了朱先生内心对“宁静”的渴求,从而表达内心的“不宁静”;另一方面,朱先生幻化出来的荷塘月色的美景,自我陶醉而产生的“喜悦”,正好折射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化解不开的“忧愁”。因此,《荷》一文中的“喜悦”之情是作者“找乐子”找来的,而非作者心中固有,是暂且用来冲淡惆怅排遣郁闷的;“荷塘月色”也就成了朱先生精神的“世
其他文献
[关键词]追问,课堂教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29-03    “追问”是人们探究未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历史、反思历史的重要法门。因此,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该养成“追问”的习惯。    案例一:  近日我听了一节课,题目是《鸦片战争》,教师的素质很高,上课如行云流水,能打很高的分数。不过,课堂上出现的一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育部门对实际教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在小学教学阶段。通过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大量实践教学表
我校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入手,设计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课题.以改变备课方式为切入点,把备“教案”变为备“学案”,把教学的立足点、课
同质化愈演愈烈,企业怎样脱颖而出快速发展?  当市场竞争中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当中国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国内同行的竞争,企业之间朴素模仿的速度也骤然加快,于是,产品同质化、传播同质化、市场同质化,消费者也同质化。电子行业、饮料行业、服装行业??众多的行业有无数的企业只是在战术层面拼命搏杀,甚至到了刺刀见红的地步。在这种形势下,你的企业要脱颖而出快速发展,如何为自己寻找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定位?
互动教学是指师生之间在课堂中进行有创意、有思维、有智慧的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是教和学的高度统一。互动教学通过协调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开发,
摘要: 在大批量的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较多,目前尚难以建立加工精度动态损失的精确数学模型。本研究以柱塞套内孔加工为例,分别探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灰色系统理论及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等手段建立加工精度动态损失数学模型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对各种建模精度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 柱塞套;预测;线性回归  中图分类号:TH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32002
【内容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对个人身体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的身体对于学生的生活、学习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其关键时期。所以要从小学阶段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真正发挥小学体育课的作用。接下来,笔者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兴趣对小学体育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兴趣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 兴趣培养 重要性 措施分析  兴趣教学是尊重学
在学习直线、射线、线段时,由于概念混淆不清,考虑问题欠周密,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现将一些常见的错误说法举例剖析如下,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1.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这
专利申请号:CN200920117813.3公开号:CN201417749申请日:2009.04.16公开日:2010.03.03申请人:詹云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钼丝钩自动绕制装置,该绕制装置通过主滑块向后滑动
审美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培育一种审美能力。这种美不仅仅是人们所看到的美,更体现在用心灵体验中的美。审美教育的作用不只是教会人们如何认识美,而是希望人在体验美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