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与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q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工程力学课程是工科类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覆盖面广且其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以工程力学课程为载体,结合该课程的自身特点和教学内容,将典型案例和经典故事的思政元素穿插于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效果,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功能,实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
  [关    键   词]  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014-02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高校实施课程思政逐步从“点”上发展为“面”上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1]。2020年6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中也明确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课堂教学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教师培养人才的主渠道[2],也是育人的主阵地。因此,在高校课堂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充分发挥课堂的思政育人作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一、工程力学课程特点
   工程力学课程是工科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和构件承载能力的学科,主要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该课程为机械、土木、能源、航空、安全、交通、环境工程等各专业培养人才,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3-4]。所有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特别对于选课学生多、课时较大的工程力学课,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学生的覆盖面及受益面将会大幅度提升。
   同时,工程力学课程自身又具有理论抽象、逻辑严谨、公式繁多、计算量大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知识抽象、难懂,学习难度大,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挖掘、融入思政元素,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思政教育的目标
   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基础和前提,把思政元素贯穿于工程力學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功能[5-6],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在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的指引下,结合工程力学课程的特点,笔者在授课中通过思政教育的实践,主要实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目标。
   (一)通过思政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以力学发展史为切入点,引入世界上现存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其利用扶拱敞肩结构调整荷载分布,使恒载压力线和大拱的轴线极为接近,充分利用了石材抗压不抗拉的特性。钱令希院士用塑性理论计算结果显示压力线完全通过拱轴,其结构非常符合现代力学原理[7]。讲授梁的弯曲内力时,引入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的山西悬空寺,其以“奇、险、巧、奥”著称,集力学、美学和宗教融为一身的人文建筑奇观,堪称世界一绝。悬空寺所有的楼阁和栈道下都埋有横梁,运用的是我们现代悬臂梁的力学原理。横梁是支撑整座阁楼的主要受力构件,而我们看到的悬空寺下面的一根根细长的立柱不是用来承重的,而是用来保持阁楼的水平[8]。让我们惊叹的是,在当时力学还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而我国古代的匠师们却能够精准地确定受力部位,创造出震惊世界的建筑杰作。通过这些经典案例,让学生领略中国古人的智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通过思政教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探索的动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中,挖掘我国跟力学相关的工程家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以讲故事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讲平面桁架内力计算时,通过我国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的桁架梁桥——钱塘江大桥工程实例。引入它的设计者茅以升先生的励志故事,茅先生小时候亲眼目睹了文德桥坍塌事件,从那刻起他励志长大了一定要造出最结实的桥。从此,不管看到什么桥,总是要看个够,读书后收集了大量有关桥的文章和图画。在设计钱塘江大桥时,日本帝国主义已从东北侵入华北,为了加快进度,他提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施工方法:“上下并进,一气呵成”,打破了传统的造桥次序。在绪论部分,引入钱学森毅然决然地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历尽艰辛回到祖国的怀抱,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了“两弹一星”。他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将这些伟人的故事引入课堂,一方面能够为力学课堂增添人文色彩,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通过工程师们不断地创新和攻关,建造了一座座丰碑,取得了一个个成就,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通过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讲解汇交力系知识点时,实际工程中起重机工作时吊钩上的钢丝绳属于汇交力系的受力特点,引入起吊重物时钢丝绳断裂的事故。一方面通过事故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提问钢丝绳为什么会断裂,引导学生讨论钢丝绳断裂的原因,分析如果不进行力学计算或计算不够准确,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工程事故,然后引出求解此类力学问题的计算方法。在材料力学部分,引入某酒店坍塌事故,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某酒店建筑物由原4层违法增加夹层改建成7层,达到极限承载能力并处于坍塌临界状态,加之对底层支承钢柱违规加固焊接作业引发钢柱失稳破坏,从而导致建筑物整体坍塌。穿插工程事故案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工程力学与工程实际联系比较紧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思政教育实践效果
   为了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笔者利用“问卷星”向接受本课程教学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主要从学生对思政教育是否认可、思政教育对学生学习本课程是否有益和融入思政教育后学生有何受益三个方面展开调查,了解工程力学课程引入思政教育,对学生学习该课程是否有促进效果。
   (一)了解学生对思政教育是否认可
   设置2个问卷问题:(1)你认为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的必要性如何?(2)你喜欢老师在工程力学课程讲授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吗?问题(1)学生对思政教育融入力学课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48.89%,认为有必要的占28.89%,认为一般有必要的占20.0%,选择没有必要的仅占2.22%,由此可知,97.78%的学生都认识到思政教育的必要性;问题(2)学生对力学课中的思政教育是否喜欢,有62.22%的学生是非常喜欢的,31.11%的学生一般喜欢,剩下6.67%的学生选择的是还可以,说明工程力学课所挖掘、融入的思政元素受到所有学生的喜爱。
   (二)思政教育对学生学习本课程是否有益
   “工程力学课程融入思政内容对你的学习有何影响?”认为思政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有积极作用和非常有积极作用的占到82.22%;在此基础上,设置“工程力学课程的思政教育对你学习本课程最有益的帮助是什么?”问题,进一步调查了该课程的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具体有益帮助,结果分析最有益的帮助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占到37.78%,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占22.22%,有助于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各占20%,说明本课程的思政教育对学生学习该门课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尤其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效果更佳。
   (三)分析融入思政教育后学生有何受益
   设置了“你觉得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有关课程思政的内容,让你最受益的是什么思想教育?(最多不超过3个选项)”,做有理想、有志向的有为青年占82.22%,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占75.56%,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占73.33%,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各占64.44%,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度的安全意识和有关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建设成就分别占48.89%、42.22%。说明引入思政素材是积极向上的,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将思政元素引入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对工程力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很喜欢,也相当认可。且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更好的理解和巩固。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达到教书与育人两不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邢小宁,晁增福.大学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5(4):16.
   [3]陈娟,李海庆,辛海明.信息化混合课程《工程力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策略[J].农家参谋,2020(15):140-141.
   [4]张斌,宇晓明,胡朝斌,等.工程力学“课程思政”的理论认识与实践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6(56):195-196.
   [5]王光彦.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4-7.
   [6]孟卓.基础力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8-10.
   [7]隋允康,宇慧平,杜家政.材料力学:杆系变形的发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8]许月梅.悬空寺“悬而不险”的力学揭秘[J].力学与实践,2011,33(2):112-113.
  ◎编辑 鲁翠红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Politics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urse
  XING Xiao-ning,DENG Yue-hua,DUAN Han-wen
   Abstract:Engineering mechanics is a basic course for engineering majors, which covers a wide range of majors and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aking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urse as the carrier, combined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content, this paper interspers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ypical cases and classic storie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urse, understand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ourse 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constantly practices and explores,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educational functions and realize the ultimate goal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Keywords:engineering mechanics;course education;teaching practice
其他文献
“敦煌临画”是关山月1943年完成的一批作品,经由以“临摹”为基本方式的艺术创作路径,实现了画家在艺术史意义上对“传统”的发现和再认识。关山月“敦煌临画”中有大量临“马”的作品。这一现象极有意味,体现了关山月对敦煌的主体性介入,包括他如何在敦煌的传统艺术景观中认识“传统”,如何以一个具有深度的“自我”应对战时中国独特的政治文化,又如何在个人的艺术创作与抗战的时代语境间建立起叙事关联等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有助于重新思考和进一步认识关山月“敦煌临画”的复杂背景与丰富内涵。
[摘 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和根本使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行“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阵地的同时,还要关注不同学科各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高校在践行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筑牢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各类课程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践行专业课课程思政的优
[摘 要] 自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重视思政教育中的劳动观的渗透和宣传,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座谈会上的精神,继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这样时代背景下,试图进一步淺析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必要性以及实施策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高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中心环节的重要举措。通过在测试技术与传感器这门专业核心课程中融入六条思政教育元素,辅以科学的施教策略,实现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所属的测试技术与传感器领域是我国当下和未来着力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这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可实现良好的育人效果,同时也为这类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专业课程
摘 要:对古代诗文中“檐花”的释义,历来比较笼统和模糊。这既有碍于准确理解诗文,又容易引起误解和争议。通过大量例证,考证出“檐花”的基本义项为“檐前之花”,除此之外,还有“檐间雕花”“檐前落雨”“灯光映照下的檐雨”等多种义项,并阐释了各义项间的关联及转换。“檐花”多种义项的出现,缘于事物界限的模糊与创作者的有意选择。  关键词:“檐花”;义项;考辨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古代诗文中的常用意象,“
[摘 要] 如何将人生观教育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地开展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首先,观人生,青年大学生通过对其大学之前的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始终如一的“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好愿望、思想意识、政治认同的系统化梳理,将之充盈到大学阶段自身正确人生观的塑造中。其次,大学阶段,大学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大数据时代,社会瞬息万变,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迎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原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大数据时代,学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丰富、真实的数据来合理选择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形成科學的思想道德模式。主要分析了大数据时代
[摘 要]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当前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还有待增强,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实现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协同育人。美育可以通过美好的体验和感知的方式教育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感染力。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思政课;美育;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工作。着力通过优化内容、丰富载体,多维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具体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着力融入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中学;融入  [中图分类号] G641
[摘 要]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将雨课堂、Multisim等信息化教学工具融入电工学实验教学,重新构建了电工学实验教学体系结构。实践证明,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先仿真后实验的教学模式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探究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明显提高。  [关 键 词] 电工学实验;信息化;混合式教学;仿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