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语感培养,提高语文素养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brow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2011年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由此,小学生语感培养的问题再次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
  品析词句,训练语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曾说过:“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受。”诗有诗眼,文有文穴,一篇好的课文总有几处点睛之笔,语文课上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精彩之处,设法使学生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通过文字这道桥梁与作者会面,使情契合,练敏语感,在今后的阅读中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在《姥姥的剪纸》一文的教学中,可以紧紧扣住“拴”这个字,辐射全文,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训练语感:姥姥是用什么来“拴”住我的?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剪纸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上小学、中学、大学……离姥姥越来越远了,姥姥的剪纸还能“拴”得住我吗?学生再次沉入文本朗读,体会姥姥的剪纸对我心灵的影响;书上用“联接”,我在想为什么没有用“连接”呢?这样层层铺设,比较揣摩,让学生在与作者心灵的一次次碰撞下豁然开朗:姥姥的剪纸将“拴”住我一生一世,它如同桥梁联接了我与姥姥的亲情,拉近了我与姥姥的心灵的距离,更让我对姥姥产生了深深的感恩和思念之情。学生比比、谈谈、想想、讲讲,从而体会到整齐与错乱,细腻与粗略,形象与干巴,具体与空洞,准确与牵强之间的差异,更深层次地触摸语言文字中包容的情感。“惟有这样,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蓄,没有一点含糊;也惟有这样,才能够养成用字选语的好习惯,下笔不致有失误。”学生对不同的语言形式均有所悟,才能全面提高语感素养。
  创设情境,领悟语感
  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教学时,教师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味,可缩短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可使教材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从而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受。
  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笔者一边让学生吟诵诗句,一边观看彩图和录像:一片油菜花金黄金黄,阳光下令人眼花缭乱;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枝上,花瓣儿微微颤动,香味扑鼻令人心醉。通过形象再现,把学生带入诗句所描绘的境界之中。又如教《水乡歌》时,教者在学生诵读“千只船,万只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的句段时,请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纸船贴在黑板上精心绘就的水乡美景图中,一会儿画中的湖泊河流中便“驶入”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船只,学生一下子便感受到水乡船多热闹的景象,对千船万驳“飘满”湖河的情景有了直观的了解。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来实现的,而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具有重形象、重情感、重意境的特点,大多运用电视、幻灯、图画、表演等直观手段创造出一定的课堂教学气氛,把作者蕴含在具体的事物、生活空间中的情感,通过场景、氛围和画面流露出来,在“形”与“情”的交相作用下,儿童的情感被激起,形成了内驱力,在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从而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使外部语言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内部语言,一般要经过二十遍以上的朗读实践,才能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深刻的沟纹。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因为把语气、语调、情感都表现出来,就要有一个琢磨和体验的过程,不琢磨,语气语调读不出来,不体验,情感就表达不出来,在这大量的诵读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就会增强。如:《在大海中永生》《最后的姿势》《蚁国英雄》等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我们在课堂中完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进行教学。一篇课文的诵读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读通,即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扫清生字障碍,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读破句;其次是读懂,即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书面语言,体会作者感情,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营造的意境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再次是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对课文达到熟能成诵时,对语言文字的把握必定更加娴熟;最后是读好,即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旨,运用一定的朗读技巧,将语言的音韵美充分表现出来。当然,在语感训练中,既要能自觉的运用语言规律,又要遵循儿童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来加以指导,读的方式要因文而异、因时而异。其实,语感就是一种心智技能,朗读把平面的文字符号变成了立体的有声语流,诵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高语感这种心智技能、对于语言感受力的过程。诵读是培养语感最有效的途径。“我们不要叫文字老是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老舍语)这是对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要求。
  引导想象,丰富语感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到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阅读课文时,只有凭借想象和联想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进而对语言文字进行思维再创造,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获得美的感染。
  在《家》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生活在“家”里的幸福、自由和快乐,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想象体验: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就是白云、小鱼、小鸟、小种子了,你们在“家”里会干什么呢?于是,“白云”在蓝天上“漂浮”,“小鸟们”在树林里快乐地“飞行”“捉虫”“歌唱”……“小鱼儿”在小河里“吐泡泡”“捉迷藏”“练游泳”……“小种子”则在泥土里舒舒服服地“睡觉”呢……另外,有些课文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也常需要借助联想与想象来品味。如:《趵突泉》一文中有一句“假设没有这泉,济南一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读后让学生想象:假如趵突泉消失了,景色会发生什么变化呢?通过想象,使学生认识趵突泉在济南美丽风景中所占的位置。还可引导学生想象:假如冬天里你来到这大泉的旁边,周围是又白又轻的热气,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通过想象,既加深了学生对趵突泉的喜爱,又帮助学生悟出了课文的精髓。   总之借助想象和联想可以使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鲜活的形象、动人的景物、丰富的情感、严密的逻辑、深刻的哲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上的愉悦,会在对言语的感受中源源不断,滚滚而来,使学生得到认识上的升华,美学上的享受,情感上的满足。
  课外拓展,强化语感
  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中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文字上去。因此经常让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多看课外书,多了解有关语文学习的趣闻轶事、名人名言,无疑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大有裨益的。笔者坚持利用早读时间进行“每周一诗”的阅读,也经常在教学课文之后,选择或有关联性、或有相似性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了作家孙友田的《月光启蒙》后,再看赵丽宏笔下的月亮,看谁能读出它的美丽、安详和宁静: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亮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接下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把学生带进了诗的意境: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同一主题的文字,学生读者、品着、揣摩着,在大量的阅读中感受着语言的魅力。 再如学过老舍的《林海》后,又补充阅读《五月的青岛》片段:看一眼路旁绿叶,同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什么叫做“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各样的绿色,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欣赏同一作家的作品,可以反复体会作家的语言,强化训练学生的语感。这些课外阅读并不是对作家的作品进行文学分析,而是要在诵读中对那些文学性的语言产生形象感、情味感、分寸感、畅达感、节奏感。这些直觉的感受,会不断提升语感水平。
  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标志。(朱作仁语)语感是读者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内心的桥梁,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喻的金钥匙。语感的培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内心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从而真正提高语文素养,不断完善学生人格。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走向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之路。
其他文献
摘要:词汇在所有语言教学中都是重要因素。中专生英语基础差,如何让他们重拾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完成中职的英语教学任务,是个不能小瞧的课题。笔者总结了一些词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一、加强情感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长期稳定的兴趣。二、进行趣味教学。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发记忆潜力。三、改进教学方法,重视语音教学。词性、词义结合等。我们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词汇,顺利完成中职英语的学习
在只有纸质媒体和电台的时代,我们想不到日后会是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占据主流。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渐入佳境,它以更新速度快、传播快捷而被大众所青睐。从互联网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智能电锅炉全自动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及软件流程.该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了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8位闪速存储器单片机AT89C52,采用 MAXIM 公司的微机监控电路和
德育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设
地处浙西天目山麓的临安县,建国以来,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茶园面积从1949年的20572亩,发展到1985年的147765亩;茶叶产量从1949年的593吨,增加到1985年的5609吨,分别增长
无法聚焦是一种状态,是一个亚清晰状的语言空间,也是我与作品从创作到完成一次次沟通和调整的共同经历。作品的思路并没有随着作品的完成变得清晰起来。相反,很多时候完成的
目的:1αB-晶体蛋白(CryAB)是心脏中含量最多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其在心脏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αB-晶体蛋白时序性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αB-晶体蛋白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提供依据。2本室前期的研究表明蕨麻正丁醇部位(NP)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实验在文献报道及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推进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就的关键,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适应时代需求,遵循经济、社会和教
本文将若干现代制造哲理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用于指导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对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面向用户的培养计划设计以及跨大学的高等教育虚拟联
在现代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加。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具有力学性能好、行车舒适性高、抗滑能力强、行车安全性高、施工经济性好等特点,而且沥青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