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思维教学》一书中,斯腾伯格基于他的三元智力理论将思维划分为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三种类型,然后他又列举了三类学生的日常表现便于教师判别,最后提出了三种促进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第一种策略以讲授为基础,称为照本宣科策略;第二种策略是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第三种策略是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或者说对话策略。杜威的“思维五步骤”、“教学法五要素”中提到:“学校为学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他们思维的能力。持久地改进教学方法的唯一直接途径在于把注意集中在严格要求思维、促进思维和检验思维的种种条件上。
在当今教育发展及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育者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学习,教师越来越深入研究组织、实施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因为和谐是一种状态,昭示着生命的舒展;高效是一种品质,意味着意义的实现;和谐高效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课堂生活境界;思维是一种活力,代表着课堂的成色;对话是一种建构,展现出课堂的生态。思维对话是思维的交流和碰撞,是智慧的双向流动和生发。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构建“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课堂,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以和谐、共振的发展为根本,追求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和谐、高效发展的课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行为是主动的,思维品质是最优秀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最高的。如何构建这样的课堂模式,笔者提出以下构想。
一、注重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思维对话型高效课堂”重在“效率”,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这种课堂的高效、活跃不单单表现在行动上,更多地表现在思维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思维活动起来、跳跃起来。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高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如教师特征、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首次提出了有效教学理念和策略,之后很多学校或个人进行了相关研究: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熊梅所著的《高效课堂》一书对高效课堂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8日第五版发表了禹克亮、吴西曾等专家关于“构筑高效课堂是校长的职责”的探讨;李孟堂在《中国教师》2008年第六期发表高效课堂呼唤和谐——构建和谐课堂的反思与设想;实践方面如《“快乐高效课堂”的研究》、《“循环大课堂”让学生高效学习的探索》、《深研“高效课堂”,建设快乐校园》等研究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烟台市二十二中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区域内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和积极借鉴国内外课堂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2007年首次提出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研究,被确定为烟台市“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研究的实验点校。该校“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成熟,改造“自主合作,当堂达标”五环节教学模式(“问题再现—自学解疑—交流展示—归纳提升—当堂检测”)提升为以“学案导学”为核心的“三疑(导学引疑、自主质疑、互动释疑)一达标(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意在引领教师积极打造以学生为本、富有思维含量的课堂,实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课堂教学形态。
国内外相关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2.高效课堂关注环节的教学效益,模式环节中都有教学效益,都有“自学”、“组学”和“交流”内容。
3.高效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4.高效课堂教学倡导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但是,国内外这些研究从其发布的主题研究成果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憾,主要表现在:要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停留在纯理论层面和思辨的论述上,与实际情况的结合不足;要么对于教师如何进行高效课堂建设的历程缺乏实证的全程性和系统性深入研究和扎实的整合与梳理;要么所提的一些策略基本上缺乏实践全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仍处于表面化程度,更鲜有涉及“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方面的研究,所以“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空间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块待开垦的沃土。
二、注重沟通,构建和谐课堂
构建和谐课堂,继承传统教学优良传统,并努力消除其中部分不合理因素,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将是一种和谐、共振的关系。全面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追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强调通过心灵对接、意见沟通、思维碰撞,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和谐课堂应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1.教师目标:培养教师在课堂中“精讲、点拨、质疑、追问、评价、纠错”的综合能力。
2.学生目标: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做自我发展与提高的主人。
3.成效目标:切实增强“四效”——独学效果、研学效果、展示效果和达标效果。
和谐课堂的目标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课堂教学过程的和谐;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的和谐;教学进度与教学难易度的和谐,包含师生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学生身心的和谐;课堂教学气氛的和谐,还包含课内与课外的和谐;学生学习成绩与自身成长之间的和谐等。它关涉的是生命的交融、心灵的对接、情感的沟通、思维的共振、智慧的分享、人格的赏识、价值的共建和品质的提升。
三、注重能力,构建思维对话型课堂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呼唤,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创新,还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努力使我们的课堂和谐高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追求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和谐、高效地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行为是主动的,思维品质是最优化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度是最高的。课堂上,教师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设计和谐的教学流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激励学生质疑,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致力于从以下方面构建思维对话型课堂。
1.实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抵达智慧的飞跃。简单地说,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
2.追求“四维目标”,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即超越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升到通达智慧的层面。
3.把“自主、合作、探究”当成课改的“六字真言”,加以行动阐述并发展,在课堂环节上“落地”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等。
4.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即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唯教”为“唯学”。
“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的研究措施应重点落在教学模式的研究、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这三项研究内容上,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落实。“学而不思则罔”,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鲜活的学生思维是智慧激荡的摇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核心。和谐高效是课堂教学状态和水平的要求,思维对话则反映课堂教学的实现形式和表现方式。有思维含量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有思维对话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思维对话是实现和谐高效课堂的基本途径,“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既是我们努力实现的课改目标,又是我们看重的现实的课堂教学形态。
在当今教育发展及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育者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学习,教师越来越深入研究组织、实施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因为和谐是一种状态,昭示着生命的舒展;高效是一种品质,意味着意义的实现;和谐高效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课堂生活境界;思维是一种活力,代表着课堂的成色;对话是一种建构,展现出课堂的生态。思维对话是思维的交流和碰撞,是智慧的双向流动和生发。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构建“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课堂,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以和谐、共振的发展为根本,追求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和谐、高效发展的课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行为是主动的,思维品质是最优秀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最高的。如何构建这样的课堂模式,笔者提出以下构想。
一、注重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思维对话型高效课堂”重在“效率”,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这种课堂的高效、活跃不单单表现在行动上,更多地表现在思维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思维活动起来、跳跃起来。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高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如教师特征、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首次提出了有效教学理念和策略,之后很多学校或个人进行了相关研究: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熊梅所著的《高效课堂》一书对高效课堂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8日第五版发表了禹克亮、吴西曾等专家关于“构筑高效课堂是校长的职责”的探讨;李孟堂在《中国教师》2008年第六期发表高效课堂呼唤和谐——构建和谐课堂的反思与设想;实践方面如《“快乐高效课堂”的研究》、《“循环大课堂”让学生高效学习的探索》、《深研“高效课堂”,建设快乐校园》等研究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烟台市二十二中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区域内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和积极借鉴国内外课堂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2007年首次提出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研究,被确定为烟台市“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研究的实验点校。该校“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成熟,改造“自主合作,当堂达标”五环节教学模式(“问题再现—自学解疑—交流展示—归纳提升—当堂检测”)提升为以“学案导学”为核心的“三疑(导学引疑、自主质疑、互动释疑)一达标(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意在引领教师积极打造以学生为本、富有思维含量的课堂,实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课堂教学形态。
国内外相关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2.高效课堂关注环节的教学效益,模式环节中都有教学效益,都有“自学”、“组学”和“交流”内容。
3.高效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4.高效课堂教学倡导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但是,国内外这些研究从其发布的主题研究成果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憾,主要表现在:要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停留在纯理论层面和思辨的论述上,与实际情况的结合不足;要么对于教师如何进行高效课堂建设的历程缺乏实证的全程性和系统性深入研究和扎实的整合与梳理;要么所提的一些策略基本上缺乏实践全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仍处于表面化程度,更鲜有涉及“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方面的研究,所以“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空间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块待开垦的沃土。
二、注重沟通,构建和谐课堂
构建和谐课堂,继承传统教学优良传统,并努力消除其中部分不合理因素,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将是一种和谐、共振的关系。全面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追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强调通过心灵对接、意见沟通、思维碰撞,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和谐课堂应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1.教师目标:培养教师在课堂中“精讲、点拨、质疑、追问、评价、纠错”的综合能力。
2.学生目标: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做自我发展与提高的主人。
3.成效目标:切实增强“四效”——独学效果、研学效果、展示效果和达标效果。
和谐课堂的目标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课堂教学过程的和谐;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的和谐;教学进度与教学难易度的和谐,包含师生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学生身心的和谐;课堂教学气氛的和谐,还包含课内与课外的和谐;学生学习成绩与自身成长之间的和谐等。它关涉的是生命的交融、心灵的对接、情感的沟通、思维的共振、智慧的分享、人格的赏识、价值的共建和品质的提升。
三、注重能力,构建思维对话型课堂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呼唤,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创新,还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努力使我们的课堂和谐高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追求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和谐、高效地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行为是主动的,思维品质是最优化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度是最高的。课堂上,教师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设计和谐的教学流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激励学生质疑,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致力于从以下方面构建思维对话型课堂。
1.实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抵达智慧的飞跃。简单地说,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
2.追求“四维目标”,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即超越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升到通达智慧的层面。
3.把“自主、合作、探究”当成课改的“六字真言”,加以行动阐述并发展,在课堂环节上“落地”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等。
4.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即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唯教”为“唯学”。
“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的研究措施应重点落在教学模式的研究、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这三项研究内容上,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落实。“学而不思则罔”,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鲜活的学生思维是智慧激荡的摇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核心。和谐高效是课堂教学状态和水平的要求,思维对话则反映课堂教学的实现形式和表现方式。有思维含量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有思维对话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思维对话是实现和谐高效课堂的基本途径,“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既是我们努力实现的课改目标,又是我们看重的现实的课堂教学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