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借助阅读教学来促进写作教学一直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听、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一系列的要求无非就是充分发挥好读写结合的优势,使“教材无非是例子”的思想贯穿教学的始终。
一、发掘教材的“潜质”,调动学生写作激情
“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教科书选文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所以,对教师而言,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选择的文章,在赏析的过程中,既引导学生认识到课文的中的精妙之处,感受到课文中的深厚情感,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份感动引导为自己创作的一个冲动,将课文的“潜质”化作写作的激情,形成“不得不写,我欲表达”的写作冲动。
比如我在讲授《大江保卫战》这一课时,当讲到“赛城湖保卫战”的时候,我对于官兵们与洪水作拼搏的一段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诸如生动的比喻,细致的动作刻画,传神的心理描写和精彩的古诗句引用等等。当学生们都满怀激情大声朗诵起这一段感人肺腑的文章时,我用略带煽情的声调激情演讲起来:“如果我有一架相机,我一定会拍下这感人的一个个瞬间;如果我有一台摄像机,那我一定会全程记录下这激情的点点滴滴;但我只有笔,我就要像文章作者一样,用最细腻的笔触、最火热的情感记录下最让人怦然心动的一瞬。同学们,当我们感动的时候,当我们激情澎湃的时候,我们不也应该拿笔记录下这一切吗?”听了我的一番话语,学生思维深处的“闪烁火花”很快化作表达的欲望,当我要求学生再描写“有的战士……”时,他们文思如泉,迅速成篇。
二、建造写作的“仓库”,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什么能够实现从“不会”到“会”的跨越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在阅读和分析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当学生再次拿起笔来进行创作的时候,不自然地便会联想起曾经反复分析过的材料,使其迅速地写出内容。从这个层面上讲,其一,教师要充分创设机会,让学生去积累课文中的素材,背就要背得扎实;其二,教师要创设大量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知道积累的素材可以应用。同时,教师也应该允许学生运用课文的素材进行创作。当然,这个素材一般还是停留在“好词好句”的层面上。
比如《广玉兰》一课的第三小节,作者以一句“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作为总起句,然后以非常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广玉兰的各种姿态,修辞精妙,用词华丽,想象奇特。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默写的时候告诉学生,“下次我们描写不同形态的花朵时也应该用这样的写法”,同时还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以“校园里的月季开了,有早有迟,真是形态各异!”为开头的小练笔,内化这些素材。
三、学习写作的方法,指导学生领悟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里说:“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对于此处提到的基本功,可以有两方面的思考:一是观察思考的功夫,即构思想象的功夫;二是创作表达的功夫,即具体写作的功夫。观察思考功夫在课外,这里不多说,我们更多地还是利用仿写这一教学手段,使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迅速被学生所掌握,借以提高写作的水平。
具体说,我们可以仿写课文中的句子,模仿一些句子的表达方式,如模仿《夹竹桃》一课中的“双重否定句”来表达强烈的情感,模仿《早》一课中描写腊梅花瓣一段的“白里透黄,黄里透绿”来刻画渐变色等;我们可以仿写课文中写作的顺序,将小学记叙文的几种表达顺序在范例中认识并运用,如《记金华双龙洞》中的双线顺序可以成为写作的一个蓝本,如《秦兵马俑》一课中“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过渡句的运用等;我们可以仿写课文的结构,使总分式、并列式等结构类型也成学生作文的基本形式。如仿写《烟台的海》一课中分四个季节来描写构建起来的总分式结构,如仿写《孔子游春》时众人谈水的德行时并列式的结构等。多角度地学习写作的方法,会使阅读教学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创新作文的模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综观现阶段的作文训练,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是囿于“两周一大作,间周一小作”的训练模式,这样固化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变成非常呆板,作文只有作文课才写,其他的都是阅读课。为此,教师可以利用课文来创新各种写作的模式,使集中的作文训练完全转化于日常的阅读训练或课余阅读中,既丰富作文训练的形式,又能化解学生对作文训练的畏惧感和陌生感,形成“无处不作文,无时不作文”的训练效果。
具体说,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一些有意缩减的部分进行合理的拓展,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加深对人物形象品质、写作方法的认识。比如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的时候,对美穗子专程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场景进行一个细致的刻画,起到了较好的加深课文理解的功效;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要求学生进行续写,进一步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要求学生对《螳螂捕蝉》一课吴王在听了少年的规劝后的语言和动作进行了续写,加深对寓义的理解;教师可以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会结合,要求学生在学完《海伦·凯勒》后向同学们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认知。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吸引与倾吐是相辅相成的。只要在教学中认真用好读写结合这一艺术教学手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一定会实现“双丰收”。
一、发掘教材的“潜质”,调动学生写作激情
“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教科书选文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所以,对教师而言,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选择的文章,在赏析的过程中,既引导学生认识到课文的中的精妙之处,感受到课文中的深厚情感,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份感动引导为自己创作的一个冲动,将课文的“潜质”化作写作的激情,形成“不得不写,我欲表达”的写作冲动。
比如我在讲授《大江保卫战》这一课时,当讲到“赛城湖保卫战”的时候,我对于官兵们与洪水作拼搏的一段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诸如生动的比喻,细致的动作刻画,传神的心理描写和精彩的古诗句引用等等。当学生们都满怀激情大声朗诵起这一段感人肺腑的文章时,我用略带煽情的声调激情演讲起来:“如果我有一架相机,我一定会拍下这感人的一个个瞬间;如果我有一台摄像机,那我一定会全程记录下这激情的点点滴滴;但我只有笔,我就要像文章作者一样,用最细腻的笔触、最火热的情感记录下最让人怦然心动的一瞬。同学们,当我们感动的时候,当我们激情澎湃的时候,我们不也应该拿笔记录下这一切吗?”听了我的一番话语,学生思维深处的“闪烁火花”很快化作表达的欲望,当我要求学生再描写“有的战士……”时,他们文思如泉,迅速成篇。
二、建造写作的“仓库”,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什么能够实现从“不会”到“会”的跨越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在阅读和分析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当学生再次拿起笔来进行创作的时候,不自然地便会联想起曾经反复分析过的材料,使其迅速地写出内容。从这个层面上讲,其一,教师要充分创设机会,让学生去积累课文中的素材,背就要背得扎实;其二,教师要创设大量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知道积累的素材可以应用。同时,教师也应该允许学生运用课文的素材进行创作。当然,这个素材一般还是停留在“好词好句”的层面上。
比如《广玉兰》一课的第三小节,作者以一句“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作为总起句,然后以非常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广玉兰的各种姿态,修辞精妙,用词华丽,想象奇特。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默写的时候告诉学生,“下次我们描写不同形态的花朵时也应该用这样的写法”,同时还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以“校园里的月季开了,有早有迟,真是形态各异!”为开头的小练笔,内化这些素材。
三、学习写作的方法,指导学生领悟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里说:“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对于此处提到的基本功,可以有两方面的思考:一是观察思考的功夫,即构思想象的功夫;二是创作表达的功夫,即具体写作的功夫。观察思考功夫在课外,这里不多说,我们更多地还是利用仿写这一教学手段,使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迅速被学生所掌握,借以提高写作的水平。
具体说,我们可以仿写课文中的句子,模仿一些句子的表达方式,如模仿《夹竹桃》一课中的“双重否定句”来表达强烈的情感,模仿《早》一课中描写腊梅花瓣一段的“白里透黄,黄里透绿”来刻画渐变色等;我们可以仿写课文中写作的顺序,将小学记叙文的几种表达顺序在范例中认识并运用,如《记金华双龙洞》中的双线顺序可以成为写作的一个蓝本,如《秦兵马俑》一课中“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过渡句的运用等;我们可以仿写课文的结构,使总分式、并列式等结构类型也成学生作文的基本形式。如仿写《烟台的海》一课中分四个季节来描写构建起来的总分式结构,如仿写《孔子游春》时众人谈水的德行时并列式的结构等。多角度地学习写作的方法,会使阅读教学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创新作文的模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综观现阶段的作文训练,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是囿于“两周一大作,间周一小作”的训练模式,这样固化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变成非常呆板,作文只有作文课才写,其他的都是阅读课。为此,教师可以利用课文来创新各种写作的模式,使集中的作文训练完全转化于日常的阅读训练或课余阅读中,既丰富作文训练的形式,又能化解学生对作文训练的畏惧感和陌生感,形成“无处不作文,无时不作文”的训练效果。
具体说,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一些有意缩减的部分进行合理的拓展,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加深对人物形象品质、写作方法的认识。比如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的时候,对美穗子专程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场景进行一个细致的刻画,起到了较好的加深课文理解的功效;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要求学生进行续写,进一步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要求学生对《螳螂捕蝉》一课吴王在听了少年的规劝后的语言和动作进行了续写,加深对寓义的理解;教师可以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会结合,要求学生在学完《海伦·凯勒》后向同学们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认知。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吸引与倾吐是相辅相成的。只要在教学中认真用好读写结合这一艺术教学手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一定会实现“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