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强师德,铸师魂,做新形势下的合格教师,是当前形势下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铸就教师心灵的一片净土,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对社会和教师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师德 师魂 师德建设
一、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说:“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教师要想培育出一个个合格的“产品”,就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也就是师德。教书育人、敬业奉献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多少年来,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也赢得了全社会对教师的认可与尊重。但是,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党和人民对教师的期望也发生了改变,主要是对教师道德素养,教育教学水平、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当今学生在电视、网络以及社会所接触的人、事、物和不同的文化现象,导致学生形成的价值观念不同,使得学生或多或少出现心理上的闭锁和过度开放,从而产生不易被理解与渴望理解的矛盾心理。这种状况就对学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和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既然教师被称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所以急需进一步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这样对中小学德育工作、学生健康成长,乃至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都有举足轻重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教师要有职业理想
三尺讲台,就是教师演绎人生的主要舞台。其工作虽然平凡但不渺小,时时刻刻都蕴含着伟大,虽则辛苦却不嫌一点累,潜意识里把“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人才当成一种幸福和快乐。因此,每一位教师只要把这个职业作为神圣的事业,当做一生的理想去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勇于探索,善于实践,勤于积累,而且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使家长、学校、社会满意。所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荣辱观,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精神,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道德情操,成为一个让人人放心、爱戴的教师。
(二)教师要有职业作风
教师的作风,决定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这是一种教育本身无形而又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明显的示范性特征。教师职业作风的特点要求首先是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两袖清风,在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中有大作为。其次对待自己的工作要积极,认真负责,一心为学生谋发展、谋前途。再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忠诚坦白,平易近人,平等对待学生,做一位合格的让学生、家长爱戴的教师。最后要发扬班级民主、团结互助的优良风格,依靠班集体的力量与优势开拓德育新局面,实现德育教育的根本转变。
(三)教师要有职业责任
教师的责任重于一切,因为教师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学生一生。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对待职业责任,要在思想上认同,把对德育工作的负责、爱岗敬业转化为为学生认真履行的道德义务,真正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呵护学生,即对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等的全面负责。坚持把热爱学生和对学生负责看作教师应尽的职责,坚持德育教育是对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负责。这样,教师的职业责任就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当教师具有了职业责任,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
(四)教师要有职业纪律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必须模范地遵守职业纪律,维护课堂内外的纯洁性,准确把握为人师表的言行态度,提高教师廉洁从教的自觉性。第一,要有廉洁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第三,在教育教学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第四,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表率。教师不仅要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对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抵制以教谋私、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而且也要教育学生从小保持纯净的心灵。
三、如何强化教师的师德教育工作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激发教师敬业奉献精神是决定其潜力能否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和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动力。常言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一个教师的职业认识,就是对教育事业伟大意义的深刻认识,认识是热爱的基础,认识越深刻,越能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因此,一个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也就产生职业意志、理想和信念。有了崇高的师德素养,教师就会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学生的心田,以一种坚定的、持久的精神力量来支撑教育事业。“敢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心里深处的感激。教师要坚定自己的意志,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对工作精益求精。才能塑造崇高的师魂。时代如车轮滚滚前进,教育事业日新月异发展,只有在教育事业上不断攀登,坚忍不拔,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陶冶教师道德情感,让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忠于教育事业
这就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期望,是最根本的道德要求。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能把自己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热爱学生是一种纯洁高尚的感情,是塑造学生高尚品格的前提和起点。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爱是对每一个学生充满慈祥的爱,是无私的爱,比母爱更伟大。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抚摸和问候,却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温暖与光明,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教师给他们的温暖。这正是教师自身的一种魅力,更是新形势下的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体验。
(三)教师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
道德品质是指道德言论、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因此它们的作用在于指导和影响教师道德行为的抉择。首先,教师要忠于职守。这是师德中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学生当做自己亲密无间的朋友,允许学生犯错误,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对此,教师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始终以亲切的笑容地面对每一个学生,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其次,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因为十几岁的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所以教师的作风、习惯、言行都会对他们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道德水平决定了学生的道德水准。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表率。
师爱,没有树高,没有花香,却有海的胸襟,山的脊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温暖的微笑,一点微不足道的帮助,也许就可以改变一个学生一生。
总而言之,强师德,铸师魂,做新形势下的合格教师,是当前形势下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铸就教师心灵的一片净土,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对社会和教师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可以给学生、家长和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编 张宇)
关键词:师德 师魂 师德建设
一、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说:“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教师要想培育出一个个合格的“产品”,就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也就是师德。教书育人、敬业奉献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多少年来,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也赢得了全社会对教师的认可与尊重。但是,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党和人民对教师的期望也发生了改变,主要是对教师道德素养,教育教学水平、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当今学生在电视、网络以及社会所接触的人、事、物和不同的文化现象,导致学生形成的价值观念不同,使得学生或多或少出现心理上的闭锁和过度开放,从而产生不易被理解与渴望理解的矛盾心理。这种状况就对学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和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既然教师被称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所以急需进一步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这样对中小学德育工作、学生健康成长,乃至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都有举足轻重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教师要有职业理想
三尺讲台,就是教师演绎人生的主要舞台。其工作虽然平凡但不渺小,时时刻刻都蕴含着伟大,虽则辛苦却不嫌一点累,潜意识里把“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人才当成一种幸福和快乐。因此,每一位教师只要把这个职业作为神圣的事业,当做一生的理想去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勇于探索,善于实践,勤于积累,而且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使家长、学校、社会满意。所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荣辱观,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精神,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道德情操,成为一个让人人放心、爱戴的教师。
(二)教师要有职业作风
教师的作风,决定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这是一种教育本身无形而又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明显的示范性特征。教师职业作风的特点要求首先是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两袖清风,在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中有大作为。其次对待自己的工作要积极,认真负责,一心为学生谋发展、谋前途。再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忠诚坦白,平易近人,平等对待学生,做一位合格的让学生、家长爱戴的教师。最后要发扬班级民主、团结互助的优良风格,依靠班集体的力量与优势开拓德育新局面,实现德育教育的根本转变。
(三)教师要有职业责任
教师的责任重于一切,因为教师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学生一生。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对待职业责任,要在思想上认同,把对德育工作的负责、爱岗敬业转化为为学生认真履行的道德义务,真正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呵护学生,即对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等的全面负责。坚持把热爱学生和对学生负责看作教师应尽的职责,坚持德育教育是对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负责。这样,教师的职业责任就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当教师具有了职业责任,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
(四)教师要有职业纪律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必须模范地遵守职业纪律,维护课堂内外的纯洁性,准确把握为人师表的言行态度,提高教师廉洁从教的自觉性。第一,要有廉洁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第三,在教育教学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第四,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表率。教师不仅要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对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抵制以教谋私、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而且也要教育学生从小保持纯净的心灵。
三、如何强化教师的师德教育工作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激发教师敬业奉献精神是决定其潜力能否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和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动力。常言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一个教师的职业认识,就是对教育事业伟大意义的深刻认识,认识是热爱的基础,认识越深刻,越能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因此,一个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也就产生职业意志、理想和信念。有了崇高的师德素养,教师就会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学生的心田,以一种坚定的、持久的精神力量来支撑教育事业。“敢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心里深处的感激。教师要坚定自己的意志,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对工作精益求精。才能塑造崇高的师魂。时代如车轮滚滚前进,教育事业日新月异发展,只有在教育事业上不断攀登,坚忍不拔,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陶冶教师道德情感,让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忠于教育事业
这就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期望,是最根本的道德要求。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能把自己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热爱学生是一种纯洁高尚的感情,是塑造学生高尚品格的前提和起点。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爱是对每一个学生充满慈祥的爱,是无私的爱,比母爱更伟大。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抚摸和问候,却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温暖与光明,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教师给他们的温暖。这正是教师自身的一种魅力,更是新形势下的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体验。
(三)教师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
道德品质是指道德言论、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因此它们的作用在于指导和影响教师道德行为的抉择。首先,教师要忠于职守。这是师德中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学生当做自己亲密无间的朋友,允许学生犯错误,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对此,教师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始终以亲切的笑容地面对每一个学生,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其次,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因为十几岁的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所以教师的作风、习惯、言行都会对他们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道德水平决定了学生的道德水准。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表率。
师爱,没有树高,没有花香,却有海的胸襟,山的脊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温暖的微笑,一点微不足道的帮助,也许就可以改变一个学生一生。
总而言之,强师德,铸师魂,做新形势下的合格教师,是当前形势下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铸就教师心灵的一片净土,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对社会和教师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可以给学生、家长和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