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动和静的关系
课堂中的“动”指朗读、交流、讨论、解答、操作、表演等外观的言语、肢体行为;“静”指学生的默读、倾听、思考、写作、想象、观察、体悟等内隐的思维、情感状态。课堂需要“有声有色”的“动感地带”,也需要“无声无息”的“静悄悄的革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似乎正在向“动态式”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不知所云的交流、游移离散的辩论、彩排包装的表演、眼花缭乱的视听等教学环节上,唯独缺少的便是静下心来体味文本。由此,文本中鲜活的知识以及所折射出来的厚重深刻的哲理,都在这些所谓的互动中显得苍白和浅薄。
一位教师执教《济南的冬天》一文,在“文意理解”板块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语和短语,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接着,“请同学们沉思默想找答案,然后再三人一组讨论。”这位教师给了学生四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静静地看书,课堂静悄悄的,在总共只有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中,四分钟时间显得很长很长,听课的教师们都为此捏了一把汗:这样不会导致冷场吧?事实证明,教师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在学生看完课文之后,这位教 师开始让学生讨论、交流、阐述、辩论。一时间,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和刚才的“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自然形成了课堂的一个高潮。
二、简和繁的关系
张志公先生说:“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闹到毕业,还是不懂。”课堂中的“简”,就是把课讲简单些,把课上得精练一些,去掉一些本不属于教学的东西。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处理好“简”与“繁”的关系,为实施“简约”教学、“高效”教学提供保障。
其一、教学内容要学会取舍。现行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优选的,文质兼美,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可讲可学的知识相当多。教师要从文本中,发现并提取最具学习价值的部分,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然后理出一条“线”,化成一个“圆”。
其二、教学环节要减少花样,简化环节,留给学生更多思考、讨论的时间。如今,我们发现环节复杂、结构繁杂、程序嘈杂的境况越来越多地充斥着课堂,使原本简单而快乐的学习,却因“天衣无缝、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而使孩子“忙于追赶、疲于应付”,变得“茫然不知所措,忙碌而无所作为”。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时,设计了以下九个环节:①聊一聊你的、我的、大家的端午。②读一读高邮人的端午。③说一说高邮人的端午。④评一评高邮的端午明星。⑤议一议外乡人眼中的高邮鸭蛋。⑥夸一夸自家的高邮鸭蛋。⑦赞一赞高邮鸭蛋的好名声。⑧品一品孩子们的“鸭蛋秀”。⑨抒一抒绵长的故乡情。
本节课九个环节明显偏多,教师在拖堂的情况下仍没有完成最后两个环节。王荣生教授说:“语文课堂教学,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以二至三个为宜”。一堂课只有45分钟,如果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放手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去学习、理解、鉴赏,去独立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那是需要大量时间的。就教师所设计的九个环节而言,除第一个环节,其余八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细读文本,需要经过分析、提取、概括、表述,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来完善,这样的过程,不是三五分钟就可以完成的。假如每个环节都浅尝辄止,倒不如删繁就简,突出要害,追求实在。
三、浅和深的关系
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当、深浅相济,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浅”的课堂只浮游于文本的表面,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微。“深”的课堂超出学习起点,难以找到突破口,学生信心懈怠。“深浅相济”的教学是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的教学;是放下教师的权威,呼唤自由与智慧的教学。
四、张和弛的关系
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拉得太紧,弓弦就会断;太松,箭射不出,更不可能中“的”。课堂教学中的“张”是指教学节奏快,思维强度大;“弛”是指教学节奏相对舒缓,思维强度小。对初中生来说,要45分钟全神贯注,实为难事;如果自始至终松散,学生的积极性不可能得到调动,教学目标难以落实,教学质量不可能提高。有效的课堂应该张弛结合,有节奏地合理安排。
教学,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前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删减繁枝繁叶,使重点突出。对教学内容不作详略取舍的处理,就难以摆脱平板呆滞的气氛,难以形成节奏。教学时,对凝聚重点的内容,要精心策划,放慢节奏,方法多样,指导扎实;对重点以外的内容,要言简意赅,加速推进。
例如余映潮老师在讲《七颗钻石》时把教学重点定位为“又要阅读,又要说话,又要探讨,还要想象的阅读活动课”。围绕这一重点,设计了以下板块:活动一:进入录音棚——要求“读出故事味,读出文中情”。先泛读,速度较快;接着精读,请学生重点体会“一天夜里……”和“她以为……”两部分,这个环节推进较慢。活动二:畅游智慧泉。先请学生讨论几个话题:话题一:不写第一段不行吗?话题二: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话题三: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话题四: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四个问题共计18名学生发言。话题一使学生明确“写风写雨,笔无虚设”;话题二让学生懂得“一波三折,尺水不兴”;话题三启发学生理解“美好穿插,诗意烘托”;话题四启迪学生感悟“结而不尽,耐人寻味”。接着,推出话题五:你也能问上一句吗?话题五主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共有11个学生发言。活动三:来到创作室。余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1.想一想,轻轻地描述一个好梦。2.试一试,快乐地描述一个场景。以上内容占用课堂2/3的时间,其目的显然是为了突出重点。最后,余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结尾。这样张弛有度的课,堪称语文节奏控制艺术的精品。
五、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清晰理性地设想与安排;生成是课堂教学主体本身的进行状态。预设决定着教学行为,制约着课堂的动态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
课堂中的“动”指朗读、交流、讨论、解答、操作、表演等外观的言语、肢体行为;“静”指学生的默读、倾听、思考、写作、想象、观察、体悟等内隐的思维、情感状态。课堂需要“有声有色”的“动感地带”,也需要“无声无息”的“静悄悄的革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似乎正在向“动态式”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不知所云的交流、游移离散的辩论、彩排包装的表演、眼花缭乱的视听等教学环节上,唯独缺少的便是静下心来体味文本。由此,文本中鲜活的知识以及所折射出来的厚重深刻的哲理,都在这些所谓的互动中显得苍白和浅薄。
一位教师执教《济南的冬天》一文,在“文意理解”板块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语和短语,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接着,“请同学们沉思默想找答案,然后再三人一组讨论。”这位教师给了学生四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静静地看书,课堂静悄悄的,在总共只有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中,四分钟时间显得很长很长,听课的教师们都为此捏了一把汗:这样不会导致冷场吧?事实证明,教师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在学生看完课文之后,这位教 师开始让学生讨论、交流、阐述、辩论。一时间,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和刚才的“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自然形成了课堂的一个高潮。
二、简和繁的关系
张志公先生说:“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闹到毕业,还是不懂。”课堂中的“简”,就是把课讲简单些,把课上得精练一些,去掉一些本不属于教学的东西。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处理好“简”与“繁”的关系,为实施“简约”教学、“高效”教学提供保障。
其一、教学内容要学会取舍。现行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优选的,文质兼美,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可讲可学的知识相当多。教师要从文本中,发现并提取最具学习价值的部分,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然后理出一条“线”,化成一个“圆”。
其二、教学环节要减少花样,简化环节,留给学生更多思考、讨论的时间。如今,我们发现环节复杂、结构繁杂、程序嘈杂的境况越来越多地充斥着课堂,使原本简单而快乐的学习,却因“天衣无缝、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而使孩子“忙于追赶、疲于应付”,变得“茫然不知所措,忙碌而无所作为”。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时,设计了以下九个环节:①聊一聊你的、我的、大家的端午。②读一读高邮人的端午。③说一说高邮人的端午。④评一评高邮的端午明星。⑤议一议外乡人眼中的高邮鸭蛋。⑥夸一夸自家的高邮鸭蛋。⑦赞一赞高邮鸭蛋的好名声。⑧品一品孩子们的“鸭蛋秀”。⑨抒一抒绵长的故乡情。
本节课九个环节明显偏多,教师在拖堂的情况下仍没有完成最后两个环节。王荣生教授说:“语文课堂教学,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以二至三个为宜”。一堂课只有45分钟,如果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放手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去学习、理解、鉴赏,去独立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那是需要大量时间的。就教师所设计的九个环节而言,除第一个环节,其余八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细读文本,需要经过分析、提取、概括、表述,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来完善,这样的过程,不是三五分钟就可以完成的。假如每个环节都浅尝辄止,倒不如删繁就简,突出要害,追求实在。
三、浅和深的关系
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当、深浅相济,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浅”的课堂只浮游于文本的表面,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微。“深”的课堂超出学习起点,难以找到突破口,学生信心懈怠。“深浅相济”的教学是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的教学;是放下教师的权威,呼唤自由与智慧的教学。
四、张和弛的关系
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拉得太紧,弓弦就会断;太松,箭射不出,更不可能中“的”。课堂教学中的“张”是指教学节奏快,思维强度大;“弛”是指教学节奏相对舒缓,思维强度小。对初中生来说,要45分钟全神贯注,实为难事;如果自始至终松散,学生的积极性不可能得到调动,教学目标难以落实,教学质量不可能提高。有效的课堂应该张弛结合,有节奏地合理安排。
教学,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前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删减繁枝繁叶,使重点突出。对教学内容不作详略取舍的处理,就难以摆脱平板呆滞的气氛,难以形成节奏。教学时,对凝聚重点的内容,要精心策划,放慢节奏,方法多样,指导扎实;对重点以外的内容,要言简意赅,加速推进。
例如余映潮老师在讲《七颗钻石》时把教学重点定位为“又要阅读,又要说话,又要探讨,还要想象的阅读活动课”。围绕这一重点,设计了以下板块:活动一:进入录音棚——要求“读出故事味,读出文中情”。先泛读,速度较快;接着精读,请学生重点体会“一天夜里……”和“她以为……”两部分,这个环节推进较慢。活动二:畅游智慧泉。先请学生讨论几个话题:话题一:不写第一段不行吗?话题二: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话题三: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话题四: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四个问题共计18名学生发言。话题一使学生明确“写风写雨,笔无虚设”;话题二让学生懂得“一波三折,尺水不兴”;话题三启发学生理解“美好穿插,诗意烘托”;话题四启迪学生感悟“结而不尽,耐人寻味”。接着,推出话题五:你也能问上一句吗?话题五主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共有11个学生发言。活动三:来到创作室。余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1.想一想,轻轻地描述一个好梦。2.试一试,快乐地描述一个场景。以上内容占用课堂2/3的时间,其目的显然是为了突出重点。最后,余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结尾。这样张弛有度的课,堪称语文节奏控制艺术的精品。
五、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清晰理性地设想与安排;生成是课堂教学主体本身的进行状态。预设决定着教学行为,制约着课堂的动态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