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青县盘古武校校长刘连峻自幼习武,多次代表沧州、河北和中国队参赛,武功显赫,屡摘金牌,先后获“国际武术大师”(南武当山)、“世界著名武术家”(山西永济)殊荣,被其师傅——八极拳第七代掌门、世界四大技击名家之一吴连枝誉为“常胜将军”。
“将军”常胜靠的是功夫。他的功夫观是制胜的法宝。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人们都说刘连峻是个“武术奇才”。他奇就奇在对武术的倾心专注,奇在对武功的执著追求。
刘连峻从小被恩师慧眼收徒,也像恩师一样有着一种犟劲——愈苦愈练,永不言弃。风雨40载,他除了上学、上班,余下的分分秒秒,几乎都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伴着汗水“摔背”,揉着心血“搂桩”,恣意地闪转腾挪,尽情地蹿蹦跳跃、抓坛子、抖长枪、举石锁、转大缸,常不知辰到几时,也不觉累为何感,痴迷到忘记吃饭睡觉的程度。且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以至突然发现儿女长大成人。他身上囊括了太多的超常,如流汗、吃苦、深钻细研。一个“练”字凝聚了太多的星光月色、夜露晨曦、风霜雪雨、烈日余晖。他耐力之久,毅力之顽,追求之奋,绝非一个“痴”字所能涵盖。因此,浑身凝聚大自然之精、之气、之神、之美的他,那手眼身法步、精气神力功才尽显王者霸气,狮虎威风。
一位武术大师说过:谁想争霸称雄,谁就学学刘连峻练功——扑进大自然之怀,敞露天地之胸,广纳风霜雪雨,尽吸露曦霞辉,肯付心血汗水,当成事业,融入生命,点滴积累,融会贯通,终年不辍,只此“华山一条路”。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这是武术精英崇尚的一句名言,也是刘连峻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纵观习武者,对此闻者多多,但真正领会其含义,将其作为终生座右铭、功夫观者寥寥。
刘连峻说:“止戈为‘武’,终止动用刀枪,创建和谐社会是习武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像人类为了消灭核武器,必须研发原子弹一样,一代代先师为此到处游走(弋)打擂,比试武艺,才使传统武术流传下来。我们要练要赛就要争第一。”他天赋悟性俱佳,尤其悟性贯穿“练”和“赛”中每个动作的始终。操练时,他避讳死板机械地踢腿出拳,而善于动脑筋,细解动作,增加高难,研究接续,突出多变。在弹抖中练腰身,骤爆中练劲力,腾跃中练腿功,劈斩中练手法,枪尖上、指缝中练眼神。直练出龙腾虎跃的气势,燕剪鹰拍的敏捷,蝶飞蜂舞的轻盈,武功拳法的神韵,一出拳。一踢腿,一抖一闪,一腾一跃,都带出武功的精妙与奇绝。他多年不懈追求着八极拳剐猛爆裂的意境,一次次陶醉于崩撼骤发的美感享受之中,一次次带给人们别具一格的视觉冲击。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武功从无止境。追者有志,习者无厌。刘连峻这种永不满足,勇攀高峰的功夫观不断激发着弟子们练武的斗志,也深深感染着其他习武者。
和高手过招是一大幸事
刘连峻功深不厌学,平时最爱看武打片、武打戏和图书如《水浒传》、《三国演义》,津津乐道于其中一些人物的令人震撼的劲力,起落如风的动作,舒展遒劲的腰身。蹿蹦跳跃的脚步,常眼观身动,比试一番。一次次参赛也使他受益匪浅。上场前后,他总要循着掌声、喝彩声去看一场场比赛,观高手动作,察接续门道,寻精妙之处。即使热身时也不放过切磋探讨的机会。哪怕说两句话,做一个动作,他都多少天细品妙处,取其所长,充实自己。
他名大不自傲,心诚不贬人。无论在青县,在沧州,还是在北京,在香港,以至在国外,所到之处,总像磁铁一般吸引着方方面面的人们。他这种与人为善的亲和力不断地把武术精英聚拢在身边,一起切磋、比试、学习、探讨。一次,一位某电视剧武术替身来访,边吹嘘身怀绝技,边围着刘连峻转悠,冷不防来了一个“鞭踢”。刘连峻眼疾腿快,转身一个“接腿摔”加“钩踢”,把对方踢得平躺着身子腾起一米多高,横着摔到地上。对方不示弱,起来又一个“正蹬”,刘顺势左手拨头,右手抄腿,一个“巧倒银瓶”将其摔倒。来者仍不服输,伸手又出招,刘虚晃一下,对方一闪,刘随即一记“重腿”踢出,把对方兜了,起来。三招过后,来者直说:“总闻其人,终见其功,真服你了!”刘则谦和地与他切磋起来。
刘连峻总跟徒弟学生们说:“和高手过招是一大幸事。”因为能看到差距,学到高招,所以他的弟子们一听说有高手名家要来,谁也不愿错过交手机会,早早就前来恭候。因此,他的弟子个个身手不凡,已有30多个称雄河北,跻身全国,进军阚际,荣登最高领奖台。2007年CCTV-5武林大会八极拳擂台赛,6强中有5强是他的弟子。
套路创新是一种责任
套路是武术的生命,它的每个动作都体现着武术的功能与价值。
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变革,国际接轨,需求转移。尽管种种诱惑引发的不安全感使武术还有一定存在价值,但人们对它给予更多的是美感欣赏,视觉享受。
老祖宗传下来的瑰宝面临严峻挑战。很明显,武术的生命要延续,套路就得创新。但这需要勇气和胆量,更需要对原有套路特点的透彻理解,对时代需求的准确把握。
刘连峻心知肚明,深感责任重大,很长时间都在揣摩。一方面,八极拳发样于河北孟村,这个回族聚集地的人们视拳如命,哪怕改动一点儿,也会招致非议。另一方面,八极拳是动乱年代的产物,它崩撼刚猛,技击性强,在莺歌燕舞的今天已不为众人所乐取。因此要创新,要传承,必须另辟蹊径。
赛场上,面对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刘连峻灵机一动有了“视觉冲击”的想法。如果说技击性是八极拳昨天得以延续的法宝,那么,视觉美感就是它今天继续传承的灵魂。沿着这一思路,他尝试创新八极拳传统套路。为了增强原有内容的美感,他翻资料,看录像,求教师傅,请教专家,最后认定细化动作,突出“高、难、新、美”。唯有如此,才能给原有套路注入活力,使其增强大众观赏性。他一遍遍比试,一遍遍修改,在保留原有内容不失传统风格的前提下,内外兼蓄,赋予一个个动作高、难、新的内涵,身法上揉进螳螂八极的“舒展大方”,八极大缠的“崩撼弹抖”,长拳的“组合、节奏”,劈挂拳的“穿、斩、劈、大开大合”,醉八仙的“腰身、柔性”,增加接续的连贯性……这样,不仅继承了八极拳刚猛爆裂的技击特点,兼顾了八极门各分支的适用性和推广性,还明显加大了难度,增强了适宜大众的视觉美感。
武术界权威人士门慧丰、吴彬、郝心莲、张克俭等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国家武术院副院长张山和专家评审团将其定为中国十大优秀拳种之一,《八极拳高级竞赛规定套路》并隆重推出,由刘连峻示范作图,作为全国统一教材。
刘连峻和他的弟子在各种大赛上多次打此套路,屡屡夺冠。武术界八极门以编排之巧,组合之美,整体震撼跌宕,动作舒展有力,称其是“冠军套路”、“冠军拳”,谁练谁打谁就能摘金夺冠。
10年后,以大力推介世界各地精英、精品为主旨的香港《环球旅游》杂志盛赞其“燕赵第一拳”。
“带娃娃愈早愈好”
刘连峻并非武术世家出身,好在生于武术之乡,四五岁时就跟着二哥挤到人前观打擂,看比武,渐渐入了迷,整天比比划划。再大点,当副县长的父亲逢下乡就带他去跟人学艺,还从老同事那里弄来“龙泉”剑供他练剑术。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悟出“习武练拳愈早愈好!”儿子降生后,他掐胳膊捏腿,还时常倒提孩子双腿伸出运河桥栏,锻炼孩子的胆量、意志和吃苦精神。他说:“功从苦中来,劲从汗里出。孩子是张白纸,练什么有什么,打好基础管一辈子。”
如今,他一家走出五位大赛冠军,成为“全国全民健身好家庭”。下一代个个武艺高强,儿子伟超是“武英级”运动员,多次参赛摘金夺银;女儿艳君是八极门唯一的全国锦标赛冠军;侄子伟斌还是央视“武林大会”八极拳擂台赛年度总冠军、总擂主。他创办的武校多次代表河北省队参赛,十年间有97人次获国际大奖,472人次获国家级大奖。
“将军”常胜靠的是功夫。他的功夫观是制胜的法宝。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人们都说刘连峻是个“武术奇才”。他奇就奇在对武术的倾心专注,奇在对武功的执著追求。
刘连峻从小被恩师慧眼收徒,也像恩师一样有着一种犟劲——愈苦愈练,永不言弃。风雨40载,他除了上学、上班,余下的分分秒秒,几乎都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伴着汗水“摔背”,揉着心血“搂桩”,恣意地闪转腾挪,尽情地蹿蹦跳跃、抓坛子、抖长枪、举石锁、转大缸,常不知辰到几时,也不觉累为何感,痴迷到忘记吃饭睡觉的程度。且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以至突然发现儿女长大成人。他身上囊括了太多的超常,如流汗、吃苦、深钻细研。一个“练”字凝聚了太多的星光月色、夜露晨曦、风霜雪雨、烈日余晖。他耐力之久,毅力之顽,追求之奋,绝非一个“痴”字所能涵盖。因此,浑身凝聚大自然之精、之气、之神、之美的他,那手眼身法步、精气神力功才尽显王者霸气,狮虎威风。
一位武术大师说过:谁想争霸称雄,谁就学学刘连峻练功——扑进大自然之怀,敞露天地之胸,广纳风霜雪雨,尽吸露曦霞辉,肯付心血汗水,当成事业,融入生命,点滴积累,融会贯通,终年不辍,只此“华山一条路”。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这是武术精英崇尚的一句名言,也是刘连峻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纵观习武者,对此闻者多多,但真正领会其含义,将其作为终生座右铭、功夫观者寥寥。
刘连峻说:“止戈为‘武’,终止动用刀枪,创建和谐社会是习武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像人类为了消灭核武器,必须研发原子弹一样,一代代先师为此到处游走(弋)打擂,比试武艺,才使传统武术流传下来。我们要练要赛就要争第一。”他天赋悟性俱佳,尤其悟性贯穿“练”和“赛”中每个动作的始终。操练时,他避讳死板机械地踢腿出拳,而善于动脑筋,细解动作,增加高难,研究接续,突出多变。在弹抖中练腰身,骤爆中练劲力,腾跃中练腿功,劈斩中练手法,枪尖上、指缝中练眼神。直练出龙腾虎跃的气势,燕剪鹰拍的敏捷,蝶飞蜂舞的轻盈,武功拳法的神韵,一出拳。一踢腿,一抖一闪,一腾一跃,都带出武功的精妙与奇绝。他多年不懈追求着八极拳剐猛爆裂的意境,一次次陶醉于崩撼骤发的美感享受之中,一次次带给人们别具一格的视觉冲击。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武功从无止境。追者有志,习者无厌。刘连峻这种永不满足,勇攀高峰的功夫观不断激发着弟子们练武的斗志,也深深感染着其他习武者。
和高手过招是一大幸事
刘连峻功深不厌学,平时最爱看武打片、武打戏和图书如《水浒传》、《三国演义》,津津乐道于其中一些人物的令人震撼的劲力,起落如风的动作,舒展遒劲的腰身。蹿蹦跳跃的脚步,常眼观身动,比试一番。一次次参赛也使他受益匪浅。上场前后,他总要循着掌声、喝彩声去看一场场比赛,观高手动作,察接续门道,寻精妙之处。即使热身时也不放过切磋探讨的机会。哪怕说两句话,做一个动作,他都多少天细品妙处,取其所长,充实自己。
他名大不自傲,心诚不贬人。无论在青县,在沧州,还是在北京,在香港,以至在国外,所到之处,总像磁铁一般吸引着方方面面的人们。他这种与人为善的亲和力不断地把武术精英聚拢在身边,一起切磋、比试、学习、探讨。一次,一位某电视剧武术替身来访,边吹嘘身怀绝技,边围着刘连峻转悠,冷不防来了一个“鞭踢”。刘连峻眼疾腿快,转身一个“接腿摔”加“钩踢”,把对方踢得平躺着身子腾起一米多高,横着摔到地上。对方不示弱,起来又一个“正蹬”,刘顺势左手拨头,右手抄腿,一个“巧倒银瓶”将其摔倒。来者仍不服输,伸手又出招,刘虚晃一下,对方一闪,刘随即一记“重腿”踢出,把对方兜了,起来。三招过后,来者直说:“总闻其人,终见其功,真服你了!”刘则谦和地与他切磋起来。
刘连峻总跟徒弟学生们说:“和高手过招是一大幸事。”因为能看到差距,学到高招,所以他的弟子们一听说有高手名家要来,谁也不愿错过交手机会,早早就前来恭候。因此,他的弟子个个身手不凡,已有30多个称雄河北,跻身全国,进军阚际,荣登最高领奖台。2007年CCTV-5武林大会八极拳擂台赛,6强中有5强是他的弟子。
套路创新是一种责任
套路是武术的生命,它的每个动作都体现着武术的功能与价值。
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变革,国际接轨,需求转移。尽管种种诱惑引发的不安全感使武术还有一定存在价值,但人们对它给予更多的是美感欣赏,视觉享受。
老祖宗传下来的瑰宝面临严峻挑战。很明显,武术的生命要延续,套路就得创新。但这需要勇气和胆量,更需要对原有套路特点的透彻理解,对时代需求的准确把握。
刘连峻心知肚明,深感责任重大,很长时间都在揣摩。一方面,八极拳发样于河北孟村,这个回族聚集地的人们视拳如命,哪怕改动一点儿,也会招致非议。另一方面,八极拳是动乱年代的产物,它崩撼刚猛,技击性强,在莺歌燕舞的今天已不为众人所乐取。因此要创新,要传承,必须另辟蹊径。
赛场上,面对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刘连峻灵机一动有了“视觉冲击”的想法。如果说技击性是八极拳昨天得以延续的法宝,那么,视觉美感就是它今天继续传承的灵魂。沿着这一思路,他尝试创新八极拳传统套路。为了增强原有内容的美感,他翻资料,看录像,求教师傅,请教专家,最后认定细化动作,突出“高、难、新、美”。唯有如此,才能给原有套路注入活力,使其增强大众观赏性。他一遍遍比试,一遍遍修改,在保留原有内容不失传统风格的前提下,内外兼蓄,赋予一个个动作高、难、新的内涵,身法上揉进螳螂八极的“舒展大方”,八极大缠的“崩撼弹抖”,长拳的“组合、节奏”,劈挂拳的“穿、斩、劈、大开大合”,醉八仙的“腰身、柔性”,增加接续的连贯性……这样,不仅继承了八极拳刚猛爆裂的技击特点,兼顾了八极门各分支的适用性和推广性,还明显加大了难度,增强了适宜大众的视觉美感。
武术界权威人士门慧丰、吴彬、郝心莲、张克俭等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国家武术院副院长张山和专家评审团将其定为中国十大优秀拳种之一,《八极拳高级竞赛规定套路》并隆重推出,由刘连峻示范作图,作为全国统一教材。
刘连峻和他的弟子在各种大赛上多次打此套路,屡屡夺冠。武术界八极门以编排之巧,组合之美,整体震撼跌宕,动作舒展有力,称其是“冠军套路”、“冠军拳”,谁练谁打谁就能摘金夺冠。
10年后,以大力推介世界各地精英、精品为主旨的香港《环球旅游》杂志盛赞其“燕赵第一拳”。
“带娃娃愈早愈好”
刘连峻并非武术世家出身,好在生于武术之乡,四五岁时就跟着二哥挤到人前观打擂,看比武,渐渐入了迷,整天比比划划。再大点,当副县长的父亲逢下乡就带他去跟人学艺,还从老同事那里弄来“龙泉”剑供他练剑术。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悟出“习武练拳愈早愈好!”儿子降生后,他掐胳膊捏腿,还时常倒提孩子双腿伸出运河桥栏,锻炼孩子的胆量、意志和吃苦精神。他说:“功从苦中来,劲从汗里出。孩子是张白纸,练什么有什么,打好基础管一辈子。”
如今,他一家走出五位大赛冠军,成为“全国全民健身好家庭”。下一代个个武艺高强,儿子伟超是“武英级”运动员,多次参赛摘金夺银;女儿艳君是八极门唯一的全国锦标赛冠军;侄子伟斌还是央视“武林大会”八极拳擂台赛年度总冠军、总擂主。他创办的武校多次代表河北省队参赛,十年间有97人次获国际大奖,472人次获国家级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