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者在教育对象的不断进步中体现自身价值。然而,在每一个集体中都有相对落后的学生,也有同行称之为后进生。教育者如何评价并做好落后生的转化和引导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本人的健康成长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对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多研究,树立正确评价观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才。所谓“人才”应该是人与才的统一,是做人与做事的统一。假如说,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只有知识没有能力,或者有了知识和能力却没有了自尊、自信、个性、激情、想像力和创造力,不会与他人共处、共生、共谋发展,即不会做人,而只是被考分所累的没有自信和精神的“书呆子”,那么他们怎样面对竞争,怎样创造将来?尽管国家教委在关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中已经明确:“对学生的评价必须从过去的单一的学习方面评价转入多元化评价以及综合评价”。然而,当前的许多落后生还是教育者在应试教育的惯性下,依据学生考试成绩这一单方面的评价方法筛选出来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必须从过去的单一的学习方面评价转入多元化评价以及综合评价”,树立科学的评价观,才能本着“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态度来开展工作并且认真研究学生个性特征和潜在的素质优势,扬其长,补其短,给学生以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引导学生成才。否则,我们的教鞭下,永远不可能有瓦特、牛顿、爱迪生……
第二,多垂范,导引学生是非观
从本质上讲,绝大多数落后生的品德并不坏,智力也不低,只是由于他们对人对物的认识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使他们对人生、对学习、对生活都缺乏一个正确的态度。因此,落后生的转化工作应该立足于对他们人生态度、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的转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这不仅靠教育者正确思想的引导和进行形式多样的人生理想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等,让正确的是非观逐步取代根植于头脑中的错误的是非观,端正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态度。更要靠教育者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境界,提升自身修养,严格言行规范,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身品德和言行导引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使他们从学习中享受喜悦,从生活中享受快乐,从工作中看到价值,逐步建立起健康、稳定、科学的人生态度。
第三,多关爱,激发学生上进心
教育的效果并不取决于教育的意图,而是取决于师生间的接触和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爱是师生间最自然的连接点,是教育的基础。有了爱,教师才能时刻把落后生放在心上,才能以更大的耐心去教育和转化落后生;而当学生意识到你是真心的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自然而然的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形成爱的交流。这样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思想的交流、道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无论你是耐心的诱导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都是有效的,其得来的效果有时甚至会超出教育者的要求。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对落后生只是轻视、嫌弃甚至厌恶,结果只能使他们“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尽管教师的爱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个外部条件,但由于它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就可以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甚至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提高教育的效能。
第四,多尊重,保护学生自尊心
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他人、集体、社会尊重的情感,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促使学生维护自己合理地位和声誉并使自己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在动力之一。一般来讲,落后生的心理特点比较复杂、矛盾。他们的外表常常是一付骄横傲慢的样子,常常表现出对错误满不在乎、玩世不恭,但内心却非常自卑、渴求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尊重。教育者在转化落后生时,千万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整天盯着落后生的缺点,张口闭口“我看你啥也学不好,早晚得进监狱!”、“全校再也找不出你这样的学生!”这样教育,如何让学生抬起头来,学生的自尊心又存在何处?而人性中恰恰有个弱点,就是经不起尊重。你不断的尊重他,他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把全身的劲都使出来,那怕是最差、最调皮的学生也是这样。因此,教育者在做落后生的思想工作时,一定要尊重学生,充分维护学生的自尊,尽可能杜绝公共场合的指责批评,要不断的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人生的价值,从而扬长补短,全面进步。
第五,多激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后进学生不是缺少缺点,而是缺少优点;不是缺少批评,而是缺少鼓励。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人为偏见,落后生身上较明显、集中的优点也往往遭人非议。要知道,落后生并非以差为荣,不求上进,他们也同样有荣誉感,也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这是人性最初的需求。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落后生因为常常受到指责、批评,从而对种种指责、批评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指责、批评的强度逐渐变弱,甚至不起作用;与此相反,赞许、表扬对于落后生来说是一种强刺激,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者在对落后生进行教育时,绝不能简单粗暴,打击压制,而是要坚持正面的教育、循循善诱,进行耐心细致地说服。要善于用“放大镜”来发现淹没在问题与缺点中的闪光点,更多的采用赞扬、鼓励、信任的办法鼓励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使其打消自卑感,挖掘其心灵深处的进取心,相信“我也有优点,我能进步”。这样,他可能会在受到赞扬的方面全力以赴,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出自身无穷的潜力。
第六,多帮助,教会学生自我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内心的“自我谈话”决定了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是行动的基础。因此,教育者要积极的引导落后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关注自己的优势,教会落后生学会自我教育,从而让他学会肯定自己,产生高飞的冲动,不在地面上爬行。笔者在开展落后生教育工作时,曾经让学生撰写“自修日记”,鼓励学生自觉、如实填写,不受时间限制,最后两栏可以等有了真实想法和结果后再填写。下面就是一位上网成瘾、成绩很差的学生写给自己的“自修日记”(如下表):
这位同学通过“自修日记”在纸上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说服自己,将新我与旧我面对面交锋,从而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思想认识上的飞跃,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取得进步。
第一,多研究,树立正确评价观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才。所谓“人才”应该是人与才的统一,是做人与做事的统一。假如说,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只有知识没有能力,或者有了知识和能力却没有了自尊、自信、个性、激情、想像力和创造力,不会与他人共处、共生、共谋发展,即不会做人,而只是被考分所累的没有自信和精神的“书呆子”,那么他们怎样面对竞争,怎样创造将来?尽管国家教委在关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中已经明确:“对学生的评价必须从过去的单一的学习方面评价转入多元化评价以及综合评价”。然而,当前的许多落后生还是教育者在应试教育的惯性下,依据学生考试成绩这一单方面的评价方法筛选出来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必须从过去的单一的学习方面评价转入多元化评价以及综合评价”,树立科学的评价观,才能本着“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态度来开展工作并且认真研究学生个性特征和潜在的素质优势,扬其长,补其短,给学生以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引导学生成才。否则,我们的教鞭下,永远不可能有瓦特、牛顿、爱迪生……
第二,多垂范,导引学生是非观
从本质上讲,绝大多数落后生的品德并不坏,智力也不低,只是由于他们对人对物的认识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使他们对人生、对学习、对生活都缺乏一个正确的态度。因此,落后生的转化工作应该立足于对他们人生态度、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的转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这不仅靠教育者正确思想的引导和进行形式多样的人生理想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等,让正确的是非观逐步取代根植于头脑中的错误的是非观,端正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态度。更要靠教育者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境界,提升自身修养,严格言行规范,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身品德和言行导引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使他们从学习中享受喜悦,从生活中享受快乐,从工作中看到价值,逐步建立起健康、稳定、科学的人生态度。
第三,多关爱,激发学生上进心
教育的效果并不取决于教育的意图,而是取决于师生间的接触和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爱是师生间最自然的连接点,是教育的基础。有了爱,教师才能时刻把落后生放在心上,才能以更大的耐心去教育和转化落后生;而当学生意识到你是真心的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自然而然的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形成爱的交流。这样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思想的交流、道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无论你是耐心的诱导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都是有效的,其得来的效果有时甚至会超出教育者的要求。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对落后生只是轻视、嫌弃甚至厌恶,结果只能使他们“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尽管教师的爱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个外部条件,但由于它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就可以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甚至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提高教育的效能。
第四,多尊重,保护学生自尊心
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他人、集体、社会尊重的情感,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促使学生维护自己合理地位和声誉并使自己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在动力之一。一般来讲,落后生的心理特点比较复杂、矛盾。他们的外表常常是一付骄横傲慢的样子,常常表现出对错误满不在乎、玩世不恭,但内心却非常自卑、渴求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尊重。教育者在转化落后生时,千万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整天盯着落后生的缺点,张口闭口“我看你啥也学不好,早晚得进监狱!”、“全校再也找不出你这样的学生!”这样教育,如何让学生抬起头来,学生的自尊心又存在何处?而人性中恰恰有个弱点,就是经不起尊重。你不断的尊重他,他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把全身的劲都使出来,那怕是最差、最调皮的学生也是这样。因此,教育者在做落后生的思想工作时,一定要尊重学生,充分维护学生的自尊,尽可能杜绝公共场合的指责批评,要不断的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人生的价值,从而扬长补短,全面进步。
第五,多激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后进学生不是缺少缺点,而是缺少优点;不是缺少批评,而是缺少鼓励。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人为偏见,落后生身上较明显、集中的优点也往往遭人非议。要知道,落后生并非以差为荣,不求上进,他们也同样有荣誉感,也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这是人性最初的需求。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落后生因为常常受到指责、批评,从而对种种指责、批评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指责、批评的强度逐渐变弱,甚至不起作用;与此相反,赞许、表扬对于落后生来说是一种强刺激,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者在对落后生进行教育时,绝不能简单粗暴,打击压制,而是要坚持正面的教育、循循善诱,进行耐心细致地说服。要善于用“放大镜”来发现淹没在问题与缺点中的闪光点,更多的采用赞扬、鼓励、信任的办法鼓励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使其打消自卑感,挖掘其心灵深处的进取心,相信“我也有优点,我能进步”。这样,他可能会在受到赞扬的方面全力以赴,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出自身无穷的潜力。
第六,多帮助,教会学生自我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内心的“自我谈话”决定了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是行动的基础。因此,教育者要积极的引导落后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关注自己的优势,教会落后生学会自我教育,从而让他学会肯定自己,产生高飞的冲动,不在地面上爬行。笔者在开展落后生教育工作时,曾经让学生撰写“自修日记”,鼓励学生自觉、如实填写,不受时间限制,最后两栏可以等有了真实想法和结果后再填写。下面就是一位上网成瘾、成绩很差的学生写给自己的“自修日记”(如下表):
这位同学通过“自修日记”在纸上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说服自己,将新我与旧我面对面交锋,从而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思想认识上的飞跃,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