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的实施者。一个学校校风、学风的好坏直接由班主任的作用紧密联系在一起,搞好班主任管理是学校的重要环节。特教学校更是如此,学校全部由残疾学生组成,这部分学生缺乏家庭教育,班主任更是体现家长和教师的双重角色。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体会
1.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意识对班级的影响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推动者,班级教育管理计划的制定、实施工作的指导,都离不开班主任的作用。具有不同管理意识的班主任,其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会有所不同,因而其管理效果也会截然不同,由于管理者的行为是在管理意识的支配下产生的,因此,正确的管理意识,是管理活动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保证。班主任进行教育管理活动,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管理意识。班主任必须具有正确的学生观,班主任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的管理对象,同时又是管理者,是教育的主体。班级的教育管理活动既是管理手段,也是教育的手段,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因此,应注意在管理中引导学生明确管理目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师生协同努力,搞好班级的工作。班主任必须有明确的育人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分析问题,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管理好自己,也有参与班级管理的要求和能力,给后进生更多信心和真诚的期待,鼓励他们大胆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培养他们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为集体承担一定的义务,使他们在班级活动只能感受到教育,实现转化。
2.班主任的威信对班级的影响
班主任的威信,是指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它是班主任的思想品德、学识、能力、教育艺术、仪表、风度等给学生的综合印象,使学生产生钦佩、依赖的心理反应。班主任的威信,以班级教育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的威信影响学生的认识,有较高威信的班主任,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因而,其班级管理的观点,建议易于引起学生的认同和赞赏,从而使班级教育和管理措施易于实施,对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方式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班主任的威信影响学生的情感。班主任的威信,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信赖感,亲切感,这有助于班主任与学生在情感上的沟通和共鸣。 所以班主任关切的态度,真诚的关怀,成为学生情感转化的催化剂,促使学生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来回报班主任的关怀和鼓励。班主任的威信影响学生的行为。班主任的威信,使其言谈举止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班主任认真的工作态度,科学的工作方法,良好的道德素质,高潮的管理艺术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化着学生的行为。
3.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对班级的影响
班主任的管理风格直接影响班级的心理气氛和管理效果。民主型的管理风格,由于管理者能够倾听学生意见、尊重、信任学生,支持学生的工作,办事计划性强,坚决果断,雷厉风行,并注意与学生情感沟通,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 。因而,管理效果高,而且质量好。而专制型,放任型的管理风格,则使班级人际关系紧张,心理气氛沉闷,或组织涣散,必然影响班级的管理效果和管理质量。
所以,班主任加强自身的修养,端正自己的教育观念,注意学习教育管理知识,对培养良好的班级体是极为必要的。
4.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的关系
首先,班主任是班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者。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一 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班级来实施的,班主任要对学生全面负责。因此,对学生而言语,班主任应该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导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确立切实的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的效果。班主任应该是学生活动和交往的指导者和学生的心理保教者,要善于通过班级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对学生交往的指导,寓教育于活动中,寓教育于交往中,在活动和交往中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品质,使学生会在活动中与他人友好协作。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康的心态。及时发现学生不良的心理倾向和异常行为,正确区分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的界限,疏导学生的不良心理,矫正不良行为,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其次,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管理者,学生班级由刚组成到发展成为一个良好的集体是一个复杂则艰难的培养过程,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努力。对班级的发展而言,班主任既是班级管理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管理活动的指导者。一方面,班主任要根据教育要求及学生实际为班级的发展进行总体的设计,制订班级的发展目标,引导学生认同目标,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另一方面,要根据班级目标的要求,为班级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包括舆论环境,人际交往心理环境等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形成班级逐渐发展民为良好的班级体,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再次,班主任是各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班级的发展和学生成长是各方面教育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直接参与班级教育的教师集体作用。既是以班主任为首的各科任课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他们直接对班级进行教育,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而班主任 这个部分教育力量中起主导作用。班主任为了使班级教育效果得到优化,必须定期组织班级教师教育会诊,帮助任课老师认识班级和学生,分析班级学生的知识程度,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等具体实际,寻找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使教堂从根本上发挥育人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班主任还要指导学生了解各科学习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要沟通班级学生和任课老师的关系,增进师生的感情,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优化。另一方面,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又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力量共同作用进行统整,进而转化为影响班级发展及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因此,班主任既要协调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教育影响,又要协调学校内部个因素的影响,使来自各方面的影响都紧紧围绕班级目标而发挥作用。
5.搞好班级工作的有效方式
1)、变埋怨为研究。今天,特教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与他们的身心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体制碰撞、摩擦、甚至混乱与错位而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处在这个社会背景下的特教学生心理也受到了种种负面影响。怕吃苦要享乐的现象变多了,受利益的诱惑欲拿人家的财物或出走的现象有了,危及安全的因素也多了。
这些负面效应给班集体建设带来种种困难。一些班主任困惑、茫然,甚至埋怨: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特校班主任难当,聋哑学生难教“。教育家魏书生讲:埋怨、灰心、等待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难教,自己的脾气也变糟糕。人不能要环境适应你,而你要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我们组织班主任学习魏书生的教改经验,面对特校学生的实际,既不盲目乐观,也不回避埋怨,迅速走出心灵的误区,变埋怨为研究。我们班主任对学生危及安全方面的因素进行研究,推出了学校安全工作暂行规定;对学生出走现象进行分析对策;对班级体建设方面的教育案例,班主任运用特教理论进行了理性思考。
2)、变务实为求实。班主任抓集体建设 建设,以儿童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时,在一些学校,一些班级存在着:内容大而空、形式表面化、实施无计划等不实现象。班级育人工作可以说没有哪个学校哪个班主任说不抓,问题是有的抓得实,有的抓的虚。抓得不实者是工作无目标计划,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学期过去回首班级体建设过程呈杂乱无章之态,年复一年使班级体建设在较低层面上周而复始的循环。
在班级体建设工作中教师必须变务虚为求实。①求实际。根据聋生的实际,我校确立了德育工作要求。制定了《聋生一日常规》,我校班主任在集体育人功能方面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低年级段重在养成训练教育,教学生学会生活。中年级段重在思想品德与基础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是非辨别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风与班风,教会学会学习,高年级段重“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和法规意识,形成良好学风、班风与文明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②求科学。首先,班级体建设要有序。根据人的认识规律,不同年级,应安排不同侧重点内容,由低到高,由浅入深,逐步逼近教育目标。其二,班级建设要有层次。教育对象由于年龄、年级、生理、心理、思维个性不同,反映在班级体建设过程中的参与度与同化度不同;既是同一年级,同一年龄学生,由于生理、个性心理不同班主任在班级体建设过程中所施加的影响应注意个性差异、实施个别化教育。其三,班级体建设要有实效。根据“知、情、意、行的认识规律,班主任在班级体建设中的一切努力都要讲究实效,见诸于行动,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补偿,个体行为社会化。
3)、变封闭为开放。赶主任在进行班级体建设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学校小环境优化,只讲究班级的“温室效应”已不适应时代要求,聋校不是独立生存在真空中,而是存在大社会里,班主任在发挥班级体建设的育人功能时必须持“大德育观”,应变封闭为开放。
小结
班主任在班级的教育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班级工作中,必须处理好各项班主任管理任务的关系,抓住着眼点,把握好着手点,通盘考虑班级工作,保证班级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保证班级的每个学生协调发展,保证学生学习的成绩不断提高。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体会
1.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意识对班级的影响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推动者,班级教育管理计划的制定、实施工作的指导,都离不开班主任的作用。具有不同管理意识的班主任,其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会有所不同,因而其管理效果也会截然不同,由于管理者的行为是在管理意识的支配下产生的,因此,正确的管理意识,是管理活动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保证。班主任进行教育管理活动,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管理意识。班主任必须具有正确的学生观,班主任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的管理对象,同时又是管理者,是教育的主体。班级的教育管理活动既是管理手段,也是教育的手段,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因此,应注意在管理中引导学生明确管理目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师生协同努力,搞好班级的工作。班主任必须有明确的育人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分析问题,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管理好自己,也有参与班级管理的要求和能力,给后进生更多信心和真诚的期待,鼓励他们大胆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培养他们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为集体承担一定的义务,使他们在班级活动只能感受到教育,实现转化。
2.班主任的威信对班级的影响
班主任的威信,是指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它是班主任的思想品德、学识、能力、教育艺术、仪表、风度等给学生的综合印象,使学生产生钦佩、依赖的心理反应。班主任的威信,以班级教育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的威信影响学生的认识,有较高威信的班主任,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因而,其班级管理的观点,建议易于引起学生的认同和赞赏,从而使班级教育和管理措施易于实施,对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方式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班主任的威信影响学生的情感。班主任的威信,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信赖感,亲切感,这有助于班主任与学生在情感上的沟通和共鸣。 所以班主任关切的态度,真诚的关怀,成为学生情感转化的催化剂,促使学生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来回报班主任的关怀和鼓励。班主任的威信影响学生的行为。班主任的威信,使其言谈举止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班主任认真的工作态度,科学的工作方法,良好的道德素质,高潮的管理艺术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化着学生的行为。
3.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对班级的影响
班主任的管理风格直接影响班级的心理气氛和管理效果。民主型的管理风格,由于管理者能够倾听学生意见、尊重、信任学生,支持学生的工作,办事计划性强,坚决果断,雷厉风行,并注意与学生情感沟通,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 。因而,管理效果高,而且质量好。而专制型,放任型的管理风格,则使班级人际关系紧张,心理气氛沉闷,或组织涣散,必然影响班级的管理效果和管理质量。
所以,班主任加强自身的修养,端正自己的教育观念,注意学习教育管理知识,对培养良好的班级体是极为必要的。
4.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的关系
首先,班主任是班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者。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一 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班级来实施的,班主任要对学生全面负责。因此,对学生而言语,班主任应该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导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确立切实的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的效果。班主任应该是学生活动和交往的指导者和学生的心理保教者,要善于通过班级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对学生交往的指导,寓教育于活动中,寓教育于交往中,在活动和交往中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品质,使学生会在活动中与他人友好协作。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康的心态。及时发现学生不良的心理倾向和异常行为,正确区分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的界限,疏导学生的不良心理,矫正不良行为,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其次,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管理者,学生班级由刚组成到发展成为一个良好的集体是一个复杂则艰难的培养过程,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努力。对班级的发展而言,班主任既是班级管理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管理活动的指导者。一方面,班主任要根据教育要求及学生实际为班级的发展进行总体的设计,制订班级的发展目标,引导学生认同目标,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另一方面,要根据班级目标的要求,为班级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包括舆论环境,人际交往心理环境等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形成班级逐渐发展民为良好的班级体,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再次,班主任是各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班级的发展和学生成长是各方面教育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直接参与班级教育的教师集体作用。既是以班主任为首的各科任课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他们直接对班级进行教育,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而班主任 这个部分教育力量中起主导作用。班主任为了使班级教育效果得到优化,必须定期组织班级教师教育会诊,帮助任课老师认识班级和学生,分析班级学生的知识程度,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等具体实际,寻找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使教堂从根本上发挥育人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班主任还要指导学生了解各科学习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要沟通班级学生和任课老师的关系,增进师生的感情,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优化。另一方面,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又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力量共同作用进行统整,进而转化为影响班级发展及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因此,班主任既要协调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教育影响,又要协调学校内部个因素的影响,使来自各方面的影响都紧紧围绕班级目标而发挥作用。
5.搞好班级工作的有效方式
1)、变埋怨为研究。今天,特教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与他们的身心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体制碰撞、摩擦、甚至混乱与错位而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处在这个社会背景下的特教学生心理也受到了种种负面影响。怕吃苦要享乐的现象变多了,受利益的诱惑欲拿人家的财物或出走的现象有了,危及安全的因素也多了。
这些负面效应给班集体建设带来种种困难。一些班主任困惑、茫然,甚至埋怨: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特校班主任难当,聋哑学生难教“。教育家魏书生讲:埋怨、灰心、等待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难教,自己的脾气也变糟糕。人不能要环境适应你,而你要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我们组织班主任学习魏书生的教改经验,面对特校学生的实际,既不盲目乐观,也不回避埋怨,迅速走出心灵的误区,变埋怨为研究。我们班主任对学生危及安全方面的因素进行研究,推出了学校安全工作暂行规定;对学生出走现象进行分析对策;对班级体建设方面的教育案例,班主任运用特教理论进行了理性思考。
2)、变务实为求实。班主任抓集体建设 建设,以儿童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时,在一些学校,一些班级存在着:内容大而空、形式表面化、实施无计划等不实现象。班级育人工作可以说没有哪个学校哪个班主任说不抓,问题是有的抓得实,有的抓的虚。抓得不实者是工作无目标计划,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学期过去回首班级体建设过程呈杂乱无章之态,年复一年使班级体建设在较低层面上周而复始的循环。
在班级体建设工作中教师必须变务虚为求实。①求实际。根据聋生的实际,我校确立了德育工作要求。制定了《聋生一日常规》,我校班主任在集体育人功能方面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低年级段重在养成训练教育,教学生学会生活。中年级段重在思想品德与基础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是非辨别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风与班风,教会学会学习,高年级段重“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和法规意识,形成良好学风、班风与文明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②求科学。首先,班级体建设要有序。根据人的认识规律,不同年级,应安排不同侧重点内容,由低到高,由浅入深,逐步逼近教育目标。其二,班级建设要有层次。教育对象由于年龄、年级、生理、心理、思维个性不同,反映在班级体建设过程中的参与度与同化度不同;既是同一年级,同一年龄学生,由于生理、个性心理不同班主任在班级体建设过程中所施加的影响应注意个性差异、实施个别化教育。其三,班级体建设要有实效。根据“知、情、意、行的认识规律,班主任在班级体建设中的一切努力都要讲究实效,见诸于行动,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补偿,个体行为社会化。
3)、变封闭为开放。赶主任在进行班级体建设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学校小环境优化,只讲究班级的“温室效应”已不适应时代要求,聋校不是独立生存在真空中,而是存在大社会里,班主任在发挥班级体建设的育人功能时必须持“大德育观”,应变封闭为开放。
小结
班主任在班级的教育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班级工作中,必须处理好各项班主任管理任务的关系,抓住着眼点,把握好着手点,通盘考虑班级工作,保证班级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保证班级的每个学生协调发展,保证学生学习的成绩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