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应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自我思考和探究事物,不应该消极地接受知识,要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探究性学习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版初中语文教材在每课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都安排了探究性的学习内容;每册教材中还设计了综合性学习单元,供学生集中进行较大规模的探究活动。这都要求语文教师要对探究性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一种技能,而提出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教师自身的问题设计也非常重要。问题设计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教学中,最忌讳的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即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忙提出一些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中的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些细小而琐碎的问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让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问题应该既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作品中的多元点、发散点、争论点、中心点和切入点来设计问题,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一、用心体验,尊重多元点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在读者的阅读鉴赏过程中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多义性,都会让人产生“多元化”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经验阅历、知识积累的不同,每个人对一部作品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由于自身经验与知识水平的优势,往往在探究中会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扮演“第一小提琴手” 的角色。但学生的思维也是很敏锐的,常出于自然,有时甚至更接近真实。而且学生由于对作品背景性信息了解比较少,反而不易受到干扰,因而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角。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的创造精神要靠教师一次次教学创新活动的激发。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珍视他们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让创造性思维的嫩芽得到最真心的呵护。
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一个具有多义性的文本,每个人的解读都既是独特的又是多元的。对问题的多元性理解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也是一种理念,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文学作品的这种“多义性”和读者的“独特创造性”,才使得简单枯燥的语言变得神奇而富有魅力。
以《威尼斯商人》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研读分析,学生很容易看出夏洛克“爱钱如命、惟利是图、贪婪、自私、冷酷、缺乏人性”等性格特征。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那是不全面的,对夏洛克也是“不公平”的。这时,教师就应该去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多元理解,让他们思考:夏洛克的性格产生有没有他的必然性?怎样对夏洛克这个人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
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把19世纪英国著名批评家哈兹列特的一段评论给学生:“(夏洛克的)报复的欲望几乎和屈辱的感觉难于分开,因此我们不由得对于‘藏在犹太人宽大长袍’下的高傲的精神表示同情,夏洛克的这种精神由于一再受到不应得的激怒而变成疯狂状态,于是设法采取拼命的、合法的报复行为,以便洗刷那种堆积在他和犹太民族身上的辱骂和迫害所造成的恶名声,直到他用以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非常残酷,而且态度非常顽固的时候,我们方才失去同情而对他有反感。”学生理解了这段评论后,通过探究就会明白:夏洛克作为一个受歧视民族的代表,作为一名“异教徒”,在威尼斯城邦是处处受到歧视的。他的所作所为也有其“合理性”,“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讲,莎士比亚对夏洛克作为犹太人受到的歧视和欺辱是怀有同情的。联系到现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反犹”“排犹”现象,学生就会对问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这个研读文章、激发思考、了解背景、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种辨证思维的意识,即凡事都从几个方面去考虑,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训练和提高。
二、立体开发,挖掘发散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从电视、电脑等渠道获得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价值观念也千差万别。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正确运用自己在课外获得的知识积淀和情感经验去体验课内的作品,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和发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章作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人生经历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融为一体。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探究性学习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版初中语文教材在每课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都安排了探究性的学习内容;每册教材中还设计了综合性学习单元,供学生集中进行较大规模的探究活动。这都要求语文教师要对探究性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一种技能,而提出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教师自身的问题设计也非常重要。问题设计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教学中,最忌讳的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即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忙提出一些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中的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些细小而琐碎的问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让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问题应该既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作品中的多元点、发散点、争论点、中心点和切入点来设计问题,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一、用心体验,尊重多元点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在读者的阅读鉴赏过程中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多义性,都会让人产生“多元化”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经验阅历、知识积累的不同,每个人对一部作品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由于自身经验与知识水平的优势,往往在探究中会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扮演“第一小提琴手” 的角色。但学生的思维也是很敏锐的,常出于自然,有时甚至更接近真实。而且学生由于对作品背景性信息了解比较少,反而不易受到干扰,因而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角。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的创造精神要靠教师一次次教学创新活动的激发。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珍视他们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让创造性思维的嫩芽得到最真心的呵护。
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一个具有多义性的文本,每个人的解读都既是独特的又是多元的。对问题的多元性理解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也是一种理念,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文学作品的这种“多义性”和读者的“独特创造性”,才使得简单枯燥的语言变得神奇而富有魅力。
以《威尼斯商人》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研读分析,学生很容易看出夏洛克“爱钱如命、惟利是图、贪婪、自私、冷酷、缺乏人性”等性格特征。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那是不全面的,对夏洛克也是“不公平”的。这时,教师就应该去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多元理解,让他们思考:夏洛克的性格产生有没有他的必然性?怎样对夏洛克这个人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
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把19世纪英国著名批评家哈兹列特的一段评论给学生:“(夏洛克的)报复的欲望几乎和屈辱的感觉难于分开,因此我们不由得对于‘藏在犹太人宽大长袍’下的高傲的精神表示同情,夏洛克的这种精神由于一再受到不应得的激怒而变成疯狂状态,于是设法采取拼命的、合法的报复行为,以便洗刷那种堆积在他和犹太民族身上的辱骂和迫害所造成的恶名声,直到他用以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非常残酷,而且态度非常顽固的时候,我们方才失去同情而对他有反感。”学生理解了这段评论后,通过探究就会明白:夏洛克作为一个受歧视民族的代表,作为一名“异教徒”,在威尼斯城邦是处处受到歧视的。他的所作所为也有其“合理性”,“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讲,莎士比亚对夏洛克作为犹太人受到的歧视和欺辱是怀有同情的。联系到现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反犹”“排犹”现象,学生就会对问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这个研读文章、激发思考、了解背景、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种辨证思维的意识,即凡事都从几个方面去考虑,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训练和提高。
二、立体开发,挖掘发散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从电视、电脑等渠道获得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价值观念也千差万别。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正确运用自己在课外获得的知识积淀和情感经验去体验课内的作品,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和发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章作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人生经历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