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审判权在合议庭中公正高效运行的有益探讨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lda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议庭是人民法院的基本审判组织,合议制是人民法院的基本审判方式。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是一次承上启下、较为全面系统的合议制改革。笔者把该《若干规定》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着重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提出民事审判权在合议庭中公正高效运行的相关见解,以期建立更为完善的民事审判权运行机制。
  
  一、司法实践中影响民事审判权在合议庭中公正高效运行的因素
  (一)合议庭的组成方式
  《若干规定》对合议庭的组成方式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即以随机组成为主,相对固定的,应当定期交流。相应的,在今年公布的法释〔2010〕2号《关于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也明确指出“人民法院采取电脑生成等方式从人民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人民陪审员。”
  笔者赞同《若干规定》对合议庭组成方式的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这种规定运作起来不免出现困难。就笔者所在法院而言,一线审判业务部门共8个,即民一庭、民二庭、刑庭、行政庭、少年庭、林业庭、审监庭和一个基层人民法庭,办案法官共24名,每个庭室的法官只够组成一个合议庭。因此,对于法官资源稀缺的法院来说,随机的合议庭组成方式似乎就只能流于理论层面了。
  对于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也采用随机抽取制,笔者有不同看法。在选任人民陪审员时,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覆盖面要广,即应尽量使陪审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职业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以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司法实践中,在确定案件的人民陪审员时,往往也是优先考虑那些工作领域或其专长与该案相对口的陪审员,这样不仅有利于案件的审理,也有利于提高陪审员的工作热情。因此,在确定人民陪审员时,应首推“对口制”,其次再考虑随机抽取制。
  (二)合议庭内部职能分工
  合议庭内部职能分工是指审判长、承办法官和合议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审判职能分工,是影响民事审判权在合议庭中公正高效运行的另一重要因素。在此,笔者仅对《若干规定》中“依法不开庭审理的案件,合议庭成员均应当阅卷,必要时提交书面阅卷意见。”这一规定提出自己的见解。此规定的设计是为了避免出现在不开庭审理的案件中,非承办法官合议庭成员不参与案件的审理合议,而由承办法官“独任审理”的现象。规定设计的初衷固然无可非议,但这是否从另一角度说依法应开庭审理的案件,合议庭其他成员就可以不阅卷呢?笔者认为,阅卷是审理案件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审判人员了解案件情况的重要渠道之一。无论案件是否需要开庭审理,合议庭全体成员必须就已经形成的案件证据材料及诉讼材料进行审阅,以便能够及时了解案件的争议焦点,理清需要在庭审中加以解决的问题,以便后续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及院长、庭长的关系
  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及院长、庭长的关系长期以来制约着审判权的公正运行,是司法改革的重点。关于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的关系在《2002年合议庭规定》与法发[2010]3号《关于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实施意见》中均有较为详细的规定,在此不再论述。
  如何正确处理合议庭的审判权与院长、庭长对合议庭的监督管理权间的关系是司法改革的一个难点。之所以司法实践中会出现“审者不判,判者不审”这种审判权与裁判权分离的现象,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针对這种现象,《若干规定》提出了重要改革方案,即“除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外,合议庭对评议意见一致或形成多数意见的案件,依法做出判决或裁定。”并例举了五类案件可以由审判长提请院长或庭长决定组织相关人员共同讨论,但讨论的意见仅供合议庭参考,不影响合议庭依法做出裁判。以上规定较为科学地划清了院长、庭长的行政管理权与审判权间的界限,保证了合议庭的独立审判权和裁判权。
  二、促进民事审判权在合议庭中公正、高效运行的司法建议
  (一)科学组建合议庭
  合议庭的组建是启动合议庭运行机制的第一步,《若干规定》规定合议庭一般应随机组成,合议庭相对固定的,应当定期交流。针对前文提到的司法实践困难,笔者认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做相应变通。对于审判人员充裕的业务庭来说,应当依据《若干规定》规定的组成方式组建合议庭。但对于审判人员相对缺乏的庭室来说,除采取以定期交流的方式避免固定合议庭的弊端外,在必要时还可跨庭室随机抽取审判人员参加合议案件审理。当然这种变通必需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以便法院内部管理。笔者认为下面几类案件可以尝试以上做法:一、存在审判人员需回避,而该庭室又没有其他法官可以参与合议的;二、案件重大复杂,需增加合议庭人数的;三、系列案件或相关联的几个案件,不适宜由同一个合议庭审理的。此外,做好庭室之间的协调工作也非常重要。
  (二)强化合议流程参与
  合议案件,承办法官全程参与不言而喻,但“全程参与”并非“全程包办”。笔者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强化庭前阅卷。为了使合议庭成员了解案件情况,避免与承办人的审判信息不对称,也便于案件审理工作的开展,庭前阅卷是每位合议庭成员必须履行的审判职责;
  第二,严肃庭审作风纪律。庭审中每位合议庭成员均认真听取案情,深刻思考并作出判断,必要时与其他合议成员交换意见,对认为需调查的问题主动补充调查,确保案件事实清楚;
  第三,庭审后应迅速合议。台湾学者林山田指出“在审理案件密集原则下,促使法官在对其审理诉讼客体之内容记忆尚极清新时,即行判决,一方面可及早结案,亦可以免因中断后,续行审理时,因为法官对于诉讼客体已是记忆模糊,而未能作成公平合理之判决”[1]因此,合议工作应尽量在开完庭后短时间内评议,以趁热打铁,防止庭审信息遗失或淡忘。
  第四,应强化裁判文书的审核。裁判文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代表法院的权威,更代表国家法律的权威。因此,合议庭成员必须强化对裁判文书的审核,以保证司法的公正与权威。
  (三)加大合议庭调解力度
  法院调解是法院行使民事审判权的重要方式,是高质量、高效益的审判。基于法院调解有纠纷解决的迅速性、和平性、妥善性等优点,现阶段全国法院均在大力倡导推行法院调解工作。
  合议庭中民事审判权的行使自然也离不开调解工作的开展。为了合理配置司法资源,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笔者认为,可以将合议案件的主要调解工作交由承办法官负责,其他合议庭成员没有必要全程参与调解过程。理由有二:首先,在法院调解的整个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各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仅起“中间人”的作用。由于调解具有时间不固定性及结果不确定性的特点,若要求合议庭所有成员均参与所有调解过程,那将大大增加审判人员的工作量;其次,调解协议基于当事人平等、自愿达成,对调解协议内容之要求比对法院裁判文书内容的要求低得多,只要调解协议不显失公平,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及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协议就合法有效。审判人员只要在调解过程中对当事人加以引导并对调解协议进行初步审核,就可以完成调解组织工作。因此,从调解本身的性质来看,这个过程也完全可交由承办法官进行,其他合议庭成员负责参与审核当事人达成的最终调解协议即可。
  三、结语
  合议庭制度已经经历了多回合多角度的改革,民事审判权在合议庭中的运行随着一次次的改革越来越公正和高效。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笔者仅从以上几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何使民事审判权在合议庭中更为公正高效地运行,还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注释:
  [1]刘峥著:《我国合议庭评议机制的检讨及完善》,载《人民司法·应用》,2008年第21期,第10页。
  (作者通讯地址:福建省沙县人民法院,福建沙县365500)
其他文献
摘要:农民工权益保护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民工在就业、社会保障、工资待遇等诸多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需要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以从法律上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但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具体的讲,是指那些户口仍在农村但已完全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主要以在城镇各类企业打工、经商
期刊
摘要: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于2005年1月10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意在加强对赌博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与此同时,国家立法机关也在2006年的刑法第六修正案中对我国赌博犯罪的有关罪名进行了完善,增加了开设赌场罪这一罪名,以便更好地打击赌博犯罪。本文以一个案例为视角,探讨聚众赌博与开设赌场的区别;刑法修正案前出台前后的赌博行为与开设
期刊
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承担着依法指控犯罪,强化诉讼监督,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切实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能。我院通过公诉部门职能的发挥,努力化解社会矛盾。  一是通过及时时控犯罪化解社会矛盾。公诉部门最重要、最核心的法定职责就是控诉犯罪,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恢复被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该院公诉科三年共受理移送审查起诉的各类刑事案件2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反垄断法的出台,反垄断法已然成为我国经济法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反垄断法规定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进行分析,提出反垄断法在法律责任制度方面仍需完善的设想。  关键词:反垄断法;法律责任;制度    反垄断法的法律责任是指与对在经济活动中妨碍竞争的垄断及限制竞争的行为进行制裁,从而使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由于我国《反垄断法》有关责任制度规定存在不少缺陷,直接影响该
期刊
为进一步规范高效办理刑事申诉案件,最高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厅于2000年5月24日制定了《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程序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试行规定》),该程序是检察机关深化检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有效保障申诉人诉讼权利的重要举措,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笔者结合司法实践,就如何完善公开审查程序略陈己见。  一、公开审查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1、执行不够统一 
期刊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是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检察机关既负重任,又大有作为,以全面、创新、优质的检察服务理念,夯实三项重点工作基础,就是当前检察工作的根本,就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发展、实现检察机关科学发展的关键和基础。  一、全面排查社会矛盾,依法化解构建和谐  (1)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涉检信访排查化解制度
期刊
2001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二)》),将第342条修改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1]2002年3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
期刊
单位是市场主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单位行贿的危害范围、严重程度、腐蚀能力势必超过自然人行贿,单位在经济往来中给付、收受回扣的行为比比皆是,且屡禁不止,单位行贿刑事司法实践与犯罪现实情况出现脱节。立法机关精心设计的单位行贿罪没有予以高效适用,没有起到刑法规范预防性、警示性、实用性效果,立法成本的高度投入并未经由刑事司法实现“基础性的刑法规范收益”。行贿犯罪刑法理论亟须基于刑法解释设置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
期刊
建国后法院书记员一直沿用由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再到审判员的晋升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不发展进步,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书记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其晋升法官后进而影响了法官的整体素质。二、法官与书记员比例严重失调,法官队伍膨胀,书记员则严重不足,影响了审判工作的进行。为了消除这些弊端,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针对书记员制度进行改革,颁布《人民法院书记员管理办法(试行)》。根
期刊
2009年,沛县院立案侦查了民政系统两起职务犯罪案件。一是民政局军干所所长蔡捷(男,42岁,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主持安置办工作)在负责复员军人安置工作中的受贿案,另一件是优抚股副股长马有真(男,46岁,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利用管理优抚事项的职务之便,采用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的手段,非法占有国家优抚资金的贪污案。两起案件的发生,反映出民政系统在为民执政、廉洁从政方面存在一些漏洞,为遏制民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