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性文体,不同的作家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短篇之与长篇来讲又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铁凝是一个自觉从事短篇小说创作并不断尝试艺术创新的作家,在平实的叙事之中给人以猝不及防的艺术享受是她短篇小说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也让她的作品成为小说创作领域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 平实 悬置 节制 叙事艺术
“人生实在不是一部长篇,而是一连串的短篇。一部长篇有它看得见的终极,一连串的短篇则有它不可预测的无限。”这是作家铁凝对于小说与人生关系的表述。在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对于短篇小说的爱重,她也曾把短篇小说称为“诱惑”自己“一生的体裁”。基于这样的“诱惑”,铁凝在短篇小说的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从诗意盎然的《哦,香雪》、《孕妇和牛》,到生存寓言式的《马路动作》、《唇裂》。她的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叙事风格。而无论怎样的叙事方式,都来源于作家对于生活不同层次的审视和解读。她说:“作家应该有本领俯视生活,应该学会如何在了如指掌之后变成故事的局外人。”在铁凝的短篇作品中,这种俯视和“局外人”并不意味着对生活的隔膜,而在于对生活深入体会后自觉的疏离,这种疏离能够让作家更为冷静和客观,以平实化的叙事呈现日常生活场景,以此来发掘生活的坚硬之核。与前边所言的诗意化和寓言化相比,这种风格显得更为成熟,更为冷静。更能突显出铁凝小说的叙事魅力。
铁凝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和写作,在《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中就已经开始了。小说的基本情节都是围绕安然在家庭和学校的日常生活展开的。有一些矛盾冲突,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冲突,比如父亲和母亲会为了熨衣服而爆发一场争吵,安然会因为大家不把她当女孩看而躺在床上哭,也有安然穿上样式新颖的红衬衫带来的烦恼,等等。《棺材的故事》则以平常心,平常笔墨讲述平常之人:一对菜贩子的爱情故事,没有浪漫,没有抒情诗,有的只是像树叶一样的密密麻麻的日子和盼着比树叶还多的好日子《小黄米的故事》中,从小黄米早上起床打苍蝇写起。写她趿着鞋“从雅座穿过堂屋去开店门接豆腐”,然后接受哑巴用湿手在她脸上摸一把,“再次穿过雅座回到自己的屋子”洗涮自己,以及每天以嗑麻、聊天、招揽生意和卖身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整个的叙述波澜不惊,就象打开水笼头流出自来水那样平淡。这种叙事风格似乎与一度流行的“新写实”有着某些相似,但又有着内在的大不同。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铁凝虽贴近日常生活但并不深陷其中。在她的作品里,我们能更强烈地感觉到平实之外的那种“猝不及防”的精彩。一路平实过于乏味,一味华丽又嫌太做作,平实之中些许的雕琢才能造就和谐之美。正如铁凝所言:“无数种诉说里,不动声色可能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她内藏着撼人心灵的力度,大喜大怒大哀大乐凝炼而成的气度。”铁凝的平实往往属于这种富有力度和气度的“不动声色”。“不动声色”不易,“不动声色”是作家情感大坝蓄拦的高峡平湖之水。它积蓄了足够的能量,为的是开闸之时的有声有色。
铁凝发表于1997年的短篇《安德烈的晚上》,则写得更加老到圆熟。安德烈是一个罐头厂的工人,他“属于那种年龄越往前走、思维越往后退的人。他很少自己做主选择什么,他就读的小学、中学都是父母替他选择的”,他会为了父母的一句“意义不大”而放弃自己喜爱的朗诵,也会接受父母的暗示娶“无论如何都更象是他的妹妹而不像他的恋人”的表妹为妻,然后自然承担起照顾先天性心肌炎的女儿和风湿性心脏病的妻子的生活重担,因为这是他的“事实”,也是他的“义务”。当二十多年后他要离开罐头厂时,忽然发现“他生命的二分之一时间”,都是和坐在他对面的女工姚秀芬一起度过的。他们互相关爱,互相体贴,然而从不言感情,或者从来没意识到这种感情。就象保持了二十多年的“两根平行的铁轨”。当安德烈即将调离工厂时,他以“久违了的冲动”策划要和他所喜欢的异性同桌“单独在一起那么一次”。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期待的约会啊,小说写到这里,任何一个读者都会为此激动而兴奋吧,然而,故事却没有按照读者所想象的那样发展。这二十年中唯一的一个晚上,安德烈带着同桌在最熟悉的楼群间穿行三个小时,却突然怎么也找不到怀中的钥匙可以打开的那扇门,那可是安德烈最好的朋友李金刚的家啊!然而结果就是这么出人意料。没有约会,没有单独相处的房间,没有彼此的倾诉心曲,只有慌乱掉落的饭盒和滚落满地“像有生命的活物儿”的饺子。不平常的三个小时恰恰印证了无数个日子的太平常,一次出格恰恰注解了二十年的循规蹈矩。这就是五十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淡淡的、苦涩又充满人间真情的生活:一段“罐头厂”中的日月和试图逃离“罐头厂”的波动:一段不落俗套的“不谈爱情的爱情故事”。
在这个作品里,铁凝一路平实的叙述将故事推向“变化”的边缘,然而面临“变化”,人物却被“悬置”了,就象沿着自己所熟悉的道路行走,却忽然发现脚下空无一物,他们慌乱不堪,被这种境遇所折磨。尴尬而无奈。这里的“悬置”其实有着双重的含义。一是人物命运的被“悬置”,一是读者阅读期待的被“悬置”。所谓的“猝不及防”,恰恰就在于此。
《省长日记》也是一篇“悬置”技巧使用特别明显的作品。主人公孟北京是一家袜子厂的工人,因为收入微薄还要养活一个双目失明的老母亲,他的生活就非常拮据,所以在他的午饭里从来没见过菜的踪影。而当厂里的工友问他为什么不吃菜时,为了顾全面子,为了“不想给人轻视”,他做了一个“对菜表示厌恶和不屑的表情”,“我不爱吃菜,我根本就不爱吃菜。”从此以后。孟北京成了全厂皆知的不爱吃菜的人。然而谎言终究是要被揭穿的。当他很过瘾地嚼着生白菜帮子的样子被工友看到后,他的命运别开始陷入僵局。没有人再相信他的话,他成了一个谎言的代表,成了全厂人嘲笑和鄙弃的对象。如何摆脱这样的境遇?“孟北京终于等到了机会。他忽然发现电视上那个新来的省长以前是他哥哥的同学,而他还受哥哥之托保存了“省长”的一本日记。这一契机似乎为孟北京的生活提供了转机的希望。于是他得意地向大家宣称他认识省长,他还有省长的一本日记。但没有人相信他。当他把家里翻得底朝天地终于找到证明——那本日记的时候,却突然发现签有省长大名的那一页被老鼠吃掉了。没有人能证明那本满是灰尘、发黄的日记就是省长的亲笔。孟北京的命运被无情地“悬置”了,这一“悬置”有着惊险的戏剧性,使得整个小说具有了一种寓言的意味,就象那个人人皆知的“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在同情主人公的同时。引发更多的思考。
这种“悬置”技巧的使用就是铁凝情感和艺术有声有色的开闸。《第十二夜》中我最终对房子的放弃,使得大姑的生存意识被悬置:《逃跑》中老宋的逃跑使老夏和剧团人的友谊和爱心被悬置《寂寞嫦娥》中嫦娥在院子的人慢慢接受她的时候离开佟教授而选择花匠老 孔,使得所有人的好奇心被悬置《谁能让我害羞》中当送水青年拿出刀子要争取自己的尊严的时候,一把假手枪和一个小孩打向“110”的电话又把他的合理愿望悬置起来。这种“悬置”的艺术造成了小说叙述的出其不意。铁凝说:“艺术需要一点出其不意”,“出其不意不是哗众取宠”。这种出其不意恰恰就是铁凝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莫泊桑《项链》中那位虚荣心极强的女主人公,在为偿还丢失所借的项链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得知。她所借的那个“昂贵”的项链,不过是个不值多少钱的仿造品!这就是短篇大师的那种“精彩得叫你猝不及防”和“意想不到”。铁凝的许多短篇就在追求着这种“意想不到”和“猝不及防”。除了以上所说的篇目外,《六月的话题》中,达师傅在那张被人密切关注的汇款单长久无人认领就要过期之时,突然将汇款取出买了一车墩布,就是一种“意想不到”和“猝不及防”,《秀色》中少女张品在夜里赤身裸体出现在李技术面前。和李技术在打出井水之后突然掉下万丈悬崖也是一种“意想不到”和“猝不及防”。
铁凝是一位懂得艺术辩证法的作家,在她的诸多作品中,各种艺术元素在对抗、对比之中达到了互补互衬,统一和谐。她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说也自有小说的规矩”,她也深入思考并尝试着“犯规”。并以为:“懂得并且有力量‘犯规’,和懂得并且善于遵守规矩同样重要。”平实之中的出其不意正是遵守规矩同时敢于犯规的表现。这是一种需要高超技艺的创作。正象铁凝用过的比喻:“短篇小说好似体操项目中的吊环和平衡木,吊环和平衡木给运动员提供的条件较之其他项目更为苛刻,但那些技艺不凡的健将却能在极为有限的场地翻跃、腾飞,创造出观众意想不到的潇洒和美。”毫无疑问,铁凝在她的短篇创作中确实做到了。这标志着铁凝短篇小说创作的出色成就,也为整个短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艺术范本。
除了“悬置”技巧的使用外,铁凝短篇小说的创作还很注意叙述的节制。所谓节制,既指在篇幅上不可失控,使短篇变成“压缩了的中篇”,也指在内容上不可一览无余,把什么都说出来。节制的艺术就象是国画里的“留白”技法,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从而使作品具有深远的意蕴,耐人寻味。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这样告诫青年学子:“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这样的美学要求鲜明地提出了“节制”、“含蓄”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艺术功能。从某种角度来说,小说创作的过程是先复杂起来后简单下去的过程,复杂才能使情感充盈饱满,使感觉纤微而不概念化,简单才能使小说结实准确而又拥有力量,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当情绪充盈后,要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准确地使用情绪,做到有效的节制与准确的力量。
铁凝非常重视“用笔的节制”,她的短篇小说篇幅都不长,她懂得对读者不能搞“优待的虐待”,不能搞一泻无余。于是她的作品便留下了一块弹性空间,一块由于含蓄、节制、分寸感。掩饰而造成的空间,一块得由读者“补足”而非作者“给足”的空间。如《B城夫妻》就在较短的篇幅中将一个稍嫌陈旧的故事写得很有意趣。它前半部从欢庆解放的宏大视角切入,将镜头聚焦在提法寺街新丽成衣局,写出了冯掌柜与冯太太待顾客的热情,尤其是他们“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后半部用重叠方式写了冯太太两次不同寻常的“死”。第一次是出殡时,抬埋者不慎将棺材摔碎,咽气四十八小时的冯太太忽然从地上坐起。还阳于人间:第二次是一年后冯太太又死了,这次因冯掌柜对抬埋者作了“千万要小心”的嘱咐,摔棺事件没再发生。冯太太就真的走了。为什么冯太太会死而复生?为什么冯掌柜在第二次出殡时特意嘱咐抬埋者别再失手?冯掌柜与冯太太真的那么“恩恩爱爱”吗?每一个读过这篇小说的人难免要生发疑问并加追问,但作者就是不说出,让读者自己去猜测、探究。这是有“节制”的写法,也是使作品精短的高明写法。
《第十二夜》讲述了一个非常平淡的“买房”的故事。作品中“我”千方百计、费尽心思。要在远离城市的山村买一座房子,为此甚至不惜违反政策,也不惜迁就农民的狡黠,而房主却是一个病了很多年行将死去的一个老太太。文中称之为“大姑”。“大姑”在整个买房事件中还有着更为直接的关键意义,只有她死去,“我”才可能真正得到那座房子。而大姑却异常神秘的“回光返照”。示威似的与“我”无声对抗着。而当“我”最终宁可损失一万三千块钱而放弃买房时,大姑竟突然死去。是失去了较量的对手吗?是失去了精神的最后支撑吗?是为终于保住了自己的惟一所有而彻底满足了吗?正像她大半生都没有开口说过任何话一样。她也仍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一个准确的解释,然而,对于小说来说却无疑增加了无穷的回味。另外,作品中对于大姑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的处理也只用很少的笔墨,充分显示了铁凝小说叙述的“节制”艺术。
《巧克力手印》则写了一个婚外恋的故事。女主人公穆童为了男人一个冲动的诺言从几百里外的县城跑到省城,来找寻自己的爱,找寻自己结婚的美梦。在酒店等了一个下午之后,来敲门的不是她的爱人,而是一个自称是“吴妹妹”(男人姓吴)的女人和她四岁左右的儿子。这个带着孩子的女人暧昧的身份带给人很多的猜测和遐想,而作者并没有揭穿,而是紧接着写了两个人之间冷静的谈话,关于男人决定放弃这段没有结果的交往,也希望她放弃,回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中去。这根本上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始乱终弃的故事,作者却没有让这个男人出场,而是把它写成了两个女人的对峙,而且这两个女人之间竟然也没有激烈的冲突,她们冷静地说话,穆童甚至还拿巧克力给那个孩子吃,容忍孩子用沾满粘粘巧克力的手在她干净的床单上印乱七八糟的手印。冷静的谈判,理智的结果,虽然穆童在吴妹妹走后无声地流泪。而小说的另一个场景“‘吴妹妹’回到家来,他正坐在客厅抽烟”,两个人的对话却明确表现出两人的关系,所谓的吴妹妹其实就是穆童真正的情敌——“他”的妻子。这种处理方式。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也造成整个作品平实的叙事风格和“含警”、“节制”的美。
小说作为一种艺术,是运用想象力对生活进行的再创造,它所要追求的不是“令人信服”,而是给读者所带来的绝妙艺术感受。从对小说艺术追求来讲,铁凝是为着自己的艺术目标而努力。她说:“我并不想强迫读者一定接受我以短篇的形式表述出的那些人生景象,我只愿意琢磨,我该以何样的本领把我心中的一万种景象呈现给我的读者。”可见铁凝对于短篇小说艺术的重视。铁凝就是一个对这种文学之美有着深切体悟并在短篇小说创作中加以营构的作家,而这也为她的小说创作开拓了无穷的艺术空间。
关键词 平实 悬置 节制 叙事艺术
“人生实在不是一部长篇,而是一连串的短篇。一部长篇有它看得见的终极,一连串的短篇则有它不可预测的无限。”这是作家铁凝对于小说与人生关系的表述。在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对于短篇小说的爱重,她也曾把短篇小说称为“诱惑”自己“一生的体裁”。基于这样的“诱惑”,铁凝在短篇小说的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从诗意盎然的《哦,香雪》、《孕妇和牛》,到生存寓言式的《马路动作》、《唇裂》。她的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叙事风格。而无论怎样的叙事方式,都来源于作家对于生活不同层次的审视和解读。她说:“作家应该有本领俯视生活,应该学会如何在了如指掌之后变成故事的局外人。”在铁凝的短篇作品中,这种俯视和“局外人”并不意味着对生活的隔膜,而在于对生活深入体会后自觉的疏离,这种疏离能够让作家更为冷静和客观,以平实化的叙事呈现日常生活场景,以此来发掘生活的坚硬之核。与前边所言的诗意化和寓言化相比,这种风格显得更为成熟,更为冷静。更能突显出铁凝小说的叙事魅力。
铁凝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和写作,在《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中就已经开始了。小说的基本情节都是围绕安然在家庭和学校的日常生活展开的。有一些矛盾冲突,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冲突,比如父亲和母亲会为了熨衣服而爆发一场争吵,安然会因为大家不把她当女孩看而躺在床上哭,也有安然穿上样式新颖的红衬衫带来的烦恼,等等。《棺材的故事》则以平常心,平常笔墨讲述平常之人:一对菜贩子的爱情故事,没有浪漫,没有抒情诗,有的只是像树叶一样的密密麻麻的日子和盼着比树叶还多的好日子《小黄米的故事》中,从小黄米早上起床打苍蝇写起。写她趿着鞋“从雅座穿过堂屋去开店门接豆腐”,然后接受哑巴用湿手在她脸上摸一把,“再次穿过雅座回到自己的屋子”洗涮自己,以及每天以嗑麻、聊天、招揽生意和卖身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整个的叙述波澜不惊,就象打开水笼头流出自来水那样平淡。这种叙事风格似乎与一度流行的“新写实”有着某些相似,但又有着内在的大不同。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铁凝虽贴近日常生活但并不深陷其中。在她的作品里,我们能更强烈地感觉到平实之外的那种“猝不及防”的精彩。一路平实过于乏味,一味华丽又嫌太做作,平实之中些许的雕琢才能造就和谐之美。正如铁凝所言:“无数种诉说里,不动声色可能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她内藏着撼人心灵的力度,大喜大怒大哀大乐凝炼而成的气度。”铁凝的平实往往属于这种富有力度和气度的“不动声色”。“不动声色”不易,“不动声色”是作家情感大坝蓄拦的高峡平湖之水。它积蓄了足够的能量,为的是开闸之时的有声有色。
铁凝发表于1997年的短篇《安德烈的晚上》,则写得更加老到圆熟。安德烈是一个罐头厂的工人,他“属于那种年龄越往前走、思维越往后退的人。他很少自己做主选择什么,他就读的小学、中学都是父母替他选择的”,他会为了父母的一句“意义不大”而放弃自己喜爱的朗诵,也会接受父母的暗示娶“无论如何都更象是他的妹妹而不像他的恋人”的表妹为妻,然后自然承担起照顾先天性心肌炎的女儿和风湿性心脏病的妻子的生活重担,因为这是他的“事实”,也是他的“义务”。当二十多年后他要离开罐头厂时,忽然发现“他生命的二分之一时间”,都是和坐在他对面的女工姚秀芬一起度过的。他们互相关爱,互相体贴,然而从不言感情,或者从来没意识到这种感情。就象保持了二十多年的“两根平行的铁轨”。当安德烈即将调离工厂时,他以“久违了的冲动”策划要和他所喜欢的异性同桌“单独在一起那么一次”。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期待的约会啊,小说写到这里,任何一个读者都会为此激动而兴奋吧,然而,故事却没有按照读者所想象的那样发展。这二十年中唯一的一个晚上,安德烈带着同桌在最熟悉的楼群间穿行三个小时,却突然怎么也找不到怀中的钥匙可以打开的那扇门,那可是安德烈最好的朋友李金刚的家啊!然而结果就是这么出人意料。没有约会,没有单独相处的房间,没有彼此的倾诉心曲,只有慌乱掉落的饭盒和滚落满地“像有生命的活物儿”的饺子。不平常的三个小时恰恰印证了无数个日子的太平常,一次出格恰恰注解了二十年的循规蹈矩。这就是五十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淡淡的、苦涩又充满人间真情的生活:一段“罐头厂”中的日月和试图逃离“罐头厂”的波动:一段不落俗套的“不谈爱情的爱情故事”。
在这个作品里,铁凝一路平实的叙述将故事推向“变化”的边缘,然而面临“变化”,人物却被“悬置”了,就象沿着自己所熟悉的道路行走,却忽然发现脚下空无一物,他们慌乱不堪,被这种境遇所折磨。尴尬而无奈。这里的“悬置”其实有着双重的含义。一是人物命运的被“悬置”,一是读者阅读期待的被“悬置”。所谓的“猝不及防”,恰恰就在于此。
《省长日记》也是一篇“悬置”技巧使用特别明显的作品。主人公孟北京是一家袜子厂的工人,因为收入微薄还要养活一个双目失明的老母亲,他的生活就非常拮据,所以在他的午饭里从来没见过菜的踪影。而当厂里的工友问他为什么不吃菜时,为了顾全面子,为了“不想给人轻视”,他做了一个“对菜表示厌恶和不屑的表情”,“我不爱吃菜,我根本就不爱吃菜。”从此以后。孟北京成了全厂皆知的不爱吃菜的人。然而谎言终究是要被揭穿的。当他很过瘾地嚼着生白菜帮子的样子被工友看到后,他的命运别开始陷入僵局。没有人再相信他的话,他成了一个谎言的代表,成了全厂人嘲笑和鄙弃的对象。如何摆脱这样的境遇?“孟北京终于等到了机会。他忽然发现电视上那个新来的省长以前是他哥哥的同学,而他还受哥哥之托保存了“省长”的一本日记。这一契机似乎为孟北京的生活提供了转机的希望。于是他得意地向大家宣称他认识省长,他还有省长的一本日记。但没有人相信他。当他把家里翻得底朝天地终于找到证明——那本日记的时候,却突然发现签有省长大名的那一页被老鼠吃掉了。没有人能证明那本满是灰尘、发黄的日记就是省长的亲笔。孟北京的命运被无情地“悬置”了,这一“悬置”有着惊险的戏剧性,使得整个小说具有了一种寓言的意味,就象那个人人皆知的“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在同情主人公的同时。引发更多的思考。
这种“悬置”技巧的使用就是铁凝情感和艺术有声有色的开闸。《第十二夜》中我最终对房子的放弃,使得大姑的生存意识被悬置:《逃跑》中老宋的逃跑使老夏和剧团人的友谊和爱心被悬置《寂寞嫦娥》中嫦娥在院子的人慢慢接受她的时候离开佟教授而选择花匠老 孔,使得所有人的好奇心被悬置《谁能让我害羞》中当送水青年拿出刀子要争取自己的尊严的时候,一把假手枪和一个小孩打向“110”的电话又把他的合理愿望悬置起来。这种“悬置”的艺术造成了小说叙述的出其不意。铁凝说:“艺术需要一点出其不意”,“出其不意不是哗众取宠”。这种出其不意恰恰就是铁凝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莫泊桑《项链》中那位虚荣心极强的女主人公,在为偿还丢失所借的项链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得知。她所借的那个“昂贵”的项链,不过是个不值多少钱的仿造品!这就是短篇大师的那种“精彩得叫你猝不及防”和“意想不到”。铁凝的许多短篇就在追求着这种“意想不到”和“猝不及防”。除了以上所说的篇目外,《六月的话题》中,达师傅在那张被人密切关注的汇款单长久无人认领就要过期之时,突然将汇款取出买了一车墩布,就是一种“意想不到”和“猝不及防”,《秀色》中少女张品在夜里赤身裸体出现在李技术面前。和李技术在打出井水之后突然掉下万丈悬崖也是一种“意想不到”和“猝不及防”。
铁凝是一位懂得艺术辩证法的作家,在她的诸多作品中,各种艺术元素在对抗、对比之中达到了互补互衬,统一和谐。她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说也自有小说的规矩”,她也深入思考并尝试着“犯规”。并以为:“懂得并且有力量‘犯规’,和懂得并且善于遵守规矩同样重要。”平实之中的出其不意正是遵守规矩同时敢于犯规的表现。这是一种需要高超技艺的创作。正象铁凝用过的比喻:“短篇小说好似体操项目中的吊环和平衡木,吊环和平衡木给运动员提供的条件较之其他项目更为苛刻,但那些技艺不凡的健将却能在极为有限的场地翻跃、腾飞,创造出观众意想不到的潇洒和美。”毫无疑问,铁凝在她的短篇创作中确实做到了。这标志着铁凝短篇小说创作的出色成就,也为整个短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艺术范本。
除了“悬置”技巧的使用外,铁凝短篇小说的创作还很注意叙述的节制。所谓节制,既指在篇幅上不可失控,使短篇变成“压缩了的中篇”,也指在内容上不可一览无余,把什么都说出来。节制的艺术就象是国画里的“留白”技法,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从而使作品具有深远的意蕴,耐人寻味。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这样告诫青年学子:“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这样的美学要求鲜明地提出了“节制”、“含蓄”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艺术功能。从某种角度来说,小说创作的过程是先复杂起来后简单下去的过程,复杂才能使情感充盈饱满,使感觉纤微而不概念化,简单才能使小说结实准确而又拥有力量,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当情绪充盈后,要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准确地使用情绪,做到有效的节制与准确的力量。
铁凝非常重视“用笔的节制”,她的短篇小说篇幅都不长,她懂得对读者不能搞“优待的虐待”,不能搞一泻无余。于是她的作品便留下了一块弹性空间,一块由于含蓄、节制、分寸感。掩饰而造成的空间,一块得由读者“补足”而非作者“给足”的空间。如《B城夫妻》就在较短的篇幅中将一个稍嫌陈旧的故事写得很有意趣。它前半部从欢庆解放的宏大视角切入,将镜头聚焦在提法寺街新丽成衣局,写出了冯掌柜与冯太太待顾客的热情,尤其是他们“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后半部用重叠方式写了冯太太两次不同寻常的“死”。第一次是出殡时,抬埋者不慎将棺材摔碎,咽气四十八小时的冯太太忽然从地上坐起。还阳于人间:第二次是一年后冯太太又死了,这次因冯掌柜对抬埋者作了“千万要小心”的嘱咐,摔棺事件没再发生。冯太太就真的走了。为什么冯太太会死而复生?为什么冯掌柜在第二次出殡时特意嘱咐抬埋者别再失手?冯掌柜与冯太太真的那么“恩恩爱爱”吗?每一个读过这篇小说的人难免要生发疑问并加追问,但作者就是不说出,让读者自己去猜测、探究。这是有“节制”的写法,也是使作品精短的高明写法。
《第十二夜》讲述了一个非常平淡的“买房”的故事。作品中“我”千方百计、费尽心思。要在远离城市的山村买一座房子,为此甚至不惜违反政策,也不惜迁就农民的狡黠,而房主却是一个病了很多年行将死去的一个老太太。文中称之为“大姑”。“大姑”在整个买房事件中还有着更为直接的关键意义,只有她死去,“我”才可能真正得到那座房子。而大姑却异常神秘的“回光返照”。示威似的与“我”无声对抗着。而当“我”最终宁可损失一万三千块钱而放弃买房时,大姑竟突然死去。是失去了较量的对手吗?是失去了精神的最后支撑吗?是为终于保住了自己的惟一所有而彻底满足了吗?正像她大半生都没有开口说过任何话一样。她也仍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一个准确的解释,然而,对于小说来说却无疑增加了无穷的回味。另外,作品中对于大姑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的处理也只用很少的笔墨,充分显示了铁凝小说叙述的“节制”艺术。
《巧克力手印》则写了一个婚外恋的故事。女主人公穆童为了男人一个冲动的诺言从几百里外的县城跑到省城,来找寻自己的爱,找寻自己结婚的美梦。在酒店等了一个下午之后,来敲门的不是她的爱人,而是一个自称是“吴妹妹”(男人姓吴)的女人和她四岁左右的儿子。这个带着孩子的女人暧昧的身份带给人很多的猜测和遐想,而作者并没有揭穿,而是紧接着写了两个人之间冷静的谈话,关于男人决定放弃这段没有结果的交往,也希望她放弃,回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中去。这根本上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始乱终弃的故事,作者却没有让这个男人出场,而是把它写成了两个女人的对峙,而且这两个女人之间竟然也没有激烈的冲突,她们冷静地说话,穆童甚至还拿巧克力给那个孩子吃,容忍孩子用沾满粘粘巧克力的手在她干净的床单上印乱七八糟的手印。冷静的谈判,理智的结果,虽然穆童在吴妹妹走后无声地流泪。而小说的另一个场景“‘吴妹妹’回到家来,他正坐在客厅抽烟”,两个人的对话却明确表现出两人的关系,所谓的吴妹妹其实就是穆童真正的情敌——“他”的妻子。这种处理方式。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也造成整个作品平实的叙事风格和“含警”、“节制”的美。
小说作为一种艺术,是运用想象力对生活进行的再创造,它所要追求的不是“令人信服”,而是给读者所带来的绝妙艺术感受。从对小说艺术追求来讲,铁凝是为着自己的艺术目标而努力。她说:“我并不想强迫读者一定接受我以短篇的形式表述出的那些人生景象,我只愿意琢磨,我该以何样的本领把我心中的一万种景象呈现给我的读者。”可见铁凝对于短篇小说艺术的重视。铁凝就是一个对这种文学之美有着深切体悟并在短篇小说创作中加以营构的作家,而这也为她的小说创作开拓了无穷的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