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取材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15课《画风》。我们在自然界中,经常会遇到“风”,可是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这篇课文巧妙地通过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课文浅显易懂,文中三个小朋友说自己怎样画风的语句富有个性、简单明了、逻辑性强,是进行朗读、思维训练和仿写训练的最佳范例。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熟悉平日的常规教学流程,能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打写。
学生能借助课件自主复习生字,喜欢阅读“资料城”中的文章,相当一部分学生阅读速度较快,阅读能力较强。学生对创新识字、阅读、写作等语文活动非常感兴趣,喜欢向同学表达自己的创意。
三、教学目标
1.复习“宋、涛、陈、丹、赵、艺”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能说出、写出其他画风甚至是画声音、画气味的方法。
4.明白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使他们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懂得风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2.会说、会写其他画风甚至是画声音、画气味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提供学生自主阅读和想象的资源,教师演示的课件,学生打写的表格。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引发学生的兴趣
师:你见过哪种类型的风,它们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自由谈感觉。
师:我们学过哪些有关风的古诗,谁来背一背?
学生背有关风的古诗。
(PPT出示两首古诗《春晓》、《草》。)
师: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写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15课《画风》。
2.齐读课题,提出核心问题
师: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
生1: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
生2: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为什么这样画风?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复习生词
师:我们通过朗读课文,知道有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能画风,他们的名字是……(出示人名生词卡:宋涛、陈丹、赵小艺。)
2.自由阅读,思考问题
师: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文中这三位小朋友又是怎样画的?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画下来。
(PPT出示阅读要求。)
3.学生汇报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
(PPT出示句子。)
生:赵小艺画了在空中飘的旗子,还有拿风车的小男孩。
生:陈丹在大树旁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生:宋涛先把太阳擦去,再画了乌云和几条斜斜的雨丝。
师:简单地说,他们画的是飘扬的旗子、转动的风车、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
(教师边引导学生边板书:飘扬的、转动的、弯弯的、斜斜的。)
4.引导学生领悟事物之间的联系
师:明明是要画风,为什么他们却画了旗子飘、风车转、小树弯、雨丝斜?
(PPT播放动画视频《风来了》,如图1。)
生:因为有风,所以旗子会飘起来,风车会转动,小树被吹弯了腰,雨丝被吹斜了。
(设计意图:通过信息技术,展示风吹过旗子、风车、小树和雨丝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风与上述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5.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师:老师也想当一回赵小艺,读读她有关画风的句子,你们听一听老师读的句子中有没有风吹过来的感觉。
生:您读“飘着”、“呼呼地转”的时候能读出重音,这里有风的感觉。
师:谁想当一回赵小艺,读读她画风的句子?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赵小艺画风的句子。
师:请男女同学分别扮演宋涛和陈丹,读读他们画风的句子,还可以边读边给小树和雨丝配上被风吹的动作。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并配上个性化的动作。
6.学生谈感受,教师对其进行情感教育
师:风看不见、摸不着,三个小朋友却能画出来,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生:我喜欢宋涛,因为他敢想,善于提出问题。“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怎么画?”这个问题就是他提出来的。
生:我喜欢陈丹,她很虚心,很善于向别人学习,后来她自己也会用不同的方法画风。
生:我喜欢赵小艺,她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她想到的画风方法也是最多的。
(设计意图:围绕一个核心问题,也就是教学重点——风看不见、摸不到,能够画出来吗?我将“画风”这个场景重现了出来,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中,把自己当做小树和雨丝,以更好地理解、体验、思考与感悟。)
(三)情景迁移,拓展阅读
1.创设情景,引导想象
师: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因为动脑筋将风画了出来。你们能在其他的事物上找到风吗?下面让我们跟着风去旅行,听听风、闻闻风、找找风,注意风中的景物有什么变化。
(播放优美的音乐,教师配以抒情旁白。)
师(旁白):风来了,让我们闭上双眼,跟着风去旅行。我们走出教室,走进公园,风在哪儿?我们爬上山坡,看到风了吗,听到风声了吗?
生:我看到教室的窗帘飘起来了。
生:我看到风中的小草弯着腰。
师:我们来到小河边,你闻到风的味道了吗?我们顺着溪流,经过江河,扬帆出海,风一直陪伴着我们。
生:我看到大海上有艘轮船扬帆出海。
生:我喜欢在甲板上吹风。
师:风的影子随处可见,平时你留意了吗?
(PPT展示一组风的图片。)
2.比赛激趣,思维碰撞
师:文中四种画风的方法都是通过眼睛发现的。谁能想到更多的画风方法?除了用眼睛,谁还能用鼻子、耳朵来发现风?
生:我画了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在炒菜,另一个人的眼睛里画了一些小圈圈。是风把炒菜的香味吹了过来,把他熏醉了!
生:我在大树前画了一个弯着腰的小女孩,她在风中闻一朵花,花的香味让她陶醉。
师:平时我们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运用不同的感官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3.拓展阅读,了解更多有关风的故事
师:我们体验了夏天的风,那么冬天的风是怎样的?作家们又是怎样写风的?同学们可以阅读以下文章。
学生阅读拓展资料。
4.小作家
师:下面我们来当一回小作家,把你对于风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
学生在计算机前打写有关风的作文。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多个情景,让学生回忆、寻找风的影子。学生有了思考的时间与方向,脑中原有的表象被激活,当表象积聚到一定程度时,打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四)编诗拓展,感情升华
师:刚才我们当了小作家,现在我们还可以试着当一回小诗人,把我们的想象写进诗里。(教师示范。)
教师节选学生的诗句写进板书:
风来了,
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
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
(设计意图:每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个创意。用诗的语言表达情感、表达创意,更美、更精练。把诗句融入到游戏中来,能点燃学生的创作激情,使他们迸发思维的火花。)
(五)小结
师: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用不同形式把它画下来。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事物,遇到问题要动脑筋、要敢于创新,向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学习,做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设计思路
重现“画风”场景是整个案例的核心,我以此展开教学,落实了认知与情感的目标。为了更好地重现“画风”场景,我创设情景,用奇妙的图片吸引学生,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表象,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及跨越式教学进行了有机整合。
首先,我借助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他们获得情感体验,以突出教学重点。继而,我将核心语句展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配合动作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其领悟文意。之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优美的音乐,配予抒情旁白,再展示一组风的图片,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资料,把他们带入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使其回忆、寻找风的影子。当学生头脑中的表象积聚到一定程度时,自然就能写出精彩的文字。同时,愉快的体验也使学生们懂得了遇事要动脑的道理。
风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现在竟要画出来。即使学生阅读文本,也未必能深刻理解风与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于是,我通过信息技术展示没有风时的静止画面,以及风吹过旗子、风车、小树和雨丝后景物变化的动画,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学生轻松地理解风与上述事物之间的联系。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
本课的特色之处在于,林老师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本课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得到了落实,很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
这堂课体现了有效整合的几个关键特征:构建一种“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在教学中“学教并重”,选用适当的教学资源做支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使用了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使本课的重点难点不攻自破。两首古诗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不仅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了伏笔。Flash动画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本课的难点——风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背景音乐、教师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从而激活学生脑中原有的表象。教师还适时地提供一些关于风的拓展阅读材料,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为学生积累更多的言语知识,使得本课的另一个难点——会说、会写出其他画风甚至是画声音、气味的方法不再称之为难点。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林老师很自然地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落实了两维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行训练的同时,还时刻关注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将语文教学和思维培养有机结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点评人: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王占芳 梁文馨)
本课取材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15课《画风》。我们在自然界中,经常会遇到“风”,可是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这篇课文巧妙地通过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课文浅显易懂,文中三个小朋友说自己怎样画风的语句富有个性、简单明了、逻辑性强,是进行朗读、思维训练和仿写训练的最佳范例。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熟悉平日的常规教学流程,能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打写。
学生能借助课件自主复习生字,喜欢阅读“资料城”中的文章,相当一部分学生阅读速度较快,阅读能力较强。学生对创新识字、阅读、写作等语文活动非常感兴趣,喜欢向同学表达自己的创意。
三、教学目标
1.复习“宋、涛、陈、丹、赵、艺”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能说出、写出其他画风甚至是画声音、画气味的方法。
4.明白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使他们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懂得风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2.会说、会写其他画风甚至是画声音、画气味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提供学生自主阅读和想象的资源,教师演示的课件,学生打写的表格。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引发学生的兴趣
师:你见过哪种类型的风,它们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自由谈感觉。
师:我们学过哪些有关风的古诗,谁来背一背?
学生背有关风的古诗。
(PPT出示两首古诗《春晓》、《草》。)
师: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写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15课《画风》。
2.齐读课题,提出核心问题
师: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
生1: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
生2: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为什么这样画风?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复习生词
师:我们通过朗读课文,知道有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能画风,他们的名字是……(出示人名生词卡:宋涛、陈丹、赵小艺。)
2.自由阅读,思考问题
师: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文中这三位小朋友又是怎样画的?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画下来。
(PPT出示阅读要求。)
3.学生汇报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
(PPT出示句子。)
生:赵小艺画了在空中飘的旗子,还有拿风车的小男孩。
生:陈丹在大树旁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生:宋涛先把太阳擦去,再画了乌云和几条斜斜的雨丝。
师:简单地说,他们画的是飘扬的旗子、转动的风车、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
(教师边引导学生边板书:飘扬的、转动的、弯弯的、斜斜的。)
4.引导学生领悟事物之间的联系
师:明明是要画风,为什么他们却画了旗子飘、风车转、小树弯、雨丝斜?
(PPT播放动画视频《风来了》,如图1。)
生:因为有风,所以旗子会飘起来,风车会转动,小树被吹弯了腰,雨丝被吹斜了。
(设计意图:通过信息技术,展示风吹过旗子、风车、小树和雨丝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风与上述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5.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师:老师也想当一回赵小艺,读读她有关画风的句子,你们听一听老师读的句子中有没有风吹过来的感觉。
生:您读“飘着”、“呼呼地转”的时候能读出重音,这里有风的感觉。
师:谁想当一回赵小艺,读读她画风的句子?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赵小艺画风的句子。
师:请男女同学分别扮演宋涛和陈丹,读读他们画风的句子,还可以边读边给小树和雨丝配上被风吹的动作。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并配上个性化的动作。
6.学生谈感受,教师对其进行情感教育
师:风看不见、摸不着,三个小朋友却能画出来,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生:我喜欢宋涛,因为他敢想,善于提出问题。“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怎么画?”这个问题就是他提出来的。
生:我喜欢陈丹,她很虚心,很善于向别人学习,后来她自己也会用不同的方法画风。
生:我喜欢赵小艺,她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她想到的画风方法也是最多的。
(设计意图:围绕一个核心问题,也就是教学重点——风看不见、摸不到,能够画出来吗?我将“画风”这个场景重现了出来,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中,把自己当做小树和雨丝,以更好地理解、体验、思考与感悟。)
(三)情景迁移,拓展阅读
1.创设情景,引导想象
师: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因为动脑筋将风画了出来。你们能在其他的事物上找到风吗?下面让我们跟着风去旅行,听听风、闻闻风、找找风,注意风中的景物有什么变化。
(播放优美的音乐,教师配以抒情旁白。)
师(旁白):风来了,让我们闭上双眼,跟着风去旅行。我们走出教室,走进公园,风在哪儿?我们爬上山坡,看到风了吗,听到风声了吗?
生:我看到教室的窗帘飘起来了。
生:我看到风中的小草弯着腰。
师:我们来到小河边,你闻到风的味道了吗?我们顺着溪流,经过江河,扬帆出海,风一直陪伴着我们。
生:我看到大海上有艘轮船扬帆出海。
生:我喜欢在甲板上吹风。
师:风的影子随处可见,平时你留意了吗?
(PPT展示一组风的图片。)
2.比赛激趣,思维碰撞
师:文中四种画风的方法都是通过眼睛发现的。谁能想到更多的画风方法?除了用眼睛,谁还能用鼻子、耳朵来发现风?
生:我画了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在炒菜,另一个人的眼睛里画了一些小圈圈。是风把炒菜的香味吹了过来,把他熏醉了!
生:我在大树前画了一个弯着腰的小女孩,她在风中闻一朵花,花的香味让她陶醉。
师:平时我们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运用不同的感官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3.拓展阅读,了解更多有关风的故事
师:我们体验了夏天的风,那么冬天的风是怎样的?作家们又是怎样写风的?同学们可以阅读以下文章。
学生阅读拓展资料。
4.小作家
师:下面我们来当一回小作家,把你对于风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
学生在计算机前打写有关风的作文。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多个情景,让学生回忆、寻找风的影子。学生有了思考的时间与方向,脑中原有的表象被激活,当表象积聚到一定程度时,打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四)编诗拓展,感情升华
师:刚才我们当了小作家,现在我们还可以试着当一回小诗人,把我们的想象写进诗里。(教师示范。)
教师节选学生的诗句写进板书:
风来了,
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
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
(设计意图:每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个创意。用诗的语言表达情感、表达创意,更美、更精练。把诗句融入到游戏中来,能点燃学生的创作激情,使他们迸发思维的火花。)
(五)小结
师: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用不同形式把它画下来。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事物,遇到问题要动脑筋、要敢于创新,向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学习,做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设计思路
重现“画风”场景是整个案例的核心,我以此展开教学,落实了认知与情感的目标。为了更好地重现“画风”场景,我创设情景,用奇妙的图片吸引学生,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表象,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及跨越式教学进行了有机整合。
首先,我借助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他们获得情感体验,以突出教学重点。继而,我将核心语句展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配合动作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其领悟文意。之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优美的音乐,配予抒情旁白,再展示一组风的图片,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资料,把他们带入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使其回忆、寻找风的影子。当学生头脑中的表象积聚到一定程度时,自然就能写出精彩的文字。同时,愉快的体验也使学生们懂得了遇事要动脑的道理。
风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现在竟要画出来。即使学生阅读文本,也未必能深刻理解风与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于是,我通过信息技术展示没有风时的静止画面,以及风吹过旗子、风车、小树和雨丝后景物变化的动画,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学生轻松地理解风与上述事物之间的联系。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
本课的特色之处在于,林老师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本课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得到了落实,很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
这堂课体现了有效整合的几个关键特征:构建一种“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在教学中“学教并重”,选用适当的教学资源做支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使用了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使本课的重点难点不攻自破。两首古诗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不仅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了伏笔。Flash动画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本课的难点——风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背景音乐、教师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从而激活学生脑中原有的表象。教师还适时地提供一些关于风的拓展阅读材料,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为学生积累更多的言语知识,使得本课的另一个难点——会说、会写出其他画风甚至是画声音、气味的方法不再称之为难点。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林老师很自然地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落实了两维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行训练的同时,还时刻关注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将语文教学和思维培养有机结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点评人: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王占芳 梁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