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借助“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对英语被动式在科技、社科、新闻和文学文体中的汉译形式进行对比考察.首先,本文结合语境论,梳理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社会文化语境”研究界面;其次,在上述框架下,考察英语被动式的汉译形式及其在不同文体中的词汇语法和词汇语义特征的分布规律与差异.本文认为,从“社会文化语境”角度出发,不仅可考察被动结构的语言特征,也能充分解读翻译的目的 、翻译的过程、源语文本和目标语、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弥补了语料库研究缺乏阐释力的不足.
【机 构】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借助“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对英语被动式在科技、社科、新闻和文学文体中的汉译形式进行对比考察.首先,本文结合语境论,梳理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社会文化语境”研究界面;其次,在上述框架下,考察英语被动式的汉译形式及其在不同文体中的词汇语法和词汇语义特征的分布规律与差异.本文认为,从“社会文化语境”角度出发,不仅可考察被动结构的语言特征,也能充分解读翻译的目的 、翻译的过程、源语文本和目标语、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弥补了语料库研究缺乏阐释力的不足.
其他文献
致使移动事件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各种语言均有表述,但表述方式不同.本研究基于语料调查发现,英语使动构式概括性强,涵盖各类使动事件;汉语使动构式意义具体,详述不同使动事件.两种语言的使动构式体现出精确与灵活、聚集与离散、静态与动态的系统性反差.英汉使动构式体系的对比研究对探究英汉语言的整体结构特征及思维规律有启示作用.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反思日志与课堂观察,考察一项综合英语口语任务从线下课堂“移植”到线上教学环境过程中学习者体验的变化.研究发现:(1)大多数学习者学习体验良好,其学习效率与效果在可视化学习轨迹与在线促学评价的作用下得到促进;2)学习者合作体验与情绪体验呈现多元化与复杂性:与教师和研究者的预期相左,线上讨论与同伴互评未能加强学习者互动合作体验,且在线教学环境加重了部分学习者的压力与焦虑情绪.本研究的发现为优化提升“后疫情”时代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及学习者体验提供重要启示.
许渊冲在文学翻译艺术中倡导“三美”论有着开拓性的意义.本文基于许渊冲对于文学翻译本质“美化之艺术”的追求,阐释“三美”与“化”之法的内在联系.本文指出,许渊冲的“化”之法源于对翻译矛盾的深刻认识.许渊冲通过“化”之法摆脱传统译学对等观念导致的内在矛盾,提出“化”之道也可以是创新之道,优化之道.分析“三化”与翻译障碍、翻译限度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许渊冲的翻译美学主张.
本研究以测试使用论证框架(Bachman & Palmer,2010)为理论基础,从学习者角度开展英语阅读能力诊断性成绩报告效度研究.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中的并行嵌套设计法,以访谈等定性方法为主,内嵌辅助的问卷、前后测等定量方法扩充定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大部分被试可以准确理解成绩报告信息;报告内容与英语课程和学习目标符合程度较高;成绩报告可以满足学习者进行学习决策的需求.2)被试能够基于报告信息,通过多种学习方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根据实证结果,研究提出了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反馈路径框架,为诊断反馈研究提
中国古典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粹,其翻译历来是一大难题.框架语义学认为,理解语言的基础是理解认知框架,而语言表达式可以激活认知框架.文章以唐诗《春怨》三个英译本为例,从框架语义学视角对古典诗歌英译给出认知解释.分析结果表明:较好的译文所选词语能较好地激活原诗词语所导引的隐含意义,即意象框架元素.通过译例分析可以看出,框架语义学对古典诗歌核心词汇的英译有一定的解释力.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在我国的译介开始于1979年,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拉美文学译介的全过程,对中国作家和读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本文以略萨在我国译介的高潮—低谷—新高潮的三个时期为基础,从对略萨译介过程中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的选择、译介中内外因素与选择者的合力与斥力、译界对略萨作品阐释的演进三个方面出发,探析略萨作品在我国的译介历程.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作家在日本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涌现出较多译介作品.日本学者安本实翻译的路遥《人生》,在忠实再现原作故事内容的同时,注重反映作品的文化背景、情绪色彩及地域风情等,充分展现了原作的精神风貌和文艺特征,巧妙地搭建起中日两种语言文化交流的桥梁.本文运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考察《人生》日译本在语言、修辞、文化等方面努力“求”原作风格之“真”,“务”译作效果之“实”的翻译实践过程,客观评价其翻译内与翻译外效果,有助于构建动态的翻译批评模式,以期为中国文学日译提供参考
在西方思想发展历程中,哲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古老的论题.以修辞为视角,随着修辞观的变化,关于这种关系的思想主要呈现出三种形态:其一,修辞远离甚至损坏真理,而哲学是对共相或普遍性的探求,文学是修辞艺术的代表,因而哲学与文学对立;其二,修辞以逻辑和真理为基础,因而,文学以哲学为知识基础和道德根源,建立在真理与逻辑的基础之上;其三,修辞存在于一切话语之中,作为修辞产物的真理,不再是一种绝对和形而上学的思辨物,因此,哲学从本质上就是修辞的,与文学同一.以此来看,西方关于哲学与文学的现代乃至后现代话语之
本文以新批评文本细读方法阐释庞德《诗章》第十三诗章的意蕴,运用意象主义和漩涡主义原理分析了该诗章的语言风格及结构美学,指出在第十三诗章中庞德向地狱般的西方世界意象图解式地展示了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理想,而漩涡式结构使这种展示既有广度,也有深度,更有力度.诗章语言简约含蓄,结构精妙,在世界文化交流日盛的今天,读来倍感诗意隽永.
20世纪初标志着英国现代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断裂,也见证了西方医学在现代疾病诊疗手段上的突破.时间上的巧合促使我们思考英国现代小说与疾病的交集,探索以弗吉尼亚·伍尔夫为代表的英国现代小说家作品中的疾病幽灵.研究发现,面对“物质主义小说”与“精神主义小说”的世纪之争时,伍尔夫把疾病当作特殊的美学体验和小说书写对象,借此论证小说家应该关注人物的精神世界,再现客观世界引发的思绪、情感、意识和感知.通过书写疾病,伍尔夫对现代小说的形式和主题进行实验性创新,疾病的幽灵潜伏在《达洛维夫人》的结构、人物塑造、叙事视角和